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托班教案 > 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三人行 同前进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三人行 同前进

更新时间:2014-07-22 06:54:32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三人行 同前进》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托班教学反思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三人行”心理团队小组教研活动小记

  
  活动背景:
  
  幼儿园根据园内心理教师分布情况,合理组建了“三人行心理团队小组”,并引导各个三人小组开展心理教育研讨、展示比赛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实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提升教师心理教育技能,积累较为成熟的心理课案例,实现资源共享。我们三人小组的主要成员是钟贞,她主要承担教学活动的选材、改编教案和执教任务。另外一名成员沃佳萌主要承担记录、制作教具和参与研讨的任务。我是三人小组的指导者,协同组员一起进行深入研究与不断地修正活动方案,脚踏实地地开展好三人小组的教研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不仅有很大收获,还感受到小组协同学习的价值与魅力。
  
  一、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
  
  在接到“三人小组”这一教研任务的当天,我就开始寻找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借鉴了网上的某个教学内容后,我受启发随即确定目标,改编教案,设计教学环节。等活动方案有了雏形之后,与执教者钟贞进行了交流,讲述了我的建议,表达了我的意图,同时钟贞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来我们一致决定,教材还要继续寻找,直到找到合适的教案为止。
  
  又过了几天,钟贞在阅读幼儿教育2014年第1期书刊时发现一个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第一次》,仔细阅读此教案,发现有一部分内容的教育意图与我们的心理健康教研活动目标契合,有一部分的内容需要舍弃并设计新的教学目标,创编新的教学环节。因而,经过我们三人进一步的研讨,确定了合理的教学目标,使教育活动领域的指向性更明确,教学的目标性更明确。
  
  二、活动教案的不断修正
  
  第一次研讨:
  
  确定好具体的教学内容后,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细致分析教材,然后确定教学活动的名称、教学目标和适合教学的年龄段。我们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名称《第一次》改为《勇敢试一试》,这一标题来自于重新设计后的教学环节而生成。把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道“只要勇敢尝试就有成功的可能,学习用“试一试吧”这句话鼓励自己大胆尝试。2.在勇敢尝试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我们根据设计的目标与环节,分析教材的重难点,最后决定由原来大班年龄段教学改为中班。最后,我们就开始着手修改教案,重新设计教学环节,以确保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三、教学过程的逐步完善
  
  第二次研讨:
  
  等确定好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环节,就开始第一次试教。第一次试教在中五班,中五班的孩子学习常规好,很多幼儿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清楚顺畅,师生互动很不错。于是第一次试教活动整体效果不错。只是在教学环节的过渡语、导入语以及其他细节之处稍加修饰与完善即可。于是在教学活动后,我们随机进行了第二次的研讨,研讨的任务主要是细致地修饰教学语言,使教学语言更清晰。还再次强调教学细节的重要性,如教具的使用,把原来图片的演示改变为PPT的演示,这样既方便操作,又节省操作时间,注重了教学细节。
  
  在经过了第二次研讨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的试教。这次选择了幼儿园的另外一个中班。教学效果没有第一次效果的令人欣喜。但促使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整个流程记忆更加清晰,活动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操作更加娴熟,并能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幼儿的表现,即时改变教学策略,发挥教育机智,并学会及时抓住教育契机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四、教研活动后的自我满足
  
  第三次正式展示教学后,活动效果已能达到预期效果,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活动后回顾整个教研活动过程,给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在整个三人小组研讨活动中,我们都体验到三人同心、认真研讨、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那种积极氛围与精神,为此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温暖情怀。我们深信,只要认真对待,只要目标一致,只要真诚帮助,只要积极思考,只要敢于创新,只要善于思考……,就一定能让大家都有收获。
编辑sunny

相关阅读
推荐
  •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幼儿园教学的成与败

    一位园长的教学反思和困惑 我做了十三年老师,又当了近十年的园长,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外出学习观摩,希望把好的经验带回到幼儿园。下面我想针对幼儿园的教学,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关于教学活动的反思与困惑: 一、关于选材 我园使用的教材分为指定教材和自选教材两种,自选的教材,我们有很大的自由度,一学期过后,教材是否合适,已经很明显可以看出来。教材适宜与否,是否适合班级的状况,孩子们是否感兴趣?教材是否能满足各种水平上的孩子的需求?同时教材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能不能让老师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孩子们使用起来恰到好处。还

  • 幼儿教师教育反思:看什么?做什么?

    “找糖果”“数字拼盘”是教师利用生活中随处可得的材料设计的游戏。“找糖果”使用的是一些可以开启的空箱子和一些颜色各异的小球;“数字拼盘”使用的是一些事先在某个角或某两个角标上数字的纸盒。当隐含着教育目标的游戏材料摆在幼儿面前时,教师希望幼儿通过活动达成目标、获得关键经验,然而,幼儿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他们在与材料互动时会出现“千人千面”的状态,而这恰好可以帮助教师解读出许多内容来。 在“找糖果”游戏中。你的眼前也许是一个漫无目标却找得满头大汗的幼儿;你可能还会被一个毫无思路、反复翻看同一个箱子的幼儿急得牙

  • 教育没有捷径

    教还是不教?这是近几年幼儿园老师在教学中,尤其在艺术领域教学中经常面临的困惑。教,唯恐限制了孩子的创造性;不教,担心孩子没有技能的支持又何谈创造。在最近北京市东城区组织的市级骨干教师展示活动现场,当有老师向市级骨干教师、东城区光明幼儿园的任晓燕老师提起这个问题时,任老师回答:创造是在一定的空间里给孩子自由度,有的时候需要教,有的时候可以不教,而教正是为了更好地支持孩子有兴趣地参与、积极地表达。 有兴趣地参与、积极地表达,在任老师现场组织的小班美术创意活动《多彩的春天》中,孩子们始终呈现出的正是这种状态。在

  •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欣赏、支持身边每一个孩子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多元化已成为未来教育的趋势,这就要求每位教师把儿童的需要作为教育的切入口,以人为本,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促进幼儿与教师的共同发展。 因此,我们的观念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上,我们不仅呼唤着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倡一种平等交往;更要去体察和探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并及时提供支持。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用欣赏的目光去注视身边的孩子。 在孩子的眼睛里,常常会写满对老师的崇拜,他们对老师是那么的尊敬和信赖,老师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我们也不妨时时用欣赏

  • 《小嘴尝一尝》教学反思

    《纲要》中提到,要让孩子们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事物。《小嘴尝一尝》要利用眼睛去认识水果的颜色、形状;利用嘴巴去品尝水果的味道;利用脑筋去比较水果的外皮跟果肉的颜色有何区别。而且,在收集的过程中,让孩子收集的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的水果,这样,孩子们就可以认识更多的水果。而且,每个孩子都带来了水果,而且带的基本都不一样,这样,孩子们既可以分享别人的水果,也可以让别人分享自己的水果,培养了孩子们的分享精神。 原本让每个孩子都带不一样的水果,带不多见的水果是为了丰富孩子的眼见,让他们认识更多的水果。孩子们也的确

  • 梳辫子的启示:对待每件事情都要有耐心

    陈锋海实录:和往常一样,孩子们午睡起床后,我帮扎辫子的孩子一个个梳头,最后轮到悦悦。悦悦是个漂亮的小姑娘,每天妈妈都给她梳着各式各样好看的辫子。今天也不例外,扎了好几个麻花辫,上面有许多彩色橡筋。 我拿起梳子,给悦悦梳起了小辫儿。梳着梳着,我在无意间看见悦悦一个劲的在耸肩,整个人都倾斜了。我问她:悦悦,怎么了?孩子看看我,什么也没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看着悦悦的眼睛,我察觉到孩子心里有话而不敢说。于是,我摸了摸悦悦的头,俯下身来亲切地对她说:是不是这样梳的辫子不好看,老师给你换一种更好看的,好吗?只见她忽

  • 做中学的活动:让孩子模仿家里发出的各种不同的声音

    活动背景: 在开展好听的声音主题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收集了一些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如有趣的动物的声音、马路上汽车的声音、好听的歌声、好玩的玩具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的歌声等等。小班幼儿对家里发出来的声音更为熟悉,如电视机的声音、电话的声音、厨房间锅碗瓢盆的声音、洗手间里抽水马桶的声音,孩子们对声音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所以结合主题以及孩子们的热点,我们开展这个做中学的活动,让孩子一起来模仿家里发出的各种不同的声音,并让他们知道其表示的意义。 活动情景: 活动开始,我先以孩子们喜爱的小游戏为导入,用小手捂住耳朵听听老

  • 观察记录:小推车游戏

    游戏开始,小苏选择了小推车的游戏。他先是推着推车在场地上随意地走来走去,绕了几圈后,他停了下来,发现没意思了。他环顾场地,看到了一个球,捡来放在小推车里,他又开始推着推走来走去,嘴里还和小伙伴们说:卖球啦,卖球啦。 玩了一会后,他又觉得没意思了。就坐在推车里休息,这时,他看见平衡木那边没有人,就去走平衡木了。 走了两个来回,他似乎又感觉没什么玩的了,就又去找回自己的小推车,推着推车在平衡木上走。 咦!这个玩法不错,挺有挑战性的。小苏发现自己推不上去,得使点劲才行,终于成功了,他兴奋得看着我笑。 从小苏的游

  • 帮蛋宝宝把衣服脱掉

    自我服务能力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弱项,不管是心里还是实际动手能力,他们都是比较欠缺的。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作为老师应该把这个问题考虑到日常活动中的每一环节之中。 昨天下午在小班带班,下午的点心是茶叶蛋,一般这个时候出现的景象是:老师我不会剥;老师给我剥一剥;老师这个怎么弄啊等吃好蛋后桌上、地上、孩子身上蛋壳和蛋屑比比皆是。所以剥蛋壳、吃蛋和收拾这一系列的活动都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挑战。怎么样让孩子们做到顺利的吃蛋并且学着自己收拾呢?我的想法是这个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还是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吧。 于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