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1 12:39:06
《小班歌唱教案小鸡抓虫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挑战5+师幼互动演唱
挑战4+幼儿大胆进行演唱
挑战3+借助道具,全体幼儿参与抓虫游戏
挑战2+请2名幼儿先后在老师的“士丘上”玩抓虫游戏
挑战1+在游戏情境中,边玩边唱(抓到虫子了吗?)
音乐幼儿在游戏情境的提示下,熟悉歌曲
动作表现中小鸡走路、创土、抓虫的样子
故事(看视频)
动作建议:
[1-2]小节:前奏。教师预令“准备出发”
[3-4]小节:小鸡走到某个土丘上
[3-10]小节:小鸡停在某个土丘上并做创土的动作
歌曲结東:小鸡创完土做抓“虫”的动作。(可能抓到也可能没有抓到)
游戏玩法:
前奏:戴上黄色毛绒手套,双手变成“超级”小鸡,(双手手心朝内,指尖向下)立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如:肩膀,肚子,大腿处)。
歌唱部分:超级小鸡(双手一前一后)随乐走向身体上的某个小土丘,接着做创土的动作,直到演唱结束。
结束后观察小土丘里有没有虫子。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旋律特点,尝试学唱歌曲《小鸡抓虫》。
2、在了解小鸡生活习性的基础上,通过情境游戏逐渐熟悉歌词。
3、愿意在游戏中控制情绪,等歌曲唱完再抓虫,体验喜悦心情。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小鸡图片、小鸡手套、小鸡围兜(若干)、4块草地及小虫若干。
经验准备:
幼儿观察小鸡的视频。
活动过程
1.播放视频(视频来源于幼儿平时观察小鸡外形;生活习性等)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小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游戏情景导入、借助道具(毛绒手套‘小鸡”)
师:“你们看!”“谁来啦?”(教师双手戴上小鸡手套”)
师:“这可不是一般的小鸡,这是超级小鸡,今天啊,超级小鸡要带着你们这群可爱的小鸡一起去抓虫子吃!”“到哪里去抓虫子呢?”“这里有许多的小土丘、前面有,后面也有,到底哪个土丘里会有虫子呢?”“找找这个土丘里面有没有虫子?”
师:“抓到虫子了吗?”(抓到啦)
师“超级小鸡真厉害!刚オ那个土丘里有虫子,这个土丘里会不会也有虫子呢?”“我们跟着超级小鸡一起再去找找吧!”
3.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自然学唱歌曲
师:“疑?这次有没有抓到小虫啊?”(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土丘里没有虫子!”
师:“你们说可能是这块最大的土丘,待会你们要跟着超级小鸡一起来创土,说不定这块土丘上就有虫子哦!
师:“虫子藏的太深了,这块土地太大了!”
师:“那我们再去找一找吧!这次你们想去那个小土丘?”“哇!这里还藏着一个土丘呢,这个土丘会有虫子吗?”
师:(没有)“那怎么办呢?还有哪里有土丘呢?谁愿意上来抓虫子?”“超级小鸡愿意和你一起要到这个土丘,你想好从哪里开始走了吗?”
师:“还有谁愿意上来抓虫子?”“需要超级小鸡的帮助吗?我们一起来唱歌好吗?
4.反思评价
师:这里也有4块草地,我们一起玩抓虫子的游戏吧!我们真的要去抓虫子了,会唱歌的小鸡才能去抓虫子,你们会唱了吗?那你们是怎么会唱的呢?有没有哪里不会唱?需要什么帮助?
5.在游戏的情境中自然结束
(出示4个土丘)
师:“你想去哪块草地都可以,我们边走边唱歌,歌曲结東的时候,才能去抓虫子!
师:(唱歌、做动作、抓虫子)“抓到放进袋袋里,带回去好好品尝。”
师:“外面还有很多小土丘呢!小鸡们跟着妈妈一起去外面刨土抓虫喽!
活动反思:
毛毛虫在草丛中的情境可以更丰富一些,环节与环节的衔接需要更自然,如第一环节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出去散步,来到草地上,做做游戏,看到草丛中有许多毛毛虫,从而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不同特征。环节的衔接应更自然一些。 环节与环节之间应呈现递进关系,对内容的设计应具有挑战性和层次性。小鸡应先根据点数进行捉虫,再根据要求和点数进行捉虫,这样活动的层次性就能有所体现了。
活动背景:
3、4岁幼儿属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对数概念的获得需要运用大量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来完成。随着小班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的深入,幼儿喜欢小动物,对动物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因此,我抓住小班幼儿“泛灵”这一生理特性,以幼儿爱不释手的小鸡为载体,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故事及游戏中体验点数的乐趣,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
活动目标:
1、学习口手一致点数,尝试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了解小鸡会捉虫的本领。
3、愿意、敢于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点子卡2、3、4、5各一张,黄、黑、白、花四种盒子,小鸡的家
3、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鸡妈妈带小鸡捉虫。
1、观看多媒体课件,观察草地上的动物。
重点提问
数一数,草地上有几只鸡妈妈?有几只小鸡?(幼儿学习点数,说出总数)
小结
草地上有一只鸡妈妈,有3只小鸡。
2、请幼儿给鸡妈妈的宝贝取名,(如小黄、小黑、小白、小花等)和小鸡打招呼——表达教育
二、帮小鸡捉虫。
1、鸡妈妈告诉小鸡们在草地上、花丛里、石头边、大树下捉虫,看看谁的本领大。
重点提问
小鸡怎么捉虫的?(幼儿模仿小鸡捉虫)——表达教育
小结
原来小鸡用它的脚爪和嘴巴来捉虫的。
2、送虫子:观察小鸡的家。
重点提问
小鸡该怎么送虫子?(引导幼儿说出点、物对应和特征对应的方法来送虫子)
小结
原来小鸡先要看看自己的家在哪里?还要根据家门口牌子上的点子数量来放相同数量的虫子。
3、幼儿扮演小黑、小白、小黄、小花去捉虫。捉到小虫后,分别将它们放在四只小鸡相对应的小盒子里。
4、把每只盒子里的虫展现出来数一数。
重点提问
虫子有多少,怎么数才不会数错呢?幼儿数数每只小鸡分别捉了多少虫,并粘贴上相应的点子卡。(幼儿继续学习“口手一致”点数,并正确地说出总数)
小结
数数的时候要一个一个的数,点一个数一个,这样才不会数错。
5、比多少
重点提问
比一比,哪只小鸡捉的虫最多?谁跟谁捉的虫一样多?哪只最少?(教师引导幼儿比较多少)
小结
有的数量是一样的,有的数量多,有的数量少,比一比就知道了。
三、 小鸡互相送礼(虫)。
幼儿扮演小鸡,并互相交流,换礼物(虫),说说:我送你几条小虫。——表达教育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还可以去“捉虫”送给小鸡。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把对点数的要求融入到游戏的规则之中,以“虫”这个简单的材料将情景性教学游戏贯穿始终,促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思考、体验,达成教学目标。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的数量,难点是说出总数。
2、表达教育的体现重点在于三个环节
(1)请幼儿给鸡妈妈的宝贝取名,(如小黄、小黑、小白、小花等)和小鸡打招呼。
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都会热情的和小鸡打招呼,大胆的和小鸡交流,一点也不怕难为情。连平时不敢说话的孩子都情不自禁的大声说话了。因为小鸡是孩子喜欢的动物,因为动物和孩子有特殊的感情,让孩子打招呼的游戏,能调动孩子敢于表达。
(2)小鸡怎么捉虫的?(幼儿模仿小鸡捉虫)
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开始模仿小鸡捉虫,一些大胆的孩子很快乐的模仿着,一些胆小的孩子动作有点放不开,在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下,这些孩子也敢于表演了。这个模仿的环节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表达表现。
(3)幼儿扮演小鸡互相交流和换礼物(虫),会说:我送你几条小虫。
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和同伴分享交流快乐了,这时的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兴奋之中了,毫无忧虑、担心。快乐的和同伴一起交流。游戏中,孩子们不仅敢于表达,还可以说是乐于表达了。把表达教育提升到了新的层面。
活动目标:
1、学习与教师或同伴进行有趣的歌唱问答,尝试仿编简单的歌词。
2、能跟随伴奏有节奏地演唱,感受歌声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事先教会一个幼儿演唱歌曲《小鸡在哪里?》。
物质准备:小鸡、小狗、小猫、小鸭等几种常见小动物的头饰各若干;亲子手册《领域活动·小鸡在哪里?》。
活动过程:
1、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随音乐自由走入活动室。
2、欣赏与学习。
(1)教师戴上母鸡的头饰,以故事的方式导入。
教师:鸡妈妈出去捉虫,可回到家里一看,小鸡宝宝不见了。顽皮的小鸡宝宝们都躲到哪里去了?你们快来帮忙找找吧!
(2)教师与已会演唱的幼儿合作表演,全班幼儿欣赏。
①教师扮演母鸡,表演的幼儿躲在一椅子背后扮演小鸡,教幼表演对唱。
②提问:"鸡妈妈是怎么找小鸡的?小鸡是怎么回答的?"引导幼儿有节奏地回答:"叽 叽 叽 叽 在 这 里。"
3、教师当鸡妈妈,全体幼儿做小鸡,师幼用语言与歌声互动。
(1)教师说问句,幼儿说答句。
(2)教师唱问句,幼儿尝试边唱边用有节奏地动作表演回答。
4、分角色演唱。
(1)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唱问句,一组唱答句。
(2)幼儿交换角色分组演唱。
5、引导幼儿仿编歌词演唱、表演。
根据幼儿的音乐能力,鼓励幼儿将"鸡"改成"鸭"或其他名词及对应的象声词,仿编歌词。幼儿熟练后再将"在这里"根据名词仿编,如"飞机"对应的是"在天上","小鱼"对应的是"在水里"。。。。。。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将头饰投放在音乐区,让幼儿自由演唱。
2、家园共育:引导家长在家中利用亲子手册与幼儿对唱。
三、户外活动:
1、体育游戏: 网鱼 见领域活动指导P14。
2、分组活动:(见周计划表)
教学反思:
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幼儿对动物的叫声都非常感兴趣,并且幼儿爱模仿的天性,也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发挥。使得整个活动非常活跃,幼儿的参与性也极高。但是在创编活动时,没能突出难点、重点,只是浮于表面。
活动目标:
1.学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的技能。
2.探索在快跑中不与他人碰撞的策略。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鸡﹑鸡妈妈和老鹰头饰,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鸡妈妈真能干,看我生下了哪个蛋宝宝!(生蛋后,幼儿蹲下)。
2.鸡妈妈:我的宝宝快出壳吧。你们长多大了?快快让妈妈看一看。
幼儿做伸头。肩。臂。腰和腿的动作。
3.听音乐做小鸡操。(放磁带"小小蛋儿把门开)二。基本部分:
1.鸡妈妈要带小鸡去捉虫,捉到虫子送到妈妈这儿来。
(提醒幼儿一次捉一条。)2.鸡妈妈:鸡宝宝再去捉一条虫子,送给小鸟吃。
3.鸡妈妈:我们再捉一条虫子送给小鸭吃。
4.如果遇到老鹰,赶快跑到妈妈这儿来。
(提醒幼儿快跑时前后摆臂。)5.鼓励幼儿探索在快跑中不碰撞的好办法。
6.和大家一起分享小虫子。
(鼓励幼儿将捉到的虫子送给客人吃。)三、结束部分:
放松整理。(放"大公鸡"音乐,鸡宝宝洗澡)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快速跑的能力,且不与他人碰撞。
2、能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材料准备:
母鸡、狐狸头饰各1个、小鸡头饰若干、"虫子"若干、 录音机、磁带、"小鸡家""狐狸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准备活动)
1、鸡妈妈带幼儿在"老母鸡"音乐的伴随下进入活动场地,音乐停止,鸡妈妈说:"鸡妈妈我真能干,看看我今天生下了哪个蛋宝宝!"幼儿随即蹲下做蛋宝宝,老师巡视。
2、鸡妈妈边巡视边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脑袋!"( 带幼儿活动头部)
3、鸡妈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翅膀!"(带幼儿活动肩、臂部)
4、鸡妈妈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跳出蛋壳了!"(带幼儿活动腰、腿部)
5、鸡妈妈问:"谁知道我们出去玩时应该怎样走?"(引导幼儿说出要一个跟着一个走并进行队列练习)
二、中间部分(跑的动作练习)
1、鸡妈妈:"宝宝们越来越棒,现在妈妈要教你们一个新的本领:小鸡捉虫(模仿捉虫的动作),如果在找虫时遇见了大狐狸,我们可要赶快跑回家里。"
2、练习快速跑的动作,提示幼儿要快速前后摆臂。
3、带鸡宝宝到树林里找虫吃,遇到狐狸后快速跑回家里。
4、在家里巡查有没有丢失的小鸡,并同宝宝一同商量救同伴的方法。
5、带宝宝一起去救同伴,要求:轻轻跑出去躲到大树后面,等妈妈把同伴救出后一起快速跑回家,同事注意不要撞到同伴。
反思:
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和同伴分享交流快乐了,这时的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兴奋之中了,毫无忧虑、担心。快乐的和同伴一起交流。游戏中,孩子们不仅敢于表达,还可以说是乐于表达了。把表达教育提升到了新的层面。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小鸡找虫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2.初步具有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意识。
3.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受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红、黄、绿、色虫子若干;红、黄、绿色小盆各1只;小鸡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扮演角色,导入游戏情境。
老师饰鸡妈妈,小朋友饰小鸡,小鸡和鸡妈妈一起说儿歌。
2.小鸡练本领。
(1)妈妈说,小鸡做。
如:我的小鸡蹲一次;我的小鸡拍两次手……
(2)小鸡可以数出声来,也可以不数出声。
(3)表扬小鸡有本领。
3.小鸡找虫。
(1)妈妈交代游戏内容及要求:小鸡听妈妈拍铃鼓的次数去找虫,找到后,看清虫子是什么颜色的,就放到相同颜色的小盆中。
(2)小鸡找虫。妈妈敲铃鼓,让小鸡听铃声找虫并学习检查。(妈妈检查,和同伴互查,自查)注意鼓励能力弱的幼儿。
(3)小结,夸小鸡真能干。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活动背景:
3、4岁幼儿属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对数概念的获得需要运用大量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来完成。随着小班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的深入,幼儿喜欢小动物,对动物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因此,我抓住小班幼儿“泛灵”这一生理特性,以幼儿爱不释手的小鸡为载体,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故事及游戏中体验点数的乐趣,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
活动目标:
1、学习口手一致点数,尝试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了解小鸡会捉虫的本领。
3、愿意、敢于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点子卡2、3、4、5各一张,黄、黑、白、花四种盒子,小鸡的家
3、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鸡妈妈带小鸡捉虫。
1、观看多媒体课件,观察草地上的动物。
重点提问
数一数,草地上有几只鸡妈妈?有几只小鸡?(幼儿学习点数,说出总数)
小结
草地上有一只鸡妈妈,有3只小鸡。
2、请幼儿给鸡妈妈的宝贝取名,(如小黄、小黑、小白、小花等)和小鸡打招呼——表达教育
二、帮小鸡捉虫。
1、鸡妈妈告诉小鸡们在草地上、花丛里、石头边、大树下捉虫,看看谁的本领大。
重点提问
小鸡怎么捉虫的?(幼儿模仿小鸡捉虫)——表达教育
小结
原来小鸡用它的脚爪和嘴巴来捉虫的。
2、送虫子:观察小鸡的家。
重点提问
小鸡该怎么送虫子?(引导幼儿说出点、物对应和特征对应的方法来送虫子)
小结
原来小鸡先要看看自己的家在哪里?还要根据家门口牌子上的点子数量来放相同数量的虫子。
3、幼儿扮演小黑、小白、小黄、小花去捉虫。捉到小虫后,分别将它们放在四只小鸡相对应的小盒子里。
4、把每只盒子里的虫展现出来数一数。
重点提问
虫子有多少,怎么数才不会数错呢?幼儿数数每只小鸡分别捉了多少虫,并粘贴上相应的点子卡。(幼儿继续学习“口手一致”点数,并正确地说出总数)
小结
数数的时候要一个一个的数,点一个数一个,这样才不会数错。
5、比多少
重点提问
比一比,哪只小鸡捉的虫最多?谁跟谁捉的虫一样多?哪只最少?(教师引导幼儿比较多少)
小结
有的数量是一样的,有的数量多,有的数量少,比一比就知道了。
三、 小鸡互相送礼(虫)。
幼儿扮演小鸡,并互相交流,换礼物(虫),说说:我送你几条小虫。——表达教育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还可以去“捉虫”送给小鸡。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把对点数的要求融入到游戏的规则之中,以“虫”这个简单的材料将情景性教学游戏贯穿始终,促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思考、体验,达成教学目标。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的数量,难点是说出总数。
2、表达教育的体现重点在于三个环节
(1)请幼儿给鸡妈妈的宝贝取名,(如小黄、小黑、小白、小花等)和小鸡打招呼。
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都会热情的和小鸡打招呼,大胆的和小鸡交流,一点也不怕难为情。连平时不敢说话的孩子都情不自禁的大声说话了。因为小鸡是孩子喜欢的动物,因为动物和孩子有特殊的感情,让孩子打招呼的游戏,能调动孩子敢于表达。
(2)小鸡怎么捉虫的?(幼儿模仿小鸡捉虫)
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开始模仿小鸡捉虫,一些大胆的孩子很快乐的模仿着,一些胆小的孩子动作有点放不开,在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下,这些孩子也敢于表演了。这个模仿的环节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表达表现。
(3)幼儿扮演小鸡互相交流和换礼物(虫),会说:我送你几条小虫。
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和同伴分享交流快乐了,这时的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兴奋之中了,毫无忧虑、担心。快乐的和同伴一起交流。游戏中,孩子们不仅敢于表达,还可以说是乐于表达了。把表达教育提升到了新的层面。
活动目标:
1、模仿小鸡捉虫,感受小鸡捉虫的快乐。
2、在捉虫、送虫子的游戏情境中,积累4以内按数取物的经验。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小鸡胸卡(幼儿人手一份),鸡妈妈胸卡一份。
2、创设草地,草地里面有许多虫子(虫子有长短、粗细不同)。
3、大盘子一个。
4、小盘子许多,上面有不同的点数标记(数量为2、3、4)。
活动过程:
一、引起导入
★价值取向:创设情境,引起孩子参加游戏的兴趣。
1、教师和孩子一起带上胸卡:小鸡们,妈妈带你们捉虫子去吧!
2、我们一起来做做准备动作(边做边念儿歌):小鸡小鸡唧唧,捉捉小虫唧唧;小鸡小鸡唧唧,扭扭屁股唧唧;小鸡小鸡唧唧,转个圈儿唧唧。
二、看虫子
★价值取向:认认草地上虫子的样子。
1、草地上有多少虫子?(许多)
2、这些虫子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
小结:原来草地上有许多许多不一样的虫子。
三、捉虫子
★价值取向:运用按数取物的办法捉相应数量的虫子。
(一)捉虫
1、鸡妈妈带小鸡去鸡奶奶家做客,鸡奶奶可喜欢吃虫子了,我们一起捉些虫子给鸡奶奶吧!2、(出示一个盘子,盘子上有数字4)
瞧!这是装虫子的盘子,盘子上是有秘密的?谁发现了?(观察盘子上的点数)
3、幼儿捉虫。
(二)捉一样的虫子
1、鸡妈妈想了想鸡奶奶刚才说了。她想要吃一样的虫子。请宝宝们捉一样的虫子。
——要求捉相同的4条虫子。(说一说:捉了4条细细的虫子。)
小结:我们找到了4条细细的虫子和3条粗粗的虫子给鸡奶奶,鸡奶奶肯定会很开心的。
3、小鸡准备礼物:每一只小鸡根据盘子上面的数字来捉虫子和数字相同的长相一摸一样的虫子。幼儿操作,教师要提醒捉几条几条,而且是一摸一样的虫子。
小结:小鸡们捉虫子的本领真大,真棒。
四、延伸活动:送虫子
★价值取向:送礼物,体验游戏的快乐。
1、小鸡准备了礼物去鸡小弟、鸡大哥、鸡大姐家做客。我们把我们的虫子送给他们吧!
2、看看认认鸡小弟、鸡大哥、鸡大姐各要多少小虫:鸡小弟2条、鸡大姐3条、鸡大哥4条。
3、将自己捉的虫子送给他们,边送边说:鸡小弟我送你2条XX的虫子……
活动反思:
毛毛虫在草丛中的情境可以更丰富一些,环节与环节的衔接需要更自然,如第一环节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出去散步,来到草地上,做做游戏,看到草丛中有许多毛毛虫,从而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不同特征。环节的衔接应更自然一些。
环节与环节之间应呈现递进关系,对内容的设计应具有挑战性和层次性。小鸡应先根据点数进行捉虫,再根据要求和点数进行捉虫,这样活动的层次性就能有所体现了。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快速跑的能力,且不与他人碰撞
2、能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材料准备:母鸡、狐狸头饰各1个、小鸡头饰若干、"虫子"若干、 录音机、磁带、"小鸡家""狐狸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准备活动)
1、鸡妈妈带幼儿在"老母鸡"音乐的伴随下进入活动场地,音乐停止,鸡妈妈说:"鸡妈妈我真能干,看看我今天生下了哪个蛋宝宝!"幼儿随即蹲下做蛋宝宝,老师巡视。
2、鸡妈妈边巡视边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脑袋!"( 带幼儿活动头部)
3、鸡妈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翅膀!"(带幼儿活动肩、臂部)
4、鸡妈妈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跳出蛋壳了!"(带幼儿活动腰、腿部)
5、鸡妈妈问:"谁知道我们出去玩时应该怎样走?"(引导幼儿说出要一个跟着一个走并进行队列练习)
二、中间部分(跑的动作练习)
1、鸡妈妈:"宝宝们越来越棒,现在妈妈要教你们一个新的本领:小鸡捉虫(模仿捉虫的动作),如果在找虫时遇见了大狐狸,我们可要赶快跑回家里。"
2、练习快速跑的动作,提示幼儿要快速前后摆臂。
3、带鸡宝宝到树林里找虫吃,遇到狐狸后快速跑回家里。
4、在家里巡查有没有丢失的小鸡,并同宝宝一同商量救同伴的方法。
5、带宝宝一起去救同伴,要求:轻轻跑出去躲到大树后面,等妈妈把同伴救出后一起快速跑回家,同事注意不要撞到同伴。
活动反思:
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和同伴分享交流快乐了,这时的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兴奋之中了,毫无忧虑、担心。快乐的和同伴一起交流。游戏中,孩子们不仅敢于表达,还可以说是乐于表达了。把表达教育提升到了新的层面。
活动名称:小鸡捉虫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按数取物。
2、了解小鸡会捉虫的本领,体验模仿小鸡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小虫若干、盘子人手一个(写有2-5数字)、小铃、
重点:学习5以内的数量。
难点:尝试按数取物。
活动过程:
一、观察情景图
1、看看,草地上谁来了呀?(鸡妈妈和小鸡宝宝)
2、数数鸡妈妈有几只,小鸡有几只。(引导幼儿一起来数)3、和鸡妈妈及它的宝贝打招呼(有:小黑、小黄、小白、小花)
3、鸡妈妈请小鸡去捉虫,看看小鸡们在哪里捉虫?
4、数一数每只小鸡捉了几条虫?(幼儿数一数,点击图片出示数字)
二、小鸡捉虫
1、现在鸡妈妈请我们这里的小鸡宝宝再去捉更多的小虫子来送给鸡妈妈。(出示小铃,听小铃声音数一数)
2、鸡妈妈敲小铃鸡宝宝去捉虫子。
3、鸡妈妈带领捉好虫的小鸡一起来到桌子边一起来数一数。
三、小鸡装盘
1、观察盘子,请小鸡帮鸡妈妈装盘。(根据盘中数字取小虫)
2、小鸡按数取物。妈妈给每个小鸡准备了一个盘子,请你看看盘子里是数字几,就装几条小虫。
四、小鸡回家
1、拿着盘子,鸡妈妈和小鸡宝宝高高兴兴的回家。
活动反思:
毛毛虫在草丛中的情境可以更丰富一些,环节与环节的衔接需要更自然,如第一环节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出去散步,来到草地上,做做游戏,看到草丛中有许多毛毛虫,从而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不同特征。环节的衔接应更自然一些。 环节与环节之间应呈现递进关系,对内容的设计应具有挑战性和层次性。小鸡应先根据点数进行捉虫,再根据要求和点数进行捉虫,这样活动的层次性就能有所体现了。
设计意图:
近日,我们开展了“学本领”的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创设了小鸡们去捉虫的场景,孩子们对这样的情景非常感兴趣。于是将数整合在情景中,我们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模仿小鸡捉虫,感受小鸡捉虫的快乐。
2、在捉虫、送虫子的游戏情境中,积累4以内按数取物的经验。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鸡胸卡(幼儿人手一份),鸡妈妈胸卡一份。
2、创设草地,草地里面有许多虫子(虫子有长短、粗细不同)。
3、大盘子一个。
4、小盘子许多,上面有不同的点数标记(数量为2、3、4)。
活动过程:
一、引起导入
★价值取向:创设情境,引起孩子参加游戏的兴趣。
1、教师和孩子一起带上胸卡:小鸡们,妈妈带你们捉虫子去吧!
2、我们一起来做做准备动作(边做边念儿歌):小鸡小鸡唧唧,捉捉小虫唧唧;小鸡小鸡唧唧,扭扭屁股唧唧;小鸡小鸡唧唧,转个圈儿唧唧。
二、看虫子
★价值取向:认认草地上虫子的样子。
1、草地上有多少虫子?(许多)
2、这些虫子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
小结:原来草地上有许多许多不一样的虫子。
三、捉虫子
★价值取向:运用按数取物的办法捉相应数量的虫子。
(一)捉虫
1、鸡妈妈带小鸡去鸡奶奶家做客,鸡奶奶可喜欢吃虫子了,我们一起捉些虫子给鸡奶奶吧!
2、(出示一个盘子,盘子上有数字4)
瞧!这是装虫子的盘子,盘子上是有秘密的?谁发现了?(观察盘子上的点数)
3、幼儿捉虫。
(二)捉一样的虫子
1、鸡妈妈想了想鸡奶奶刚才说了。她想要吃一样的虫子。请宝宝们捉一样的虫子。
——要求捉相同的4条虫子。(说一说:捉了4条细细的虫子。)
小结:我们找到了4条细细的虫子和3条粗粗的虫子给鸡奶奶,鸡奶奶肯定会很开心的。
2、小鸡准备礼物:每一只小鸡根据盘子上面的数字来捉虫子和数字相同的长相一摸一样的虫子。幼儿操作,教师要提醒捉几条几条,而且是一摸一样的虫子。
小结:小鸡们捉虫子的本领真大,真棒。
四、延伸活动:送虫子
★价值取向:送礼物,体验游戏的快乐。
1、小鸡准备了礼物去鸡小弟、鸡大哥、鸡大姐家做客。我们把我们的虫子送给他们吧!
2、看看认认鸡小弟、鸡大哥、鸡大姐各要多少小虫:鸡小弟2条、鸡大姐3条、鸡大哥4条。
3、将自己捉的虫子送给他们,边送边说:鸡小弟我送你2条XX的虫子……
活动反思:
毛毛虫在草丛中的情境可以更丰富一些,环节与环节的衔接需要更自然,如第一环节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出去散步,来到草地上,做做游戏,看到草丛中有许多毛毛虫,从而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不同特征。环节的衔接应更自然一些。 环节与环节之间应呈现递进关系,对内容的设计应具有挑战性和层次性。小鸡应先根据点数进行捉虫,再根据要求和点数进行捉虫,这样活动的层次性就能有所体现了。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圆形画小鸡。
2、能大胆表现小鸡的各种姿态。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观察小鸡的各种活动。
2、背景图1张。
3、彩笔每幼儿1盒。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要有一大群好朋友来和我们玩,说说会是谁。
教师在背景图上边说儿歌,边慢慢画出一只站立着的小鸡。儿歌:头圆圆,眼圆圆,身体圆圆,嘴儿尖尖,两条眼儿细又短。
二、基本部分。
1、边说儿歌边用手书空小鸡的画法。
2、丰富画面。
师:小鸡的朋友在做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背景图,请幼儿说说小鸡的朋友来草地上干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情况提问问题,如:小鸡哪种姿势才能吃这里的东西?小鸡来这里怎样玩?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鸡的各种姿态。如:抬着头的、低着头的、两只小鸡在一起的等。
3、幼儿绘画。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图中背景画出多种姿态的小鸡。
4、欣赏交流。
幼儿讲述自己画的小鸡在干什么。
活动反思:
激发幼儿制作的乐趣,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和学习,使幼儿更好的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展示幼儿的作品,既满足了幼儿的好表现心里需要,又让赏识教育得到了延伸。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2.初步具有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意识。
3.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受4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红、黄、绿、色虫子若干;红、黄、绿色小盆各1只;小鸡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扮演角色,导入游戏情境。
老师饰鸡妈妈,小朋友饰小鸡,小鸡和鸡妈妈一起说儿歌。
2.小鸡练本领。
(1)妈妈说,小鸡做。
如:我的小鸡蹲一次;我的小鸡拍两次手……
(2)小鸡可以数出声来,也可以不数出声。
(3)表扬小鸡有本领。
3.小鸡找虫。
(1)妈妈交代游戏内容及要求:小鸡听妈妈拍铃鼓的次数去找虫,找到后,看清虫子是什么颜色的,就放到相同颜色的小盆中。
(2)小鸡找虫。妈妈敲铃鼓,让小鸡听铃声找虫并学习检查。(妈妈检查,和同伴互查,自查)注意鼓励能力弱的幼儿。
活动反思:
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设计意图:
近日,我们开展了“学本领”的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创设了小鸡们去捉虫的场景,孩子们对这样的情景非常感兴趣。于是将数整合在情景中,我们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模仿小鸡捉虫,感受小鸡捉虫的快乐。
2、在捉虫、送虫子的游戏情境中,积累4以内按数取物的经验。
活动准备:
1、小鸡胸卡(幼儿人手一份),鸡妈妈胸卡一份。
2、创设草地,草地里面有许多虫子(虫子有长短、粗细不同)。
3、大盘子一个。
4、小盘子许多,上面有不同的点数标记(数量为2、3、4)。
活动过程:
一、引起导入
★价值取向:创设情境,引起孩子参加游戏的兴趣。
1、教师和孩子一起带上胸卡:小鸡们,妈妈带你们捉虫子去吧!
2、我们一起来做做准备动作(边做边念儿歌):小鸡小鸡唧唧,捉捉小虫唧唧;小鸡小鸡唧唧,扭扭屁股唧唧;小鸡小鸡唧唧,转个圈儿唧唧。
二、看虫子
★价值取向:认认草地上虫子的样子。
1、草地上有多少虫子?(许多)
2、这些虫子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
小结:原来草地上有许多许多不一样的虫子。
三、捉虫子
★价值取向:运用按数取物的办法捉相应数量的虫子。
(一)捉虫
1、鸡妈妈带小鸡去鸡奶奶家做客,鸡奶奶可喜欢吃虫子了,我们一起捉些虫子给鸡奶奶吧!
2、(出示一个盘子,盘子上有数字4)
瞧!这是装虫子的盘子,盘子上是有秘密的?谁发现了?(观察盘子上的点数)
3、幼儿捉虫。
(二)捉一样的虫子
1、鸡妈妈想了想鸡奶奶刚才说了。她想要吃一样的虫子。请宝宝们捉一样的虫子。
——要求捉相同的4条虫子。(说一说:捉了4条细细的虫子。)
小结:我们找到了4条细细的虫子和3条粗粗的虫子给鸡奶奶,鸡奶奶肯定会很开心的。
2、小鸡准备礼物:每一只小鸡根据盘子上面的数字来捉虫子和数字相同的长相一摸一样的虫子。幼儿操作,教师要提醒捉几条几条,而且是一摸一样的虫子。
小结:小鸡们捉虫子的本领真大,真棒。
四、延伸活动:送虫子
★价值取向:送礼物,体验游戏的快乐。
1、小鸡准备了礼物去鸡小弟、鸡大哥、鸡大姐家做客。"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我们把我们的虫子送给他们吧!
2、看看认认鸡小弟、鸡大哥、鸡大姐各要多少小虫:鸡小弟2条、鸡大姐3条、鸡大哥4条。
3、将自己捉的虫子送给他们,边送边说:鸡小弟我送你2条XX的虫子……
活动反思:
毛毛虫在草丛中的情境可以更丰富一些,环节与环节的衔接需要更自然,如第一环节鸡妈妈带着小鸡们出去散步,来到草地上,做做游戏,看到草丛中有许多毛毛虫,从而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不同特征。环节的衔接应更自然一些。 环节与环节之间应呈现递进关系,对内容的设计应具有挑战性和层次性。小鸡应先根据点数进行捉虫,再根据要求和点数进行捉虫,这样活动的层次性就能有所体现了。
活动目标:
1、学习口手一致点数,尝试用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了解小鸡会捉虫的本领。
3、愿意、敢于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点子卡2、3、4、5各一张,黄、黑、白、花四种盒子,小鸡的家
3、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鸡妈妈带小鸡捉虫。
1、观看多媒体课件,观察草地上的动物。
重点提问
数一数,草地上有几只鸡妈妈?有几只小鸡?(幼儿学习点数,说出总数)
小结
草地上有一只鸡妈妈,有3只小鸡。
2、请幼儿给鸡妈妈的宝贝取名,(如小黄、小黑、小白、小花等)和小鸡打招呼——表达教育
二、帮小鸡捉虫。
1、鸡妈妈告诉小鸡们在草地上、花丛里、石头边、大树下捉虫,看看谁的本领大。
重点提问
小鸡怎么捉虫的?(幼儿模仿小鸡捉虫)——表达教育
小结
原来小鸡用它的脚爪和嘴巴来捉虫的。
2、送虫子:观察小鸡的家。
重点提问
小鸡该怎么送虫子?(引导幼儿说出点、物对应和特征对应的方法来送虫子)
小结
原来小鸡先要看看自己的家在哪里?还要根据家门口牌子上的点子数量来放相同数量的虫子。
3、幼儿扮演小黑、小白、小黄、小花去捉虫。捉到小虫后,分别将它们放在四只小鸡相对应的小盒子里。
4、把每只盒子里的虫展现出来数一数。
重点提问
虫子有多少,怎么数才不会数错呢?幼儿数数每只小鸡分别捉了多少虫,并粘贴上相应的点子卡。(幼儿继续学习“口手一致”点数,并正确地说出总数)
小结
数数的时候要一个一个的数,点一个数一个,这样才不会数错。
5、比多少
重点提问
比一比,哪只小鸡捉的虫最多?谁跟谁捉的虫一样多?哪只最少?(教师引导幼儿比较多少)
小结
有的数量是一样的,有的数量多,有的数量少,比一比就知道了。
三、 小鸡互相送礼(虫)。
幼儿扮演小鸡,并互相交流,换礼物(虫),说说:我送你几条小虫。——表达教育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还可以去“捉虫”送给小鸡。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把对点数的要求融入到游戏的规则之中,以“虫”这个简单的材料将情景性教学游戏贯穿始终,促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思考、体验,达成教学目标。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的数量,难点是说出总数。
2、表达教育的体现重点在于三个环节
(1)请幼儿给鸡妈妈的宝贝取名,(如小黄、小黑、小白、小花等)和小鸡打招呼。
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都会热情的和小鸡打招呼,大胆的和小鸡交流,一点也不怕难为情。连平时不敢说话的孩子都情不自禁的大声说话了。因为小鸡是孩子喜欢的动物,因为动物和孩子有特殊的感情,让孩子打招呼的游戏,能调动孩子敢于表达。
(2)小鸡怎么捉虫的?(幼儿模仿小鸡捉虫)
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开始模仿小鸡捉虫,一些大胆的孩子很快乐的模仿着,一些胆小的孩子动作有点放不开,在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下,这些孩子也敢于表演了。这个模仿的环节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表达表现。
(3)幼儿扮演小鸡互相交流和换礼物(虫),会说:我送你几条小虫。
这一环节中,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和同伴分享交流快乐了,这时的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兴奋之中了,毫无忧虑、担心。快乐的和同伴一起交流。游戏中,孩子们不仅敢于表达,还可以说是乐于表达了。把表达教育提升到了新的层面。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快速跑的能力,且不与他人碰撞。
2、能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材料准备:
母鸡、狐狸头饰各1个、小鸡头饰若干、"虫子"若干、 录音机、磁带、"小鸡家""狐狸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准备活动)
1、鸡妈妈带幼儿在"老母鸡"音乐的伴随下进入活动场地,音乐停止,鸡妈妈说:"鸡妈妈我真能干,看看我今天生下了哪个蛋宝宝!"幼儿随即蹲下做蛋宝宝,老师巡视。
2、鸡妈妈边巡视边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脑袋!"( 带幼儿活动头部)
3、鸡妈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翅膀!"(带幼儿活动肩、臂部)
4、鸡妈妈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跳出蛋壳了!"(带幼儿活动腰、腿部)
5、鸡妈妈问:"谁知道我们出去玩时应该怎样走?"(引导幼儿说出要一个跟着一个走并进行队列练习)
二、中间部分(跑的动作练习)
1、鸡妈妈:"宝宝们越来越棒,现在妈妈要教你们一个新的本领:小鸡捉虫(模仿捉虫的动作),如果在找虫时遇见了大狐狸,我们可要赶快跑回家里。"
2、练习快速跑的动作,提示幼儿要快速前后摆臂。
3、带鸡宝宝到树林里找虫吃,遇到狐狸后快速跑回家里。
4、在家里巡查有没有丢失的小鸡,并同宝宝一同商量救同伴的方法。
5、带宝宝一起去救同伴,要求:轻轻跑出去躲到大树后面,等妈妈把同伴救出后一起快速跑回家,同事注意不要撞到同伴。
反思:
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和同伴分享交流快乐了,这时的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兴奋之中了,毫无忧虑、担心。快乐的和同伴一起交流。游戏中,孩子们不仅敢于表达,还可以说是乐于表达了。把表达教育提升到了新的层面。
教材分析:
《小鸡吃虫》这个活动应该是幼儿较为感兴趣的活动。活动的两个主角取决于幼儿的生活,在平时的区角活动中,我们投放的"小动物喂食"中就有小鸡和毛毛虫,幼儿对这两个小动物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知识经验。而且小鸡圆鼓鼓的身体,尖尖嘴巴的形象,深得小朋友的喜爱。小班幼儿对数的概念已有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能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并按数去出物品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我们年段选择了这一活动作为一课三研的教案,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并考虑的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爱好。
说活动目标:
结合我对教材的分析,小班幼儿的特点及计算发展的水平,我设计了以下几点目标:
1.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小班的幼儿寄教于玩,通过玩乐学习到知识经验,培养幼儿对于数学活动的兴趣才是根本,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助力。
2.乐意用感观观察、探索周围的事物,感知游戏中3以内的数量。
3. 能根据自己身上的数字找到相应数字的篮子和相应数字的小虫。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说重难点:
我将目标3能根据自己身上的数字找到相应数字的篮子和相应数字的小虫。作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小班的幼儿虽然对数的概念已有一定的认识,但按物取数对小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小班幼儿按物点数时,多数幼儿不能把嘴里数的和手指点的物一致起来,原因在于大多数父母在教孩子数数时,没有和实物配合起来,所以此次我们准备了箩筐小鸡和毛毛虫,通过与实物的配合突破难点。
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为本次教学活动准备了充足的材料:我准备了实物毛毛虫若干,用以突破重难点。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角色的扮演也使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更高,所以我能准备了小鸡头饰15个;母鸡头饰1个;老师扮演鸡妈妈,教师扮演鸡宝宝。除此之外为了让幼儿有更好的活动环境,和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我们布置了篱笆和草地,让幼儿能够在情境游戏的过程中积极的学习,使每个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
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分为三大块内容:1.教师扮演母鸡妈妈,小朋友扮演小鸡宝宝导入游戏情境。2.小鸡练本领,通过教师出示的数字,来按照教师的指令做相应数量的动作。3.游戏《小鸡找虫》,按数取物。4.小鸡与鸡妈妈一起跳律动结束活动。"理解--感受--体验", 由浅入深,从理解到感受,使幼儿已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直观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让孩子真正理解、并学会按数取物,我将四大块内容设计以下环节:
第一大环节教师扮演母鸡妈妈,小朋友扮演小鸡宝宝,一起唱《小小蛋儿把门开》。次环节角色扮演意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第二大环节小鸡练本领。老师出示数字"1",请宝宝们看这是数字几?象什么?请我的小鸡点一下头。在出示数字"2",请宝宝们看是数字几?象什么?请我的小鸡蹲两下。最后出示数字"3",请宝宝们看是数字几?象什么?请我 的小鸡拍三下手。让孩子们边做动作边数数,此环节目的是让幼儿熟悉数字,理解数字相对应的意思。通过鸡宝宝练本领初步感受"按数取物"。
第三环节游戏《小鸡找虫》。为了更好的游戏我把他分成了三个小环节:一鸡妈妈交代游戏内容及要求:请宝宝们看妈妈身上有一个数字宝宝,它是几呀?一会妈妈找虫时要先找到自己的3号篮子,再去找3只小虫子,找的时候请宝宝和妈妈一样要边数边找。这一环节很重要,只有交代清楚游戏的内容,幼儿才能正确的游戏。二幼儿操作,小鸡找虫。教师先请宝宝们看清楚自己身上的是数字几?然后按妈妈的要求去找虫子吃吧!这里让幼儿有一个体验的过程,只有自己操作了和经历的事情幼儿的印象才会深刻。在这里教师特别要注意鼓励能力弱的幼儿。之后一个自查、互查和教师查的过程,帮助个别错误的幼儿纠正错误。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把对点数的要求融入到游戏的规则之中,以“虫”这个简单的材料将情景性教学游戏贯穿始终,促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思考、体验,达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能力。
3、教幼儿学习画短曲线。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小鸡 母鸡 公鸡
2、涂色:小鸡雏
3、幼儿用绘画材料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件:小鸡 母鸡 公鸡
1.教师:图片上有谁呀?小鸡跟着鸡妈妈去干什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教师讲解小鸡的生活习性,使知道小鸡不仅喜欢吃米还喜欢吃小虫子。
二、展开
1.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小虫子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2.教师示范:画短曲线(小虫)。
3.出示画纸:小鸡雏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鸡来到草地上,找自己喜欢吃的小虫子,小朋友也帮小鸡找一找好吗?
4.请幼儿在画有小鸡的画纸上画小虫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作画,适时地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三、结束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并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把对点数的要求融入到游戏的规则之中,以“虫”这个简单的材料将情景性教学游戏贯穿始终,促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思考、体验,达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快速跑的能力,且不与他人碰撞。
2、能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3、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母鸡、狐狸头饰各1个、小鸡头饰若干、“虫子”若干、录音机、磁带、“小鸡家”“狐狸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准备活动)
1、鸡妈妈带幼儿在“老母鸡”音乐的伴随下进入活动场地,音乐停止,鸡妈妈说:“鸡妈妈我真能干,看看我今天生下了哪个蛋宝宝!”幼儿随即蹲下做蛋宝宝,老师巡视。
2、鸡妈妈边巡视边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脑袋!”(带幼儿活动头部)
3、鸡妈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翅膀!”(带幼儿活动肩、臂部)
4、鸡妈妈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跳出蛋壳了!”(带幼儿活动腰、腿部)
5、鸡妈妈问:“谁知道我们出去玩时应该怎样走?”(引导幼儿说出要一个跟着一个走并进行队列练习)
二、中间部分(跑的动作练习)
1、鸡妈妈:“宝宝们越来越棒,现在妈妈要教你们一个新的本领:小鸡捉虫(模仿捉虫的动作),如果在找虫时遇见了大狐狸,我们可要赶快跑回家里。”
2、练习快速跑的动作,提示幼儿要快速前后摆臂。
3、带鸡宝宝到树林里找虫吃,遇到狐狸后快速跑回家里。
4、在家里巡查有没有丢失的小鸡,并同宝宝一同商量救同伴的方法。
5、带宝宝一起去救同伴,要求:轻轻跑出去躲到大树后面,等妈妈把同伴救出后一起快速跑回家,同事注意不要撞到同伴。
6、鸡妈妈再次带宝宝捉小虫,捉到后把它快速带回家,可别让狐狸给抓走。
7、回到家中分享食物。
三、结束部分:
带鸡宝宝做整理活动,带回活动室休息。
活动反思:
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和同伴分享交流快乐了,这时的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兴奋之中了,毫无忧虑、担心。快乐的和同伴一起交流。游戏中,孩子们不仅敢于表达,还可以说是乐于表达了。把表达教育提升到了新的层面。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快速跑的能力,且不与他人碰撞
2、能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材料准备:母鸡、狐狸头饰各1个、小鸡头饰若干、“虫子”若干、录音机、磁带、“小鸡家”“狐狸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准备活动)
1、鸡妈妈带幼儿在“老母鸡”音乐的伴随下进入活动场地,音乐停止,鸡妈妈说:“鸡妈妈我真能干,看看我今天生下了哪个蛋宝宝!”幼儿随即蹲下做蛋宝宝,老师巡视。
2、鸡妈妈边巡视边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脑袋!”(带幼儿活动头部)
3、鸡妈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伸出小翅膀!”(带幼儿活动肩、臂部)
4、鸡妈妈又问:“宝宝、宝宝长多大了?”
幼儿答:“我们跳出蛋壳了!”(带幼儿活动腰、腿部)
5、鸡妈妈问:“谁知道我们出去玩时应该怎样走?”(引导幼儿说出要一个跟着一个走并进行队列练习)
二、中间部分(跑的动作练习)
1、鸡妈妈:“宝宝们越来越棒,现在妈妈要教你们一个新的本领:小鸡捉虫(模仿捉虫的动作),如果在找虫时遇见了大狐狸,我们可要赶快跑回家里。”
2、练习快速跑的动作,提示幼儿要快速前后摆臂。
3、带鸡宝宝到树林里找虫吃,遇到狐狸后快速跑回家里。
4、在家里巡查有没有丢失的小鸡,并同宝宝一同商量救同伴的方法。
5、带宝宝一起去救同伴,要求:轻轻跑出去躲到大树后面,等妈妈把同伴救出后一起快速跑回家,同事注意不要撞到同伴。
6、鸡妈妈再次带宝宝捉小虫,捉到后把它快速带回家,可别让狐狸给抓走。
7、回到家中分享食物。
三、结束部分:
带鸡宝宝做整理活动,带回活动室休息。
活动反思:
孩子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和同伴分享交流快乐了,这时的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兴奋之中了,毫无忧虑、担心。快乐的和同伴一起交流。游戏中,孩子们不仅敢于表达,还可以说是乐于表达了。把表达教育提升到了新的层面。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尝试结合生活经验对歌词进行简单的创编,在创编中感受歌唱的快乐。
3、萌发不做懒惰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给幼儿讲述一些懒惰与勤快的故事。
2、物质准备:音乐《懒惰虫》,播放器。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教师讲述:森林里,有这么一种虫子,爸爸叫它看书它说眼睛痛,妈妈叫它吃饭它说肚子痛,奶奶叫它出去锻炼,它说脚痛。它整天这里痛,那里痛,一身都是痛。你们说说看,我们应该叫它什么虫呢?
2、教师范唱,幼儿感受并理解歌词。
(1)教师范唱歌曲,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教师:大家来听听看歌曲里是怎么说它的?
(2)提问:歌曲里的懒惰虫哪里痛?
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唱出。
3、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大声唱,幼儿轻声跟唱。
(2)教师伴奏音乐,幼儿独立跟随音乐演唱。
4、引导幼儿创编歌曲。
(1)教师:懒惰虫听到你们这么说都不好意思了,它决定改掉懒惰的坏毛病,变成勤劳虫。我们来夸夸它。
(2)引导幼儿创编勤劳虫做的事情,并用自然的声音唱出来。
5、总结谈话。
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就不会变成懒惰虫啦!那我们一起出去锻炼吧。
活动反思:
1.幼儿在自主读图环节,基本能够 看懂歌曲图谱,了解懒惰虫的哪些身体部位“疼痛”,即便是演唱“弱拍起唱”的歌曲,仍旧能够跟上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从而顺利地完成歌曲演唱任务。
2.幼儿在歌唱表演部分,能够根据“图示”提示进行演唱歌曲,具备初步的表演唱技能(如:创编出捂住眼睛、捂住肚子)的体态动作,萌发出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涉及“自主读图、学习歌曲、歌唱表演、歌唱游戏”等诸多内容,甚至包括由本次教学活动延伸的“德育教育”,幼儿在“学习容量”上面偏大,导致教学时间略长(21分钟)。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初步尝试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2.尝试替换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并想象自己是不同动物形象时的动作,并模仿动物的叫声。
3.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若干。
重点难点:
尝试替换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并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活动过程:
一、打招呼
用《小幼儿鸡小鸡在哪里》的音乐和幼儿互相问好。
二、学唱歌曲
1.玩捉迷藏的游戏。师出示母鸡图片:母鸡可着急了,这边找,那边找,你们知道它在找什么吗?母鸡编找边喊“小鸡小鸡在哪里”,我们帮母鸡一起来找,好吗?
2.幼儿模仿母鸡边喊边找。师出示小鸡:叽叽叽叽在这里。小鸡找到了。
3.幼儿扮小鸡,老师扮母鸡,一起说歌词。
4.交换角色。
5.在琴声伴奏下,教师演唱歌曲,幼儿跟唱。
6.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起演唱。
7.尝试用对唱的形式演唱。师先扮演母鸡,幼儿扮演小鸡,边唱边模仿小鸡的动作。(注意前后衔接)
8.交换角色。
9.用不同的方式练习对唱。分小组、男女组对唱。
三、创编歌词。
1.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启发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填入歌曲中,唱出来。
2.创编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边做边唱。
3.请一幼儿看图片来问,其余幼儿回答。用对唱的方式演唱。
活动应变与反思:
在学唱歌曲前,我先用歌曲的音乐和幼儿来互相打招呼,这样就让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熟悉音乐后,我创设了几个小情境,将歌词填入歌曲中,让幼儿觉得在玩中学会了歌曲。因为一开始在打招呼时,就用了对唱的形式,所以演唱时,也就难不到大家了。在最后,我还请了个别幼儿来扮演动物妈妈问,其余幼儿回答,这样的方式幼儿很喜欢,积极性很高,大家还创编出了图片以外的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呢。
主题名称 美丽的天空 课题名称 天空中有什么 活动目标 1、激发探究的欲望。2、说出天空中有什么。3、训练观察力和发散思维。 活动准备 幼儿使用的方向盘若干;课件。 活 动 流 程 (一)导入活动:谈话 小朋友们好,让老师带你们到美丽的天空上看一看。 (二)扩散思维活动;天空发生什么事了?(观看课件:闪电,下雨) 师:天空怎么了?(互相说,个别说) (三)想办法;让雨停下来。 师:天空下起了雨,老师没办法带幼儿一同到天空中玩耍了,大家一同想个办法让雨停下来吧。(幼儿讨论畅想) (四)观察内容:天空中发生了
文家街道河头幼儿园班级每周主题教学计划表 班级:小班时间:2013、5、20教师:保育: 本周重点 1、主题课程:快乐宝贝主题活动中,快乐宝贝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发展自尊,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各种活动中。 2、区域及环境创设:为了让孩子们巩固学习内容我们设立了巧手吧、宝宝书屋、角色区、探索区、表演区。供幼儿学习玩耍。同时我们设立《快乐宝贝》主题墙分设《笑一笑》、《过节了》、《帮棒乐》让孩子知道运动会增强体质,多运动会更加健康等。3、特色剪纸:发展孩子动手动脑能力。(
活动目标:1.学习制作纸盒琴,激发对科学制作活动放入兴趣。2.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耐心辨听不同材质的琴弦发出的不同声音。3.积极,大胆地用语言描述自己听到的琴声。 活动准备: 1.一个用橡皮筋制作的纸盒琴。 2.长方形面纸盒每人一个,橡皮筋,松紧带,鞋带,粗松紧带等若干,小筐等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纸盒琴并弹奏,激发幼儿兴趣。 (1)这是什么?盒子上有什么?它有一个奇妙的本领,让我们来听一听。 (2)你听到了什么?这个声音像什么? 2.幼儿学做纸盒琴,并相互分享。 (1)示范做纸盒的方法。 谁知道这个
活动意图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小班幼儿对玩纸特别感兴趣,一个废纸团、几张碎纸片也能让他们你争我抢地玩上半天。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同时结合我园园本课程六个一中的一张纸活动,我设计了本活动。其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东西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报纸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利用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报纸,在看看、说说、玩玩、剪剪、画画、贴贴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报纸,了解报纸的特性。 2.尝试用各种方式玩纸,提高幼儿小肌肉动作的协调能力。 3.体验游
1、主题包专题研究活动:《小宝宝》活动后的感悟 2、家长信息情况交流活动要求:1、记录相关的资料。2、带好学习活动的书。活动简要过程(或发言摘要): 一、主题包专题研究活动(一):《小宝宝》 沈伟红:这个主题的背景:在家里倍受娇宠的小宝贝,带着许多小问号,要离开父母的怀抱,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开始学习在集体中独立地生活。幼儿要学习与别人交往,尝试独立做事,尝试合作,尝试分享等。可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丰富的书,别小瞧了他们,他们也有自己的个性呀。或爱哭鼻子,或古灵精怪,或大方,或胆怯,或爱独处这么多孩子要
1、小班教案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欣赏、指点画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2、学习用多种颜色进行手指点画。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养
1、小班歌唱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活动目标: 1.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多次倾听教师演唱,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通过“小蝌蚪找妈妈”游戏,能随音乐节奏大胆演唱并尝试进行歌表演。 3.在歌唱活动中,感受帮
1、小班安全完整教案我们不玩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火柴、打火机、厨房灶具等用品使用不当会有危险。 2、不碰触易燃、易爆的用具,教育幼儿不玩火。 3、学会如何应对火灾,知道如何在火场逃生。 4
1、幼师小班安全教案防火小勇士反思 活动目的: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知道不做危险动作。 2、学习履行一些简单的安全行为。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知道在发生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