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经验论文
教育评价的优化策略

教育评价的优化策略

更新时间:2021-02-07 14:35:05

《教育评价的优化策略》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经验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离不开对教育过程及结果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传统教育以教师、教材和课堂教学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形成了以分数为唯一评价的指标的传统评价模式,它直接导致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知识教育、应试教育。用现代教育理念审视传统评价模式,它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各种要求,教育目标的制定要体现这些要求,教育评价必须紧扣教育目标才能促使教育功能的顺利实现。但是,传统教育评价却常常只强调学业评价而忽视整个人格的评价。其次,有悖于面向全体原则。学生在智力上存在差异,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传统评价模式的出发点就是证明“优生”与“差生”的存在,同时,把学生差的原因归结为教育不当以外的其它因素,致使某些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忽视“差生”的受教育权利,认为再教育也是徒劳,任其自生自灭,有悖于面向全体原则,教育不平等现象比比皆是。成功教育在调查分析学习困难学生失败的原因时发现:在传统评价模式的支配下,学习困难学生长期扮演着失败者的角色,不断遭受多方面的责备,他们无法正确认识自己、激励自己,往往认同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以失败者自居,即使是自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往往也因为缺乏学习内部动力因素而采取消极、退缩的行为或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种评价不适应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很容易造成“因为学不好,所以不要学;因为不要学,所以学不好”的一种恶性循环。心理学原理及实验表明: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能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及学习的内部动力,它是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而反复的失败,不断筛选,分等级是学习困难学生自信心更低,积极性更差,学习更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学习困难者的智力属于正常水平,每个学生都是可教的,都是可教好的。因此,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教育应有的价值。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必须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必须转变传统评价观念。在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一、评价出发点:从“证明”走向“鼓励”

      长期以来,传统的评价观念成为教师指责、压制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工具,它的出发点只是证明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差,尽管其本意是“善”的,但对部分“差生”的所造成的影响不能只从学习成绩好坏与否这一狭隘的角度来衡量了。但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师对“差生”几乎一直采用批评乃至惩罚的方式,很少有过鼓励和表扬。这是无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极端做法,不仅起不到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尊重缺失感。苏霍姆林斯曾认为相当一部分“差生”是“教育”造成的,要改变这些学生,教师的责任是不可推缷的。我们必须承认每个学生都有优点,我们应该坚信:“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的思想。扬长才能避短,有优点的学生,就有进步的动力,就有发展的希望。事实上一个学生哪怕再“差”总有“闪光”之处,教师的教育就应该体现在认同每一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并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赖以进步的亮点,从而燃起前进的希望之火。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各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影响如下:鼓励组的学生进步最大,表扬组次之,批评组开始进步,然后直线下降,不批评,不表扬的成绩最差。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我们应一改过去的做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多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规律,更多地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二、评价标准:从“划一”走向“个体”。在教育评价中,参照标准是十分重要的,一定的阶段总要用一个标准评价学生,这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长期处于失败境地。实际上,必然存在着学生之间个体差异较大的状况,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重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重视个体参照标准,即使“差生”,只要他在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不断得到正确评价,就会使他产生自我成就感,不断发现自己,逐步增强内动力,从而不断接近、达到、乃至超过划一的参照标准。在具体评价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每个学生原有基础上制定“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他们就会感到成功并不是高不可攀,多次成功体验会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例如:在写字或朗读教学中,我们使用了分层评价的方法:首先以学生的实际制定层次评价标准,允许学生自愿进入某一层,达到这一层的标准后,可进入上一层,以稍高一点的标准予以评价,这样就使每一等级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和努力的方向,他们的目标不是遥不可及的,他们的努力都是看得到的,他们的成功都是能在短期内实现的。三、评价范围:从“书面”走向“全面”。传统评价往往只以书面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这是造成“为考而教,为分而学”的主要原因,我们如果仍然滥用这种单一的评价,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而学习困难者恰恰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缺陷,这些学生将“永无出头之日”。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其精神世界与能力倾向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难道能对此漠然视之吗?更重要的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有多方面的才能和个性,如果只以书面成绩来评价他们,无疑是对他们的丰富个性和优秀才能的无情压抑和扼杀。况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不是分数尖子的学生在社会上大有作为的例子屡见不鲜,从这个角度讲,难道他们在学生时代就真的没有什么可供我们评价的吗?所以,我们有理由扩大评价的范围,从单一的书面评价转为多元的全面综合评价。如在语文学业评价中,把听(理解力、记忆力)、说(流畅性、条理性)、读(普通话、语感)、写(童趣化、创造性)、思(敏捷性、批判性、求异性、发散性)、议(合作精神、组织能力)、做(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作为评价的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评价内容,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的面就会广阔得多,学生的个体发展、进步的途径会丰富得多,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就会理想得多,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也就多得多。四、评价主体:从“教师”走向“学生。”

      传统教育评价中的评价主体都是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结果的“裁判员”,学生学得好与差,都是学生学得好与差,都是教师说了算,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自我评价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的自我意识受外界的干扰很大,外部评价往往左右他们自我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从“有利于激励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个根本目的出发,评价的主体能否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呢?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应参与到对自己、对同伴学习水平的评价。这样,他们便进入一个新的角色,产生积极自我意识,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帮助。在实践中,我把师生的相互评价、学生集体的相互评价与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正让学生做学习评价的主体。例如:在自学中,采取让学生自定目标、自定措施、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对作业练习互批互改、互相评价等方式,从而为评价基本功能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初步改变了教师单向评价的局面。 在这样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个体的评价意识和能力不断发展,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意识才能不断得到增强。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活动,随着实施的深入,必然会使学生越来越关注同伴和集体对自己的评价,学生的个性必然会朝着健康、完善的方面发展。综合上述,打破传统教育评价模式,从评价的出发点、评价的标准,评价的范围、评价的主体等方面进行优化、改革,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能使学生特别是学生困难学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自信心、积极性,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最终走向“成功。”
相关阅读
推荐
  • 好的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我认为好的教学设计是在对教材进行充分的解读,和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深入的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分析是备好课的前提。书本上的知识是一种贮存状态的知识,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把这种贮存状态的知识首先转化为传输状态的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学习再把传输状态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贮存形式。而这两种知识形式的转化过程与方法,由于受多种形式的制约,课本上是很难把它们全都写出来的。因此只有对教材进行分析与研究,才能把握和完成知识形式的这两次转化。 好的教学设计还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充分的了解,要从学生知识基

  • 从阅读入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从阅读入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这是我在工作的第一年从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学到的,我一步步,带领学生走上阅读之路,我也坚信学生会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很多次提到阅读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途径,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他的个性就没有了核心,而理想的东西是最鲜明地反映和记录在书籍里的。一个人在中小学年代里读过哪些书,书籍在他心灵里留下什么痕迹,这一点决定

  • 精彩的语言造就精彩的课堂

    前两周,我们教研组组织了录课活动,我是在农业路校区录的课,下课后,我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回到家,我迫不及待打开视频看了一遍,结果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但我认为最大问题就是我的语言引导方面,下面我说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数学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对于一堂解决问题的数学课来说至关重要。 我曾看一篇文章上写到数学教学语言的逻辑性显现出数学课程的独特美。我的语言太混乱,尤其我在讲第二个例题时,其实例2和例1非常的相似,由于我语言引导混乱,缺乏逻辑性,导致孩子们听的迷迷糊糊,甚至讲完后,一些孩子还是有些迷茫,我认为这

  • 带领孩子快乐的徜徉

    课堂,对于我们来说,是带领孩子们读书学习的地方,是师生共同经历生命成长的地方。我时常想:孩子们在小学六年的漫长历程中,能否在知识、能力、思维方面得到好的培养,语文素养能否足以为孩子的后续学习奠基,甚至为孩子的整个生命成长奠基,一个班主任老师,一个语文老师是多么的重要。可以说,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给他们、帮他们、引领他们图上什么颜色她就会是什么颜色;我们日复一日的熏陶、影响,直接决定了孩子们会成长成什么样儿。而此时,暂无不谈班主任的影响,仅一个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我要追求带领我的孩子行走在快乐学语文的道路上,

  • 挖掘教材深研文本,谈教学中教材的合理运用

    摘要:对于系统知识的学习,孩子同样也需要逐级而上时那可以撑扶的东西,特别是在学生不明方向踯躅不前的时候,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就是我们的教材。因为,学习的目的不是学会教材,而是借着教材这一坚实的扶手,最终攀上高处,以得到个体的发展。因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利用教材,挖掘教材,拓展教材,使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不至于束缚了教师和学生头脑。 关键字:合理利用 重组 挖掘 拓展 力不从心的时候,扶着山岩,拉着铁链攀爬,是爬山时绝佳的选择。借着岩壁或铁链,我们能更为轻松、稳妥地到达目的地。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

  • 育人的高境界:信赖

    在《学校的挑战》一书中,提到了构筑信赖与合作的关系,这一点,我非常的认同。学校教育,教书,育人,其顺序按重要性甚至可以说成是育人,教书。教育,首先是对人良好品行养成的促进。育人的高境界:信赖。 低年级的学生,常见用小红花去刺激:好了,奖两朵;不乖了,扣两朵。那些小红花们,乖乖的贴在墙上,标志着主人的表现。到了中高年级,有的班级会改成加分制,那些遥遥领先的分值完全有藐视一切的威慑力,真的很威武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七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如何整体优化班风班貌?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我认为,制定好培养习惯的计划,有助于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在工作实践中,我把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放在首要位置。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

  • 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娃娃科学校本课程实践探索

    个人介绍:做过中学的生物老师、小学的科学老师、华师大读研究生,毕业后到北京东路小学做科学老师,兼任教研组长,娃娃科学院辅导员。改革学习方式,崇尚创造,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个性的解放,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个性化教育的实现来自于个性化课程的开发。 建立娃娃科学院、娃娃参议院、娃娃国学院、娃娃合唱团、娃娃美院、娃娃红十字会等数十个校级活动单位。 建立《诗词鉴赏》、《童话剧表演》等数十个班级活动单位。 全校同学基于自己的志趣选择相应的活动单位活动。 课程实施时间为每周五下午三点至四点。 为学生变

  • 小学计算教学策略谈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计算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要求,提出要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新的要求影响了课堂。事实是,当前不少学生的计算能力却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本文结合自己的观察与实践,分析学生计算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一些应对策略,以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能力现状、原因、对策 一、当前学生计算能力现状描述: 为真实了解目前六年级学生在计算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学生平时作业中摘录了以下一组具有代表性的计算题,并安排了比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完成: (1)34742(对位问题)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