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资料 > 幼儿园课程教材分析
如何做好建构式课程中的教学准备

如何做好建构式课程中的教学准备

更新时间:2014-07-20 21:35:09

《如何做好建构式课程中的教学准备》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课程教材分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建构式课程在我园实施近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的教学过程中,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教学准备的重要性。因为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充分的教学准备。我们中班教研组就针对教学准备作了专题的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教具的准备等。下面我就把我们这两个月来的收获讲一下。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今年8月底,我们拿到了建构式课程这本新教材。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比较陌生,都不知道该如何上课。因此我们安排了两次熟悉新教材的教研活动。第一次大致浏览,看看每个主题是否适合我们幼儿园的实际,它的安排是否符合季节的变化。经过讨论,我们发现《勇敢的我》和《高高兴兴》的主题应交换一下前后的位置。因为《高高兴兴》的主题应正好迎合元旦这个节日。在知道了每个主题的基础上,我们紧接着进行第二次熟悉新教材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一个教师负责一个主题的方法,促使每个教师都认真阅读主题中的内容,看看内容是否切合我们幼儿园的实际,如果不切合就删除。这样的方法比较好,大家都提出了意见,如《运动身体》中的“小鬼当家”并不适合我们开展,于是我们就删除了,还有的课较简单却安排了两个教时,我们就进行了更改,例如诗歌”捉迷藏”。也有的活动知识性很强,对于中班幼儿来讲比较难,于是我们就降低了它的要求,例《红黄蓝绿》中“蓝色小花”的第二教时是美术:“我看到的蓝色”(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大海、蓝色的生活用品)这个比较抽象,幼儿没有这个能力画,我们就指定幼儿画几种蓝色的东西就可以了。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还着重讨论了这套课程中如何进行计算教学的安排,因为以前的《教学活动设计》教材上涉及计算方面较少,而且零碎不系统,这样中班现在的计算教学和幼儿的实际脱节了,那该怎么办呢?通过商量,大家决定每周安排两次计算教学活动,第一次是建构式课程上的内容,第二次是参考系列教材中的计算内容,同时在选内容时尽量使两次活动内容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

与此同时,我们还结合幼儿园争创绿色家园的实际情况,安排了一周“绿色家园”的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专题的环保教育。这样在确定了主题和内容的基础上,我们的教学进度表就安排好了,这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每一堂课的灵魂就是教学目标,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准备的,因此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重中之重,教师只有正确把握了教学目标的方向,教学过程才能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有的放矢。因此每周的教研活动,我们都把讨论下周课的教学目标作为一项重要议程。毕竟建构式课程是一门新课程,有它的优点和不足。我们不能盲目地跟着它制定的教学目标而定位,因为建构式课程所实践的对象和我们这里的幼儿不同,它所实践的幼儿均是大中城市中的幼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肯定比这里的幼儿要强,因此在指定教学目标时,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出发来制定。例《红黄蓝绿》主题中有个活动“彩色花”,目标之一就是要求幼儿通过印染、粘贴、添画等多种方法来制作彩色花,我们老师考虑到方法太多,让幼儿在一节课中都掌握,难度较大,由此我们决定用两教时,每教时学一中最多两种方法来完成这个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这个方法确实有效,幼儿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都掌握了制作彩色花的方法。

同时我们中班年级组中各班幼儿的程度也不同,两个新中班和两个老中班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也肯定有点差异。尤其是在语言和动手操作方面,老中班的幼儿能力肯定要强,新中班的幼儿稍弱点,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降低一点要求。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我们教研组是这样安排的。一方面课前进行讨论。每次的教研活动,我们对下周课的主要流程进行讨论。觉得教本中哪些设计的好的,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可以参考,哪些设计和我们的实际操作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太适合的,我们就自己修改,给每位教师以自由发挥的余地。

另一方面,教师在参考建构式课程中活动设计的基础上,还可结合自己班里现有教具的基础,进行活动过程的安排与修改。例有一节计算课“海的故事”,主要是感知数字4,知道其含义。在这节课中有一只小海豚的教具,我就结合班中有一只小海龟,就把它改了。这样在教学目标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教师减轻了制作教具的压力。

四、教学教具的准备

教具就好比演员手中的道具,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纲要》中也这样指出:“要充分发挥好教具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认真准备好教具,发挥好教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那么教师该如何准备教具呢?

首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利用废旧材料来制作教具。对于每一节课,教师都会或多或少利用到教具。因此在材料方面,不可能样样都买。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废旧材料,过期的挂历纸、用不着的牙膏盒、吃剩下来的果冻壳等等,都是制作教具的好材料。教师平时就应多收集,这样做教具时就不会为没有材料而发愁了。同时在制作教具时各班之间还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在课时安排上协调以后,一些教具就可以进行共享了,这样也大大减轻了教师制作教具的工作量,而且还可以交流使用教具的心得,以便更好的使用教具,让教具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其次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家长是我们幼儿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建构式课程中,每一个主题都提出了家长该配合的要求。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像一些主题中对幼儿生活经验要求与准备确实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例〈〈快快慢慢〉〉这个主题中,要求幼儿感受马路上车子的快慢变化,这里就要求家长做个有心人,在接送幼儿的路上,引导幼儿进行观察马路上车子的变化,如果让教师带领大家一起观察的效果肯定比不上家长一对一进行地引导与观察。有一些生活经验的准备必须是在和家长的交流中、在日常是居家生活中慢慢建构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热情,让家长理解并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进而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那样能够使教师的工作更加方便的开展,也可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使幼儿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在日常的居家生活中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

我园的建构式课程实施才刚刚起步,我们的教师也正在一边实践一边摸索,因为建构式课程对于我们来说毕竟还是一个新的东西,在具体是操作和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积极探讨,还有很多具体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尝试和付出。和以前的课程相比,我们还需要在教学的观念上进行系列教材与建构式课程的衔接,一些教与学的观念要逐步改变。在我们看来,使用一个新的课程,教师观念的改变也个工作的一个关键,因此我们会更加的努力学习和工作,力争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早一些适应新课程,早一些掌握新课程。
相关阅读
推荐
  • 小班语言《逗蚂蚁》的摩课教学探讨

    在教研组的活动安排下,我选择了小班语言《逗蚂蚁》作为本次行为跟进式教学内容,进行了两次的摩课教学探讨,努力尝试不断更新,不断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分享的意识和经验。因此,我选择幼儿熟悉的蚂蚁为切入点,挖掘隐含在蚂蚁身上的团结合作,乐于分享的精神,也便成了我们此次活动的主旨,为使教学变得更加的生活化,我对儿歌稍微作了修改,把黄米饭改成了白米饭,这样更符合孩子的实际生活。《逗蚂蚁》这首诗歌节奏明显、内容浅显,短小精练又生动活泼。这朗朗上口的诗歌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源于生活的题材

  • 记小班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回应方面的观察纪录

    教研组最近进行了建构有效的课堂语言教学的研讨,由沈老师上了《好饿的小蛇》小班语言活动,她是一位非常有灵性的年轻老师,第一次磨课主要针对活动的目标、环节设计是否合理进行来研讨。第二次主要侧重教学细节方面进行研讨,例:教师提问有效性、教师的回应能力、师幼互动等方面等研讨。 在这个活动中,我侧重关注的是教师的回应情况。作为小班的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教师只有恰当的运用好回应语,使孩子在整个活动中都有较高的兴趣点,那么整堂课的效果才有效,质量才会高。 在这个小班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中,

  • 理念的冲击 实践的指导

    读吴放给中国幼儿教师50封信之教学篇有感 在实践工作中,我们总会说:要更新理念,有了先进的理念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但是在我们的工作中,要想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真正密切联系起来却是很难。 理论就像我们的左手,实践就像我们的右手,当我们用两只手协调工作时,效率就会高得多。理论和实践又像我们的左右脚,当我们用两只脚来行走时,步伐就稳当得多。吴放老师在书中将理论与实践做了如此形象、精辟的比喻。又通过50封信中鲜活的事例、娓娓道来的阐述,让我这位幼教工作者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我以后的实践指导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书

  • 新教师集体备课助成长

    为了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我们小博士幼儿园这学期开始了第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这对于新教师而言,是一个学习与成长的好机会。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我们怀着一颗炽热的心,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9月14日中午,我园分别进行了中、大班两个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分别由教研组长林娟、邱燕老师进行主持,由沈婷佳与毛晓莉这两位备课老师进行分析,分别从教案的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这四个环节进行详细解说。其中中班是一个科学活动《来来来,我们都是好朋友》,对于教案中出现

  • 关于集体备课活动开展的重要性

    这个学期开始,我们教研活动,每月都有集体备课,大家坐在一起磨制一份导学稿,同时也就一起备好了这节课。 每次集体备课时,我都会拿上一些参考书与笔记本,用心的去和其他老师讨论要上的那节课,在讨论中大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诉说困惑、提出问题、展示案例、阐释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产生灵感、达成共识、升华认识、拓展思路。所以我们三个年纪在一起备课的时候,教研活动室中充满了热情洋溢的话语,滔滔不绝的讨论声。 这样子备出来的课的可以提高教学水平,它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保证教学工作有目

  • 对教育科研课题选题的思考

    曾经在一片文章中看到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条幸福的道路就是课题研究。 的确,课题研究是教科研的核心和龙头,也是园(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最重要的形式,但是,就目前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幼儿园,从事课题研究的老师大多都表示没有什么幸福感,对于课题研究的描述也只有用苦字、累字来形容,尤其是在选题、开题和结题的时候,不是苦于毫无头绪,

  • 教育研讨活动——“蹲点研讨”

    如今的教育研讨活动流行这样的词汇蹲点研讨,刚接到蹲点通知时,老师们都问,什么是蹲点,蹲点要干什么,怎么弄?说实话我也不大理解。印象中第一次听到蹲点出自公安出身的先生,他们为破案经常蹲点,寻找线索,观察犯罪嫌疑人的行踪等,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蹲点成了我们的教研术语。很荣幸,幼儿园的业务园长和健康组都选择了我们大班组。 一周的蹲点研讨活动开始,和西瓜豆豆一起聆听了组内老师的课堂教学,每堂课后都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他们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沟通,如:教具的合理运用,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提问的设计和随机教学中的有

  • “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后的一点思考

    我园与广陈、新仓幼儿园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于昨日上午在广陈中心幼儿园顺利举行,三所幼儿园的三位老师分别围绕小班石头大家玩中的主要素材石头,精心设计并现场执教了三个不同风格的小班美术活动,并进行了课后的反思性说课;同时,另有三位教师就分别这三个美术活动,进行了现场的针对性评课。整个活动从上午8:40分一直持续到11:45分,整整三个小时的时间,80多名幼儿教师始终全程认真参与,仔细聆听,足以看出大家虚心好学的精神。 下面想就三个美术活动,分别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活动内容 目标定位 活动亮点 探讨问题 活动一:

  • 改编带来的乐趣——《下雨诗》教学反思

    因为有了《雨天里的多多》和 《和雨约会》这两个活动作铺垫,我才有了开展下雨诗这个活动的渴望。 《雨天里的多多》 从多多讨厌下雨天到喜欢下雨天这一心理变化,使幼儿走进了多多这个角色里,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和多多一样,知道了,原来,下雨天,也可以玩得这么开心呀! 《和雨约会》 孩子们穿着雨衣,撑着雨伞,近距离地和直接与雨接触,感受了雨中游戏的乐趣,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而《下雨诗》则在喜欢下雨天,有了和雨亲密接触的基础上,将雨中的体验和发现编成一首诗歌,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一、师幼谈话,说说自己的发现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