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保育 > 婴幼儿用药须知
儿童用药不仅要对症还要对型

儿童用药不仅要对症还要对型

更新时间:2014-07-21 15:47:40

《儿童用药不仅要对症还要对型》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用药须知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孩子生病少不了要用药治疗,但小孩对药物天生有种抗拒感,药还尚未送到孩子的嘴边,孩子已经开始嚎啕大哭起来,经历过这个过程的父母无一不对此有深刻体会。
  其实,我们小时候生病时也有过同样感受,当拿着父母糖果引诱你吃药时,我们首先会想到,那么大的药片怎么吞下去呢?而且如果吞不下去卡在喉咙里感觉也不好受,这时糖果的诱惑力变得很小很小。这时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为孩子选药不但要对症,还要选择合适的剂型。而选择合适的剂型,将有助于父母完成这项“艰巨任务”。
  现在的孩子幸福很多,许多药品厂商在生产药品时还考虑到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口味问题,而同时,这也对父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我们为父母们介绍一些适合小儿服用的药物剂型和使用方式,供大家参考。
  ·糖浆剂
  糖浆剂中的糖和芳香剂能掩盖某些药物的苦、咸等不适味道,又宜分剂量,一般孩子乐于服用。如小儿止咳糖浆、小儿健胃糖浆、小儿硫酸亚铁糖浆、小儿智力糖浆等。但糖浆剂打开后不易久存,以免变质。
  ·干糖浆剂
  干糖浆剂也叫颗粒剂,它与糖浆剂相似,但它是经干燥后的颗粒剂型,味甜、粒小、易溶解,而且方便保管,不容易变质。如小儿驱虫干糖浆、小儿速效伤风干糖浆等。
  ·果味型咀嚼片剂
  片剂中因加入了糖和果味香料而香甜可口,便于嚼服,适用于周岁以上的小儿服用,如小儿施尔康、小儿维生素咀嚼片、脾胃康咀嚼片、板蓝根咀嚼片等。推荐这类药物时要告诉父母注意妥善保管,以免孩子当成“糖豆”大量食用,引起药物中毒。
  ·冲剂
  也是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但一般不含糖,常加入调味剂,且独立包装,便于掌握用药剂量。如思密达、板蓝根冲剂、小儿咳喘灵冲剂、小儿退热冲剂等。
  ·滴剂
  此类药物一般服量较小,适合于周岁以内的婴幼儿,须按说明书严格遵守用药量。可混合于食物或饮料中服用,如鱼肝油滴剂等。
  ·口服液
  是由药物、糖浆或蜂蜜和适量防腐剂配成的水溶液,也是目前最常用的小儿制剂之一。特点是分装单位较小,稳定性较好,易于储存和使用。如抗病毒口服液、柴胡口服液、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小儿感冒口服液等。
  ·混悬液
  由不溶性药物加适当的辅型剂制成的上液、下固制剂。推荐这种剂型的药物时要告诉父母服用时一定要摇匀再倒,否则只喝上清液起不到治疗作用。如吗丁啉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等。吗丁啉混悬液药盒内还配有小量杯,父母可以方便地为小儿分剂量。分页标题
  使用药物前,父母还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减轻孩子对药物的抗拒情绪,对年龄稍大的孩子应采取耐心劝导的方式,使他们理解服药与疾病的关系,争取让孩子自己主动服药。值得注意的是,对不懂事的小孩子,父母切忌使用捏鼻子强灌的方法,以免意外的发生。
  好孩子育儿网编辑整理
  采编自:北京青年报


《儿童用药不仅要对症还要对型》
相关阅读
推荐
  • “强灌”孩子吃药不可取

    孩子病了,对家长来说,给孩子喂药可不是个小问题!孩子不肯吃药,药片吞不下去,常常让家长头疼不已,而“强灌”也是不少家长采取的手段,这种方法当然是不可取的,处置不当会引起孩子呛咳。其实,只需掌握正确的喂药方法和技巧,你就不必为孩子不肯吃药而烦恼了。 加入少量食物“中和”药味 目前市售的药品中,专供儿童使用的剂型如糖浆剂和合剂等不太多,5岁以下的儿童尚不具备吞咽药片或胶囊的能力,大多需将药片碾碎或将胶囊内的药物倒出后服用,家长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将药粉加适量水后给孩子服药,而药物的不良口味如苦味,通常不为儿童所接

  • 给孩子均衡营养

    宝宝的吃是年轻妈妈头疼的问题:“不知道该给宝宝吃什么?”现在,儿童型的保健品太多了,究竟要不要给自己的宝宝补充一点,或是应该选用哪一种品牌的保健品,还有服用了保健品后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颇令家长们费神。 误区1 孩子不吃饭,带他去医院,医生总是给开胃药。 医生是不是常常建议妈妈给孩子服用开胃药? 的确常常开出处方。但是,调整好孩子的饮食主要应从进食习惯入手,而不能单纯地依赖开胃药。饮食习惯是一种行为,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对宝宝有非常大的影响。 误区2 孩子不喜欢吃这个,我就给他吃那个。 怎么样对待孩子的食物

  • 过度期望育儿最大误区

    当前的家教存在着许多误区,例如:认为孩子还小,还不应立即着手教育,家庭应给孩子以温暖,不能像幼儿园、学校那么“严”,以及重智轻德等。但最大的误区却是过度期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过度保护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对孩子百般侍候,围着孩子团团转。父母双方的长辈也不甘落后,更是捧星星、捧月亮,形成了“四二一”家庭模式。孩子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也不用做。孩子想干什么,也要由大人陪着。过多、过分的保护,使孩子和社会之间竖起了一道保护墙,使孩子在无形中远离了社会,长大以后就难以适应他所赖以生

  • 宝宝发烧别吃鸡蛋羹

    宝宝生病发热、食欲不振时,妈妈常会做份ji蛋羹给他吃,认为这样容易消化,而且有 营养 ,对恢复健康有利。专家现在指出,这种做法不科学。 大家都知道,人在进食后体温会略有升高。这是因为,食物在体内氧化分解时,除了本身释 放出热能以外,还会增加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刺激人体产生额外的热量,食物的这种刺激作用,在医学上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然而,这种作用与进食的总热量无关,而与食物种类有关。比如进食碳水化合物,可增加基础代谢率的5%~6%,脂肪会增加基础代谢率的3%~4%,二者持续时间只有1小时左右。而进食蛋白质

  • 育儿十宗罪

    Shopping、健身、煲靓汤、打电玩、午夜K歌……年轻时尚妈妈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只是妈妈们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大错特错。因为,在耳濡目染下,宝宝们做瑜伽、喝靓汤、逛商

  • 婴幼儿全能比赛专家把脉育儿理念误区

    5月29日上午,威海市区人民广场热闹非凡。为庆祝《母婴保健法》颁布10周年,市妇女儿童医院在这里举办的“婴幼儿四项全能比赛”,180余名6~30个月大的婴幼儿在家长的照看下参加了比赛。从比赛中家长的表现不难看出,当前,很多家长在育儿理念方面还存在误区。 由于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和社会能力,代表了孩子的早期的体、智、能发育水平,将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和发展,因此本次比赛选择这4个项目作为比赛项目,也是对孩子早期发展情况的测评。在语言能力比赛现场,正在进行的学发音比赛,是让宝宝跟着大人叫“BaBaMaMa”。记

  • 交际礼仪,家长应该怎么教?

    在公交车上,两个孩子跑来跑去,一下子撞到人,一下子抱着柱子跳“钢管舞”,妈妈怎么喊都没用。被撞到几次的乘客说:“怎么会有这么讨人厌的孩子?” 喜宴桌上,新郎新娘过来敬酒,5岁的小强竟脱口而出:“妈妈,新娘好丑。”当下,新娘的 脸沉下来了,所有的人都很尴尬。 这种情形往往会造成家长的困扰,令家长感到难堪。那么,如何杜绝这类情况的发生,家长又能做些什么呢? 孩子见人不知问候 首先,在见面前,一定要先告诉孩子“待会儿会见到什么人”、“要如何称呼”,以及“该说什么”,让他有心理准备,甚至可先练习一下。见了面,要给

  • 育儿方法别陷误区

    许多家长会困惑:“为什么同龄的孩子、同样的家庭背景、同样的教育环境和水平,有些孩子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有的却差之甚远呢”?“为什么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却收效不大”?……首都儿科研究所谢晓桦副研究员强调,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十分重要,“把握宝宝生命的第一天、第一月、第一年,让他们拥有人生的最佳开 端”是每位家长的责任。 近年来,“科学育儿”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然而在专家看来,能够真正做到科学育儿的家长并不多,甚至很多家长存在着育儿误区。为此,笔者采访了北京“首儿-婴

  • 值得家长注意的一些信号

    一般而言,有了爱他们的父母与和睦的家庭,大部分的孩子会自然而然地适应学校的环境。不过,你还不能就此以为万事大吉。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容易发生变化,所以父母还得经常留意,特别要时常注意那些足以引起麻烦的信号。 “恨学校的表现”是一种极值得注意的信号。或许所有的孩子都会说一些学校不好的话,如“我们学校的操场真差劲!”“那个电脑教室实在是太小了,两个人合用一台电脑真没劲。”和“学校发的作业本的纸张太差了。”等。如果说,孩子只是由于偶发的一些不愉快,或是由于不这样说,别的学生会觉得他奇怪,这是没什么关系的。但是,如果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