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案例分析 > 幼儿园个案分析报告
个案分析报告:增强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

个案分析报告:增强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

更新时间:2014-07-20 18:08:07

《个案分析报告:增强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个案分析报告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内容摘要: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生活是一种群体生活。为了保证群体生活的有序进行,约束群体中不同个体的行为,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纪律来维持。特别是小班的幼儿,他们的自我控制力相对比较差,自觉性和规则意识也比较弱,缺乏一定的规则加以约束是不行的。因此,增强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是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小开小档案

小开,男,5岁。从9月入园开始,小开就非常喜欢上幼儿园,喜欢班级,喜欢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常能见到小开活泼、调皮的身影。从家庭到幼儿园,小开显得完全没有陌生感,在这里他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有许多纪律要遵守。但小开和部分小朋友一样毫无纪律意识。上厕所、喝水、拿积木、洗手都是一窝蜂样乱挤,有时还觉得这样好玩,“嘿嘿”地直笑呢!完全把幼儿园当成自己的家,好像还在家里一样,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视这是有纪律约束的幼儿园。所以有些时候他和老师的交流不是存在语言障碍,而是小开不明白怎么幼儿园有这么多的“可以”和“不可以”,其实这是小开迈出人生一小步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如何让自己从不懂规矩到懂规矩呢?小开在懵懵懂懂,也在逐步地适应和学习幼儿园里一些既定的规则。

二、我的思考:

幼儿的规则意识是指幼儿在环境中必须遵守与养成的习惯。规则意识不是教师强加于幼儿的,而是需要幼儿通过认知、理解而产生的一种正确的、自发性的外在行为表现的活动。因此,规则教育必须通过开展一些认知教育活动,让每个幼儿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去做。因此,我想为了培养小开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品质,充分利用一曰生活的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强化小开集体的概念,逐渐帮助他形成集体意识。

三、指导情况片段

案例一:

一次午餐后,孩子们吃完饭坐在椅子上看着自己喜欢的图书。这时,我的耳边突然传来一声刺耳的“尖叫”,一时间其他孩子都放下手中的图书,和我一样循着声源望去。最后大家的目光全都集中在小开的身上。小开看到我的眼神立刻说:“是他叫的。”一边手指着小宇一边对我说。小宇愣住了,不过他也马上回答说:“是他叫的,我没叫。”接下来,大家也就知道了他俩的互相推诿。所以我果断地叫住小开:“小开,你到老师这里来。”小开听我这么一叫,慢步走到我身边。立刻就说:“我叫了一点,我叫了一点。”“小宇尖叫了吗?”我严肃地问他。“没有,我叫了一点。”“你觉得尖叫好吗?小朋友都在看书,你觉得自己做得对吗?”“不对,我就叫了一点。”“小朋友在看书,看书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你这样尖叫会打扰小朋友看书的,所以你以后要安静地看书,如果要说话,也是和小朋友轻声地说话,不能尖叫了,知道了吗?”我耐心地开导他。“知道了。”小开回答的声音很响亮,很干脆!但这响亮中似乎带了点不服气。分析:小开一连串地回答我的问题总是说“我就叫了一点。”显然他是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行为确实发生了。但是他觉得影响不大。其实小开不知道哪怕他一点点的尖叫就已经影响到小朋友看书了。他是在用声音破坏别人看书的环境。这是小开对自己的行为还没真正认识到有何不妥之处。所以才这么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后来我跟他父母沟通后了解到小开没上幼儿园之前,一直是由妈妈带着,妈妈对小开宠爱有加,但也有严厉的时候。可是小开已经养成了随心所欲的习惯,在家里想怎样就怎样,妈妈有时虽然也听到小开尖叫,但都是一会的事情,没有太在意,也没有告诉小开这样叫有什么不好或者告诉小开打扰邻居休息了等,小开既然认识不到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所以他才会在公众场合尖叫一下,以示自己的毫无拘束、自由自在。

措施

以小开刚才这么一叫,我就跟他说:“你看XX看书多安静,他们都是在认真地看书,轻声地和旁边小朋友说话,有大声叫的吗?”小开摇摇头。“如果让你作为看书的小朋友,听到一个小朋友这样尖叫,你会有什么反应呢?是不是也觉得这个声音不好听?”小开还是点头回应我。那你会怎么做呢?小开断断续续地说:“我叫他不要叫了。”“对呀,看书就要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看好书,如果有杂音出现,那就不能往下看了。”我利用榜样示范和换位思考的方式耐心地开导小开,让小开明白看书时应该遵守的规则。同时,我也会利用空余时间和小开的爸爸妈妈交流在幼儿园小开发出“尖叫”的情况。在家里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应立即纠正他不应该这样,一是会把喉咙会喊得不舒服,二是容易影响别人的休息。让小开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如果小开不接受,那就最好也让他当一回“别人”,只有体验到别人的难受了,他才会知道这样尖叫是不好的。老师和家长一起携手慢慢教育小开,相信小开会改正的。
相关阅读
推荐
  • 个案报告:喜欢阅读的宝宝

    一、 初始情况分析: 小安给我第一印象特别深刻,来报名的那天,妈妈让其叫我老师,小安扭头道:我不认识。开学一二天里,孩子们哭闹不止,他却自顾自拿起书看的津津有味,看老师一空,就拿着书本要求老师给他讲故事。他是个善良懂事的孩子,喜欢看书,他认为,上幼儿园就是来看书,来听故事的,因此,对书本显得特别的喜欢。他性格温和,从来不和别人打闹,乐于助人,是个大家喜欢的好孩子,但对于常规方面有一点欠缺,上课比较随意,常常按着自己的喜爱去拿本书,递给老师,并要求给他讲述,上课比较胆小,不敢大胆回答老师提问,其语言表达能力

  • 阅读绘本《长长的》个案

    背 景 今天璁璁和妈妈一起参加了圣诞亲子活动,在阅读时光中和妈妈一起阅读绘本《长长的》。在整个阅读活动中他参与积极,能安静的和妈妈一起阅读,并且自己一页一页的翻书。在阅读中璁璁能主动表达:鳄鱼的身体长长的;企鹅在排队,长长的,我们做操也这样开火车,但是针对妈妈对画面的提问尚不太理解。在最后集体问答的环节,他能主动举起小手说出绘本故事里的小动物有长长的什么,他能记住阅读过的一些情节。但用完整的句型:什么的什么是长长还不会。 事件记录与思考 在阅读时光中璁璁和妈妈一起阅读着绘本《长长的》,我在他们身后仔细观察

  • 中班幼儿个案记录——书包记

    欣欣从不带书包,虽然当她看到旁边的小朋友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各种各样的玩具时总是两眼放光,但她就是坚持不带书包。于是,我就问她:欣欣,家里有玩具吗?有的哦,我家里有洋娃娃、遥控赛车、有那你明天也把玩具带到幼儿园来玩吧!她没有明确地给我答复,只是歪着脑袋瞪着眼睛看着我。我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期待着看到欣欣带玩具来和大家分享的时刻。 第二天早晨,欣欣来得比较晚,两手空空地进教室了,我就问她:欣欣,你怎么没把玩具带来呀?欣欣坚定地说:我家里没有玩具!我就奇怪了:不对呀,你昨天不是说家里有很多玩具的吗?欣欣低下头不说话

  • 个案分析报告:增强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

    内容摘要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园生活是一种群体生活。为了保证群体生活的有序进行,约束群体中不同个体的行为,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纪律来维持。特别是小班的幼儿,他们的自我控制力相对比较差,自觉性和规则意识也比较弱,缺乏一定的规则加以约束是不行的。因此,增强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是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小开小档案 : 小开,男,5岁。从9月入园开始,小开就非常喜欢上幼儿园,喜欢班级,喜欢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常能见到小开活泼、调皮的身影。从家庭到幼儿园,小开显

  • 激发幼儿对戏剧的兴趣

    基本情况分析:该幼儿属于文静内秀型的孩子。虽然平时不太喜欢说话,也比较乖巧听话,但是其实心里都懂。每次学本领她都认认真真,你不会看见她频繁的举手发言,不断地表现自己。但是在平时的区域活动和生活中她就会把学到的东西进行运用。她喜欢唱歌、跳舞,协调性比较好,节奏感比较强。但是表现还不够大方大胆,似乎缺乏一些自信。 教育 目标 ⒈通过童话剧欣赏和表演,激发幼儿对戏剧的兴趣。 ⒉喜欢参加童话剧表演,大胆自信地表现自我。 主要 措施 ⒈收集一些比较贴近中班幼儿的童话剧题材,供幼儿欣赏,模仿表演,激发幼儿对戏剧活动的

  • 孩子,请及时插上电源

    昨天晚上,我带毛(儿子的小名)上音乐课,毛的表现一向是很积极的表现也是很棒的。上到中途,我对毛说:今天晚上吃得太赶了,爸爸坐在这里肚子很胀,很难受,我出去走走,你自己在这里练琴,可以吗?毛点点头,于是我就出来了。碰到同事林虹的老公,他说:你儿子都不用你管了?我说:不管也可以,小孩子很棒的。我还从外面看了一下,毛确实在练琴,而且很认真。其实我本不想这么做,总感觉这样做就是不相信孩子,我也打算不再这么做,虽然毛不会知道,但我有理由充分相信我的孩子。 最后,老师要拿出五线本,画一个2/2拍的节奏,毛画不出来,情

  • 个案分析一个调皮孩子的转变

    案例: 高阳是我班一个很调皮的男孩,平时他的表现就很突出,一直笑嘻嘻的。如果老师批评他,他就会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好像批评的不是他,过一会老毛病就又犯了。经常有孩子来告他的状,因此有一些幼儿就不喜欢跟他一起玩。 镜头一:在集体活动时,孩子们都按老师的要求在动手操作,高阳却像疯了似的满教室到处跑,还破坏其他孩子的操作成果,使得那些孩子手足无措。 镜头二:班里一位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熊宝宝的玩具,高阳非常想玩,但是由于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他只好一个人做在旁边。等了一会儿,他有点等不及了,就伸出手一把抢过来,

  • 一个攻击性儿童的个案分析

    攻击性行为指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进行直接破坏或攻击的行为,包括殴打、伤人、破坏物品、虐待他人或动物、抢劫等行为。在46岁时可表现为咬人、咬物、打人等,是儿童、青少年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它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又是衡量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儿童攻击行为和将来犯罪行为的关系上,有关研究认为:习惯性的攻击行为可用来解释和预测犯罪行为;年龄越小就具有攻击行为的幼童,未来发展成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在各种情境中都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比在特定情境之中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将来更可能发展成为

  • 中班幼儿观察记录

    幼儿基本情况分析: 1.在家里一般都是自己跟自己玩,比如看电视、看书等等。 2.平时在班级中,不能够主动和老师、同伴交流,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懂得谦让,比较以自我为中心。 3.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经常都是你问一句他答一句,有时怎么引导都不说。 4.脾气比较倔,生气的时候爱发脾气。 家长情况分析: 1.父母平时工作比较忙,一般由家里的阿婆照看孩子的饮食起居。 2.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父亲比较喜欢用打骂来解决问题,很少静下心来跟孩子说说解决的方法。 3.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注度还不够,有问题不能及时与老师沟通,也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