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
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谦让意识

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谦让意识

更新时间:2014-06-22 09:36:12

《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谦让意识》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纲要》中所提到的“幼儿应该乐意与人交往,学会互助、合作”的能力,两人合作着一起玩,就要学会互相谦让,这也是一种人际交往技能。当前,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幼儿独生子女人数的不断增加,幼儿在家庭中成了“小太阳”,只知道别人让他,一切东西都是他的,所以绝大多数孩子表现任性、好强、自我中心,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欲望好行为,更不懂得谦让和谅解别人。

3-6岁的幼儿期是进行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谦让的良好习惯更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必备条件。我们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加强对谦让的教育,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谦让习惯,培养他们热爱伙伴、关心集体的情感和行为。

一.创设环境,培养幼儿的谦让意识

由于我们不能随时与每个幼儿接触,一部分时间幼儿和家长在一起,还有很大部分时间幼儿都是和自己班级的老师在一起,但幼儿最真实的一面往往都在日常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出来。为了全面细致地了解每位幼儿,我们全组合作,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幼儿在园的各种表现。

要培养幼儿的谦让行为,必须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园的日常活动环境。在一日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对幼儿谦让行为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从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入手,和每班教师合作,共同努力,培养幼儿的谦让行为。

(1)环境对幼儿能否健康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小的幼儿对心理环境要求比物质环境的要求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再班级为幼儿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谦让鼓励的友好关系,给幼儿充分抒发情感,增进交往的空间。让环境给予他们充分表现自我的情感氛围,尊重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的主动行为,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自身能力,从而提高自我评价水平。总之,老师要善于抓住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相信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创设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

(2)利用幼儿园得天独厚的同伴群体,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培养幼儿良好的谦让习惯。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视为“小皇帝”被捧着。但特殊的家庭环境和居住条件,使他们失去了很多彼此交往、协作、谦让、友爱的机会。带之而来的是孤僻、任性、依赖、唯我独尊、做事缺乏自信心。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独天独厚的同伴群体,为幼儿创设相互接纳、信任、尊重的集体生活的氛围,有助于幼儿心理品质的形成。幼儿园孩子们午睡起床后都会有水果吃,有次午点吃的是梨,我把梨削了皮,切成块放在果盘里。当我把果盘放到孩子们面前时,他们都伸出小手拿大块的梨。我把果盘端了起来说:“刚才你们拿梨的时候是拿大的,还是拿小的?齐齐大声说:“拿大的!”.“那小的给谁吃呢?”“给老师吃!”我装作生气地说:“我不想吃小的,也想吃大的。你们再拿时,拿小块的,谁拿大的就别吃了。”孩子们愣愣地看着我。我把果盘拿了过来.孩子们怯生生地伸过手,从盘里选了一小块.选来选去,剩下一块较大的也让乐乐拿走了。孩子拿大块的梨有错吗?两岁多的孩子不可能做到心中有他人,这是肯定的。而我强迫他们拿小的,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又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成人看似谦让一下就能解决了问题。让原来的谦让变成一种对成功的奖励,谦让宽容的出发点是为了别人,但是要维护好自尊,两者结合使孩子学习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二.欣赏文学作品,引发幼儿情感共鸣

欣赏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听故事、散文、诗歌,观看木偶剧、动画片等。这些活动都是幼儿喜欢参与、积极性较高的活动。在欣赏这些文学作品是,幼儿往往把自己的情感溶入到有情节的情境中去,比较容易引发情感共鸣。

在实验的初期,我从让幼儿体验关爱他人的良好情感入手,依据实验的要求和目标选择或创编了与关爱他人相关的故事、诗歌、木偶剧等教材。如:如故事《大象的朋友》、《小熊请客》、《天蓝色的种子》、《小羊过河》、《小泥人》等,木偶剧有《小熊让路》、《送你一把伞》、《好事情》、《热心的小鸭子》等,诗歌有《让座》、《不知道》、《对不起,没关系》等。同时,结合日常生活,将作品中的事情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启发幼儿在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办。例如:讲述故事《小羊过河》后,教师提问:“为什么大家最后都喜欢小熊了?”然后结合我班特点又问:“我们班的盥洗室地方比较小,并且只有三个水龙头。可我们班有三十多名小朋友,大家洗手时应该怎样做?是争?是让?”大家都选择了让。后来,班中不但洗手、走路会谦让,做其他的事时争抢的现象也减少了许多。孩子们每当进入区域活动玩时总是有人喊:“老师,他抢我的书了”虽然说了很多次,也说了小朋友要谦让,但发现没有什么效果。中班的孩子同伴关系还是最初级的,结伴对象还不稳定,幼儿在一起玩的时间不长就常常吵起架来,但是又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动中他们逐渐学会了交往,以后教师就需要组织,有目的的投放材料进行教导,让幼儿懂得团结友爱、关心别人,不争夺玩具,还把喜爱的玩具让给别人,能够帮助别人,使自己得到快乐。

利用故事《过桥》,向幼儿展示了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让幼儿发挥想象,猜测故事的结局。这一环节设计很巧妙,将“辨析导行”巧妙的融入到为故事补充结尾中来,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幼儿辨析,就在补充故事结局的过程中,在辨析讨论中,引导幼儿认识到互相谦让的意义,达到辨析导行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表达力,体现学科整合的教育理念。师:小朋友们,你自己做过谦让的事吗?你身边的人,比如你的亲人、朋友或者是你不认识的陌生人做过互相谦让的事吗?告诉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啊?幼儿:我坐汽车的时候让位子给别人坐了。从而也知道了如果在幼儿园里互相谦让,我们会感到朋友之间的团结和友爱;果我们的家庭成员互相谦让,我们会感到非常幸福;如果在社会上人人互相谦让,我们的世界会变得非常美好。通过幼儿聆听故事、诗歌等过程中,激发他们关心别人、帮助有困难的人等的积极情感,感受助人为乐、互相谦让等的良好品德。

三.区域活动中为幼儿创造养成谦让好习惯的机会

1.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谦让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谦让。比如,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作画,在这当中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游戏中,特别是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间必须共同商量、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午睡前后让小朋友互相帮助脱穿衣服、解扣钮扣;不独占心爱的玩具,还有大带小活动。不仅如此,我们还将幼儿喜爱的多种活动进行分类组织,建立幼儿活动区,经过反复研究,明确了在各种活动区中对幼儿进行谦让习惯的精神培养的具体目标。

图书角:不争抢图书,爱护图书,愿意与同伴交谈书上看到的内容。

搭建区:不独占玩具,需要别人的玩具时,要和别人商量,学着与同伴一起搭物体。

音乐房:能与小伙伴互相配合,一起唱歌、跳舞、玩打击乐器。

美工区:在扣钮扣,系鞋带,编辫子等操作活动中,能与小伙伴轮流玩

2.在角色中学习谦让

实例一:时尚发屋区域内的顾客络绎不绝,悦悦领着若昔也来到了时尚发屋。“我们两个人都要做头发,要弄的漂亮点”悦悦说。于是他们两并排坐了下来理发师开始给他们设计发型了。有一只漂亮的发夹吸引了悦悦,他大声说道:“把它夹在我头上吧。”正在这时若昔也看到了小声的说:“我也要!”悦悦并没有理她,还是要求理发师将这只漂亮的发夹夹到了自己的头发上。照着镜子左看看右看看,开心极了。坐在一旁的晶晶有点不高兴了,他不想弄头发了,想回到自己刚才的美工区去。这时候一个理发师说:“你家的宝宝不要弄头发了,怎么办啊?”悦悦这才明白过来自己还带了一个小妹妹,做了妈妈。她走过去轻轻地说:“你怎么了,头发弄好再走吧。”若昔嘟着小嘴巴,用小手指指悦悦头上闪闪的发夹:“我想要这个。”悦悦一听,脸有点沉下来了,没过一会,她要求理发师把这个发夹取下来,给若昔带上,对着她说:“你看我把发夹给你了。”此时悦悦似乎有点失落了,但她还是在一旁等待着,直到若昔把头发弄好。一种角色意识不由地使他明白了自己应该怎么做?并且平时老师都在教育同伴之间应该相互谦让,相互帮助。更何况她是一个妹妹呢?角色的安排也使幼儿逐步学会了谦让!

3.教师指导中学习谦让。

实例二:生活广场陈列着许多的美食,小朋友路过都要进去尝一下里面好吃的东西。特别是他们的招牌菜“串烧肉”。选菜时间又到了,“客人们”蜂涌而上,都不约而同的向“串烧肉”进攻,大家都急着抢大个的,竟然有两个小朋友为了一只大串的串烧肉僵持了很久,谁也不让谁。这时站在旁边的教师说:“哎呀,串烧肉要哭咯?”孩子们一听都愣住了,赶紧缩回了手,好奇地望着老师。“你们想不想知道原因啊?”“想啊!”教师用串烧肉的口吻说道:“你们都喜欢大串的,不喜欢我小串的,我心里当然难受了,你们别看我比较小,但我的营养价值一点也不比它们差啊!”小朋友们都伸出手去拿小个的了,“谢谢你们,我现在开心多了,如果以后你们不争抢,互相谦让一下,我会更加高兴的。”就这样孩子们都开心地用起餐来,教师顺便打开了录音机让幼儿在用餐时欣赏故事《孔融让梨》。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大大促进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以上案例中,教师有效地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愿以“串烧肉”口吻进行,更加能够引导幼儿学会谦让,悉心洞察幼儿的心理,循循善诱,使他们逐渐养成谦让的良好品质。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孩子真正做到谦让,心中有他人。

四.为幼儿提供谦让他人的交往机会

开展“谦让日”活动,是为了让我班幼儿更多的体验关爱比自己小的伙伴的情感,学会关心照顾别人,我们班开展的“谦让日”活动,隔周一次,到其余班进行友好朋友的活动。活动以大带小的形式进行,通过大带小活动丰富幼儿关爱他人的体验,培养幼儿学会关心比自己小的伙伴,培养中班幼儿在异龄交往中的接纳意识和谦让感,同时也激发小班幼儿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谦让习惯。主要活动有:愿意把自己喜欢吃的橘子剥给弟弟妹妹吃、把带来的心爱的玩具给弟弟妹妹玩或朋友、给弟弟妹妹表演一些关于关心别人的故事、诗歌和歌曲等。

总之,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幼儿主体的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幼儿解决问题能力和在交往中互相谦让,让幼儿也感触到人与人相处要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建立和谐谦让的环境,班中充满了友好、团结、谦让的良好气氛。同时幼儿自我调节情绪能力也有所发展,遇事能宽容、大度、谦让、多为别人考虑。在幼儿学会谦让习惯的基础之上,我们会在这一线上继续不断探索,促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习惯的养成,从而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使每位幼儿健康成长。
相关阅读
推荐
  • 创建富有班级特色的环境

    在教育发展的长河中,环境创设一直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讲,班级环境创设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每个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也是十分具有特色的,在讲究幼儿园环境特色的基础上,本园的每个班级也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班级环境创设也要体现出各个班级的特色,本班结合体育课题的相关内容,也创设了富有本班特色的环境。 走进我们班级,多数人的第一感觉应该是,好鲜艳的班级啊,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多数都是采用了鲜艳的七彩颜色的纸来装饰教室。我们班级的课题是关于体育的,所以把

  • 环境在儿童品德教育中的影响

    小屯小学 宋志琴 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少年儿童如果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良好的教育方法也同样可以像鱼和鸟一样快乐成长。那么,影响儿童品德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几方面呢? 一、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儿童品德教育的发展。家庭是儿童生活、学习的第一场所。家庭的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素质,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决定着儿童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发展。这就要求家长培养儿童品德及行为习惯的方面要步调一致,都要以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使儿童身心同步地、健康地成长。温馨、和睦、友爱的家庭容易潜移

  • 利用农村自然优势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幼儿园工作规程》与《纲要》中都指出:创设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同时,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各种材料,来拓展幼儿教育的空间。根据《纲要》精神,伴随新教材改革,我们改变了旧的教育观念,建立了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在尝试着利用大自然这个丰富的物质世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我们农村幼儿园现有的办园水平,结合利用当地农村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自然材料,让幼儿进 行手工操作使用,使幼儿的学习效果和精神面貌都有良好的改观。 教育家陈鹤琴

  • 浅谈幼儿园室内墙面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这是《规程》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过去,我们在环境创设上过分强调整齐、美观,这种环境是一种观赏性的死环境,因为它缺少动态性、参与性和教育性。随着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园在环境创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幼儿园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墙面环境作为物质环境的一个重

  • 悄悄屋——孩子私秘的小天地

    《纲要》颁布后,幼儿园自选活动日益增多,并渐渐渗透到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幼儿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那么,孩子有独处的选择吗? 区域活动开始许久,孩子们都在自选的区角内投入游戏,平日里活泼好动的辰辰,却坐在角落里出神,不时自言自语。是否应启发引导使其加入到活动中呢?不,孩子有他们自选的权利,那么更有独处的选择。独处是心理发展的正常需要,人的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交替的兴奋与抑制,需要激烈也需要宁静,人有时无明显的身体外部行为,但脑却在兴奋地活动着。一块私秘的小天地,它在满足幼儿独处的需要

  • 浅谈幼儿良好活动环境的创设

    环境对幼儿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创设良好的环境应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和教育相适应。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而这里所说的良好环境又是实现教育目标、保证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根据这一条例,幼儿园应积极开拓空间,为幼儿创设出适合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环境。 一、创设引发幼儿活动的环境。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几乎对任何动态的环境都感兴趣,他们总是喜欢通过自身的活动了解环境,并参与环境。因此幼儿园

  • 浅谈主题活动中环境的教育价值

    环境的教育价值已经引起幼教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因为环境能激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改变幼儿的认识和理解。幼儿正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能力和发展的,儿童心理学及脑科学的有关研究都表明:幼儿是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他们能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我园把环境创设作为主题活动开展的重要方面,并以开放教育为基础,创设平等、尊重、宽容、和谐的师幼关系,以及开放、自主的生活、游戏和学习空间,来促进 幼儿 的主动发展,提高教师、幼儿、环境之间的互动频率。 一、 环境与教学互动 环境是教学活动设

  • 环境的创设与发展

    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可见的、有形的环境。.心理环境实际上指的是幼儿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即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 幼儿 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因为良好的教育环境往往会有效地影响幼儿行为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活动兴趣,发展和加深他们的认识,甚至会起长期的影响。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良好的教育环境创

  • 创设互动墙饰与活动区

    关注幼儿需要 创设互动墙饰与活动区 记我园大一班的环境创设 主题来源: 每年五一、十一,家长带孩子出门旅游的越来越多。在今年五一长假过后,我班子一小朋友将旅游时的照片和门票带到班上。小朋友都很欣喜地观看,并谈论着,兴趣十足。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教育价值的素材,随即生成了系列主题活动《旅游真快乐》,以期在充分满足 幼儿 兴趣、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创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养成关注周围生活和社会事件的习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艺术表现力等。 结合教育活动内容与需要,我们创设了与主题相呼应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