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坏”只因“恨”——下水文:读后感

“坏”只因“恨”——下水文:读后感

更新时间:2014-07-22 09:48:14

《“坏”只因“恨”——下水文: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曹文轩的短篇小说《阿雏》中的主人公阿雏,坏得彻底,坏到了极致。这是我在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最为深刻的印象。但我知道,他所有的“坏”只因为“恨”。
父母不会游泳,偏与一船人共同摔下了河。父亲在掉下河时还算清醒,一把抓住了大狗父亲的手臂,死死拽着,没有放手,即使共同沉入河底之时。但再清醒还是被糊弄了,对方塞个手电筒在他手里,他就以为是救命的稻草,抓着不放,结果与那手电筒一起永远地留在了那苍茫的河里。
从此,孤苦伶仃的阿雏便恨上了大狗一家子,恨上了整村的人。恨让他迷失了自己。而整个村子对于这个孤儿的同情与容忍也助长了他的“坏”。是他越发地肆无忌惮。老师在他的密谋下,摔进了屎坑;同学在他的威胁下奉他为“尊”;老乡在他的“帮助”下,只有愁眉干生气的份。
读到这儿,我不禁怀疑,怎的,在曹文轩的笔下也会有这样的孩子?记得前些年读他的纯美文系列小说时,读到的是字里行间流淌着的人性中最为纯洁美好的东西。而面前的这个男孩竟毫无可取之处,恶毒得无可救药。
但,也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却用一种极为高尚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虽然扑向那只受伤的,扑腾进河道的鸭子时,他已因饥饿、寒冷而全身无力,但已将所有衣裤都给了大狗的赤裸着身子的他却义无反顾。他用这一跃诠释了“善良”的真谛。用那自己未解的“爱”,展现了内心最为纯美的人性。
“人之初,性本善”,没有生来就恶的人,他的“坏”只因内心充斥的“恨”。他的敏感,他的愤世嫉俗,都是因为“恨”蒙上了他的眼眸,使他再也看不到生活的美好。
直到在那远离村子的茫茫芦苇荡里,直到因寒冷、饥饿虚弱得几乎丧失生命的大狗呼唤“阿雏哥”的时候,才唤醒了他内心泯灭已久的“善良”。此刻,他为自己将大狗带入这样的绝望之境而愧疚了。只是这样的悔悟来得太迟,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
有时我想,如若阿雏有一个指引人生的长辈或挚友的话;如若在他迷茫之际,有人为他打开心结的话;如若身边的人用爱将之包裹的话,结果断然不会是这样的。于是,我不得不这样想:一个内心孤寂的人是最易封闭在自己所创想的悲惨的世界中的。这样的生显得那么沉重,那么痛苦。想到这,我竟又觉得阿雏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人生也不能说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相关阅读
推荐
  • 《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读后感

    习惯是什么呢?我心中不是很明了,而且还说不出个定义来。特意翻阅了字典,它上面有两种解释:1、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2、在长期里逐渐养成的、一会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习惯,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不可能天生就拥有一身的好习惯,而不粘有坏习惯。不管过去如何,习惯怎样,但做了老师,就要有教师的风范和表率,你的举手投足可能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像。 这几天看了《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后感触颇深。照书上的100条好习惯检察自己,发觉

  • 学生学习需要得到什么帮助——读《幸福地做老师》之感

    阅读荆志强老师《幸福地做老师》一书,对我感触颇深。其中感触和振动较大的是书中第3页荆志强老师对于备课的理解备课不是教师知道要讲什么,而是要知道学生学习需要得到什么帮助。 事实上,此段论述揭示了当今教育的一大弊端,我们绝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只是从教师、教材的角度去把握备课的重难点,注重的是怎样在课堂里把知识点讲透、讲清,完成备课所要求的教材上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点所需要教师的帮助或搀扶。 特别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的普及,教师的备课已经从用钢笔书写发展到在电

  •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课堂教学良好的氛围

    暑假期间读了陈大伟老师的《建设理想课堂》,让我的感触颇深,对我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触动。《建设理想课堂》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理想课堂的真谛,这本专著全面的诠释了该如何构建理想课堂。 在教学课程中,我们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自由,实现幸福的教师生活,而这些正是可以通过理想课堂获得到的。在理想课堂中,老师需要精心备课,学生积极的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里感受到知识的浩淼和学习的乐趣。同时,我们要对学生充满人性化的关怀,让课堂的氛围始终处于有序和谐的状态。对于学生个体,我们必须

  • 提高课堂教学讲授效率之我见——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要改变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是,在新课标下的教学如何正确地讲授,成了教师们很难把握的问题。教师害怕讲,因为怕讲得多了被灌上填鸭式教学的骂名,教师害怕讲,怕自己的思维限制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这样的想法使得讲授的地位越发被人们所忽视。很多年来,讲授教学一直被作为批评的对象,也让我们教师都谈讲色变,其实我们都知道,讲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教学活动中的最基本方法

  • 心灵沟通,重拾幸福——《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初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时,我是反感的,难懂的文字,哲学家一样的阐述,但当我开始深入阅读并在完成读书批注时我发现帕克老师真的是一位真正的教师,集谦虚与自信于一身,对人类的奥秘怀有深深的敬意而且热衷于冒险,他告诉我们什么是教育与受教育,他指引我们回归人本,鼓励我们认识自己,让我们充满力量,激起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真心。从这本书中我读懂了教学,重新审视了自己和我的学生,同事,我发现我们缺乏心灵的沟通,我个人认为幸福课堂不难达到,只需要我们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心灵沟通。通过阅读本书我有了以下的理解。 一、加强

  • 请还给学生快乐的童年《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陈大伟老师在《建设理想课堂》一书中提到:一位家长的信《重提鲁迅的救救孩子》引发了我的思考。信中提到了他三年级女儿的遭遇,孩子不愿意去考试,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每天面对的不是快乐成长,而是陷入题海之中。孩子没有了童年的快乐,一天中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她又怎么愿意去学校呢?难怪有学生会把歌词改成:我去上学校,拿了炸药包,隆隆一声学校没有了。 暑期期间青少年活动中心那繁荣的景象是不是也说明一些问题,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经过孩子的同意更不要说和孩子商量了。课家长问什么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呢?还不是现

  • 倾听是一剂良药——读《教学勇气》有感

    莫顿说过: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倾听人们说话。《教学勇气》的作者帕克帕尔默是这样说的:我们学生在恐惧、沉默的背后,是想去发现他们自己的声音,想去发出他们的声音,想让人们听见他们的声音。一个好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甚至尚未发出之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能够真实而又自信地说话。 是的,这些话语让我感触良多。在短短的一年教育工作岗位上,在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我遇到了诸多问题。多数是在经验丰富的同事指导下处理的,有时候也会凭借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去处理问题,情况时好时坏。在担任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时,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

  • 脚踏实地,终有超越——读《听那成长的拔节声》有感

    在阅读《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这本书时,总是非常喜欢尹老师在每一章节开头的那一段引文。在夏之篇中尹老师提到,日复一日的工作看似雷同,却对每一个人的专业发展起着积累经验、积蓄内力的作用。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付出多而收获少就放弃努力,专业的提高是量变积累后达到的质变与飞跃。她用一位美国运动员的例子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过程,所以,只要踏实地走过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我们在专业成长方面终究会有超越的那一天。翻开夏之篇,尹老师带领我们见证了她的专业提升之旅。 首先,她强调团队合作的精神,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她从一次

  • 躬身实践,比任何说教都有用

    今日读王鼎均的关于美国一个小学的课外实践活动的一篇日记。 日记写一位女教师率领十几个小学生在学校门外一小块空地上翻土拔草。中年教师像母亲一样教孩子如何使用工具,掘地破块,挑出草叶碎石,如何把手掌埋入土中,享受某种感觉,再轻轻抚平土壤。 这些活动在我们国家也是司空见惯的。可是,接下来的细节不得不让我肃然起敬了。王鼎均写到:抚平土壤是这一场小小戏剧的高潮,这时高大的女教师跪了下来。 这一跪,让我的灵魂有了触动。让我感到美国的教育的高明之处。我们的老师可以给学生讲土地是多么重要,可以举出很多很多的例子。但是,这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