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
学生习作点评《我终于见到了大海》

学生习作点评《我终于见到了大海》

更新时间:2014-07-22 09:09:09

《学生习作点评《我终于见到了大海》》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语文教师论文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学生习作选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

七(2)班 林 晓 静

小时候,我常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我不解的问妈妈,她说:“是海!”哦,山那边真的是海吗?于是,我带着心中的疑惑和想望,千辛万苦地爬上了那个山顶,而上面却不留一点儿情面,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刺眼的零分!

后来,我才明白: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就这样,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慢慢地发芽,直到长成参天大树。或许曾经因为不是梦寐以求的景象而感到遗憾,从今以后,我不会放弃,会坚持不懈地努力攀登。

我穿过林间小道,爬上一座座陡峭的悬崖,从不畏惧,因为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诱惑着我前进。在路上,也许会遇到各种困难,碰到危险,甚至会受伤。如果失败了,无所谓,从哪里跌倒就从那里爬起来,每当我翻过一座山后,那座山会释放出强大的光芒,直至爬到最顶端。

在远方,雪白的浪花拍打着岩石,在那里喧腾,仿佛在为我鼓劲,给我枯干的心灵再次被浇灌。经过无数次的困难险阻,我最终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山的那边,那是一个全新的天地。

望着那浩瀚的大海,我感到这海哪怕是苦涩的,也是甜美的。那海浪拍打着我的心灵,让我的心灵不再畏惧,变得无比坚强。那海水闪着金色的光,那些金色的光犹如一个个经历,最终成为海上最闪耀的那一颗星!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

七(2)班 项 锦 涛

当我每次翻过一座座山之后,总是会犹豫,犹豫翻过一座座山之后是否能见到大海?当我一次次失望时,沮丧时,脑海中顿时会想到妈妈说的话: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于是我一次又一次的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我爬上一座山,就要历经艰辛,正所谓“不历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山路陡峭,脚底走得满是水泡,再加上烈日当头,刺眼的阳光照得狠毒,晒得我双脸通红,满头大汗,累得我脚底发麻,浑身酸痛,真是苦不堪言,但一想到大海,我浑身就充满了力量,勇往直前。

在这寻海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考验与磨难在等着我经历,当我在失望时,只要一想到海,就不向困难低头,毫无畏惧,战胜恐惧。有时候,我不单把爬山当做一次困难,我会把爬山当做一次旅行,在爬山时能看到森林中青翠挺拔的树木,蓝天中自由翱翔的雏鹰,能听到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叽喳叽喳的鸟儿欢快的叫声,能闻到美丽的花儿芳香,此时我好像融入了大自然,变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呢!经过几番周折,我终于看到了大海,这片大海无边无际,看样子她好像很郁闷,也很狂暴,她好像很憎恨人类,原来是人们不爱护环境,乱扔垃圾,乱排放污水所引起的,这片大海的家人、亲人、朋友都被污染了……人类破坏环境引起她的不愤,心中的怒火无法平息下来。过了一会儿,经过我苦口婆心的讲解之后,大海心中的火焰终于平息了下来,大海知道人们开始爱护环境了,保护环境了,顿时从一个阴郁、狂暴的大海转变成一个甜美的大海,此时的大海才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点评:

这个作文题目来自七年级(上)语文第一课《在山的那边》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第三题。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作文就是做人。写这篇作文旨在引导学生,在三年漫长的初中学习与生活中也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山”,要求同学们以百折不挠的意志去搬掉这些“山”,也就是说,要实现人生理想境界,必须百折不挠地去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成功。此亦立意所在。作文成功与否,审题是关键。题中“终于”是题眼,是关键词。“终于”是一个过程,极有许许多多的言之有物的细节组成,这里必须要有细节的铺垫与蓄势,有见到大海之前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要使文章打动人心,必须写出情感起伏的过程来,忽视了“终于”这个“过程”,行文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毫无生机。这次作文,许多同学恰恰忽略了“终于”这个过程而滑入了歧途。但七(2)班林晓静、项锦涛两位同学却弥补了这个错误,令人耳目一新。
相关阅读
推荐
  • 让库伯先生亲自来取车——《中彩那天》课文分析与研究

    《中彩那天》一文现为人教版四下二单以诚待人专题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的是发生在二战前一个穷苦的汽车修理工之家的故事。故事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当商店扩音器高声宣布父亲幸运地成为获奖者,而且奖品又是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时,这对家庭经济拮据,而对汽车又梦寐以求的父亲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可我却发现他神情严肃,没有一丝中彩带来的喜悦。我自然会感到闷闷不乐。回到家里,慈祥的母亲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我迷惑不解,母亲又详细说出了事情的经过。最后在没有人知情的情况

  •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暑假作业

    暑假开始了,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份科学、合理的暑假计划张贴在房间: 必做: 1 、 读书: 多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如《奇异的仿生学》、《史记》、《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 、《生命的药方》、童话集《稻草人》、《世界上下五千年》、杏林子《生命之歌》、海明威《老人与海》、《希腊神话》、《一千零一夜》、《绿野仙踪》、《时代广场的蟋蟀》、《青鸟》《中国神话传说》、阅读其他小英雄的故事等。鼓励孩子至少阅读3本名人

  • 谈阅读教学中阅读期待的把握

    最近,听了两堂同样的课,两位教师分别执教了同一内容《欢庆》一文中的第一课时,两位老师在课前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认真备课,多次试教,课件精致、漂亮。但,两堂课却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同样的教学内容,同一学校的学生,为何课堂差异如此之大?教学实践中,两位教师都十分重视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效果却迥然不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里的阅读期待源自接受美学,它是读者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索未知的渴望,是读者阅读之前内心所预

  • 激发学生的兴趣,令课堂活跃起来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短文,这篇课文以环境保护为题材,写了小作者看到生活中的污染而产生的美好愿望。文本少了点童趣味,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缺少了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令课堂活跃起来,我把水变成汽的过程这个难点变成学生动动、说说、演演的过程,自主地学习。于是,我把水变成汽的过程画满整个黑板,请学生们一起来演演。顿时,一个个学生立刻把自己变成了水,蹲在了地上,口中还一声声说道:我是水,太阳一晒就变成汽。刚说完,孩子们立刻轻飘飘起来,我看了心里直笑。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变成云。读到这里

  • 寒假作业巧布置 快乐应用实效强

    快乐的寒假即将来临了。对于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而言,给学生布置寒假作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除了让学生完成学校下发的寒假作业本外,有些老师会让学生把本学期学过的词语、日积月累等基础知识再抄一下;有些老师会布置学生写几篇作文;还有些老师会布置学生读一些书以上的有些做法,我也曾经尝试过。我觉得都挺好的! 但今年,我突发奇想。我想对我们班的寒假作业进行一次改革。具体作业内容如下:一、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这篇作文的要求是让学生把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的优美段落、好词好句、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有选择地运用到

  •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春联》教后记

    《春联》这一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背春联的好处。课文描写了春联给新春带来的喜庆气氛,介绍了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春联对仗及音律美的特点,安排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孩子们感受贴春联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懂得诵读春联,既是学习又是享受,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课文以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等五幅春联为例来展现以上内容的。这些春联充满诗情画意,更多的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引用的五副春联的

  • 语文课《诺谩底号遇难记》带给我们的启示

    上午,两位专家的两节语文课给这次参加新教育活动的每位听课老师以强烈的理念冲击。大家都有一种无论是上课还是评课内容方式上的全新的感受。这应该也就是组委会想要得到的效果吧,应该是新教育实验活动所要给大家的启示。 本次年会活动的主要研讨的话题是《构筑理想课堂》。语文学科作为工具学科、人文学科大家也都比较明确。但是中小学阶段由于受着统考的约束,基本还是要使用统一的教材,教师一般也不敢自作主张选择其他材料来进行教学。而今天干国祥老师就给大家展示了一堂充分体现他的语文大教学理念下的《诺谩底号遇难记》语文课。他选取了几

  • 新课程实施后的点滴思考

    新课程实施已三年半了,我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成长,新课程确实是一股清新的风,给教师与学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通过三年半的实施,我也没啥经验可言,只能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说一说: 1、 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 发展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是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全面发展智力的有效途径。我在上《菜园里|》这一课时,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让学生回家观察各种蔬菜的特点,形成形象概念后,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说说你看到

  • 探讨语文课堂审美时空

    探讨语文课堂审美时空 (江苏省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 张玉文 223943) 语文课堂审美时空指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共处于同一时空的语文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文本、教学环境之间形成的相吸相引、相聚相合、相融相汇、同构共振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教学的审美时空具有激励功能、感染功能、调控功能、凝聚功能。。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追求这种幸福可感的状态。 一、审美时空的形成 某一特定的点上交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灵犀相通,也就是情在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审美时空内,当师、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成为一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