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
让幼儿的主动探究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旋律——基于科学活动案例《下落百分百》的思考

让幼儿的主动探究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旋律——基于科学活动案例《下落百分百》的思考

更新时间:2019-05-07 16:56:53

《让幼儿的主动探究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旋律——基于科学活动案例《下落百分百》的思考》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科学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太仓市艺术幼教中心南园幼儿园     杨 勤, 新《纲要》中对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现今的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应该如何有效地教,实现幼儿主动地学,让幼儿的主动探究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旋律呢?下面就以大班的科学活动案例《下落百分百》来思考和分析这个问题。

  一、老师——怎样来有效教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这种角色和作用的发挥,在不同领域、不同形式的活动中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那么,在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应采取哪些重要的教育教学策略更好地发挥这种角色的作用呢?

  (一)提问——引导探究方向

  提问是教学的核心策略之一,它能激发幼儿积极与教师、与材料的有效互动,使幼儿能围绕主题深入思考、探究,促进对经验的验证与进一步明确,最终达成教学目标。提问在不同情景中的策略是多样性的,可以采取开放性提问、针对性提问、层次性提问、灵活性提问、启发性提问等多种形式。《下落百分百》这一活动,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都抓住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提问来引导幼儿探究,从而使他们的探究具有一定的方向,并逐步走向深入。如:活动一开始,我通过提出关键问题“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所有的东西往上抛,结果会怎样?”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引出课题,使幼儿关注所要探究的主题内容。接下来,在引导幼儿探索的两大环节中,我紧密围绕核心问题“这些东西掉下来的时候是怎样的?你发现了什么”展开,指导幼儿通过实验来发现描述物体下落的不同现象,对比观察并记录物体下落的不同现象。在活动的延伸部分,我又通过关键问题“同样的两张纸,同样的高度,同时放手,你有没有办法让他们掉下来时不一样呢?”的提出,引导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现象的方法。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在老师提出的关键问题的引导下,经历了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在探索的不同环节,他们获得了相应的关键经验,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重要性。
(二)材料——提供探究条件,新《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材料是物质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活动的物质支柱,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产生探索的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
在《下落百分百》活动中,我们收集的材料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幼儿生活中常见和熟悉:有树叶、羽毛、球、积木、塑料瓶、纸片、塑料袋等。在材料的选择中,我们不仅关注了材料本身的问题,即材料提供的重要性、科学性、多样性和对比性等问题,还关注到了材料选择主体的问题,即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来选择实验材料,与材料发生互动。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孩子探究、操作的积极性。

  (三)介入——点拨探究困惑

  让幼儿去探究,让幼儿直接与科学材料对话,那么我们老师该如何介入呢?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必要的沉默和等待,当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观察、思考、判断幼儿的需要和已经达到的水平,适时的介入指导,促使幼儿主动学习。第一次操作的要求是请幼儿挑选一种材料把它举高让它自然落下,然后仔细观察落下来的时候是怎样的?可在幼儿操作过程中还是发现了有几个孩子拿到材料后把它们向上抛,这显然与老师的要求不一致,而且必然会对物体下落现象产生影响。面对这样的孩子,我适时加以点拨,“你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让东西掉下来的?”经我这么一说,孩子开始关注周围小朋友是怎样操作的了,发现他们都是把所选材料举高,手一松,让它自然掉下来的,而自己是向上抛的。孩子发现了自己错误的操作方法后,随即就改变过来了。又如在第二次操作后记录时,有一个孩子跑过来主动问我,“老师,我发现了羽毛掉下来速度慢,树叶掉下来速度快,可是怎么记录呢?”显然,孩子是在记录上遇到困难了,这时我就给孩子进行启发和引导:“羽毛、树叶掉下来速度不一样,你怎么发现的?”孩子马上说:“我看到羽毛还没掉到地上,树叶已掉在地上了。”我指着记录单说:“那如果我们在记录单这里画上一条横线来表示地面,你认为接下来可以怎么记录呢?”经我一启发,孩子恍然大悟,“那我把羽毛画在横线的上面一点,把树叶画在横线上,这样就可以看出它们掉下来的速度不一样了。”就这样,孩子在自己的记录单上留下了自己探索发现的痕迹。可见,不论是等待还是点拨,能唤起幼儿的思考,让他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来解决问题,这才是我们介入的最终目的。

  二、幼儿——如何实现主动学

  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相对而言,幼儿应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与幼儿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主体间性,即幼儿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融入幼儿活动中,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小手记录发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想,这样才能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

  (一)思考,让探究行动方向明确

  科学探究,动手做固然重要,动脑筋也不可少。真正的科学学习,不仅伴随着操作,更要伴随着思考。《下落百分百》活动中,在每一次探究之前,我向幼儿提出每一个关键问题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去“玩”,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观察什么,记录什么,让他们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避免机械无效地重复。在第二次对比观察并记录物体下落的不同现象后,我又引导幼儿想一想:“为什么这些东西掉下来都会有不同的现象呢?你觉得可能和什么有关?”孩子们通过前两次的探索操作,想到了物体下落产生的不同现象和物体的轻重、大小、形状、软硬有关。可见,幼儿在操作的时候进行了一番思考,他们操作了,观察发现现象了,也尝试思考了其中的原因了。因为有了思考的参与,探究回答才有了期待的效果。

  (二)记录,让探究发现清晰呈现

  记录是科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幼儿通过思考、实验、观察、探索,把自己的发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等信息用图表、绘画或各种符号记录下来。记录可以呈现幼儿探索发现的完整过程,帮助幼儿形成深刻系统的科学概念,还可以发展幼儿准确连贯的语言能力,养成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那么,在科学活动中,应让幼儿记录什么,怎么记录,对探究活动是否有效至关重要。在《下落百分百》中,在幼儿第二次自由探索之前,我向幼儿出示记录单,并讲解记录方法,请幼儿把自己观察的发现用自己喜欢的图像、符号记录下来。每个孩子通过自己的细心地观察比较发现了两种物体不同的下落现象,有的关注到了物体下落的速度,有的关注到了物体下落的路线,还有的关注到了物体下落后的状态,他们用各自不同的符号记录下了自己不同的发现。如有的发现了塑料球掉下来以后会继续滚,积木掉下来以后会跳几跳;有的发现了塑料球掉下来以后继续滚,而积木掉下来以后会发出声音;有的发现了纸片会转着掉下来,而木头积木则是直直地掉下来;有的发现了羽毛掉下来的速度慢,树叶掉下来的速度快;有的发现了羽毛像跳舞一样弯弯扭扭掉下来,树叶则是像竖线一样直直地掉下来。

  孩子用自己丰富的记录符号,向我们清晰地呈现了各自不同的发现,这个记录的过程,就是幼儿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建构起来的认知,是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三)交流,让探究收获丰富多彩

  《纲要》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重视学前儿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同时《纲要》的科学目标明确提出:“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科学活动中,表达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思维过程。每次操作,每个幼儿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发现、不同的见解,获得的经验也是不同的。幼儿表达、交流的方式也不是单一的,可谓是多种语言的。教师应提供机会,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多种语言表达和描述探究过程的发现和感受。在《下落百分百》活动中,在幼儿每一次操作后,我都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特别是第二次操作后,幼儿结合记录单,向大家清晰完整地讲述着自己的发现。通过交流,每个孩子都在表达、倾听的过程中修正、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经验,使探究的收获变得丰富多彩。这样交流才实现了应有的价值。
相关阅读
推荐
  • 科学活动“大大小小的蛋宝宝”教后反思

    科学活动大大小小的蛋宝宝的活动目标是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并知道鸡、鸭、鸟都会生蛋,而且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于是,我利用信息栏,请家长配合我们的活动,在家和小朋友们认识和观察一些蛋类,让他们先接触一下实物,并让幼儿带各种各样的蛋到幼儿园来。 开始我出示鸡蛋,问:这是什么?是谁的蛋,幼儿对鸡蛋比较熟悉,都能说出。再出示各种蛋,让小朋友观察各种蛋时,我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孩子们展开了讨论。你们认识这些蛋吗?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蛋吗?你知道什么动物会生蛋吗?,让幼儿认,并在课件上出示对应的蛋和动物。小朋友在观

  • 大班科学:蚕宝宝成长记

    钧钧为我们班带来了许多黑黑的蚕宝宝,从那天起,每天照顾蚕宝宝就成了我们的重要任务。因为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非常小,数量又特别多,孩子们用力一抓就会捏死它们,不仔细翻看又会被扔掉不少,阿姨的眼睛也看不清楚。于是,照顾蚕宝宝成了我的主要任务。 五一放假,怕蚕宝宝饿死,我把它们带回了家。假期过后,因为携带不便,没有一上班就带来。过了两天都没有人带桑叶来,我发现孩子们也似乎没有感觉少了什么。于是,我故意问他们:孩子们,你们知道蚕宝宝在哪吗?自然角!孩子们毫不犹豫、异口同声地回答我!天哪,蚕宝宝两天没来幼儿园,他们居

  • 如何在小班培养幼儿的科学尝试精神

    孩子刚从小小班升上来,有时不愿自己动手去操作或去试验。那如何在小班培养幼儿的科学尝试精神呢。让他们在观察实验中发现问题,并能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运用多种材料,在小班科学领域中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让幼儿对周围事物、自身、自然界、动植物、周围的科技产品产生兴趣。在观察、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现出探索事物,认识周围的强烈愿望。在一次次的操作、探索、尝试中,去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发现,敢于尝试的精神和对事物浓厚的兴趣。 一:从各方面的渠道搜集材料,投放材料。 在尝试实验活动中,我们首先要确定的是,主要任

  • 论文:浅谈幼儿的探索性科学

    ( 孟伟 广饶县第一中学幼儿园 mengwei1103@126.com )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指导当前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立足于新理念,对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都重新作了规划,这标志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幼教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意识到过去只重视幼儿园课堂教学,忽视了家长参与活动,幼儿园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抑制了幼儿的主动性,阻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不适应当前幼儿教育的需要,因此,科学、合理地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使他们在全面发展及个性品

  • 让幼儿动手动脑探索发现的过程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韭菜、葱、大蒜它们之间的不同特征,并能够将他们区分出来。在活动前,我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为活动准备些大蒜叶子,家长都特别的配合,带来了许多的大蒜,这样我们就可以保证每人都有机会拿到大蒜进行观察。 活动开始,我将韭菜、大蒜和葱混到了一起,分成6份,一组一份,然后要求每组幼儿要合作将它们区分出来并分类摆放好,这一方面是训练小朋友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的让他们与大蒜、韭菜、葱有一个亲密接触,同伴之间也可以相互进行交流,相互学习,能学会观察辨别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在这个环节上

  •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有效组织

    幼儿科学教育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感知和操作,探索周围世界奥妙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他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呢?小班幼儿天性好动坐不住,喜欢动手操作。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操作,可以稳定幼儿的情绪,调动他们探索的积极性。在我们开展真问题讨论中对科学领域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探讨,我对教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做了探寻和思考。 一、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班幼儿比较胆

  • 幼儿园班级科学区的创建

    班级科学区是指在班级活动室内为幼儿创设的、可以自由进行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索的空间。小班的科学区活动应该更贴近幼儿生活,更具有游戏性,它的科学区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和玩具吧、沙水区、操作区等结合起来设置设计;中大班中、大班科学区的创建应该突出活动的可操作性、趣味性和游戏性,要为幼儿孩子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和空间进行科学探索,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幼儿孩子亲历科学家研究科学的过程。 (一)空间的选择与布置 科学区空间的大小与选择应因地制宜,根据班级活动室的面积、朝向、班级 和幼儿人数等因素来确定,要兼顾教学

  • 激励孩子动脑的同时也培养孩子的耐心

    今天是星期一,换了一个新的主题活动,早晨区角里材料也是新投放的,在今天的探索区里我为孩子们提供了灯泡、电池和电线,让幼儿来做小灯泡发光的实验,孩子们一看到这个新材料,就两眼放光,抢着去玩。 刚坐到位置上,他们就开始摆弄起材料,可是不知道要怎么接,几个小朋友就开始叫我:陈老师,陈老师,这个怎么玩呀?我的灯泡怎么不亮呢?我一看他接的方法,一根电线接在这个电池上面,另外一根就接到另外一个电池上,而且接的都是正极,我笑笑,指着他接的灯泡,说:看!这个电池的两边是什么?正极和负极!他一下子就说出来了。对了,电池有两

  • 说说科学教学活动之感想

    9月7日那天,我很荣幸参加了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学第七次主题式研训暨中心组研究活动,仔细聆听和观摩了几位优秀名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数学对我们新教师来说,上起课来总是有这样那样不规范和考虑不周,有时还常常把规范用语给遗忘,科学教学活动是一种很严谨的活动,新教师也会把这样的活动常常上的比较生硬,经过这次活动的聆听,让我看到了各个幼儿园优秀老师们上科学活动的精彩,从而也学到了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让我印象最深的有张老师的数学活动《一颗纽扣》和沈老师的《我们的生日》这两节课。 张老师的数学活动的名字就很有意思《一颗纽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