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计算教学的活力——生活情境

计算教学的活力——生活情境

更新时间:2014-07-22 09:12:16

《计算教学的活力——生活情境》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计算教学,学生感到乏味,教师感到难教,原因是计算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计算课枯燥。回顾以往的计算教学,我们记忆犹新,学生面对的只是数字与运算符号,而教学中,教师强调的只是算理的诠释,技能的操练,这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相吻合,因此不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是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这一内容学生通过迁移,学生可以自主领会。把计算教学根植于生活情境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枯燥的计算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从而使学生感到计算不再是乏味的。能自觉地运用它来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片断:

师:为了使同学们有更好的阅读环境,学校打算重新装修图书室。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总务处的老师碰到了一个实际问题。是什么呢?

出示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100块够吗?

学生解答。

板书:0.9×0.9×100

=0.81×100

=81(平方米) (100块不够)

师:那大家估计一下,大约要多少块够铺85平方米的图书室呢?

110块够吗?(可以怎样算?)

(1)0.9×0.9×110 (2) 0.81×10+8
=0.81×110 =8.1+8
=89.1(平方米) =89.1(平方米)

师:利用了前面的计算结果,用10块砖的面积加上100块的面积就是110块砖的面积了。思路很巧妙。

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需要多准备些地砖,因为地砖容易碎等原因,如果要买110块地砖,每块要9.5元,总务处的老师准备1500元,能多多少元?

1500-110×9.5

=1500-1045

=455(元)

师:你们真行,思维活跃,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观察这些算式,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中,运用了哪几种方法?

生:连乘、乘加、乘减。

师:今天学习的连乘、乘加、乘减跟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生:算式中有小数的。

师:你觉得应该怎么算?

生: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

总结:

①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新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在一个个包含数学问题的情境中学习计算,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必要性。计算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中,学生在解决感兴趣的问题中,明白了计算的顺序,计算的工具性得到体现。因此,要把计算教学种植与教学情境中,把教学内容融入具体的情境之中,通过呈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与运算的意义,赋计算式题予生活的内涵。让学生从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得主动,练得充实.
相关阅读
推荐
  •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简要说明

    一、 尊重学生认知起点 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读、会写百分数(上日也已经布置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在尊重学生这一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改变了教材的编排,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先学习百分数的读、写,再来重点研究它的意义。 二、 凸显百分数的作用和学习的必要性。 在学习任何一个知识之初,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这一内容 的实际用处,从而产生学习它的兴趣。因此,在课的一开始,设计了两组信息的对比,希望学生从中能初步感悟到百分数的作用,以此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三、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

  • 孩子的数学为什么错得不可思议

    有感于数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发明的符号体系 6月22日,有幸听了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的数学报告,感想很多。但最让我恍然大悟的是一个案例带来的。 张教授说:出示5个苹果,问孩子一共有几个?孩子会说三个。于是,让孩子用手指点数:1、2、3、4、5。然后你再问他一共几个?孩子会说:三个。 当时,我们下面听报告的都笑了,在小班,甚至在中班的部分孩子那里,我们确实遭遇过这样的例子,而且并不少。那么,孩子怎么会错得如此不可思议?明明清楚的点数了1、2、3、4、5,为什么数完之后却还是说3个呢? 以前,我总觉得太离谱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随笔

    1、在上课时,先出示两根线(一直、一弯),引导学生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提问:请小朋友观察讲台上的两根线,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马上就指出:一根是直的、一根是弯的。我接着就指出:直的这根叫线段,弯的不是线段。同时指出:拉紧后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就是线段,而先前随意放在桌上的不是线段,然后提问:你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了吗?学生很快说出:线段是直直的。然后指出:两手捏住的地方叫做线段的端点。接着让学生指指黑板、直尺、课本等的边,说说每条边的两端分别在哪里,使学生理解线段都有两个端点。接着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同

  • 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分析和建议

    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包括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两类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经常要用到,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又因为这两类题的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因此它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一、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分析 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集中反映在含有倍比关系的那个条件中。倍比关系所表示的意义可分为两种: 一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其表述形式有: (1)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如红花朵数是黄花的; (2)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它的)几分之几,

  • 数学学科的基于标准的教学观摩研讨会反思

    4月18日上午,早8:00,室外,寒气袭人,但黄河路二小的阶梯教室内充满了春日般的温暖,看来,全市,至少是金水区数学教师齐聚在了一起,参加了数学学科的基于标准的教学观摩研讨会。 我们阳光教育集团的几位语文老师也过来凑份子了。没有位子,被挤到过道上。我一看,大标题就蒙了,全是数学的,而且所谓的基于标准的教学这几个重点强调的大字,让我感觉如此的陌生与不安。 开始听讲了,大会前一个大的环节是说课,几位来自不同校区的老师分别就自己的课题围绕着课程标准、课程纲要、教学设计、关于学业质量与评价标准、学情调查 、学习目

  • 推进全优课堂教学反思

    有幸听了白碌小学张老师的课,让我感触很深。张老师教学的是三年级数学中的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听了他的课就让我想得到了我的课堂,以及去年我带三年数学教这一课的情况,发现和人家老师差距还是很大的。 特别是她在设计学案有独特的地方,采用编写算式,编写儿歌等方式达到巩固所学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达到了巩固学习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低年级数学教学起到了作用。 我就想在一年级教学中,也要根据小学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多设计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题目,小游戏等,达到巩固所学内容。而预习检测,我觉得对于一年级来说

  • 注重转化思想,细化计算过程

    一个数除法小数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不管从知识结构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已有经验的知识储备,学生必须要充分理解商不变的性质,才能在课堂上围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展开教学。 注重转化思想的渗透 教学这个内容前一天回家作业,我布置了2.55,2550,250500,让学生计算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写下来?这是为新授

  • 接近学习起点——尊重儿童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学永远应该贴近学生学的起点。而学的起点往往与教学目标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基于起点的教学,就有了低就、接近、高攀这三种不同的层次。教师的智慧,在于能否准确把握,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 一、低就学习起点走近儿童 二年级有一个《认识角》的课例,为了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我布置前置作业找找生活中的角,全班学生都想到了三角板。对于三角板上的角,大家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图1 图2 图3 针对学生这一起点,我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特征后增加了如下设计: (1)刚才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的特征,再看

  • 磨练于课堂,反思于课堂,发展于课堂

    对于课堂教学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质量的层面上,更多的是在追寻和构建心中的理想课堂;探究着什么样的课堂是理想课堂。构建理想课堂,成了每一位老师不断地追求。在新课改下,课堂已经变得丰富多采,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我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想营造一个理想课堂,让我的学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不至因学习而苦恼,是我不断追求的。 数学课程标准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对这句话的理解偏差使得我们的一些数学课堂中组织了大量的没有思维的活动。数学活动只见活动不见数学,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