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看《老师,我可以不爱吗》视频有感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看《老师,我可以不爱吗》视频有感

更新时间:2014-06-22 14:46:15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看《老师,我可以不爱吗》视频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开学初幼儿园的领导又为我们精心设计了师德培训内容,其方式多样,让教师们增长了不少见识。尤其是那天,朱园长给我们看了一个简单的视频,讲述了一个PPT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老师,我可以不爱吗?”一开始看到标题,我感到十分困惑:这个学生不爱什么?他为什么不爱?带着许多问题,我认真看完了这个视频。

故事里的我,是一位小学教师,他即将进入教室上一堂大型公开课,美术老师气呼呼跑过来说:市里举行儿童绘画大赛,主题是“我最爱的人”,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刚才去找 他竟然拒绝修改……”。

安锐的画:画上的妈妈,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 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 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

课前老师轻轻地将画递给安锐。安锐愣了一会儿,不敢相信似的伸出小小的手,在握住画的一刹那 他的眼睛湿润了……

 

一堂小学生的作文课堂展示课开始了:内容是描写热爱的四季,当说到冬天时,孩子们纷纷表达对冬天的喜爱。只有安锐怯怯地举起手:“老师,我可以不爱吗? 我可以不爱秋天,不爱冬天吗?”看到这,我心中的疑惑更深了,他为什么这么说呢,也许有他的原因吧。

此时,课堂差不多已经要顺利结束了,老师可以圆满结束课堂,可以婉转地绕过孩子的问题结束活动。但是这位老师给了孩子发言的机会,而这个机会让安锐在今后的日子里:一直感谢老师曾经允许他的不爱,让他今后的岁月里,能够从容地去爱。当我看明白:不爱秋天,那是因为“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尽,要是被人踩碎,被车碾碎,就更难扫了,妈妈总累得气管炎都犯了”;不爱冬天,那是因为“冬天一下雪,我和妈妈半夜就得起来扫雪。要是车碾过,人踏过,雪就成了冰石头,我们只能一小块一小块地砸,妈妈的两只手都生了冻疮,整天流血。” 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了,一个多么天真无邪的孩子,一个对妈妈充满了爱的孩子,一个知道心疼妈妈的孩子,差一点就成了大家眼中的不爱妈妈,不爱秋天、冬天的“怪”孩子。

幸亏是老师的“允许”,让安锐说出了心中的话:“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生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左眼老是流泪,晚上她就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妈妈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妈妈说,这双手养活了我们全家。”接着老师的哽咽、老师的点头,然后郑重举起右手的那种赞同,感动了所有人,老师的引领让同学们、听课的老师们走进了安锐的内心世界,读懂了他的画,原来他没有故意捣乱,他的画就是他的内心的真实写照。

这个视频让我明白了:有时候老师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小小默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去倾听孩子的想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翻然悔悟:每天面对天真的孩子们,面对他们好奇的提问,渐渐地也许我们会充耳不闻;面对他们与同伴的争吵,面对他们的一个个小小失误,又有多少次我们将他们想说的话制止于嘴边……也许,我也在无意中将孩子们心里最美好的声音当成了“嘈杂的吵闹声”;也许,我无意中将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爱扼杀了。有时侯班级里调皮的孩子总会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很多时候孩子犯了错误就会吓得不敢开口,老师越是批评他就越是不开口,有时候自己总顾着说这件事情的后果是多么的可怕,只顾着批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而没有耐心地和孩子交流,没有静下心来尝试和孩子沟通,慢慢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孩子为什么犯这个错误,然后找到真正好的解决办法。孩子的每个举动,都是有原因的。原来只要用心去聆听孩子们的声音,走进孩子给孩子一点表达的空间,我们就会走入孩子的内心。

   这次的师德培训让我坚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蹲下身子,耐心聆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相关阅读
推荐
  • 做智慧的研究者——读书有感

    白下进校马瞬琴 在冬天寒冷的假日里,读着陈震老师的书《做温暖的教育者》,很受感动。我在思考,作为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不仅要做一个温暖的教育者,更要做一个智慧的研究者。 做温暖的教育者,需要我们在工作时,充满爱心、充满真心、充满公心、充满慧心。让我们的服务对象能真切感受到我们平等、理解的爱。这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而做一个智慧的研究者,则是我们每一个教研员应有的追求。 智慧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智慧的研究者,是指研究者在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判断事物并在实践中遵循事物规律、实

  • 你做好准备了吗?——《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幼儿教师在别人的眼中是一个轻松、简单的职业,但在这个外人看来轻松下面却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当这些压力无法得到适当的排解时,会影响到老师一天的工作情绪。 一个人快乐的情绪可能会感染一大批人,而低沉、颓废的情绪也可能会使一群人情绪低落和感到沮丧。生活中,喜怒哀乐经常让我们控制不住自己,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然后,在工作中,我们却不能如此,即使我们在家,在外省了很大的棋,带到幼儿园的也应该只有微笑。 这一段是《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中给我带来所思所想的。每个人都有情绪,常常会为生活中的各种琐事而烦恼,然后从走进幼儿园那

  • 做一个有执行力的教师——《一封给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初次听到加西亚的名字是在一次会议上,当我还在纳闷加西亚是谁时,园长介绍了一封给加西亚的信这样一篇文章。才明白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原来不是加西亚而是罗文。回来上网仔细看了这个《一封给加西亚的信》后,觉得这真的是很让人回味的一个故事。 它说的是在100多年前美国与西班矛之间发生争夺殖民地的战争。美国总统麦金莱意识到,美军若想取得胜利必须马上与反抗西班矛的古巴将军加西亚取得联系。总统要把一封信送给古巴抵抗活动领导人加西亚。但是加西亚隐蔽在古巴辽阔的崇山峻岭中,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这是一个困难得近乎无法完成的任务。

  • 读后感:再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中,总有几本书会深深打动我们,影响我们的一生,照亮我们的心灵之路。有时读过的书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流淌,滋润着我们的生命,珍藏于心房之中,甚至可以铭记一生。暑假我给女儿网上买了一套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书籍。并和她一起迷上了这些书,尤其是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让我和女儿带着激动和无限的神思遐想,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沉静在一个美丽的教育的神话中。 书中讲述了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候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生命和生活的寓言,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理想校园巴学园, 一个既淘气又可爱

  • 让《弟子规.》走进孩子的心灵

    让《弟子规.》走进孩子的心灵-------阿荣旗王杰幼儿园 作者 史金凤 最近我读了幼儿教育导读2014年4月下中的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陈芳写的《浅谈幼儿园弟子规教学策略》一文,我颇受启发。大家都知道,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智力发展最旺盛的时期,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在此阶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适宜的方式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一定会受到较好的效果的。陈老师就弟子规的教学,谈了如下策略:1、染----春雨润物细无声,乔姆斯基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营造一个相应的环境对幼儿的兴

  • 品读《做最好的老师》感悟与思考

    读一书,增一智,掩卷沉思,获益匪浅。近日,我在网上捧读了李镇西老师的佳作《做最好的老师》,读后不禁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也为李老师崇高的教育理念和对孩子的爱而深深的感动。我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去学习李老师?正是我要通过阅读需要学以致用的。以下是品读《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带给我的一点摘录、感悟与思考: 一、爱孩子是教育的原色。在教育的这块偌大的画板上,是师幼共同描绘空间,充满着神奇与惊喜。教师要把每位幼儿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去欣赏他们,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能以宽容、理解与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教师的爱是

  • 读《开启教师之门的钥匙》后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纵观古今,书的重要性可谓是毋庸置疑的了。它伴随着我走过了工作、生活的四十多个春夏秋冬。我又重拾了几本必读书籍,书籍作为一个载体已经成为了我幼教事业专业发展的必需品,有了书籍才使我们的话语有了意义,让我们的存在有了价值。好的书当然是要精心细读,细心品味。读好书有如品尝美味食品,只有细细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养才能充分吸收。 最近,我看了一本《开启教师之门的钥匙》的书,确实给了我在幼儿教育事业方面的开启了一扇门。它是一本引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

  • 《透析幼儿园家长会之“怪现象”》读后感

    作为一名老教师,带班二十多年,也召开了多次的家长会。可是,如何真正发挥家长会的有效的作用?我看了一本《儿童与健康》杂志2012年10版,里面有一篇透析幼儿园家长会之怪现象一文,它阐述了在幼儿园里看到的一些家长会的怪现象那么,我认为要开好家长会,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作为教师如何做好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工作,特别是新生的家长工作,教师如何在第一次与家长的交流中,给家长留下好的印象,是我们今后顺利开展和保证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针对本人多年的经验,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 没有落后生——《地球上的小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小星星》、《放牛班的春天》,在优秀的教育影片里,影响我们的个性小主角发挥自己潜能的是谁?是代课老师,虽然这些角色都是作者、导演笔下塑造出来的光辉形象,不能代表、也不能说明什么,但影片中我们的正式老师呢,他们都在做什么?他们用死板的教育方式,迎合家长们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把孩子们倒入一个个成功人士的胚子里,进行塑造,塑造成功的,功成名就,塑造失败的,像伊夏那样的,就唾弃,打骂,嘲笑,直至最终放弃他们。 为什么我们的代课老师会有如此出奇制胜的教学方式?为什么他们才会体验到这些落后生的心境?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