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让每一双慧眼都闪光——《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让每一双慧眼都闪光——《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更新时间:2018-11-29 12:55:25

《让每一双慧眼都闪光——《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王远芬,捧起《给教师的建议》,顺着文字的方向,走近苏霍姆林斯基充满教育情怀的内心。尽管世事变幻,时代不同,但是大师的教育思想依如明灯,为我们追寻教育的本真指引道路。
读“教给学生观察”,大有天下师生都是一样、教法学法大致相通之感。古今中外,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各个学科的教学均有共通之处,小学的科学课也不例外。正如文中所言,观察被大师寓为“正在为生命中的强有力的飞跃积蓄精力”,科学课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对孩子们的学习太重要了,《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就是学会观察,可以说,观察是学习科学课的前提和基础。

观察是发现问题的前提。比如在教学《水的蒸发》时,我提前一天在教室中放置一个装满水的瓶子,让孩子们课间观察。第二天,孩子们发现水变少了。“水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会变少?”“有没有办法让水不变少?”等等问题自然而然的伴随观察就出现了。孩子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接下来的探究水的蒸发条件、特点等问题中,积极性特别的高,课堂效果自然就好了。

观察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观察中寻找问题的真相,是验证猜测的先决条件。教学《植物的茎的作用》时,课前把青翠的芹菜插入装红水的烧杯中,并放在教室的一角。几个小时过去了,孩子们惊喜的发现芹菜叶变红了,叶里子的叶脉也是一丝丝的红色清晰可见。教学时,教师横切芹菜的茎后,引导孩子们观察发现茎里面是一圈的红点,纵撕开可见一条条的红线。不用讲解,他们就知道了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所以说“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

观察不等于单纯的看。科学课里的观察是这样定义的:“观察是有目的的去看”。观察作为一种能力,一种学习的手段,教师就有必要教会学生不仅会观察,还要具备很高的观察能力,所以,在开设《科学》课的三年级,就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比如第一课《观察大树》,对于熟悉的大树,孩子们都能说出叶子是绿色的,很高大,有树干等表层的知识,那么楼前的大树有几层楼高呢?叶子什么形状呢?有什么气味?树上有哪些小动物?树下地面上有些什么呢?树皮的颜色、光滑程度?花、果实的颜色等等问题,孩子们并不清楚,要想引导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观察,还要引导孩子设计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多种感官综合运用,眼看、手摸、耳朵听、鼻子闻、借助工具测量。观察就不是一种单纯的活动,孩子们各种能力就都得到了发展。这样到室外的活动,孩子们有事可做,就会有条不紊。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正如阳光、空气、水份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观察是智慧的能源。我们相信,每个孩子天生都有一双慧眼,但是并非每一双慧眼都会闪光,它需要教师的精准点拨和贴心呵护。教师要掌握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在玩中学会观察,在学中提升能力,孩子们的慧眼才会真正闪光。
相关阅读
推荐
  • 寒假读书笔记——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快乐发展的实践探索

    在新华书店徜徉了很久,终于被一本名为《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快乐发展的实践探索》的书所吸引,它吸引的地方主要在于书名中的艺术教育以及快乐,艺术教育是我非常感兴趣、想走进去的领域,真的很好奇,这本书中有什么好方法能在艺术教育中促进幼儿快乐发展,于是,这本书便成了我的囊中之物。回家细细品读,果真学到了不少东西,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关于艺术教育的几个关键词及关键点。 ● 艺术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幼儿园艺术课程的设计应以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为目的,使艺术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互渗,与其他领域教育融合。

  •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看《老师,我可以不爱吗》视频有感

    开学初幼儿园的领导又为我们精心设计了师德培训内容,其方式多样,让教师们增长了不少见识。尤其是那天,朱园长给我们看了一个简单的视频,讲述了一个PPT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老师,我可以不爱吗?一开始看到标题,我感到十分困惑:这个学生不爱什么?他为什么不爱?带着许多问题,我认真看完了这个视频。 故事里的我,是一位小学教师,他即将进入教室上一堂大型公开课,美术老师气呼呼跑过来说:市里举行儿童绘画大赛,主题是我最爱的人,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刚才去找 他竟然拒绝修改。 安锐的画:画上的妈妈

  • 读《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有感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我们也看了不少反思教学的体会,但是基本上都是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指导,通过对此书《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细细品位,感到此书的实用价值很大,在我们的实践教育教学中,我们更需要贴近我们工作的书来为我们引路,这样我们能更有效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教学达到事办公倍的效果。 我们经常会抱怨:班上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没有积极地反应,常显得很被动,我们也曾从教材的选择、教具的准备及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花心思,然收效不大,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认识到:首先要调整对学习的认识。幼儿的学习基本不同于小

  •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在拿到《不做教书匠》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个疑问:如何做,才不算是教书匠呢?带着疑问,我开始细细品味起此书,书中管老师利用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故事给我们谈人生、讲教育,在阅读的同时,我也逐渐感受到管老师所说的不做教书匠就是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用心做事,不做教书匠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心中要有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做教书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 其中让我感触最

  • 是星星总会发光————《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小男孩伊夏大门牙、大眼睛,身体瘦弱,还有一副单纯的让人怜惜的面孔。在他眼睛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小鱼,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注视小水坑,欣赏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可他却是一个有着阅读障碍的孩子,每个字母在他看来,都会跳舞似的,功课从来不及格或是零分,因此他老被责骂:你为什么不明白?你为什么老走神?你为什么这样愚笨?你真是笨蛋。男孩为了掩饰自己在读写上的无力感,摆出不听话的姿态,结果被扣上懒惰、淘气、弱智的帽子。事实,这一切真不是他的错,可他还是被赶出教室,罚站在教室门外。同

  • 《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读书体会

    拜读了孙云晓老师的书籍《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如沐春风,发人深醒,给我很多的启发。他科学透彻的分析,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在整个书中他更多的是运用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例子,让人记忆深刻,也更能给读者以共鸣。读了孙老师的书,我觉得虽然自己刚接触教育工作,但与孩子们的相处中,跟他们构建起和谐的师幼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构建呢? 一、 教师要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 爱是教育者不可缺少的,陶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发自内心的,才能达到内心的最深处。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一个班里的几十

  • 《读懂幼儿的思维》读书心得

    寒假期间,我利用空闲时间拜读了《读懂幼儿的思维》中第三版幼儿的学习及幼儿教育的作用,这本书重点讨论有关幼儿早期行为模式的某些特点,并以大量的有关幼儿言语、行动、表征和思维的案例作为解读幼儿思维的证据,其目的在于分析幼儿复杂的行为背后的思维特性,说明幼儿是如何从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 在这本书中,我十分赞同这句话能够对儿童构成挑战、能够扩展儿童的经验的主题和话题,能够丰富不同图式的不同的方式方法,都需要精心的计划。记得以前,班级环境布置是一线教师埋头苦干的一件大差事,不知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只有老师自己

  • 竹的魅力——《竹节的力量》读后感

    暑假开始,读书活动也随即拉开序幕,当我拿到教师暑假读本的时候,不假思索就挑选了《竹节的力量》。同事问我为啥选这本,我呵呵笑着说,不知道。或许是因为喜欢竹吧。竹,是好朋友的最爱,可能在一起的时间久了,慢慢被同化了,我也喜欢竹,喜欢竹子那宁折不弯的气节,喜欢竹子高风亮节的情怀。 中华文明几千年,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的日常衣、食、

  • 张雪门文集读后感

    从事幼儿教育职业,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南陈北张,这个张就是我们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张雪门先生。尊称其为先生,其一他在我国幼教界的地位,让人敬佩、瞻仰;其二他是我们的老师,留给我们巨大财富,有理论的、思维方式的。张雪门先生一生不为名利,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儿童,为幼教事业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和他注重实践,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在幼稚园、幼稚师范最基层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对我感触最深的是张雪门先生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的。 张雪门先生年复一年的幼儿教育工作,却从不职业倦怠,因为他的心一直在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