首页 > 案例分析 >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有感于玩具分享——让孩子在集体中学会分享

有感于玩具分享——让孩子在集体中学会分享

更新时间:2014-07-20 21:28:07

《有感于玩具分享——让孩子在集体中学会分享》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背景:上幼儿园了,老师对家长说:带一些孩子自己的玩具来吧,让孩子在集体中学会分享。于是,一部分重视教育的家长赶紧将家长孩子喜欢的玩具带到班级,尝试让孩子在集体中收获分享的快乐。

事件:

共同分享同伴带来的各种玩具。

一段时间后,一部分玩具重新回到了家中,留下的玩具一部分散架、一部分脏乱。

反思:

分享的目的是什么?是共同享受,是涉及分享人和共享人相互认同的一种快乐。我们的分享玩具就是为了达到大家快乐的一种措施?反思现在我们的分享玩具。更多的只是关注了分享的表面:如物品是否能够给予别人或共同使用,却忽略了真正的分享的主体——分享人和共享人的快乐体验。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在我们班级中的分享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实例:

自主游戏时,孩子们在玩具框里寻找自己喜爱的玩具,幼儿着急:“我的玩具被拿走了……、我的玩具被***弄坏了……、***抢我的玩具……”。教师救火:“***,把玩具还给人家……老师帮你修理玩具……、***不可以抢玩具……、***你的玩具为什么不带来和朋友一起分享……”

情况分析:

分享成为幼儿随意拿同伴玩具玩的理由,成了幼儿产生矛盾的集中点。由此,想到:

1.关于分享环境:分享是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的,不要让分享玩具的活动成为孩子争夺玩具战场,成为老师不停地帮助孩子学会“分享”,解决矛盾的战场。

2.关于分享主体:分享任何一样玩具,必须存在两个主体,玩具的主人和玩玩具的客人。在分享过程中要关注这两个主体的突出地位。

3.关于分享流程:分享不是行政命令,分享是具有自定规则的一项活动。分享的过程必须经历有分享人提供具体物品——共享人有所需求——分享人愿意共享——共享人给予分享人快乐体验——分享成功。

4.关于分享实践:以小班分享玩具为例: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带玩具来园。开展分享活动时,由玩具的小主人拿好自己的玩具,其他同伴可以自主向玩具主人提出分享要求:你能借我玩玩吗?或我和你换着玩好吗?开展共同或交流玩玩具。同样,自己带来的玩具要推销给同伴以期获得更多的朋友或获得其他好玩的玩具。

5.关于分享价值:在同伴分享中,幼儿能够建立更广的社会交往、获得更丰富的社会经验:

A:沟通——必须学会向同伴发出邀请或提出要求,必须学会用礼貌的话语或同伴愿听的好话达到目的。在这里幼儿逐渐摈除的是自我中心的意识,获得的是逐步考虑他人想法的意识,提升的是与人交往的能力。

B:规则——必须懂得未经同意,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在这里幼儿获得的是一种起码的社会交往品质:守信、诚实、懂得尊重他人,这样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才能获得更多的允许。

C:思考——必须不断思考如何在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获得分享的快乐。在这里,幼儿时常碰到的是允许玩和不允许玩的问题,幼儿必须不断地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和行为,以获得同伴的认可达到分享的目的。这里幼儿收获了良好的思辨能力,也懂得了很多集体交往中的方法。

所有这些价值点的关键,都在于我们的老师,老师是否能提出一定的要求、是否能随着幼儿分享玩具的某些特定问题提出新的规定,以进一步最大化分享活动的价值。有待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和思考。
相关阅读
推荐
  • 【教学反思】生活中的管子(李霞)

    管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在幼儿的生活中 孩子 们只对吸管这一种管子印象深刻。接着上周孩子们们对小蚂蚁的研究兴趣,认识了蚂蚁的样子,了解了蚂蚁的家以及巢穴的样子,我便选取了小蚂蚁家门前的小路,单独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细致的研究,为什么小蚂蚁会选择这样的像管子一样的小路来作为洞与洞的连接呢? 我想,只有先让孩子们了解管子的特性,才能与小蚂蚁的生活环境相结合,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我准备了几种不同的管子,有吸管、下水管、藏电线的塑料管以及孩子们建构区的管子玩具。引导孩子们从他们的材质、颜色、样式上发现它们的不

  • “即兴说话”活动话题分析之我见

    那天的即兴说话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当时的那一种轻松愉快的研讨氛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那天我们在培训班班主任刘老师的带领下,分析了两个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最容易碰到的事例: 1:有些家长老是提额外要求,比如现在天气有点冷,就要求不让 孩子 出教室,还说出去就要戴口罩。当面对这样的家长的时候,我们应如何应答? 2:当一位家长对老师说:老师,请你不要在集体面前批评我的孩子!而且恰好配班老师也说不能在集体面前批评孩子。当你面对来自家长与同事这双重压力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针对那两个事例,我们围绕话题进行了激烈的畅所欲

  • 教的活,学的活——主题活动《我会自己睡小床》反思

    今天我们的主题活动是《我会自己睡小床》,目的是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晚上睡觉的规则,知道长大了要学会独自睡觉,愿意尝试一个人睡觉,并能通过想象创造把自己的小床打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感受在小床上睡觉的乐趣。 我先出示了手偶小猫,然后以小猫的口吻讲述了故事,让 宝宝 们体验故事中丁丁独自睡觉的乐趣,知道长大了我们要自己睡小床。孩子们也一起分享讲述了自己在家是怎么睡觉的,并一起表演了睡觉前的过程(先脱鞋子再脱衣服裤子折好衣裤钻进被窝盖好棉被闭上眼睛睡香香觉)。我们发现爱心乐园的小床好伤心啊,它觉得自己一点也不漂亮。

  • 我是他们的朋友,不是孩子的监视者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我们是孩子的老师,更应该是孩子的朋友。一位能在他遇到问题时引导他如何解决的朋友;能帮助在他生活上建立良好习惯的朋友;能尊重他,与他交心的朋友 案例一: 有一天午睡起床,大部分小朋友都已经穿好衣服离开了午睡室,只有昀昀还躺在床上,被子捂的很严实,小眼睛一直注视着我。我边给其他的小朋友塞好衣裤,一边提醒她:昀昀,快起来啦!等一会儿我们去做游戏,你要来不及了。听了我的话,昀昀慢吞吞的爬起来,我也走过去要准备帮她穿衣服。这时,我看见她的小床上已经湿了一大片,

  • 捕捉教育契机,生成主题活动——“走进春天”的主题反思

    [主题来源]户外活动时间,小朋友在种植区散步,迁迁发现树上长出了绿绿的小芽,高兴地叫起来:老师,快来看呀!这里有许多小芽芽。小朋友围着小芽芽讨论起来:这里怎么会有芽芽的?冬天的时候这棵树上是光秃秃的。再去找找看还有没有?现在正逢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无论是从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还是我们自身,都真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特征。于是,我们就预设了走进春天的主题活动。 [主题目标] 1、过各种活动,对春天植物、动物的生长有兴趣;在老师引导下,观察、了解它们的生长变化,并愿意表述。 2、进一步观察发现春天的特

  • 与活的环境共鸣,激活孩子

    嘀嘀嘀------,汽车开来了,快点让开!辰辰拿着一辆黄色的奔驰玩具车向前开去。小班的男孩子特别喜欢玩弄小汽车。陈鹤琴老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靠做的。孩子喜欢玩汽车,这种做不是随意无意识的,而是要靠我们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挖掘有价值的内容,让孩子的这种做是在教师观察指导下的做,是有计划的做,让老师巧妙的教和灵活的学得到有机的统一。 走出去!让孩子尽情地与周围的汽车世界产生互动,尽情地去感受和体验汽车给人带来的快乐。 与活的环境共鸣,激活孩子 我们一起走上了天桥

  • 这样的保护不是孩子想要的

    现在每家几乎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要受到什么伤害,对孩子百般保护。但是这样的保护真是是在保护孩子吗?这样的保护真的能让孩子不受伤害吗? 前段时间我们班级里的妍妍周末把脚给摔伤了,在家休息了好几天,周五的时候奶奶带着妍妍到幼儿园了,见到我就嘱咐着:我们妍妍的腿摔伤了还没有好全呢,让她在幼儿园里的时候多休息休息吧!户外锻炼和体育活动就不要参加了!我一边拉着妍妍,一边同意了。跟奶奶挥手道别以后,我就对妍妍说:你的腿还没好,你就不要玩了吧,到边上去坐一会儿。说到这里妍妍本来还开心的小脸

  • 中班案例:由分调羹想到的

    案例描述:星期二下午两点四十五分幼儿园的中班某教室里,吃点心时间,明亮的教室里调羹整整齐齐地放在盘子里,带班老师笑容满面地站在讲台前,环视着班级里每一位孩子,开始了她分发点心的工作。 片段一:教师用激励的口吻说:看哪个小朋友坐得最好,我就请他来当老师的小助手。顿时,大部分孩子们挺直腰板,用非常期待的眼神看着老师,有的半抬着屁股,瞪大眼睛;有的将头抬到不能再抬,伸长脖子,眼睛盯着老师,希望老师能看到自己是坐得最好的。 片段二:与片段一中有几名幼儿表现完全相反的小朋友,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懒洋洋地坐在位置上,一

  • 善于捕捉孩子的细腻

    近段时间天气经常下雨,幼儿也只能在教室里玩晨间活动。早上,我特地准备了很多的玩具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一切都在默然地进行着砰砰门开了,一下子把两个宝贝领进来了。陈老师,早上好多么好听的声音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