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我读《跟孔子学当老师》

我读《跟孔子学当老师》

更新时间:2014-06-22 14:48:36

《我读《跟孔子学当老师》》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成书背景] 周勇,现供职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论语》一书是著者初到上海求学时,某一位教授让著者研读的第一本中国典籍,当时只是偶尔翻阅。随着著者对本土学术大师的认识,他渐渐喜欢上了《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他猛然回头。慢慢地,著者开始迷恋《论语》,在他看来,“没有哪本经典著作像《论语》那样,生动细腻地刻画了教师喜怒哀乐,其中的许多教学场景,不是让人开怀大笑,就是让人豁然开朗,甚至让人觉得,一名不辱使命的教师多可能拥有的一切生命体验与心灵秘密都被《论语》说透了。”
2008年3月,著者带着对孔子的许多美好想象,在钱先生、朱子等人的“导游”下,以自己的体验来向孔子求教,然后重新认识自己的体验,并将其写成文字,完成了《跟孔子学当老师》这份“作业”。并于7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摘要]
全书分三卷:上卷——教学,有如柏拉图式的爱情。本篇阐述了为什么孔子值得我们学习,以及我们究竟应该向孔子学什么。著者用他的笔触述说着孔子痴迷教学,就像柏拉图将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真理”。对孔子来说,相恋几十年的教学生活,无论有多麻烦,有多变化无常,都像当初一般美好,无论何时想起它,孔子均会不禁感叹“不亦乐乎!”
中卷——静心感受孔子的教学之恋。在本篇中,著者围绕着孔子的“教学之恋”而展开,努力地阐述着孔子及孔子式的教师:教学是他们的恋爱对象,甚至是唯一可以把握在心的恋爱对象,他们痴迷教学,而后又让这份“教学之恋”在自己的不息的学问、人格与情怀中燃烧下去。
下卷——耕耘自己的《论语》园地。在这里,著者对《论语》的兴趣,对《论语》的问题,可以说是获得了心灵的安顿。为了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快乐,让自己的教学、生活多一些温馨美好的憧憬与体会,著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构造并耕耘着自己的《论语》园地。
 [简要评价]
著者以质朴简约的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而意味深长的孔门教育场景、故事、细节,追寻着那份令人沉醉的“教学之恋”: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略)
有的人会说,现如今没有像颜渊那么听话、像子路那么贴心的孩子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孔子究竟带着什么样的“心意”去从事教学,对孩子的教育做到问心无愧,就能真正体会到所谓的“诲人不倦”。
断断续续的阅读持续了一个月,就如一段美好的路程,让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黯然伤神,时而沐浴春风,但终会归于孔子式的教学之恋本有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就像[名言选萃]
◆ 以我们已有的一切来说,即使没有能力将孔子的精神家园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也可以从孔子的精神家园中寻获种种让我们感动得人性力量,并因此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滋润,终有一天,美丽的精神之花会在我们的心灵中悄然盛开。(周勇:《跟孔子学当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第36页)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周勇:《跟孔子学当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第118页)
◆他的一切教学努力最终都是为了学生“学会做人”,有一颗“仁心”。孔子不仅把自己的“学”传授给学生,而且将自己通过“学”培育起来的一颗“仁心”教给学生。(周勇:《跟孔子学当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第127页)
相关阅读
推荐
  • 读书笔记《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

    李跃儿老师所著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让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心去爱孩子,用情去感染孩子。我被书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书中那浓得不能化解的爱融化着。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回味多时:在现实当中,成人对于孩子,大都只注意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却很少注意背后的那个心灵。他们这样做就会像一个无情的割草人一样把把美好的东西割掉了,把孩子天生的、美好的品质给扼杀了。这样下去,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人格、品质也会出现问题。没错,关注孩子们的心灵,应当是安全防范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

  • 《幼儿教师六项教学技能指导》读后感

    《幼儿教师六项教学技能指导》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我从头读到尾,发现了自己以前有很多地方疏忽了,看似无大害,但是日积月累就是大毛病了。 书中分六大板块,分别是:语言、音乐、美术、舞蹈、游戏、手工。内容很全面,可以说里边不仅有对老师的理论教育,还附有特色教案,而且教案是以详案的方式呈现的,最后还有对前教案的总结分析。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这样的方式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学的更精了。接下来,我就来说说我在书中学到的有用知识,我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点: 一、理论学习,让专业只是更加深化 幼儿园教育已经在逐步的被教育专

  • 我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读后感

    [成书背景]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的书名构想来自于一个由罗里斯.马拉古齐及他亲近的同僚所构思的重要展览,此展览以视觉的方式记录他们着手进行中的一项计划及这项计划对儿童的影响。 马拉古齐于1994年1月辞世,本书是为了纪念他而出版的。这本书由卡洛琳.爱德华兹等人编著,就像瑞吉欧.艾蜜莉亚教育系统本身,是汇集众人智慧合作而成的。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一书,2006年12月,由罗雅芬等翻译、朱家雄审定、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 [内容摘要] 霍华德.加德纳与大卫.霍金斯这两位著名的教育家,在本书的前言和短评中引

  • 读幼儿导读“老舍的教子章程”感想

    读幼儿导读老舍的教子章程感想------阿荣旗王杰幼儿园 作者 史金凤 开学初我读了幼儿教育导读2014年一月份名人家教栏目中的老舍的教子章程一文,感受颇多,对照自己,对照工作,都有很大的启示。 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文学家、戏剧家,或许你还不知道,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也很有一套,他的四个女儿都很有出息,长女舒乙还做过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还都得益于他那三不一有的教子章程,不必非考100分不可,特别是不必每一门都考100分,不必非上大学不可,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多从玩中学习,有一个健壮的身体。老舍教子章程

  • 与孩子一起成长!——《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读后感

    在拿起放下,放下拿起的过程中,慢慢品味着《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中深刻道理。文中提到了蒙台梭利的观点,她认为:与儿童接近能够表现我们最高尚的一面,儿童唤醒了成人的观念、牺牲的观念、无私的观念。我觉得很有道理,不管是做家长的还是我们做教师的都要善于向孩子学习,教学相长,主动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儿童手牵手,心连心,为他们提供符合其本性的食粮,让他们在成长中体验到自由和快乐。 记得曾经教过的一个孩子佳佳,6岁的她乖巧懂事。有一次和她妈妈闲聊中,她妈妈说:在培养和教育佳佳的过程中,自己好像也经历了一个学习成长的过

  • 张雪门文集读后感

    从事幼儿教育职业,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南陈北张,这个张就是我们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张雪门先生。尊称其为先生,其一他在我国幼教界的地位,让人敬佩、瞻仰;其二他是我们的老师,留给我们巨大财富,有理论的、思维方式的。张雪门先生一生不为名利,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儿童,为幼教事业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和他注重实践,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在幼稚园、幼稚师范最基层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对我感触最深的是张雪门先生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的。 张雪门先生年复一年的幼儿教育工作,却从不职业倦怠,因为他的心一直在

  • 《第56号教室的故事》幼儿老师读后感

    读了《第56号教室的故事》后,我深有感触。干了十几年的幼儿教师,有许多的艰辛,同时也有许多的收获,正如雷夫在书中所说:教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工作。我是一个好老师,但仍然无时无刻不感到教学的坚难,无时无刻,因为我必须想方设法教学生如何在一个不诚实的世界里做一个诚实的人,如何在一个不友善的世界里做一个友善的人。这是非常困难的。是的,只有认真负责,一心搞好教育的好老师才能时刻感到教育好孩子的困难和巨大压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3-6岁的孩子是站在人生的第一起跑线上,是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作为一

  • 读《你和孩子一般大》后记

    对于做为年轻母亲、青年教师的我来说,学习懂得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以及我的学生是我目前人生成长中的一件重要事情。很多时候怕自己的无知教育而影响孩子的成长,为此寻找正确的教育方式,借鉴与自己教育孩子的生活工作中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在家我面对的是一个成长的孩子,而在幼儿园的家庭中,我面对的是三十多个有着三十多种性格、爱好的孩子,我该如何培养这些年幼的孩子、帮助他们懂得更多、了解更多、健康快乐的成长?我虽有远大志向,但欠缺经验的我往往也会束手无策。幸运的是在今年暑期的一次书店之行中,我遇到了这样一本书《你和孩子

  • 生活美,美生活读《生活化的儿童美术》有感

    在2012年的尾声我向园里借来了《生活化的儿童美术》一书,想要让自己在艺术领域这块有一点成长为2013的成长助一把力。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但是真拿起此书的第一刻心想这类的书枯燥乏味,难有激发人的读书欲,何况此书貌不惊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