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
我们需要这份主动与好学

我们需要这份主动与好学

更新时间:2014-08-31 09:11:39

《我们需要这份主动与好学》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本学期参与了嘉兴市课题协作组研究活动,根据本园实际,我们选择了“数学探索角”的研究内容,手里研究资料很少,课题组也只是简单推荐了一些学习文章,对于一个新的研究内容,我们只能是想办法找资料,开始蹒跚学步。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我考虑先和几位老师小范围开始一些研究工作,于是与几位老师进行了沟通:研究活动的来源、目的,现有的资料,我们的预设想法。在自愿的基础上,有兴趣的几位老师开始了行动。大家各自开始找资料,老师们则开始对一些数学探索角材料、内容的制作与投放。
小傅老师,主动向我要了理论学习的书籍、文章电子稿。并对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如何开设数学探索角谈了自己的想法。小胡老师是一位行动派,有了想法,就有实际行动。对自己班级的数学探索角,早早的开始了材料的制作。并在制作了部分的基础上,与我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我推荐了胡老师学习《通向数学》的想法,胡老师马上行动,结合实际,第一时间,又设计了一些操作材料,真可谓神速。小徐老师也主动向我借阅书籍以及一些数学区域活动材料照片,并且我们对这些照片进行了简单的浏览,交流了各自对这些材料设计、投放的一些想法。徐老师说:我自己再去仔细看看,选择一些适合我们班的一些内容,再一起制作投放。
和三位老师的各自交流中,我们所聊的是对数学探索区的一些自我看法与认识,在这背后,我更看到了这几位老师对工作的主动与认真,对新理念的渴望与好学,对教育的这份激情。在问题面前,多聊、多看、多实践,问题总会迎刃而解。
相关阅读
推荐
  •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课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学生去解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还教材的本来面目,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计算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兴趣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买早餐为背景展开教学,从观察早餐价格表,收集信息帮老师算一算老师买的早餐花了多少钱算一算自己选择的早餐要花多少钱比较两样早餐相差多少钱算一算自己购买的两样早点相差多少钱

  • 思考、质疑和评价(继续教育读书心得)

    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最近一直提倡然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提出了这么长的时间,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表现,我感觉学生最大的变化是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质疑和学会了评价。 一、学生学会了思考。数学学科最大的特点是思维的训练,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在例题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先出示情境图,问题先不出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提出与本单元或者本课题相关的问题这样的方法来锻炼学生根据信息善于提问的能力,经过近一个学期的锻炼,我惊喜的发现学的思考能力有质的提高,很多次出现学

  • 小学数学三年级《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从而构成一个互相交错的立体空间。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内容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数学知识精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例如在导入环节中,教师让学生看看哪些是四边形的图形,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来判断哪些是四边形。在判断过程中,学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矛盾冲突,并在这些矛盾冲突中慢慢的得到了判断四边形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想得到锻炼,在他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领会它们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认识它们的本质特征,逐步做到自觉灵活地应用所要解决的问题。

  • 乘法口诀中的类比思想方法的渗透

    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的自然和简洁。 在2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第一课时5的乘法口诀,通过创设情境,先利用加法计算出2个5、3个5、4个3、5个5相加的和,然后利用乘法的意义把乘法和相应的加法对应起来,得出每个乘法的得数,然后再根据乘法算式自编口诀,再进行交流和修改,从而得出正确的5的乘法

  • 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数形相结合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建立合理而又迅速的思维结构的有效工具,是数学知识、技能转化为数学能力的纽带。朱老师在这节课中,通过数形结合这一途径,使学生较为清晰地将知识点的理解,并掌握。 从网上学习到:数与形是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数学研究的两类基本对象。在小学阶段数主要指整数、小数、分数,属于数学抽象思维范畴,是人的左脑思维的产物。而形主要指几何图形,属于形象思维范畴,是人的右脑思维的产物,数形结合使人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思维功能,相互依存、彼此激发,全面、协调、深入地发展人的思维能力。 朱

  • “找规律填数”的案例反思

    找规律是数学中一个较大的范畴,也是一个难点,要学生找准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和正确的评价。如若教师自身带有不确定性,则很难有精彩的课堂。这里我看到了一个找规律填数的案例: 1 6 5 7 () () 2 12 10 () 20 () 在学生找出规律:上面的数乘2等于下面的数,下面的数除以2等于上面的数。以后,有学生提出了最后一组上下括号都可以填0,又有学生进行了反驳。教师对于0这种特殊情况备课时并没有作好预设,因此课堂上思维盲目的跟着学生走,无法发挥课堂指导者的作用,另外教师自身对教材理

  • 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案例: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出示情境图)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 生1:我喜欢玩摩天轮。 生2:我喜欢过山车。 师:你们爱玩的项目可真不少。我们就从摩天轮开始(课件中只显示摩天轮的画面)。摩天轮上共有几人?同桌讨论:你是怎么算的?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来说是自己是怎么算得? 生1:我是用加法算的,算式是1+1+1++1=20(师板书) 师:噢,你可真细心,算得也准。数数一共有几个1相加? 生:有20个1相加。(师板书20个1相加) 生2:我也是用加法算的,但我们数数时是一个一个吊

  • 练习设计“生活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作为一民教育工作者,笔者深知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练习的好坏关系到学生新受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因此练习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什么样的练习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呢,笔者认为练习的设计应该把每一个知识点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相联系起来,激发起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这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地去分析、研究、讨论、反思所以能更彻底地体会到数学知识

  • 复习是为了更好的出发——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有感

    四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南湖之春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也如期而至。本届的主题是关注差异,均衡发展。我有幸参加了第二天的教学展示活动,听了六下总复习的课。上展示课的分别是平湖市新仓中心小学王逸卿、海宁市紫微小学徐丹红、海盐县向阳小学张晓东、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振东小学杨松老师,他们合理运用简单的材料,结构化地处理教材,通过理练结合,有效地执教了《式与方程(总复习)》、《分数(百分数)解决问题(总复习)》、《立体图形(总复习)》和《圆柱和圆锥(单元复习)》,从多元的复习课中看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他们充分关注学生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