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中班教案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鸭妈妈生蛋》说课稿

中班语言活动《鸭妈妈生蛋》说课稿

更新时间:2014-06-21 17:06:35

《中班语言活动《鸭妈妈生蛋》说课稿》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关于内容的选择  选择《鸭妈妈生蛋》作为活动的内容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考虑:
1、浓厚的趣味性  儿歌中的主要角色——鸭妈妈,是幼儿既熟悉,又喜爱的动物;儿歌中的事件——“鸭妈妈生蛋”,富有情趣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儿歌本身短小精炼、趣味盎然。这些都为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适宜性
《鸭妈妈生蛋》这首儿歌不仅充满童趣,而且形象生动,极富动感和节奏感,非常适合幼儿在刚升入中班不久之后进行学习和表演。
3、由表入里的思维性
从表面看《鸭妈妈生蛋》是一首很简单的儿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留有的思维空间很大:可以让幼儿进行一处、两处甚至三处仿编。这对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符合《纲要》提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关于目标的确立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本次活动目标为:
认知目标——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学习并能用体态动作表现儿歌,尝试仿编儿歌。
智力目标——在活动中做到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并能根据要求合理想象。
情感目标——积极参与游戏并体验活动的乐趣。
三、关于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纲要》的基本精神是以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努力体现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把“学习并能用体态动作表现儿歌”作为本节活动的重点,为了突出这一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先采用“情境体验”的方法,让幼儿通过对“鸭妈妈生蛋”这一游戏的参与,体验鸭妈妈在游泳、生蛋以及唱歌这一系列活动的乐趣,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在幼儿对儿歌有所了解之后,又采用“直观观察”的方法,为幼儿提供儿歌图谱。有了先前的游戏经验,又有了眼前很直观的图谱,幼儿很容易就掌握了儿歌。儿歌的教学也就避免了以往教师教读、幼儿跟读的单一模式。靠着对游戏的参与、靠着对图谱的理解,不知不觉中幼儿自己将儿歌归纳了出来,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仿编儿歌”是本节活动的难点,具体体现在:虽然面对的是中班的孩子,但他们刚升入中班才一个月,所以能力和经验都是有限的;虽然孩子们对小动物都很感兴趣,但毕竟认知水平比较低。同时我对幼儿仿编提出的要求是不仅能根据现有形式编出其他不同的动物,还要能够编出动物的其他本领和叫声。这对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活动过程中我采用了“逐步递进”的方法先引导幼儿归纳出“那些动物会生蛋”、再分析出“小动物们都很能干,不仅会生蛋还有许多其他的本领”,最后才要求幼儿将这些元素仿编到儿歌里。为了使幼儿的想象更为合理、仿编更为准确,在幼儿个别仿编之前,我还组织幼儿集体仿编《鸡妈妈生蛋》和《恐龙妈妈生蛋》,从而使得幼儿在仿编的时候更加有据可依。
四、关于教具的准备
我对教具的要求是“简单、实用、利用率高”。考虑到本节活动的实际情况,我准备了这样的教具:儿歌图谱一份、节奏图谱一份、海洋球与篮子做成的小草窝(比幼儿人数多一个)。简简单单的教具为幼儿营造了游戏的氛围,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把握活动内容:儿歌图谱和节奏图谱不仅能帮助幼儿理解儿歌,还能帮助幼儿熟记儿歌,为后来的仿编环节打下基础;海洋球与篮子做成的小草窝在一开始的游戏中能吸引幼儿的活动兴趣,在后来的环节中又能为幼儿表演儿歌提供道具,可谓一举两得。
五、关于过程的设计
本节活动以“情境体验——解读图谱——发散思维”为明线、以“理解儿歌——学习儿歌——仿编儿歌”为暗线实现预期目标。
1.情境体验、理解儿歌
(教师与幼儿一起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体验母鸭在游泳、生蛋、唱歌等一系列活动中的乐趣。)
T:大母鸭们刚才在干什么的?“大母鸭真能干,会游泳会生蛋”,数一数,几个蛋呢?生完蛋以后干什么的呀?怎样唱歌的呀?
2.解读图谱、学习儿歌
(出示儿歌图谱,启发幼儿观察图谱并根据图谱读出儿歌。)
T:我们刚才玩的是鸭妈妈生蛋的游戏,鸭妈妈生蛋还有一张漂亮的图谱,一起看一看,然后用完整的话将图谱读出来。
T:有谁能用动作将鸭妈妈生蛋的儿歌表演出来呢?
3.发散思维、仿编儿歌
(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不同特性和不同叫声对儿歌进行仿编)
T:刚才我们说的是鸭妈妈生蛋,想一想除了母鸭会生蛋,还有什么动物也会生蛋?它除了会生蛋还有什么其他的本领?把它们也编到儿歌里来吧。
对于教学活动的整个环节,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1、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在本节活动中,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儿歌图谱的解读等环节,让幼儿在对游戏的主动参与中自主的归纳出儿歌内容,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
2、在注重幼儿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会幼儿知识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应注重的是培养幼儿学习的能力,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为幼儿提供独立思考、同伴讨论和商量合作的机会,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同时还能做到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
3、关注幼儿的回答并做到及时有效的回应
 
《纲要》指出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活动过程中,我以平和的心态认真倾听幼儿的回答并做出具体反馈。希望通过活动,让幼儿把语言学习当成一种乐趣。
相关阅读
推荐
  • 中班阅读理解活动:年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能简单表达故事情节。2、感受故事中浓浓的中国情、味。 活动准备: 幼儿教学用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1、出示绘本图书的封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名称。 (教师出示绘本用书)小朋友,你们还记它吗?(年)对了,它就是我们这学期使用的阅读树教材中的年。老师把书放在阅读区三天了,谁能来告诉老师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2、引导幼儿把自己看到的讲述出来。 刚才小朋友都把自己看到的告诉了老师,那现在就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再来看看吧! 二、师幼共读。 1、小朋友,这一页你

  • 中班语言活动《彩色兔》观摩随感

    在前不久,我去观摩了雁鸣杯的一个师徒秀活动,这对师徒上的是中班的语言活动兔,在此,我想针对活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一、目标的制定和活动设计:这两个活动的目标基本相同,都是识别兔宝宝和感受兔宝宝向往丰富多彩的愿望,环节也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呈现方式,新老师采用的是桌面教具,而老教师采用的是PPT,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比如新老师的桌面教具就比较生动,小中班的孩子比较喜欢,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但是,由于四只小兔子一直要换衣服,这个过程幼儿等待的时间可能长了点,容易在换的过程中分散注意力,其实,只要老师在换的过程中也

  • 中班散文欣赏:桔子花

    活动目标:1.在做做玩玩中,感受散文所展示的语言美和快乐的情绪。2.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3.能安静地倾听同伴的发言。活动资源:1.桔子树背景图。2.桔子每人一个,洗净备用。幼儿课前洗手。3.配乐散文朗诵磁带。 活 动 过 程 1.通过操作活动,引发幼儿欣赏散文的兴趣。 教师幼儿共同制作桔子花(指导幼儿尽量剥出完整的桔皮),说说自己的感受。 2.欣赏散文,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1) 听配乐散文朗诵一遍。 教师:散文的名字叫什么? 这首散文的哪里很好听? (2) 出示背景图,再次欣赏配乐散文朗诵。 教师

  • 中班语言活动:长城谣

    活动名称:长城谣(语言)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长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2、学习词语:脊梁、儿郎。活动准备:1、请家长帮助幼儿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2、童谣录音、挂图。 活动过程: 一、说说长城 1、你去过(或听说过)长城吗?你心目中的长城是什么样的? 2、幼儿看挂图,听老师介绍长城。如:长城是什么时候建造的?秦始皇为什么要造长城,多少人造的长城,长城有多长,长城有多少作用等。 3、引出童谣: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有关长城的儿歌《长城谣》 二、欣赏童谣 1、放录音,请幼儿欣赏

  • 中班语言活动:影子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影子的特点。 2、学念儿歌,感受儿歌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课间带领幼儿到户外做踩影子的游戏。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小朋友,刚才我们到外面做踩影子的游戏,我们每个人都有影子,你发现影子会怎样?你与它说话,它会说吗? 2、老师请小朋友猜出一个谜语: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我和他说话,不见他开口。小朋友猜猜是什么? 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1、原来就是和我们做了游戏的影子呀。(发放幼儿用书

  • 语言活动反思:大熊抱抱

    我执教的是中班语言《爱的拥抱》,现对本次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些反思。 1.教案的设计。这节中班语言《爱的拥抱》是我阅读了绘本《大熊抱抱》之后设计的活动,应该来说不是很成熟的教案,这个故事的主线爱和包容,要如何在活动中体现呢?试上这个活动之前,我就根据孩子们试上后的反馈修改教案,尽量把环节修改地清晰化。因此,在环节设计上还要加以斟酌。 2.提问方式。例如我在活动中有这样一个提问:你喜欢这只大熊吗?喜欢他什么地方?孩子们听过之后都回答说:我喜欢他身上的颜色、他大大的爪子、眼睛和鼻子我都喜欢,并没有总结提

  • 公开课《打瞌睡的房子》

    目标:1.仔细观察体会绘本中从打瞌睡到醒来画面,感受动与静的变化。 2.感受画面中叠加式的睡觉方式的趣味性。 过程: 导入: 教师做打瞌睡的动作(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知道我刚才在做什么吗?(预设答案:要睡觉了,很困) 总结:像这样昏昏欲睡的样子叫做打瞌睡。 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做一做打瞌睡的动作。 一.感受静 师:你们见过打瞌睡的房子吗?出示PPT图片 幼儿观察打瞌睡的房子提问:看了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样的感觉?(预设答案:想睡觉。感受下着雨灰蒙蒙的色调,有一幢打瞌睡的房子,在雨中沉沉地睡

  • 《小乌龟看爷爷》中班教学活动反思

    《小乌龟看爷爷》是一节中班语言活动课,我结合我班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将目标定为:1. 通过苹果树的开花、结果感知小乌龟行走缓慢的特征。2. 体验小乌龟给爷爷带来快乐的情感。为了达成目标我将活动环节设为三部分,首先是出示小乌龟模型,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再出示挂图,结合挂图看看讲讲来理解故事内容。最后完整欣赏故事,挖掘故事深层寓意,引导孩子感知由于小乌龟走得慢,在到达爷爷家的时候,背上的苹果树都开花结果了,并体会爷爷的愉快心情。 在活动中,孩子的参与性还算积极,对小乌龟看爷爷这个故事也表现出浓厚的

  • 大班讲述活动:瓷宝贝的故事

    瓷盘、瓷碗、瓷瓶,这些都是孩子们在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日常用品,我们对瓷文化的深入探究就从这些日用瓷器开始。因为常见,孩子们对这些物品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为主题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感性基础;另一方面,正因为司空见惯,孩子们从来没有认真地观察、深入地思考过这些日常用品身上凝聚着的,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 所以,主题活动的理性展开从观察探索日用瓷器的结构特征入手,在记录和比对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加强幼儿的语言和符号表达能力,进而通过科探活动、体育游戏、语言游戏等多种渠道了解瓷的多样性,进一步丰富幼儿对瓷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