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让学生明白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反思

让学生明白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反思

更新时间:2018-06-26 10:49:46

《让学生明白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题目,从题目中了解条件和问题,理解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最后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对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善于认真的读题收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不能正确的想出用加法还是用减法。在解决这些题目时就显得有些困难了。
之前我们学习的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谁和谁一共有多少?”“谁比谁多多少?”或“谁比谁少多少?”的题目,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解决,在这当中也有个别学生找到了自己的方法,看到问题中有“一共”就用加法,看到问题中有“比”就用减法。
随着解决问题难度的逐步提升,我们现在出现了给出多个信息,要求学生学会选择相应的条件。如一只玩具熊9元,一个玩具娃娃16元,一盒积木38元,一个皮球4元,一辆小汽车25元,。小兰买一个玩具娃娃和一个皮球,小青买一辆小汽车和一只玩具熊,小玉买一只玩具熊和一盒积木。(1)小兰应付多少钱?(2)小青应付多少钱?(3)小玉应付多少钱?求这三个问题学生必须找到相应的条件,否则可定不能正确解决。求第一个问题首先应该找到小兰买一个玩具娃娃和一个皮球,一个玩具娃娃16元和一只玩具熊9元。第二和第三个问题也必须找到小青买什么,小玉买什么和物品的价格。
活动课上进行了一次编实际问题的比赛,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小组长记录下不同类型的题目,再组织学生代表上台交流,其他学生解决。上台交流的学生比较多的是两个信息一个问题,多个信息的解决问题学生在编题时有些困难。
解决实际问题数量关系也是十分中重要的,一年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一、,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用加法;二、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三、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用减法。学生在读懂题目意思后,找出条件和问题时,引导他们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然而说数量关系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也是有难度的,希望通过编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白数量关系。
相关阅读
推荐
  •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题

    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模拟测试试卷 二 年 级 数 学 (60分钟完成)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 我会填。(每空1分,共35分) 1.看图写数。 写作: 这个数是( ),它是由( )个千, 读作: (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 2. 用4、0、9、6四个数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 )。 3.一万里面有( )个千;18个十是( );32个百是( )。 4.在下面的( )里填上克或千克。 重30( ) 重 650( ) 重 4000( ) 5.一个星期有7天,35天有( )个星期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1-5单元检测试卷

    一、计算题。 1、口算 546= 637= 300+90= 270-80= 182= 69=502=500+300= 98=65+24=150-90=600+85= 74= 90-90=328=200-90= 2、竖式计算。 59+28= 366= 72-19= 486= 二、填空 1、2014是()位数,最低位是()位。 2、4026里面有()个千、()个十和()个一,读作()。 3、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这两个数的差是()。 4、用5、0、2、3组成一个四位数,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二下第60页《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2.经历圈一圈、填一填、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3.借助直观,数形结合,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三角形学具、草莓图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在周末的时候都有哪些活动?看来大家的活动啊都非常丰富。老师班里的孩子也是如此,上周六啊,就有一些小朋友去摘草莓了,我们一

  • 认识长度与身体上的“尺”相结合,提高学生估算能力——反思《认识厘米和米》

    苏教版二上新教材第五单元认识《厘米和米》与老教材有所不同,最大的改变是综合实践活动由原来的《量一量》改为《我们身体上的尺》,仔细研读教材后,我发现了教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组: 1.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活动中建立相关的概念。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表象。 3.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测量和估算的能力。 以往的教学,每当学生遇到填写单位名称,或者长度单位的比大小,就让我忍俊不禁,一直摇头学生对长度没有概念,只能用大量的习题提高学生的正确率。一方面觉得可能孩子还小,对于抽象的

  • 《认识平均分》教学反思

    《认识平均分》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乘法,并能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现象,而除法运算是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的抽象与概况。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因加强学生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 一、从问题出发,在操作中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通过前期交流,班中已有半数同学知道平均分这个词语,并能够用除法进行计算,但是问起原由,还是说不出所以然。所以在新课伊始,通过问题把这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出发引发学生思考、对比,逐步在操作中初步

  • 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这堂课,上完以后,我觉得在以下环节可以做得更好!(1)在轴对称图形这个名称出示的时候,可以先介绍怎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再介绍完名称后,再介绍什么是对称轴,这样可能条理更清楚一些,学生在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也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对称轴。同时对于轴对称图形,在接下来的环节中,结合具体的图形,教师可以重复地问学生为什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这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在不断地辨析中,让学生对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有更深地认识。 (2)在试一试这个环节中,对于四个图形中的正五边形,它应该算是特

  • 写三位数练习的教学反思

    本课的练习把第5题用3张数字卡片摆三位数和思考题结合起来交流,先让学生感受摆三位数要用三张数字卡片,然后引发学生思考同样的三张卡片能不能写出不同的三位数呢?根据学生的互相补充和板书让学生感受到可以一对一对地写,再独立完成思考题,根据给出的三张数字卡片写出六个不同的三位数,再补充5、4、0呢?让学生发现只能写4个,思考:为什么只能写4个?0不能放在最高位上。这样学生学得生动有趣,而且一步步构建认识,掌握地也比较好。对于第9题是一个比较难的题目,如果只要求学生随意的写不能使学生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那么怎么办呢

  • 二下《认识角》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在课前教师针对学生己有的认知水平,设计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比较角的大小以及角的大小和边之间的关系。通与普通的教学相比,本次教学更强调学生参与角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同时注重了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的感悟。学生得到的知识是通过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而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由老师包办。 教学中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整个教学过程,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

  • 故事导入,有趣又激趣《9的乘法口诀》培训反思

    阿湖镇黑埠中心小学 尹璐,今天,我们培育站的王思坤、袁月阳两位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同课异构《9的乘法口诀》。程琳、郭晓媛为我们贡献了一节《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四位教师对于教材理解深刻,对课堂把控精准,为我们呈现了四节高品质的课堂。 今天我主要想说说《9的乘法口诀》这两节课。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乘法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并形成乘法基本计算能力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之前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