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07 19:40:07
《一年级语文上册z c s评课听课记录教学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学习内容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年级语文上册z c s评课听课记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Z、C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Z、 C与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3、 学会整体认读音节zi、ci, 会读它们的四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z c s的音、形、书写。
2.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的音形。
教学难点
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与三个声母的字形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和拼音王国的很多字母宝宝交上了朋友,不知你们是否已经能快速的叫出它们的名字了?出示卡片让学生读。
2、真厉害啊,看来你们真的是好朋友了。拼音王国的国王知道我们104班的小朋友很热情好客,跟拼音宝宝交上了好朋友,他也很高兴,昨晚他跟我说他很想教我们小朋友一种本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 (变魔术) 你们想学吗?不过他提出了一个要求:每个小朋友必须先认识几个拼音王国的几个新的拼音宝宝,才能开始玩变魔术的游戏。
(二)、学习z、c、zi、ci
1、 学习声母z
(1)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来到什么地方了啊,谁能来说说?引出声母z。
小姑娘在干什么呢?谁能来把写字这个词语说好。
她在写什么字呢?
对了,我们要认识第一个拼音宝宝就是它, 你们看看它像什么啊?
谁能来跟它打个招呼啊?讲解发音的方法。组织学生同桌练一练。
(2)拼读音节:声母都很喜欢交朋友,谁知道它都喜欢跟哪些韵母交朋友呢?
学生说,师板书。
谁能用我们以前的方法拼读这些音节呢?待会看谁读得最好就让他来当小老师。组织学生练习拼读。
谁能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
那谁能给它们加上声调读一读呢?
课中操:拍手游戏。
(3)整体认读音节教学
z的双胞胎来了,它们长的像极了,而且名字也很象,你们听听老师怎么跟它们打招呼,你们认真听,看看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自己练练。
2、学习c
出示图片,让学生自己学学。方法同上。
三、变魔术
我们已经认识了拼音宝宝了,现在就可以来玩变魔术的本领了。
你们可要看清楚了,老师用这根绳子变出了什么?你们学会了吗?那么你们同桌玩一玩变魔术的游戏。
现在我们全班小朋友一起来玩啊。师说z、c、zi、 ci让学生变魔术。
四、书写z、zi、c、ci
1、拼音宝宝跟我们玩了那么久了,现在它要休息了,你能帮忙找找它们休息的地方吗?学生说老师范写。
2、组织学生练习写。
五、巩固
1、 我们要和拼音宝宝说再见了,谁能再来和它们打声招呼呢?指名认读。
2、鼓励学生回家跟自己的爸爸妈妈玩变魔术的游戏。
一年级z c s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点评
教学反思
《z c s》教学反思一
《z c s》是第二单元的三个声母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配有森林学校的情境图。身穿紫色衣服的狗熊老师,在黑板前写字母z,紫提示z的音,字母z提示z的形。三只小刺猬坐着听讲,认真地练写字母z、c、s,刺猬的刺提示c的音,刺猬的样子提示c的形。蚕在蚕叶上吐丝,丝提示s的音,丝的样子提示s的形。第二部分是声母z、c、s与单韵母a、e、u组成的两拼音节,与介母u、韵母o组成的三拼音节,以及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第三部分是字、词语、句子三个词语 ,其中字、词、语、句、子是本课要认的生字。左边图上分列三行,第一行写着学,第二行写着学生,第三行写着我是小学生。第四部分是儿歌《过桥》。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要求书写字母z、c、s的笔顺以及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教学重点为声母z、c、s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带调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上完课后,教学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两拼音节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再困难,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先自由拼读,再和同桌互相拼读,然后指名拼读并评议。拼读练习时学生能联系熟悉的汉字如:祖国(zǔ),来帮助识记字音。
二、成功之处
1.读准音。教师通过示范朗读引导学生体会z、c、s的发音方法:舌尖一定要向前平伸,抵住上门齿背。提醒学生不要咬着舌尖发音,声母z、c、s要读得轻短些,整体认读音节zi、ci、si要读得长些、响亮些。引导学生反复练习,体会,掌握发音要领。
2.三拼音节。先让学生复习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再让程度较好的学生试着拼读、带读。虽然之前已经接触过三拼音节,一些学生还是会感到困难,教师有重点地指导好带调拼读,然后请同桌互读评议对能够独立拼读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对合作较好的同桌及时表扬,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教师还采取编顺口溜的方式,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音节。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标调时i上面的点要去掉。引导学生编儿歌识记整体认读音节,如,紫色树,紫色花,紫花开了结紫瓜,紫瓜柄上长小刺,撕开紫瓜装芝麻。
3.识记字形时,引导学生边做手指操边发音,利于学生识记字形。
三、不足之处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学习,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在教学中,拼读整体认读音节时,带调音节练习较少。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练习带调音节时,打乱顺序,采取开火车、小组合作读等形式练习拼读,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zcs》教学反思二
从汉语拼音本身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在教学本课时,我利用各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孩子们呈现一个生动活泼、自主创新的课堂。
一、教学效果:1.创设情境,使拼音教学趣为先。上课伊始,我用富有儿童的语言复习导入:我们已经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宝宝,还记得他们吗?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对课文的学习充满了兴趣。在学习声母zcs时,我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既有利于学习拼音,帮助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强了学习兴趣。编顺口溜的形式也让学生很感兴趣。如:小熊写字zzz,像个2字ZZZ,小小刺猬ccc,半个圆圈CCC,蚕儿吐丝sss,半个8字SSS,,学生自己编,不但注意到了字母的音和形,而且学习自己编出来的顺口溜感觉很骄傲的,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涨的情绪。2.注重引导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发展。除了让学生自编顺口溜,在学习字母的书写时也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来说书写的笔顺,要注意的地方等,学生观察得非常仔细,写的时候自然也就好些。
二、成功之处:通过游戏活动,营造了趣味课堂,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如小刺猬运果子游戏: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声母果子撒在地上,然后请几个孩子上台,分成三组,每小组各选一只不同名字的小刺猬,如小刺猬滋,小刺猬刺,小刺猬丝。音乐响起,开始游戏。三小组的孩子分别迅速地在地上找与自己小组所选小刺猬名字读音相同或相似的拼音果子,然后扎到自己小组的小刺猬身上。扎满10个果子后,快速领着自己小组的小刺猬把果子运到指定的地点。运得最快并且果子扎对最多的小组将获得胜利。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玩得开心,学得开心,兴趣盎然,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都得到了升华。此外,还有在教学的最后设计的抢答拼音果子游戏,更是把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善于使用激励手段,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悦。教师要想得到儿童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取决于他对儿童的态度。因此,课堂上,我对孩子们赞美的语言时刻挂在嘴边,如:哟,你真了不起!哇,你实在是太棒了!等,加上一个向他们竖起的大拇指,一个个鼓励、赞赏的近乎夸张的表情,时时撞击着孩子们无拘无束的心灵。整堂课,气氛融洽,孩子们始终在快乐之中学习拼音。
三、不足之处: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依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爱插话,容易激动,不能很好地倾听别人回答问题,导致课堂秩序很乱,今后要时时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导、调控。
四、改进措施:在教学中慢慢改正,尽可能使教师语言更风趣,教师形象更亲切和蔼。汉语拼音在小学阶段是学生识字的开始。我要不断地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摸索,不断地尝试新的方法,希望能找到高效的新方法,让学生们轻松地学习拼音,牢固地掌握拼音。
一年级z c s评课记录说课稿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要,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教学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以唤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所以本课教学设计意在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课堂,通过情境感染、游戏活动、创编儿歌、多种形式朗读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拼音。将学拼音与识字、读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使学生达到学会声母z、c、s,会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以及读儿歌、学生字的目的。
课前准备
1.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以前学过的声母和韵母的卡片、zcs的拼音卡片、整体认读音节zi、ci、si的卡片。(教师)
2.萝卜形状的带调整体认读音节卡片。(教师)
3.生字和词语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逐个出示字母卡片,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声母和韵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字母卡片。)
2.创设情境,引出新课:今天,是拼音宝宝小i的生日,我们一起为小i唱《生日歌》好吗?(课件出示:卡通的韵母i,面前放着一个点燃蜡烛的蛋糕。)小i有一个愿望,它希望大家帮它邀请三位新的拼音朋友来参加它的生日会,大家愿意帮忙吗?
3.出示z、c、s的拼音卡片,揭示教学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邀请的三位拼音宝宝,在邀请它们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们。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欢的过生日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为小i找三位新朋友,并邀请新朋友来参加生日会的过程中快乐轻松地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带着任务去学习。
二、图文结合,学习声母及整体认读音节
(一)学习声母z和整体认读音节zi。
1.过渡:现在,我们就出发,去结识我们的新朋友吧!
2.学习声母z。
(1)课件出示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地方?谁在做什么?
(2)教师出示z的卡片,引导学生发现z就是今天要邀请的第一个声母宝宝。引导学生借助写字的字试着认读声母z。学生试读。
(3)教师讲解发音要领:把写字的字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z的读音。
(4)教师范读z,学生观察教师发音的口形。
(5)学生练读z,体会发音要领。开火车读声母z。
(6)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系插图,想办法记住声母z的样子。
(7)引导学生读儿歌:我会写字z z z,像个2字z z z。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
(1)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认识了声母z,也就可以邀请它去参加小i的生日会了,小i特别高兴,马上走过来和声母z跳起了舞,瞧,它们组成了一个音节,这个音节不能拼读,只能整体认读。(出示整体认读音节zi。)这样的音节叫整体认读音节。
(2)教师示范对比朗读声母z和整体认读音节zi,学生认真倾听,找出差别。(声母z读得轻而短,整体认读音节zi读得长而响亮。)
(3)学生练习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引导学生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zī、z、zǐ、z。小组内练读,指名领读。
4.指导书写声母z。
(1)过渡:跳了这么久的舞,声母z都累了,它要回家休息了,你知道它的家在哪儿吗?
生(预设):四线格。
(2)引导学生观察z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在书上描红。
(4)在四线格中书写。
(二)知识迁移,学习声母c及整体认读音节ci。
1.过渡:我们已经顺利地邀请到了第一个拼音宝宝,现在我们要去找另外两个拼音宝宝了。它们也藏在这幅图中,你们能找到它们吗?
2.学习c的发音。
(1)教师仔细看图,出示c的卡片,你能在图中找到这个字母吗?
(2)教师讲解发音要领:把刺猬的刺的一声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c的读音。
(3)教师范读c,学生观察教师口形。
(4)学生自由练读c,体会发音要领。当小老师领读声母c。
3.记住声母c的形。
(1)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声母c的样子。
(2)引导学生编儿歌:小小刺猬c c c,半个圆圈c c c。
4.学习整体认读音节ci。
(1)过渡:顺利地邀请到声母c,小i又来和声母c跳舞了,它们组成整体认读音节ci。
(2)引导学生读整体认读音节ci。
(3)引导学生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cī、c、cǐ、c。小组内练读,指名领读。
5.指导书写声母c。
(三)运用规律,小组合作学习声母s及整体认读音节si。
1.出示声母s的卡片。
过渡:最后一个声母宝宝,你找到了吗?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运用学习前边两个声母的方法和步骤自学声母s的发音。
自学提示:
(1)找出图中与声母s形状相似的部分。说一说,图中蚕宝宝在干什么?
(2)借助吐丝的丝的音试着读声母s。
3.学生汇报,指名认读声母s。教师纠正发音。
4.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想办法记住声母s的形,然后派代表交流。
5.引导学生小组内学习整体认读音节si。
(1)学生在小组内认读整体认读音节si,教师巡视,纠正发音。
(2)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sī、s、sǐ、s。
(3)指名领读。
6.指导书写声母s。
设计意图:将汉语拼音的教学与说话、看图、情境创设、朗读儿歌紧密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到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
三、快乐游戏,巩固认读声母和游戏拼读
1.过渡:生日宴会继续进行,现在拼音宝宝们邀请我们和它们一起做游戏。
2.游戏:比谁反应快。
找6名同学每人手里拿一张拼音卡片,卡片上写着整体认读音节zi、ci、si或声母z、c、s。老师随机读声母或整体认读音节,拿着相应卡片的同学听到后马上跳一跳。
3.游戏:拔萝卜。
黑板上贴有萝卜形状的卡片,每个卡片上写有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学生举手到黑板前摘下卡片领读并组词,读正确的同学可以得到萝卜作为礼物。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区分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巩固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建立起拼音教学与语言文字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师生谈话: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去参加了小i的生日会,这节课我们继续去给小i过生日。
2.游戏:吃蛋糕。(课件出示:切成块的蛋糕,每一块上都写着一个声母或整体认读音节。)
3.导学:瞧,拼音宝宝们要吃蛋糕了,不过只有先读出蛋糕上的音节或声母才能吃到蛋糕,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设计意图:继续创设给小i过生日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为本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情境激趣,拼读音节
(一)学习两拼音节。
1.过渡:来参加小i生日会的拼音宝宝可真不少,瞧,它们也来了。(课件出示韵母:ɑ、e、u)它们也想认识z、c、s这三位新朋友,很快它们就和z、c、s交上了朋友。
2.课件出示z、c、s与ɑ、e、u相拼的两拼音节。
3.学生自由练习拼读。
4.学生当小老师领读音节。
5.加上声调读一读:课件出示带声调的音节,学生开火车拼读。
(二)学习三拼音节。
1.过渡:z、c、s成了生日会上最受欢迎的拼音宝宝,大家都来和它们交朋友,它们不但组成了两拼音节,还组成了三拼音节,现在我们就来拼一拼,读一读。
2.课件出示z、c、s的三拼音节。
zu cuō suǒ
3.引导学生回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4.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拼读三拼音节。
5.开火车拼读。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拼读音节,激发了学生的拼读热情,多种形式的拼读进一步巩固了音节的拼读。
三、联系生活,认字学词说句子
1.过渡:同学们看,来参加今天生日会的还有一些字宝宝。(课件出示学过的生字:爸、妈、马、土、不、画、打、棋、鸡。)小朋友们,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同学们真棒,认识了这么多字。(出示字的卡片。)指名认读生字字和整体认读音节z。
2.课件出示学。教师引学: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字,你认识吗?
3.指名给学扩词。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都是词语,出示词语的卡片,指名认读。
4.引导学生用学生说话。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句子。出示句子的卡片,指名认读。
5.课件出示书中的字词句,教师介绍:同学们现在认识了很多汉字,两个或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了词语,好多词语连在一起又构成了句子。
6.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卡片,学生自由拼读。
7.指名拼读词语。
8.继续学习会认字字、词、语、句、子。
设计意图:汉语拼音的学习与学词、认字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语文的学习又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在教学中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词认字,拼读音节,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习汉语拼音与学词认字互相促进,同步发展,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加明确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是密不可分的。
四、朗读儿歌,拼读音节
1.过渡:大家都在为小i过生日,我们也为小i的生日会献上一首儿歌怎么样?
2.教师范读儿歌,学生听准字音。
3.引导学生看书,自由读儿歌,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或问老师和同桌。说一说在儿歌中读懂了什么。
4.学生圈画红色的音节,自由练习拼一拼,读一读。
5.找一找,儿歌中还有哪些音节是我们学过的,在书上做好记号,并和同桌互相拼一拼,读一读。
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儿歌,并尝试加上动作。
7.全班同学带动作朗读儿歌。
设计意图:在故事情境中将朗读儿歌、拼读音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边学拼音,边读小韵文,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做到了阅读与拼音同步发展。
五、重点提示,总结收获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收获:现在小i的生日会就要结束了,你们玩得开心吗?能把你的收获和大家说一说吗?
2.学生谈收获。
3.教师带领学生再次认读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引导学生发现读这几个音时,舌头都是平伸的,所以这三个拼音宝宝都叫做平舌音。
4.朗读儿歌,结束本课。
汉语拼音用处大,读书识字全靠它,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从小学好它。
设计意图:归纳梳理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三个声母的共同特点,用儿歌的形式突出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课稿
一、说设计理念:
当前,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正由固定化向个性化发展。教师关注的重点由如何教转向学生如何学。
教师的教学开始突破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案为中心的的局限,真正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真正把课堂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
二、教材分析:
《zcs》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拼音中的第二部分。
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一首儿歌, 配有情景图,既以生动的形象和语境歌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又能引出要学习的声母z c s。第二部分是三个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配有图画,并有这三个音节的四声练习。
第三部分是拼读练习,分别与e,u拼。第三部分是音节练习,有9个音节,其中三个是三拼音节。第五部分z、c、s的书写格式和笔顺笔画。
三、教学的过程设计:
《zcs》一课的教学设计,根披新课标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拼音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运用情景资源,创设情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感知,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和学习需要,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唤起他们学习拼音的兴趣。
在这一节课中,我把到星星姐姐家做客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努力创设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轻松愉快地学拼音,感受学习的乐趣。
首先以教星星姐姐学声母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复习已学声母;再以去星星姐姐家看蚕儿引入儿歌的学习。
2、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借助图画,读准音,记住形。
我充分利用图,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既有利于学习拼音,帮助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学习z的发音
(出示图1),提问:你看图上画的是什么?生答:图上画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写字。
通过写字的字我引出 z 的读音,告诉学生:把字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 z 的读音,然后师范读,生模仿读,边读边正音,找个别同学读,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这样达到及时反馈的效果。
学习 z 的形
提问: z 和谁长得像呢?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像个2字z z z。这样将抽象的字母与具体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使同学们对字形记忆更加深刻。
学习声母 c 和 s
(出示图2和图3 ), 教学方法和教学z基本相同,同学们已掌握了学习方法,因此,我直接引入三个问题: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根据刺和丝的读音,这个声母该怎么读?
3)它们长得像什么?这时,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先让同桌讨论,然后指名说说讨论的结果,及时鼓励学生的不同想法。
再通过小老师带读,师范读,生跟读,纠正个别同学不正确的发音,比赛读等多种方法读准这两个声母的发音;并引导学生给这两个声母编出便于识记的顺口溜。
(2)指导书写。
在指导书写时,我采用了让学生观察老师书写(感知三个声母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由几笔写成)利用多媒体指导学生书空自己练习书写''投影互评 这四个步骤,在反复的看与写中巩固三个声母的书写。
(3)由声母导入,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掌握了四个声母的发音之后,我用了以下过渡句过渡到整体认读音节:今天,z、C、s把它们最好的朋友也带来了,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好吗?再抓住四个重点进行教学:
1)发好它们的音,让学生知道本课整体认读音节和声母的发音相近,只是比声母读得响亮些,长些。
2)强调它们都是整体认读音节,应整体识记,韵母 i 在这里不读衣,不能用来 与声母拼读, 在学生反复的发音练习中,体会它们的发音要领。
3)利用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进行扩词,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通过多种游戏和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如:小组内利用自制卡片互相抽读,检查声母和音节发音;做游戏你是谁?(女生代表声母, z c s,男生代表zi ci si,老师念声母则女生读,念音节则男生读。),比赛读等,既强化了所学知识,又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都得到了升华。
3、小结。
在这一环节中,利用星星姐姐为我们准备的水果大餐来连贯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再一次调动学生的热情,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
一年级语文上册对韵歌评课稿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本学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
(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
(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
(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
5.指导学习云山虫。
(1)出示一组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读。
(3)交流画了哪几个生字。
(4)指生领读这三个生字。重点指导云和虫。
(5)学习云和虫的字理。
①激趣:这几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几个字还非常有趣呢!大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屏幕出示云和虫的字理演变图)
②学生发表感想。
③小结:古人特别聪明,根据物体的某一部分的特点,一点点写出了汉字,汉字多有趣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知识呢!
(6)给云和虫两个字扩词。
(7)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
6.指导学习雨风花鸟。
7.理解词语。
(1)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
(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
①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
②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
③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
(4)理解桃红柳绿。
①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
②说一说:( )的桃花,( )的柳树。
③齐读最后一行。去掉对字再读。
④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重视突出识字教学。教师出示美丽的图片,并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使教学变化灵活,生动活泼。
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
1.开火车读生字。
2.读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读要求写的生字。
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三个字写得更漂亮?
(2)交流写这三个字的小窍门。
(3)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的第二笔是竖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所以在起始阶段,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小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
6.出示一些对子,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
7.汇报朗读。
8.小结。
设计意图:语文知识的学习贵在积淀。学生在一一对应的对韵吟诵中,再一次巩固识字,既高效地完成了识字的任务,又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验事物之间对应的奇妙感觉,促进积累。拓展的课外对子,更能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文化积淀。
教学反思
1.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
2.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去对字,把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变成新的创新形式。这不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一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水火评课稿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日、月、水、火, 能按笔画记字形,能结合插图了解生字的意思。
2、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4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禾和火字,能在田格中正确书写。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通过几天的学习,我们已经和一些生字宝宝成为了好朋友,看,他们今天都来到了这里,我们赶快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出示卡片)。
那么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新朋友,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互相认识一下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课日月水火。
二、新授课
1、师:现在请我们大家一起先来看一下大屏幕老师给你们带来些什么?(出示课件)
生:太阳。
师:对太阳,我们每天都能见到的太阳,那么太阳也有另外一个名称,我们称它为日。还有什么?
生:月、水、火、山、石、田、禾。师一一介绍图的意思。
2、师:我们仔细观察一下除了图片外还有些什么呢?
生:字。师:对了,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的仔细!
那么这个字体呢就是象形字,这些字就是与它所表示的实物是非常接近非常像的,形象字的构字方法是描绘物体的轮廓,突出物体特征。
3、课件演示讲解,让学生了解演变的过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师:那么后来通过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演变变成了我们现在所学习的汉字,那它现象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演变字)。通过图片象形字汉字,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识字能力。
山的字形就像几座山峰连在一起;水的字形就像流动的水纹;火是根据火燃烧时的形状;田是根据田地的形状写成的。
4、 放在一起读,不按顺序读,师:大家都做的非常棒,那么能试着用这几个字组词吗?
生:日光 生:月亮 生:田地......
5、师:非常好,那我们现在来做个小游戏吧,找一组开火车,来进行一下猜字游戏好吗?
生:好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那么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的家,看看它们在田字格中是怎样写的,然后一起来说说你的收获有哪些。
四、板书
4 日 月 水 火 日 月 水 火 山 石 田 禾 .
五、课堂反思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此时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学习的点拨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4个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2看拼音写字。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教学难点:
教师指导禾、火字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
小游戏:摘苹果(谁能把写在苹果上的生字或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对,谁就可以把苹果摘下。)
二、新授课
1、现在我们都认识这些字了,那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的家吧,看看它们在田字格中是在什么位置上的吧?
2、教师在黑板上范写日,让学生们观察书写顺序,然后让学生说是怎么写的,然后书空。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并且告诉学生第二笔是横折钩,第三笔的横是挨左不挨右让学生在田字格中跟着一笔一笔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范写田,注意的是第四笔竖是挨住上下而第三笔是不挨左右,步骤同上。范写禾,步骤同上,范写火,步骤同上。完成书中田字格中的练习。
3、学生评议:
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好。
4、巩固练习:
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在生字本上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5、完成课后练习连线。
三、总结
哇!你们真棒!中国汉字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比一比,看谁把字写得最漂亮?
四、 板书
4 日月水火
田字格中的:日月水火
课后题中的连线在黑板中画出。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评课稿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教学目标:
1.会认手足口耳目站坐7个生字,会写口耳、目、手4个生字。
2.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赞赏中国传统文化。
3.感悟课文中的俗语,养成正确的站、坐、行、卧姿势。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手足口耳目站坐7个生字,
会写口、耳、目、手4个生字。
【难点】观察人体识汉字,并指导可以用手、足、口、耳、目做哪些事。
教学准备:
1.人体图片、各部位卡片、生字词卡片、课件、学习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说一说:插图中的景色美吗?谁能说说图中描绘的情景?
师小结:春天的景色真美啊!花儿红红的,叶子绿绿的,孩子们在户外玩耍,蝴蝶也在快乐地飞舞。
2.学生继续讨论:图中的小男孩在做什么?两个小女孩又分别在做什么?
3.板书课题:口耳目
二、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象形字,让学生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象形字和插图中的哪个汉字相像。
2.教师拿出手、足、口、耳、目的生字卡片,带领全班学生读生字卡片,并将生字卡片中的字与自己的身体器官相对应,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字音、字形、字义。
三、认知贯通
1.认识口字。
(1)做游戏。请同学们看- -看,老师的手指在哪里?嘴巴也叫口
(2)用口字口头组词。.
(3)指导笔画横折和口的书写。注意:
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
块。
2.认识耳字。
(1)请学生听老师指令分别捏捏自己的左右耳垂。
(2)出示耳的插图,跟着老师读。
(3)指导书写。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
3.认识目字。
(1)说说黑板是什么颜色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目字。
(2)师板书目,领读并引导学生跟着读。
(3)用目组词并说句子。
(4)指导书写。注意: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
4.认识手字。
(1)猜字谜。
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2)伸出小手感悟,教师抽学生读手。
(3)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读。
5.认识足字。
(1)用手分别摸摸自己的左右脚。
(2)明确: 脚又叫足。
(3)学生先观察足字该怎么写,再跟着老师读。
6.摘南瓜游戏。ppt出示带有生字的南瓜,摘一个,指名读,全班跟读。
四、课外作业
1.照样子写一写口、耳、目。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示:
1. ppt依次出示打乱顺序的5个生字。
2.全班齐读,分组比赛读。
巩固提升
1.读儿歌,复习生字。
操场上,老师高声吹口哨,.
学生双手放置好,
老师再次喊口令,
学生一足往前跨,
两耳认真听口哨,
两目看前右方。
2.猜字谜,编字谜。
(1) 此物管八方,人人有两片,用手摸得着,自己看不见。 (耳朵)
(2)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目或眼睛)
3.小游戏。学生听教师发号施令站或坐
4.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站和坐
5.你会站和坐吗?
6.还是让我们学过这个俗语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先请学生说说这个俗语的意思,教师再解释。
坐如钟:坐姿像旧时摆放在桌子.上的台钟一样,四平八稳。
站如松:站立时像松树一样挺拔。
行如风:走路时像刮风一样快。
卧如弓:睡觉时像弓一样绷直身体。
7.跟着这个俗语学习站坐行卧
三、手的书写指导
1.新笔画:撇(图片)弯钩(图片)
2.注意: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四、课后习题
全班讨论:我们的手、足、口、耳、目能做那些事?
教师抽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补充,鼓励学生合理想象,大胆发言。
五、类文拓展
人有五件宝,四肢和大脑,
四肢会行动,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六、布置作业
1.会认双栏线里的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3口耳目
一年级语文上册金木水火土评课稿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儿歌,它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的韵文形式展示了一些汉字的构字特点。它是在第一课《天地人》的基础上,继续认识金木水火土五个高频字,理解所代表的具体自然事物。课文既有对第一课天地认识的扩充,又有新知识点的延伸一写字, 学一的偏旁,掌握从上到下的写字顺序。
【教学目标】
1.会认一、二等7个生字。
2.认识田字格,会写一、二等字。认识笔画竖横。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认识田字格,学写汉字。
【教学难点】
知道写字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的要求,知道一看二写三对照四改正的书写要求;
学习在田字格上写字,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儿歌:
教师出示读书姿势要求,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小朋友,爱读书。.
身直头正肩放平,
眼离书本一尺远,
读书姿势要记牢。
按照正确的读书姿势读一读第一课。 (教师纠正读书姿势。)
一年级语文上册d t n l评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一
设计说明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学得快,掌握得牢,就要变无趣为有趣。而游戏是孩子们快乐求知的源泉。因此,在本教学设计中,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游戏情境,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再现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所学新知识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汉语拼音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学生在摘苹果分苹果捏字母送信摆一摆等活动中,口、脑、手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轻松愉快掌握d、t、n、l四个声母的发音方法和字形,体会声母d、t、n、l和单韵母拼读的方法,懂得生活中我们要爱护花草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件,拼音卡片,写有声母、韵母的房子图两个,写有6个单韵母和8个声母的信封图。(教师)
2.橡皮泥。(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摘苹果。出示一幅苹果树挂图,树上结着6个单韵母苹果和6个声母苹果。引导学生仔细看看:这些苹果分别叫什么名字?自己轻声读一读。
2.请一名学生上来,把这些苹果摘下来,分成两盘,(出示两个有编号的空果盘图)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分。
预设:因为ɑ、o、e、i、u、是韵母,所以把它们放在1号盘子里,b、p、m、f、y、w是声母,所以把它们放在2号盘子里。
3.开小火车读1号盘子里的单韵母。
4.引导学生想一想:读声母时要注意什么?(声音要短。)
5.指名读声母。
6.引入新课:声母是个大家庭,它们共有23个兄弟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第4课中的4个声母d、t、n、l。
设计意图: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检查复习时,为了避免简单、枯燥,创设了摘苹果的情境,学生从上课伊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唤起学生对学习拼音的兴趣。
二、图文结合,学习音、形
1.课件出示字母d、t、n、l。
2.指名试着读一读,然后提问:你们见过它们吗?
预设:我在幼儿园里学过d、t、n、l这四个声母。
我妈妈教过我d的读法。
我问过奶奶t念什么。
3.学生同桌互读d、t、n、l。
4.学生个别读,教师相机讲解发音要领:发d时,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发t时,有较强的气流冲出。发n时,气流是从鼻腔出来。发l时,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
5.教师出示d、t字母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d、t,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口形。
6.学生捏着鼻子发l的音,体会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松开鼻子发n的音,体会气流从鼻腔出来。
7.出示n、l字母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8.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图中立起来的鼓和旁边的鼓棒组成了声母d。
跳舞的姐姐拿的伞把像声母t。
舞台上艺术节的彩门像声母n。
打架子鼓的小哥哥手中拿的鼓棒像声母l。
9.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画编一首字母歌。
预设:敲小鼓ddd,小伞把ttt,
一个门洞nnn,小鼓棒lll。
10.课件出示儿歌,指名领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
11.引导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能记住它们。
12.课件出示d和b、p;n和m;t和f;l和i。引导学生比较每组字母之间有什么不同。
13.课件出示左下半圆ddd,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小伞把ttt,一根拐棍fff,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一根小棍lll。学生自由读、同桌对读、小组对读。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的设计,巧妙地运用了情境图和语境歌。语境歌短小精悍,语言朗朗上口,富有童趣,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一下子就把所学的字母同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生活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难为易。另外,当单调的拼音字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结合在一起时,学生就会愉快地记住拼音的样子。加上儿歌是孩子们自己参与编出来的,很有成就感,所以印象深刻。
三、观察思考,学习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书中d、t、n、l四个拼音娃娃分别住在四线格几楼。
预设:d、t、l住在一格和二格,n住在二格。
2.指导书写d。
(1)课件演示声母d的笔顺,学生书空。
(2)指名说说d的笔顺。
(3)教师在四线格里范写d,重点讲解半圆要占满中格,竖从上格三分之二处起笔,到三线收笔。
(4)学生在四线格内独立仿写两个d。
(5)投影展示书写较好的范例,引导学生说说哪里值得自己学习。
3.指导书写t、n。
按照指导书写d的方法教师范写学生仿写互相评价再练写指导学生书写t、n,引导学生注意每个字母的占格、笔顺、笔画位置等。
4.学生独立仿写l。
设计意图:书写在低年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此环节教师设计时分为三个层次,指导书写d时特别细致,从笔顺开始,再到每笔起、收笔位置,占格等,教师都做了一一的讲解;在指导书写t、n时,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书空、仿写中渐渐掌握每个字母的书写要领及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细心观察在书写中的重要性;在书写l时,学生基本掌握观察方法,又由于这个字母比较简单,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练写。与此同时,在交流展示作品中,学生进一步体验到书写的乐趣。
四、动手操作,巩固认识
1.捏一捏。操作规则:学生利用手中的橡皮泥捏一捏今天认识的拼音娃娃,可以独自进行,也可以与同桌讨论合作。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动。
3.展示捏好的作品,请全体同学欣赏,结束全课。
设计意图:独特的教学手段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饶有兴趣的欣赏、展示是对学生内在需求的最好馈赠。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会成为学生记忆中永恒的财富。
一年级语文上册i u y w评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五
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1.教师讲故事,认识yi、wu、yu。
i、u、约好到公园去玩。(拿出卡片i、u、)它们年纪太小,路又不熟悉,怎么办呢?聪明的i、u、就去请爸爸妈妈来带路。大y妈妈对小i说:小i,我带你去!(将y卡片放在i前面)于是大y妈妈带着小i走向公园,两人走在一起,变成音节yi。大w爸爸也带着小u走向公园,(将w卡片放在u前面)他们走在一起,变成音节wu。小呢?爸爸妈妈不在家,没人带,急得大哭。大y妈妈跑过来对小说:小小别哭了,阿姨带你去,但是你必须把两滴眼泪擦掉。小擦掉两滴眼泪,高兴地跟着大y走了。(将y卡片放在前面,把上两点擦掉)他们俩走在一起,变成音节yu。
小结:声母和韵母站在一起,就可以直接用来给汉字注音了,那就是音节。
2.学习yi、wu、yu及其四声。
(1)(课件出示yi、wu、yu及衣、屋、鱼图)教师指生认读音节,讲解什么是整体认读音节。
明确: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可以直接给汉字注音。yu中的u实际上是,y和组成音节时,上两点省写。针对这一现象,师生可共编顺口溜:小见到y,擦掉眼泪笑嘻嘻;小见大y,脱帽行礼,去掉两点还念。
(2)(课件出示yī、y、yǐ、y)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齐读,再自主练读wu、yu的四声。
(3)出示汉字一和五,指生注音。
(4)学生用yi、wu、yu的四声组词识记。
yi 衣服 阿姨 椅子 容易
wu 乌云 无数 中午 动物
yu 淤泥 金鱼 下雨 玉米
三、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1.师生共同回顾课堂,交流学习收获。
2.读下面的儿歌,巩固音节。
wū云飞,下yǔ啦,ā y下班回不了家。来了y个小娃娃,他把yǔ yī送给她。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一年级语文上册i u y w评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四
课时目标:
1.学习声母y、w,读准音,认清形,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能认读音节yi、wu、yu,知道和y在一起组成音节时省略两点的规则。
3.初步区分韵母、声母和音节。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设置游戏,复现单韵母,巩固识记。
教师将分别写有6个单韵母的卡片分发给6个学生,请这6个学生站在讲台上高举卡片。再找一名学生,随机说出一个单韵母,则讲台上持有该单韵母卡片的学生蹲一次。依此进行游戏,玩中忆旧知。
2.教师指名听写字母,写在黑板上的四线格中,学生评议,然后认读其四声。
3.导入新课,书写标题。(板书:yw)
二、再学课文,研读字母
导语:我们都有爸爸妈妈,单韵母小i和小u也有爸爸妈妈。(出示写有y、w的卡片)小i的妈妈叫大y,小u的爸爸叫大w,大y和大w是声母,所以我们也叫它们声母y、w。声母y、w怎么读,又有什么作用呢?
(一)学习声母y、w
1.什么是声母。
声母是使用在韵母跟前的辅音,跟韵母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
2.学习声母y。
(1)(课件出示树杈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提问:图上的树杈像什么?
图片
(2)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观察嘴形,思考:y和哪个单韵母发音差不多?
(3)教师范读y、i,引导学生观察二者的不同,明确声母y。
3.学习声母w。
(1)(课件出示w形屋顶图)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屋顶像什么?教师引出w并板书。
图片
(2)引导学生发现:w和u读音相似,回忆教师讲的y与i的联系与区别,读一读w。
(3)教师范读,说明w轻而短,u响而长。学生自由读、同桌对读。
4.识记与书写。
(1)自编儿歌记字形:树杈树杈y,y,y,屋顶屋顶w,w,w。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y、w在四线格中的位置,范写并讲解笔顺。
(3)学生描红并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合作巩固。
(1)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课文插图,提问:图上哪些地方像声母y和w的形状?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像声母y和w?
(2)同桌合作用小木棒摆y、w的形状。
6.练写i、u、、y、w,教师巡视指导。
一年级语文上册i u y w评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三
学习单韵母
1.读准音。
(1)(课件播放鱼儿在水中吐泡泡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视频中有什么动物?它在干什么?(小鱼在水中吐泡泡。)教师引出。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听音、观察嘴形,掌握发音方法,学生跟读、自由读。
发音指导:发时,嘴唇撮成扁圆形,略向前突出,接近闭合,舌尖向前,抵住下齿背。
(3)学生独立编顺口溜:嘴吹口哨,,。
(4)教师指名读,相机正音,再指名领读。
2.识记形。
(1)(课件出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图片。
(2)引导学生对比观察与u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请一生合作做的手指操,其他学生两两合作模仿动作,体会的特点。
3.的四声。
(1)播放的四声音频,出示ǖ、ǘ、ǚ、ǜ,引导学生听音、观察再自由读
(2)教师出示儿歌,指导的标调规则。
图片
(3)教师依次出示迂回山路、金鱼、羽毛、玉米图,请学生找出隐藏在图片名称中的四声。然后打乱图片顺序,看谁说得又快又准。
一年级语文上册i u y w评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一
课时目标:
1.认识i、u、三个单韵母,能正确读它们的四声。
2.认清i、u、三个单韵母的形,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画上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教师自编故事。
2.出示写有i、u、的卡片,板书i、u、,教师带读。
二、初学课文,研读字母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去认识三个单韵母宝宝 i、u、,希望小朋友都能记住它们。
(一)学习单韵母i
1.读准音。
(1)(课件出示情境图中衣服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图片
(2)学生观察图片作答,教师相机教学衣服的衣跟单韵母i发音相同。
(3)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听音并观察教师发音的嘴形,掌握发音方法,学生跟读。
发音指导:发i时,开口度小,两唇呈扁平形, 上下齿相对(齐齿),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前部相对。
(4)回忆学过的汉字一,帮助正音。
(5)师生共编顺口溜:牙齿对齐i,i,i。
2.识记形。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i的样子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图片。
(2)教师做i的手指操,学生模仿
3.i的四声。
(1)(课件出示:ī、、ǐ、)引导学生观察i加上声调的变化。
(2)(课件出示标调儿歌)教师用动图演示i标上声调后变成ī、、ǐ、的过程。
图片
(3)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语指导学生练读。如ī,一二三的ī(一);,阿姨的(姨);ǐ,蚂蚁的ǐ(蚁);,意思的(意)。
(4)分组自由读i的四声,随后教师变序指名读。特别注意二、三声(和ǐ)的辨读。
一年级语文上册a o e评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aoe》是汉语拼音的第一课,上好了第一课,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今后学习拼音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借用课文情境图,让拼音教学化难为易,激发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对图画的兴趣更为浓厚,课堂上教师利用好插图表音、表形的特点,启发学生学习,学生很快就懂得了图跟拼音的音形的联系。
2.多样形式,保持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不持久。说顺口溜,做小游戏,既可以使他们时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对发音口型的记忆。
一年级语文上册a o e评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游戏):找房子。
2.老师引导学生将课件展示的12个迷路带声调的韵母宝宝送回家。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学生每说一个,老师点一下该韵母宝宝,若对了,韵母宝宝就会蹦蹦跳跳跑回家。
二、教写a o e三个单韵母
1.认识四线(从上到下)三格(上、中、下)。
提示:拼音字母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在四线三格中,要按一定的规格书写。
2.指导书写。
①教学ɑ。书写左半圆(c),从第二线下一点儿的地方起笔向左贴上第二线写半圆,下面贴上第三线,到第三线上一点处收笔,充满中格。再写竖右弯(),从第二线挨着左半圆的地方起笔向下写竖,与左半圆下方相接后向右弯。
②教学o和e。(方法同上)
3.学生自由练写。
三、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用拼音卡片复习三个单韵母读音及带声调的韵母读音。
2.师总结:现在我们学习了三个单韵母,还会给它们戴上声调帽子,课后大家还要多多练习这三个单韵母二声和三声的发音哟!
关注和推荐微信公众号小教学习资料,获取更多免费学习资料。
[教学板书]
1aoe
āǎ
ōǒ
ēě
一年级语文上册ai ei ui评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设计说明
六七岁的儿童特别活泼好动,自控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面对抽象而枯燥的汉语拼音,常会由于缺乏感性的实践而出现厌学、怕学的心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教科书对于本课呈现的方式也凸显了情境图学韵母游戏卡学儿歌的特点。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旨在体现两点:一是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游戏中学会三个复韵母的发音和音节的拼读;二是要把学拼音与识字、读文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将通过创设情景、编顺口溜、做游戏、合作拼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实践的氛围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课前准备
1.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2.音节词语卡片。(教师)
3.正面画有各种各样的蘑菇图片,反面有ai、ei、ui组成的音节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1.师生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参观一个神秘而有趣的地方汉语拼音果园。(出示课件:秋天果园、苹果树情境图)秋天到了,看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你们想得到这些丰收的果实吗?(生:想。)告诉你们,这些苹果的后面藏着许多拼音宝宝,如果谁能准确地读出来,这个大苹果就属于谁。
2.教师引学:学生摘苹果读拼音。(拼音内容为声母和单韵母)
课件出示:
3.教师引学:我们给苹果分类读拼音,这些苹果可以分两类,那应该怎么分呢?先和同桌研究一下,然后说给大家听。(学生研究后按声母和单韵母分成两类。)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游戏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的拼音果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把复习旧知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渗透了分类认识事物归类识字的思想。
二、合作交流,学习韵母
出示情境图,引出ai、ei、ui三个复韵母。
导言: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几个小弟弟和小妹妹围坐在一起听老奶奶讲故事。(课件出示文中情境图)同学们,你们瞧,他们听得多认真啊!
1.教学复韵母ai。
(1)孩子们,看到这位老奶奶,你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奶奶呀?
你爱你的奶奶吗?除了奶奶,你还爱谁呢?
预设:
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爷爷;我爱老师
(2)教学ai的发音,认清字形。
①把爱这个音读成一声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新韵母ai,(课件出示ai)你发现了吗?这位韵母朋友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单韵母有什么不同?(由两个单韵母组成。)像这样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字母叫复韵母,跟老师说:复韵母。
②教师引学:读复韵母,跟单韵母一样,也有发音方法。现在,老师来读ai,请同学们小耳朵认真听,小眼睛仔细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准备好了吗?(师示范发ai的音)
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老师的嘴巴在动。
我发现老师的嘴巴开始是大的,后来变小了。
③教师指导学生发音:你们真是神耳朵,亮眼睛。发现了读准复韵母的好方法。读ai的时候,就是先张大嘴巴发a的口形,马上滑向i的口形,口形由大到小是有变化的,读得快一点儿,就是ai。请跟老师一起读。(生发音)老师及时帮助正音。(指读、男生读、女生读、同桌互读正音)
(3)四声练习。
注意ai的调号标在a上,结合口语训练进行四声练习。
教师指导读。
āi:我挨着你,你挨着我。
i:冬天来了,到处都是皑皑的白雪。
ǎi:姐姐高,弟弟矮。
i:我爱爸爸,爸爸也爱我。
(4)拼读练习,巩固发音。
导言:ai也有许多声母朋友,比如n和ǎi可以拼成nǎi这个音节(出示拼音卡nǎi),谁会像老师这样把其他声母和ai的四声拼成一个音节?自己先大声地练一练。我们开列小火车吧!课件出示第40页ai的拼读图,变色一个拼读一个。
2.迁移方法,学习ei。
(1)看图说话引出ei。
大家看,小弟弟和小妹妹们围成了一个圈,是不是呀!在老师刚才的这句话中有两个音,请同学们注意听:miwi
(2)教学ei的发音,认清字形。
教师引导学生发音:接下来我们要认识第二位韵母朋友(课件出示ei)。ei和ai一样也是复韵母。它们的发音方法是一样的,想想刚才的好方法,自己动动嘴,试试看!读ei的时候,嘴巴是(从e的口形到i的口形。)(个人读、小组读)
(3)四声练习。
注意ei的调号标在e上。结合口语训练进行四声练习。
(4)拼读练习。
导学:ei也有许多声母朋友,比如刚才的mi、wi,谁会把其他声母和ei拼成一个音节?自己先大声地练一练吧!
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课件出示第40页ei的拼读图,变色一个拼读一个。
3.运用规律,合作学习ui。
(1)教师引学:打电话引出ui。
我们今天的第三位朋友在哪里呢?打个电话催催吧!谁会打电话(师做打电话的样子)?丁零零,丁零零。生:喂,你是谁?师:我是今天单韵母请的客人,你们别急,我马上就到,再见。
同学们,其实打电话时,已经用到了我们要找的第三位客人。打电话时,一开口就是喂,wei读成第一声的时候就是复韵母ui。(课件出示ui)
(2)教会发音方法。
同学们真聪明,看到ui就想到了复韵母的发音方法,怎么读?(指生说:先准备发u的音,马上滑到i的音,就是ui。)
(3)四声练习。可编成顺口溜在口语中练习。
师生共同完成山谷回声的游戏吧!
师:ui大山,你好!生:ui大山,你好!
ui我爱你们!ui我爱你们!
ui我会读ui了!ui我会读ui了!
(4)拼读练习。课件出示第40页ui的拼读图,开火车拼读。
4.结合语言,巩固运用:在生活中,我们排队伍,一个挨一个。这里就有韵母ai的读音。教师指导学生用这几个韵母组词,再说一句话。(学生组词造句,并尝试用多种方式记忆音、形。)
5.自主探究,总结规律: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努力知道了复韵母ai、ei、ui的读音。看,智慧老人又给它们戴上了四顶小帽子。(课件:四声调的韵母)谁能尝试读一读。(学生开火车顺序、逆序、乱序读四声调的韵母)同学们,这三个韵母的声调标在什么字母的上边,你们发现了什么?现在在小组内研究研究。(小组探究规律)师生总结标调规律:有a不放过,没a找o、e,i上标调去掉点,i、u并排标后边。
6.示范指导、练习书写:同学们,ai、ei、ui我们已经会读了,那怎么书写呢?现在,我们就把它们请到四线格内来做客吧!教师示范书写并指导:每个韵母是一个整体,两个字母要靠近些,但不要太拥挤。(学生先描红,再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预设:a占中格,i占上中格,书写时a和i要靠近一些。
e一笔写成,起笔横要写直;i占上中格,点不要写得太大。
u占中格,i占上中格,两个字母写时要靠近。
设计意图:变以往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变以往教师教给学生标调规律,为学生自主探究规律,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每一小节的后面适当加了游戏、儿歌、拼读练习,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了乐学、爱学的目的。
三、游戏活动,学习音节
1.在拼音森林里长满了蘑菇,这些蘑菇可漂亮了!小兔见了,高兴极了,他想摘一些蘑菇孝敬妈妈,可是要摘这些蘑菇可不容易,因为这些是音节蘑菇。什么音节蘑菇呀?看,谁会拼?(bɑibɑi)
2.只要你能拼出蘑菇上的音节就可以摘下蘑菇了。挑选自己喜欢的蘑菇拼一拼指名摘蘑菇拼读。
设计意图:游戏并不等于学习,但学习离不开游戏。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将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将所学知识一并巩固。
四、趣读儿歌,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汉语拼音果园,与ɑi、ei、ui成了最好的朋友。同时还掌握了它们的标调规律:有ɑ不放过,没ɑ找o、e,i上标调去掉点,i、u并排标后边。
设计意图:本节课用儿歌结尾,总结了本课所学,使学生对标调歌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突破难点。
第二课时
一、游戏探秘,复习巩固
1.师生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在智慧老人的陪同下,走进了拼音果园。其实,拼音果园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拼音果园,继续在拼音果园游玩探秘,好吗?(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aieiui》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复习旧知:要想走进拼音果园,先要闯关。(课件出示:拼音宝盒)打开宝盒的秘诀是开火车读拼音,(课件出示声母和ai、ei、ui的直呼)如果读对了,同学们就跟着读。注意,谜底揭开了(盒子显示一把钥匙,钥匙上有一句拼音句子)。谁能准确地读出来,谁就能最先打开拼音果园大门了!(学生读句子)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六七岁的儿童特别活泼好动,自控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面对抽象而枯燥的汉语拼音,常会由于缺乏感性的实践而出现厌学、怕学心理。设计闯关游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复习汉语拼音。使学生体会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
二、自主探究,认读生字
1.过渡:拼音果园大门打开了,好一幅秋天的图画,(课件出示:秋天景物)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跟着ɑi、ei、ui,坐上马车到拼音果园走走吧!(课件出示:ɑi、ei、ui坐着马车,音乐《铃儿响叮当》。)
2.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课件出示:课文画面)
到啦!同学们,一看到这景色,你最想说什么?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看图说话。)
3.了解图画大意,随机识字。
在这么美的郊外,老奶奶和小妹妹在干什么?
随机出示音节:mimeinǎinaipidu
(1)请学生自由拼读。
(2)开小火车拼读或同桌互拼。
(3)学生齐声拼读。
4.导学:是呀!小妹妹快乐地跑向老奶奶。
(1)认识轻声音节: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妹妹和奶奶这两个词语的音节,你发现了什么?(后面的音节都没标调,要读成轻声。)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吧!(师领读生自读指生读齐读)
(2)识记生字:现在拼读已经没问题了,那么,你们能记住妹和奶这两个字吗?跟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吧。
(3)书写词语音节:你能把mimei、nǎinai、pidu这三个词语的音节正确书写在四线格里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吧。
(4)教师范写pidu,强调两个音节间要留出大约一个字母的空隙,学生在本子上再次练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认读汉字,渗透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认字的意识,让学生明白识字和拼音可以相互帮助,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想象创新,练说故事
导言:同学们真了不起,一起来听听智慧老人对你们的评价吧!(智慧老人:孩子们,你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我们一起来练说故事吧!)
1.仔细看图说一说:同学们仔细看图,然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展开想象编一编:现在,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在组内把图上内容说一说,同组队员可以补充,然后推选优秀代表全班交流!(小组练说、教师深入学生中随机指导)(出示学生活动设计卡)
3.集体交流评一评:(推荐或自荐在全班交流并师生评议: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想象是否合理。)
设计意图:将学习汉语拼音与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相结合,做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四、自主学习,练读儿歌
1.过渡:这里这么热闹,把小白兔也吸引来了。(课件出示小白兔)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谈论小白兔有从外形上说的,有从习性上说的,有借助童话说的。(出示课文插图)那我们就一起打开书来读读文中的这首儿歌吧。
(1)教师示范读儿歌,学生认真听儿歌中每个字的读音。
(2)学生自主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3)同桌互相读儿歌,互相纠正读音,圈画儿歌中(本课要求学会)的音节。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4)识记生字,同桌互说记字的方法,在生活中找一找带有白和皮的词语。
(5)出示去掉拼音的儿歌,先自读,然后同桌互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学和老师。
(6)指名学生读儿歌,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7)借助课件齐读儿歌,注意读准音节词的读音。(课件:出示儿歌)
设计意图:学习汉语拼音的目的主要是帮助识字,因此,在教学汉语拼音的同时,联系相应的汉字和语言,边学拼音,边读小韵文,学习内容多样化,容易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及早尝到会拼音的成就感,在识字的过程中又巩固了拼读的能力。多层次地读儿歌,感知儿歌内容,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发现要学习的复韵母,有效地将学习拼音和学习语言进行融合,做到了阅读与拼音同步发展。
五、总结收获,拓展积累
1.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努力,我们顺利闯过一关又一关。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你们认真地学习拼音,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会越来越多,本领会越来越强。
2.拓展练习:课后,同学们尝试用学过的直呼方法读一读故事书中带拼音的句子,给家长或小伙伴说一说、演一演。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树立信心,使学生在闯关的过程中自己有所收获;利用所学的直呼方法,进行有效的阅读,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关注了以下三点,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1.注意了拼音与识字的联系。前面相拼的音节与后面接触的生字,有的是有联系的,所以教师在学习生字前,先复习拼音是有道理的,这样就减缓了学生借助拼音识字的难度。
2.教师把握了儿歌教学的规律。儿歌教学的重点就是朗读,能背的可以背下来,所以,教师在反复地强化朗读。由于孩子小,教师采取了领读、引读的方式,这都是很实际的做法。读的形式体现了多样性,特别让学生带着情感表演读,很符合孩子的需要。
3.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识字教学是从感知开始的,然后强调学生记忆,联系生活丰富词语,在读儿歌中再次深化,最后还进行复习巩固。
一年级语文上册zh ch sh r评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二
一、复习导入
1.认读卡片。
(1)课件出示z c s zh ch sh r,挑出翘舌音读一读。
(2)课件出示zhi chi shi ri,读一读,这些都叫什么?(生齐答:整体认读音节。)
2.随机抽取活动卡片请学生读一读。
二、练习拼读音节
1.出示书上第34页的音节,请学生自由拼读。
2.让学生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师:谁能给这些音节加上声调,并组词。
三、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都有谁?它们在做什么?(大猩猩在擦桌子;青蛙在折纸。)
2.拼拼读读图上的音节。(学生自由举手读、齐读。)
3.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擦桌子、折纸,根据拼音读一读。
4.师: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这些词语吗?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5.老师示范读绕口令,并分别伸出四个指头和十个指头做动作朗读。
一年级语文上册z c s评课听课记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Z、C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Z、 C与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3、 学会整体认读音节zi、ci, 会读它们的四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z c s的音、形、书写。
2.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的音形。
教学难点
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与三个声母的字形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和拼音王国的很多字母宝宝交上了朋友,不知你们是否已经能快速的叫出它们的名字了?出示卡片让学生读。
2、真厉害啊,看来你们真的是好朋友了。拼音王国的国王知道我们104班的小朋友很热情好客,跟拼音宝宝交上了好朋友,他也很高兴,昨晚他跟我说他很想教我们小朋友一种本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本领吗? (变魔术) 你们想学吗?不过他提出了一个要求:每个小朋友必须先认识几个拼音王国的几个新的拼音宝宝,才能开始玩变魔术的游戏。
(二)、学习z、c、zi、ci
1、 学习声母z
(1)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来到什么地方了啊,谁能来说说?引出声母z。
小姑娘在干什么呢?谁能来把写字这个词语说好。
她在写什么字呢?
对了,我们要认识第一个拼音宝宝就是它, 你们看看它像什么啊?
谁能来跟它打个招呼啊?讲解发音的方法。组织学生同桌练一练。
(2)拼读音节:声母都很喜欢交朋友,谁知道它都喜欢跟哪些韵母交朋友呢?
学生说,师板书。
谁能用我们以前的方法拼读这些音节呢?待会看谁读得最好就让他来当小老师。组织学生练习拼读。
谁能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
那谁能给它们加上声调读一读呢?
课中操:拍手游戏。
(3)整体认读音节教学
z的双胞胎来了,它们长的像极了,而且名字也很象,你们听听老师怎么跟它们打招呼,你们认真听,看看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自己练练。
2、学习c
出示图片,让学生自己学学。方法同上。
三、变魔术
我们已经认识了拼音宝宝了,现在就可以来玩变魔术的本领了。
你们可要看清楚了,老师用这根绳子变出了什么?你们学会了吗?那么你们同桌玩一玩变魔术的游戏。
现在我们全班小朋友一起来玩啊。师说z、c、zi、 ci让学生变魔术。
四、书写z、zi、c、ci
1、拼音宝宝跟我们玩了那么久了,现在它要休息了,你能帮忙找找它们休息的地方吗?学生说老师范写。
2、组织学生练习写。
五、巩固
1、 我们要和拼音宝宝说再见了,谁能再来和它们打声招呼呢?指名认读。
2、鼓励学生回家跟自己的爸爸妈妈玩变魔术的游戏。
一年级语文上册g k h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ɡ k h》是第二单元的三个声母,配有一幅夏天公园湖边的情境图。天空中,飞着一只衔着花环的白鸽,鸽提示ɡ的音,花环提示ɡ的形。湖中,一群小蝌蚪正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蝌提示k的音,蝌蚪与水草的组合提示k的形。岸边的长椅上,坐着一个正在喝水的小女孩,喝提示h的音,长椅的侧面提示h的形。第二部分是ɡ、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以及初次出现的三拼音节。ɡuɑɡuɑ揭示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左下是ɡ、k、h与韵母ɑ、o、e组成的9个带调两拼音节,中间和右下是ɡ、k、h与介母u以及韵母ɑ、o组成的6个带调三拼音节。第三部分是画画、打鼓两个词语,其中画、打是本课要认的生字。左边是两幅图,一幅图上是一只小浣熊支着画架在画画,另一幅图上是一只小老虎在打鼓。第四部分是儿歌《说话》。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画、打,要求书写的字母ɡ、k、h的笔顺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教学重点为声母ɡ、k、h和韵母组成的三拼音节、两拼音节的正确拼读,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上完课后,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三拼音节,拼读难度较大,借助拼读示意图讲清拼读规则,然后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以及识字单元中已学的火字,帮助学生正确拼读,降低难度。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有三种:一是三拼连读法,二是声介合母拼读法,三是介韵合母拼读法。根据学生学习拼音的具体情况,我选取的是第一种三拼连读法,即课本上三拼示意图ɡuɑɡuɑ提示的方法。借助三拼连读口诀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讲清拼读规则,然后展示具体事物图片,学生反复多次拼读操练,逐渐掌握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虽然刚开始学生学习接受过程比较慢,但是,万事开头难,相信一旦学生熟练掌握了三拼音节拼读方法,今后借助拼音阅读速度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成功之处
本课书写指导时,重点放到了两个新笔画,竖左弯和左斜右斜,循序渐进。先请学生观察占格位置,教师边范写边讲解笔顺和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学生练习书写师请学生到黑板上展示书写,全班共同批改纠错,仔练写,书写效果较好。
三、不足之处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声母的学习,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声母发音指导时,教师出示顺口溜学生被动接受,如果教师能放手,引导学生自己编顺口溜记忆发音,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会更好。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教师学会放手,让学生自编自己喜欢、有利于记忆的顺口溜识记声母发音。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2坐井观天评课记录
一、对于这堂课的感受
这堂课的开始部分我觉得眼睛一亮,课件出示了井的图片,指导写井字,然后拿出道具(小青蛙),听小鸟的鸣叫,最后导入课题,环节紧凑自然。讲到观的意思时,老师说:通过观的字形你能说说它是什么意思吗?我觉得这个提问有问题,教师也没有点拨怎样看字形。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里猜观的意思较好。后来朱老师在评课时,更加巧妙高超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让孩子们有了主动表达的愿望,那就是在板书的题目之前贴上青蛙的卡片,让学生说:青蛙坐井观天,这样一来,我觉得解释观就显得有点多余了,佩服佩服!质疑课题是常见的教学环节,很多老师都这样做。但是今晚的课题质疑我觉得有点不到位,尤其是当有一个小女生说:青蛙为什么在井里时,我觉得有点跑偏了,我当时想应该通过题目引导学生说说青蛙在哪里?在干什么?后来的区分渴、喝的歌诀更觉得有点乱了,没有把发现的权利给孩子,苏老师在发言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口渴要喝水,所以是三点水,喝水用口,所以用口字旁,简简单单,明明白白。让我想到简简单单教语文这句话。出示图片让学生用无边无际,对句子怎么读的强调都剥夺了孩子们的主动性。让我想到朱老师说的要结合原文,在原文里打来回,后来苏老师发言说结合原句让孩子说:(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这样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表达的愿望。总体感觉教学环节比较凌乱,学生没有充分地参与进来。
点评提纲挈领,击中要害,指导性特别强,不得不佩服洞悉问题的能力。总结了三点:1.低年级教学第一要搞清楚:字词句为主。2.针对文本特点设计操练环节。3.捕捉课堂中学生生成的资源。结合这三点,再回想朱老师的文章,课堂,发现这三点每时每刻都在教学思想里。最后朱老师对《坐井观天》进行了重构。
1.挖掘题目的独特价值。在评《普罗米修斯》一课时,我们给题目加了盗火二字,让人茅塞顿开,今晚又是在题目前放一个青蛙卡片让人拍案叫绝。
2.从青蛙的视角观察小鸟,体验落,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3.图片结合飞过了飞过了飞过了这一句式,理解飞了一百多里有多远,形象生动,如诗如画,不知不觉将我们带入一个美丽的画卷。
朱老师的课总是有这种浑然天成,令人流连忘返的感觉。
年级上册24课风娃娃评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风娃娃》一课,以儿童化的语言写出了风娃娃的善良、可爱和傻气,告诉了学生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意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本来预想的教学设计是先解决生字词障碍,再读课文1-4自然段。谁知课刚上了十几分钟,学生就呈现了疲惫的状态,有一部分同学基本都没听讲了,低着头做自己的事。我以为是课堂纪律的问题,于是停下来,整顿了一会儿纪律,就接着开始上课,可效果还是不理想。听着稀稀落落的读书声,我也没了兴致,感觉课越上越索然无味。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要把学生培育成人,须着力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而要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自己必须是一个火把,必须心中布满了炽热的阳光。由此可见,教师的激情对课堂至关重要。激情的课堂,教师的教态要有激情。对于低年段孩子,课堂上教师趣味性和儿童化的语言非常重要,恰当的肢体语言和动作会让孩子们更愿意亲近课堂。激情的课堂,教师的引导调动要有激情。当创设了孩子们感兴趣的情境时,他们自然就愿意跟随着老师的思路走进课文。激情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要有激情。教学方式既要切合实际,又要富于变化。当课堂拥有千变万化的面貌时,学生自然会对上课产生新鲜感。激情的课堂,要让学生和课文产生情感共鸣。课堂上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老师一味地强调知识性,忽略了课文的人文性,孩子们很难感兴趣,更不用说静下心来学习。
推荐理由:善于反思,才会前行地更稳、更快!拜伦曾说过: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没有激情,就没有诗歌。同样,没有激情的语文课堂就如同一潭死水,微风吹来,也许会泛起层层涟漪,但绝不会掀起大的波浪。那么,怎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呢?相信刘老师的思考会带着你我共同思索!
摘取自网络
二年级上册24课风娃娃评课听课记录
薛老师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所以教学生字时,用词串的形式,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情景创设,引导同学们尽可能多的组词,让学生不但会组词,而且能运用。比如使劲,引导学生想象运动会时,你的同学要使劲跑,你们呢为他使劲加油,当他快接近终点时使劲冲,看他得了第一名你们为他使劲鼓掌,在这个过程中有孩子一时想不出,薛老师幽默地问咱们上课时要使劲?思考,课堂气氛活跃,趣味十足。这样扎实的生字教学不仅帮助孩子深入理解生字,还能帮助学生学会在特定的语境中正确的使用词语,这是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
还要读得好、读得熟(有一定的速度,训练一分钟读4-5遍)、读得懂(也就是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每一次朗读训练都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然后还要讲得出(根据提示,复述故事)这里分三个层次的训练,第一个层次是短语的练习,比如帮助什么怎么样,然后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连起来说风娃娃帮助风车抽水,结果怎么样,练习概括。第二个层次是出示每一段对应的图片,根据关键词理清课文的思路,风娃娃来到哪里,看见什么,他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第三个层次是补充拓展生活中不同情境的图片,比如风娃娃看到农民伯伯辛勤耕种、看到蒲公英向阳而生、早晨来到雾蒙蒙的无锡,用刚刚的句式练习讲故事。
最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风娃娃总是吹,有人感谢它,有人责怪它,这是为什么?学生一开始只说到因为它有的时候是好风,有的时候是不好的风。就顺着孩子的思路,具体举生活中的例子区分:1.不同时候来的风叫不同的名字,春天来的叫?夏天?早晨?傍晚?2.不同地方来的风也不一样,东边?南边?海上来?山谷里来?3,不同温度,不同大小的风也不一样。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深入理解风娃娃的不同状态,慢慢自己概括到人们需要的时候吹的风是好娃娃,人们不需要的时候吹的是坏娃娃。
三年级上册11课一块奶酪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一块奶酪》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记叙了蚂蚁队长带领蚂蚁搬运食物,把奶酪渣让给最小的蚂蚁的故事,赞扬了蚂蚁队长严于律己,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读演结合,激发朗读热情。指导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点,朗读教学不能泛泛而读,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在进行教学时,我让孩子们首先自读蚂蚁队长喊话的部分,接着让学生当一当体育队长,请他们体验蚂蚁队长这一角色。让他们根据课文中的对话,再联系体育老师上课的样子,对全班发号施令:稍息立正,向后转!这一环节激发了全班的朗读热情。并在这一过程中讲解多音字稍,加强学生对这个字的识记和运用,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成功之处
针对本课内容,我认为有以下成功之处:
1.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蚂蚁队长在搬运奶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有哪些这一问题,让学生6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遵循找找、读读、谈谈、再读读的顺序,首先出示表格,让学生找到相应的文字和段落,接着请同学自由地朗读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然后与同学进行讨论,学会找关键词来理解蚂蚁队长的心理活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畅所欲言,在老师的引导下,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创设情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播放学生课间视频,让学生针对视频里的一些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让学生自导自演这篇童话故事,将童话内容演一演,学生积极性高涨,生动的表演活跃课堂氛围,使得课堂生动有趣。集体表演《蚂蚁之歌》,使课堂充满童趣。
三、不足之处
回顾本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时代的变化,现在的学生随时随地能见到奶酪,认为奶酪是很平常的一样事物。不认为奶酪很有吸引力,甚至觉得奶酪不好吃,无法体会奶酪的诱人。因此很难理解奶酪在文中对于蚂蚁的吸引力是那么大,这样对于蚂蚁队长的矛盾、复杂的心理难以理解。在教学时学生虽然能回答出问题,但对蚂蚁队长激烈的心理活动还是难以把握。
四、改进措施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对话的练习,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形式理解课文。
2.教师要处理好课堂的收与放。略读课文正是放手的好机会,要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考,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反思2
《一块奶酪》是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内容生动有趣。我在教这篇童话故事时,以情境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讲生活中自己看到的蚂蚁搬食物的情景,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故事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采用学生自主识字,老师巧妙点拨的生字教学,效果较好。
初读课文,我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然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这大大激发了孩子识字的热情,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不但提高了识字效率,学生们也学得愉快而轻松。
二、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在指导课文学习环节,我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上这堂课。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这个教学理念,我在教学《蚂蚁队长》中设计了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教学。
其次,我利用孩子们特别喜欢上体育课的心理,让大部分孩子都真实的体验了一把蚂蚁队长,让他们随着课文中的角色对话自己对全班发号施令,稍息立正,向后转!这一环节激发了全班的朗读热情,并在这一读演结合的过程中强化了孩子们对于多音字的识记与运用。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感动,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生。课堂上,我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面对美味诱人的奶酪的小蚂蚁,随着文字走进蚂蚁们的内心世界,感悟体验蚂蚁群的自律,毅力,体验作为队长的蚂蚁的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从而受到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规定:中年级的学生要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说话是写话的基础,而三年级又是从说到写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说的训练。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拓展延伸中,让学生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这在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说话的能力。
不足之处:该放手就放手,略读课文,正是放手的好机会,教师完全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一宽松、和谐、民主的平台上,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共享学习成果。
三年级上册课文7听听,秋的声音评课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这一课是一首抒情意味很浓的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秋天具体可感的声音,所以我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们再一次体味秋天特有的风情。
课文第1、2小节结构相似,都是先发出听听,秋的声音的邀请,接着描写一事物的动作,然后以拟声词具体描述声音。我对学生说:你看诗中作者把秋天的声音写得那么可爱,那么富有韵味,抓住了秋天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你能不能也模仿作者的写法,展开想象,抒发一下自己感受到的最美的秋的声音。
教室顿时安静下来,看到孩子们沉思,我很高兴,知道他们在回味自己曾经感受到的秋意,在进行思考,组织语言。不一会儿,商依然不自信地举起了小手。我送给了她一个微笑,鼓励她做了第一位小诗人:
听听,
秋的声音,
小蜜蜂振动翅膀,
嗡嗡,
是和花朵告别的歌韵。
有了商依然的示范,更多的孩子举起了小手,石欣雅说:
听听,
秋的声音,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
呱呱,
是和荷叶告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秋风吹动树叶,
刷啦刷啦,
是树叶和大树告别的歌韵。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更多的孩子举起了小手,学生的思维又如同一片火花去点燃另一片,一直延伸到下课,学生们还在围着我,给我说:老师,我也想好了,你提问我吧。
总之,教完这课以后,我的收获颇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应注重学生的语感,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开辟各种途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时我们觉得孩子们不回答问题,应该是教师引导的方向或是提出的问题不合适。
三年级上册14课小狗学叫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一、课文究竟让不让孩子们的预习和通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学习预测这一阅读策略的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有了前两篇课文的指导学习。本篇课文其实不用在课堂上让孩子通读或默读。通读和默读一来比较占用课堂时间,而且有部分孩子并没有真的去默读,他们在随大流中,其实是白白的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二来,本单元就是学习预测这一阅读策略,提前让孩子们预习或者读了故事,孩子们的预测几乎全部都是被课文内容带着走,其实就失去了预测的意义。提前预习,就好像让孩子们揣着明白装糊涂,着实不合适。
二、如何在这篇文章中训练孩子们的预测能力?
训练孩子们的预测能力是本单元、本课的落脚点。如果孩子对这个故事完全没有概念,课文梳理也不能很好的进行,和张老师讨论中发现,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用快速浏览的方法,浏览第1至第9自然段,让孩子们知道故事的开端:小狗因为不会叫遭到别人的批评。进而在利用课文插图,让孩子们进行预测。(从54页的插图,可以预测出小狗在跟小公鸡学叫,从小狗的表情上可以看到,它很投入,很认真。从55页的插图上,可以预测出小狗心情不好,受到了打击。)依据两幅课文插图,孩子们的预测一定有跟原文的故事发展的一样的,也会有或多或少的跟原文中故事的发展不一样的,这可以让孩子们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一边阅读一边预测的乐趣。
三、三种结局应该如何处理?
课文里给了三种结局,分别是遇到了小狗遇到了小母牛、碰上了农民、听见了奇怪的声音汪汪。
我认为这三种结局除了引导孩子多方面、多角度的预测,还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写作训练点。例如,第一种结局,可以引导孩子们利用童话反复的特点,以课文为范式进行写作。第二种结局,可以提示孩子们加入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第三种结局,孩子们很容易发现小狗找到了同类,找到了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写结局时候,可以用上细节描写,来突出温暖、团圆的感觉。只是,我还有一个思考,这样的写作引导,是不是又给孩子们设了一个框框?
教书跟学习一样,没事多琢磨琢磨,就会发现其中的趣味,有了趣味就能教得舒心,读得通透。
教学反思2
《小狗学叫》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的是一只不会叫的狗学习叫的故事。文章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人在成
长过程中的一段心路历程,不同形象暗示了形形色色的人所构成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三种结局则提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会造就不同的人生之路。故事暗示小狗终于成为真正的狗,找回迷失的自我的主题。童话以现实为基础,幽默地展示现实中某些现象,使人们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本课教学课堂小结这一环节中,我考虑到思维的发散性,于是要求学生说说读了这则童话后的收获和感受,要求从小狗、小公鸡、狐狸、杜鹃、猎人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感悟,学生说出很多令我始料不及的答案,真正做到了发散思维的目的。
回顾本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作者虽然为这则童话主人公就设计了三种结局,并且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哪种结局更好一些,为什么?但是学生的答案相对来说比较统一,都认为第三种结局更好一些,对于其他的结局,即使有的同学能想出,篇幅也是很短,或者照搬课本中的情节,没有创新
四年级上册2课走月亮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想让学生能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意境的美,就要把文字变成形象可感的东西,变成学生头脑中的画面,然后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感悟文本。
在讲《走月亮》这篇课文时,我通过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联想生活中的景色,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具体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触摸、去感受,使学生感受文章意境。例如在教学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时,我引导学生调动生活体验,发挥想象。我问:你读这句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由文本拉向了他们的生活,学生的回答缤纷多彩:老师,我看到皎洁的月光洒在溪面上,溪面是忽明忽暗的!老师,我看到了一条细长的小溪,溪面上银波荡漾;小溪潺潺地流着,一路欢歌;我闻到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泥土和野花的清香!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好像真的看到了那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美景,此时学生透过文字看到了一副动态的,有声音、有香气的画面,这时候学生再读文章,就是带着头脑中的画面,带着自己的感受美读了。
《走月亮》一文也展现除了母女之间的温情。于是我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自己和妈妈在一起时的情境,感受和妈妈在一起是多么的快乐、幸福,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例如我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这个小姑娘,妈妈在溪边洗衣服,你会做什么游戏?学生想到的不是文中的作者,而是自己,学生回想起妈妈在做事情,自己在一边玩耍的情境:我会趴在妈妈身上撒娇。我会和妈妈捉知了猴。、我会和妈妈听虫鸣,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学生回忆起自己和妈妈在一起时的情形,是那样的快乐、幸福,这是学生联系生活、深入生活得出的情感体验,这时学生再读书,就是用心读书,用真情实感读书了。
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作为老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文字时,也要联系自己、联系生活,感悟自己、感悟人生。
教学反思2
不足:
1.学习状态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谈的很少,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只是默默听讲,默默记笔记,不善于表达。而且我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也只是讲了流着抱着两个关键词。在课堂上,本该是学生对文本畅所欲言,但是大部分学生默不作声,教师单纯地讲解效果一般。
2.语段解读
本单元阅读重点训练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走月亮》中的景,都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寄情之景,每一处景物中,都有幸福的味道那是牵着妈妈的手一起走月亮时见到的、回忆起的景。边读边想象画面,一定是读者代入了情境中的想象,而非单纯地想象文字所能呈现的客观画面。
在第四自然段中,最后一句中的去看看的内容,都是前面所领悟的内容:
3.对文章情感的体悟
《走月亮》是学生课堂阅读的第一篇正式意义上的抒情散文。本文无论是语言、意象,还是情感,都富有诗意,并且文中描写的景,抒发的情,都是学生熟悉的,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可触。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它是一根情感线,既层层深入地抒发了跟阿妈走月亮的欣喜和幸福之情,也起到了在结构上串连全文的作用。课文正是以这句话为线索,循着这样的情感脉络把读者一步步带入美好的画意诗情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没有过的讲解,但我相信学生通过朗读能体悟。
四年级上册课文1观潮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说是教后反思,准确讲应该是线上教学课后反思。
开学第一天,线上教学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不知道孩儿们在家里到底学得咋样?课后,我留了一点抄写和朗读的作业,打开学生作业批改,你不得不感叹:好学生就是好啊!认真的书写让我超级感动,一笔一划中你能读出这个孩子的踏实和上进,感觉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我仿佛从字里行间看到这些孩子在冲老师招手微笑呢!赏心悦目的作业真的可以给老师续命啊!
说回《观潮》这篇课文,我觉得太难上好了。这篇文章按照总分的结构,清楚地描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时钱塘江大潮的盛况。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这该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呢?
方法一:逆向思维教学
老师教学时一般会先出示一些词句,朗读后会问孩子:读到这儿,你的脑海中想到了什么画面?谈谈你的感受。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第二课时的重点段落分析。如果要把语文要素贯穿整篇课文,在第一课时的字词教学环节,我们也可以这样设计:
同学们读到这些词语的时候,脑海中一定会浮现一些画面。老师出示几幅图片,你能不能说出对应的生词?
方法二:归纳言语支架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这个要素听起来挺虚的,如何让学生做到对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侃侃而谈呢?这需要老师提供有助于学生表达的言语支架。比如:课文第四段旁边有个气泡,旨在引导学生谈想法的时候把话说完整,并且尽可能多的调动自己的感官,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感受。
如果想让学生的话变得更多,我们还可以适时地鼓励学生采用关键词法、联系生活经验、结合插图等方式丰富孩子的表达。
教学反思2:
《观潮》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平静到奔腾咆哮再到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难点是:
1.理解重点词、句、段。
2.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抓重点段,领悟钱塘大潮的奇。
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天下奇观这个词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感悟钱塘潮的奇,更近一层理解天下奇观。主要抓住课文的3、4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描写大潮的声音和形态的变化的词语,写出了潮的气势宏伟。如隆隆响声白浪翻滚白色水墙风号浪吼等,运用了比喻、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的景象。再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对观潮者神态、动作的描写,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又沸腾起来等词语,体会观潮的人数多、热情高涨,体会间接描写的表达方法,感受大潮的奇特。
2.指导朗读,感受雄伟奇特的景象。
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本情感的基础上,我着重采用了朗读的方法。首先指导学生们自由朗读,再谈感受,并鼓励他们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接着我进行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体验钱塘江大潮声音、气势的变化。重点抓住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一句,为了突出钱塘江的壮观气势,应该读得稍快一些,强调指出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颤动等短语或词语。然后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使学生看到真实的情景,感受到大潮的雄伟壮观,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边读边想象画面,再读课文,感受大潮的奇特。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而且激发了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统领全文,学习表达方法。
教学时,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潮来时部分,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学生从大潮的声与形的变化中,就能知道作者是由远及近地观潮。再让学生找出由远及近这一观察顺序的词语:远处过了一会儿向前移动再近些越来越近。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结论。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观潮的过程,学生一下子就找到早晨中午一点左右这些表示时间的字眼。本课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是一篇习作的好典范。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整堂课中,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如在读、议、品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句我便导哪句,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老师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民主意识也比较强,经常转换角色,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学习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
三、不足之处
1.字词的学习、理解过于粗略。由于是新学期的第一课,学生还没有完全融入到课堂学习中,预习的不够充分,对于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懒得查阅工具书进行理解,对个别词语的运用、意思理解不到位,阻碍了对文本的理解。这个自学能力在四年级一定要培养好。为高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
2.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待提高。过了一个假期,学生有些懒散,读书不积极,拖长音,不整齐。以至于个体朗读也令人不满意。通过指导,有所改善。以后还要加强训练。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启发谈话:平时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玩?把觉得最好玩的地方和同学介绍一些,并说说为什么觉得这个地方好玩。接着在初读感知后,让学生谈谈读完课文后的体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进行教学,进行引导第一段的学习。然后再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加深巩固。并进行相应拓展,最后让学生在课后找找资料,培养对家乡,对祖国美好景色的热爱之情。
四年级上册23课梅兰芳蓄须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听课感受:
1. 说课老师直切主题,提问:对于梅兰芳,你有什么了解?通过读关键词的方式,让孩子大致了解了梅兰芳的个人信息和时代背景。
2. 时光轴这一环节的设计,让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关注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得到了落实。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时光轴运用串联事件的方法说本课的主要内容,几位站起来回答的同学表述得都非常清晰。
3. 说课老师还进行了方法迁移,从课文到写作,写事作文,我们可以学习课文中归纳小标题的形式进行主要事件梳理。
4. 后半部分教学中,说课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深刻的字词或者句子展开精读学习。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在一旁进行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 提问,为什么梅兰芳要拒绝演出?说课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了梅兰芳大师高尚的人格和深深的爱国情怀。
6. 联系《孟子》电影《梅兰芳》丰富学生课外积累。
7. 归纳自然段段意,理出关键事件,最后串联起来。一切都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学情进行。
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评课稿听课记录
开课伊始,教师请学生再读课题,然后,自上节课的从色素、身段的角度感受到作者笔下优雅、清新、淡雅的白鹭就像一首精巧的诗出发,让学生默读课文六到八段,思考还能从哪里感受白鹭就像一首精巧的诗。学生自学之后,一名学生结合第六段,谈到了自己从文中的一个钓字感受到作者让白鹭动起来了,富有画面感;一名学生同样关注的是第六段,但这名学生谈到的却是自己从镜匣有心人中读出的白鹭的美;第三名学生起立为大家朗读了课文第七段,并抓住文中的悠然和望哨谈到了白鹭在树顶望哨的美;第四名学生则从第八段中的恩惠和低飞中看见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于是,教师分别抓住学生从第六到八段的内容中提到的钓望飞,引发学生对这三段话中对白鹭各种姿态中的行为之美的关注。(板书:行美)在这个环节,学生虽然结合六、七、八段所描写的画面,给出了教师想要的回答,但我以为,教师还能从哪里看出白鹭的精巧的问题是不恰当的,三幅优美的画面,三个充满韵味的场景,与教师口中的精巧有何关联?怪不得学生的回答,几乎无法与精巧对上号。
有了对六到八段的整体印象,教师便先请学生聚焦课文第六段,仔细品味,想象画面,看看自己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白鹭。一名学生表示,自己看到了一只美丽的白鹭,另一名学生更高明,谈到了立于水田里钓鱼的白鹭宛如一幅山水画。教师根据两名学生的回答中都提到的钓展开了一连串的追问和启发。
师:白鹭真的会钓鱼吗?
生:应该是捕鱼、捉鱼。
师:那么,钓鱼能否换成捕鱼捉鱼?
生:不行,钓鱼显得它有耐心。我见过人在夕阳下耐心钓鱼的画面,那是很美的。
师: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来到清水田里,看见悠闲的白鹭,那雪白的
生:蓑毛。
师:那全身的
生:流线型结构。
师:那铁色的
生:长喙。
师:那青色的
生:脚。
就这样,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感受到,白鹭立在水田中,即使不钓鱼,就那么站着,就很美,就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学生语)。
在柔美的音乐声中, 学生将第六段齐读一遍后,教师继续引发学生对画面的想象:
师:放眼望去,远处可以看见
生:高耸入云的山峰。
师:抬头
生:夕阳西下。
师:低头
生:白鹭钓鱼的身影倒映到清水田里。
说到这里,教师再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高远的天空、透亮的水田雪白的鹭所构成的画面,一面感受着一钓一捕之间,一字千里的境界之差,一面将第六段背诵了下来。
学生背完第六段,教师在课件中出示动图,将一只白鹭嵌入画框,顺势范写嵌字后,让学生谈谈生活中哪些东西需要嵌,学生谈到了美丽的照片和珍贵的钻石。于是,教师在让学生根据画面取名字之前小结,作者眼里,文中的画面是珍贵、美丽的,因而需要嵌。
巡视结束,教师根据学生板贴的取名字卡,帮助学生梳理出取名的格式,如水田钓鱼为地点+活动,白鹭垂钓图为事物+活动。原本,教师似乎想从板贴的几个名字所共同提到的水田中总结出对地点的关注,不料一名学生却关注了水田立钓图的立,教师因而顺水推舟,请原创学生谈谈这个立中的奥秘。原创学生表示,相比于平平常常的站,立显得更优雅。于是,教师再次表示,站与立之间,一字之差,境界千里。有此认识,教师随即在课件中出示自己下水为一组白鹭图片创作的名字,请学生就眼前图文结合、教师下水的《羽》《晨嬉》和《优雅共舞》谈谈自己的感受。一生谈到,《晨嬉》一词,简洁地点明了图中的时间与白鹭活动,贴合图中内容。教师立即表示,这是抓住特点的取名方法。另一生谈到,《优雅共舞》中,优雅指向形态,共舞乃是拟人。教师肯定了第二名学生的分析之后,当即请学生修改自己所取的画面的名字。在对修改稿进行交流时,教师先请学生关注《镜水鹭渔》,一生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肯定了题目中对比喻和拟人的灵活使用后,教师请原创作者说说自己的创作初衷,原创作者表示,自己是从文中的镜匣想到镜,从水田想到水,再将主角定为鹭,最后,抓住白鹭的行为,将渔活用为动词。这一番既抓住了画面内容的重点,又符合文意的取名说明,获得了教师的赞赏。接着,教师再请学生聚焦《山水白鹭》,原创作者自述此处使用的是背景+主题的取名方法,教师显然看出了这个题目的问题所在,于是,在教师的启发下,一名学生表示,这样的题目,既未写明白鹭在做什么,也不能令人对文中所写的内容产生具体的想象,因此需要继续修改。
五年级上册23课鸟的天堂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鸟的天堂》对这届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之前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出现过,在备课时我就有点迷茫:之前学过的课文那我这次应该教什么呢?兰老师在之前的课文中已经对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拓展了写作我是否还要教写作呢?关于教学内容,我听取了傅老师的建议类文阅读。我将本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带学生回顾了作者两次去到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并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榕树的大和茂盛、鸟的多和欢快,领悟作者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第二课时让学生阅读了另一位作者的文章《好一个鸟的天堂》,从中比较两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习除了动态描写、静态描写以外的描写景物的方法虚实结合、多角度。两节课上完后,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对第二课时的内容更感兴趣,因为是新鲜的,而课文内容对他们来说已经很熟悉了,再去花大量时间讲授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教语文不仅仅是教课文,更重要的是教策略方法。
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这是我第一次给五年级的学生上课,我对于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不是很了解,所以这次的字词教学准备得不够充分。我以为高年级的学生阅读障碍不大,在字词方面的教学可以一笔带过,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读了两遍生字后就简单讲了三个词语,未对多音字颤进行详细讲解,也没有拓展暇的形近字,致使学生理解不透彻,自然就不容易记住。课后想想,确实是自己不够细心、没有考虑周全,我应把颤的两个读音及组词展示在课件上,而不是口头表述,应引导学生关注暇是日字旁,从而让他们理解这个字的含义及应接不暇的意思,并拓展形近字加深印象。
关注学生的上课状态,把课堂还给学生。第一课时我上得有点糟糕,主要是因为学生不积极发言,而我又没有想办法引导,只顾着自己要完成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的存在。这导致我在指导朗读环节忘记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只做到了授人以鱼却没做到授人以渔。要是课上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处理节奏、重音的方法,那以后换成其他文章,朗读也不是问题了。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发言,傅老师叫我第二节课把彩虹糖带上,因为有了奖励学生就会更有动力。果真,第二课时的效果确实好很多,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而我的课也越上越顺利,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探讨自己喜欢的描写景物的方法。通过课后和兰老师、傅老师的沟通,我意识到上课应多多关注学生,关注哪些学生爱发言、哪些学生不爱发言、不发言是因为没听懂不知道还是知道答案却不敢表达,作为一名老师,就应该时刻为学生着想。
五年级上册17课松鼠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1、了解说明对象松鼠的特征与习性,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2、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3、体会科学小品文生动、准确的语言。
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我通过完成填空、自我介绍的环节,先对松鼠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与习性。再通过你说我猜的环节,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完课内的知识点之后,学会迁移和灵活运用。
2、在梳理完文章内容之后,让学生思考《松鼠》一文运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在学生答出逻辑顺序后,带领学生明确逻辑顺序的概念,同时简单复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以达到第二个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文章是如何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3、在再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通过比较辞海词条和课文《松鼠》第二自然段对松鼠的不同说明,来体会《松鼠》一文语言的生动性。在对比阅读后,学生表示更喜欢课文第二自然段对松鼠的说明,因为辞海词条的语言平实,对于学生来说稍显枯燥,《松鼠》一文的语言更生动形象,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说明文的语言不论是平实还是生动,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准确。在辞海词条中,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松鼠的体长。在《松鼠》一文中,经常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我利用板书将文章的结构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作业布置方面,学生在当堂练口头作文的基础上,如果能补充介绍小动物习性或其他方面的特点,就能写成一篇生动形象的科学小品文。回家后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写在大作文本上,将学生的口头练习最后落实在笔头上。
5、学生的情感培养方面,我在教学的最后对《松鼠》一文进行了总结和升华:布丰写松鼠,不是完全用客观主义的态度来写,而是带着亲切的情感,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所以整篇文章语言生动,饶有趣味。对待万物,我们应保有一颗温暖的心,有真爱,才有美好。
在整节课中,我认真落实了听说读写,围绕着中考考点来设计提问问题。总体来说,预设的教学内容基本完成,各环节的用时和预设的相差不大,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积极主动。
作为一名新老师,面对公开课,心情是忐忑紧张的。在讲课结束后,我结合课堂观察和评课时各位老师的评价,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反思,课文《松鼠》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下:
1、专业行为表达:从指标的数据来看,指导学生阅读和朗读有4次,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有3次,指导学生分析评鉴有1次,指导学生读写结合有2次,引导发现并解决问题有1次,点播思考问题的路径有2次,进行思维方法指导有1次,用文本指导审美有1次,重视人文熏陶有1次,讲授精彩之处有3次,重要知识解释准确有1次,关联旧知识和课内外迁移有2次,强调重点恰当有1次,板书运用恰当有3次,点评学生到位有2次,纠错及时有2次。根据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因势利导培养使命感方面,由于文体的关系,在教学中有缺失。
根据各位老师的留言点评,《松鼠》一文的教学在专业行为表达方面的不足之处如下:
(1)在讲解的过程中,有些环节可以放手让学生们去完成,比如自我介绍时,我担心学生找不到关键词,就自己先作了漂亮一词的示范。后来我课下和学生聊天的时候,发现漂亮恰恰是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所以在学情分析上,还要再下功夫。
(2)在对学生的评价上,要更有针对性,要学会抓住学生回答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总结,不是简单地评价很好、不错等词。对于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和引导。
(3)预设性过强,引导的语言过多,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用词不够准确,语言不够精炼,有些时候话语过于重复啰嗦。
2、媒体应用行为:从指标的数据来看,投影预设的课件页面有9次,现代媒体运用有11次,投影学生学习成果有1次,播放声像资料有1次,阅读教科书内容有5次,完成教科书活动有2次,教师板书有4次。根据具体数据进行分析,纸媒教材运用、传统媒体运用和现代媒体运用效果都为等级A。
综合各位老师的留言点评,《松鼠》一文的教学在媒体运用行为方面的不足之处如下:
(1)课堂导入播放海绵宝宝的片段,使学生较快进入情境,幻灯片重点突出,板书条理清晰。但在播放幻灯片和书写板书时,有时会出现延迟的情况,所讲内容和幻灯片展示没有及时对应上。
(2)由于文体限制,利用实物模型教学和电子模拟实验没有出现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3、核心素养培育行为:从指标的数据来看,语言积累丰富有11次,解读文本精当有3次,表达阐述到位有2次,联想想象丰富有1次,思维发展与提升有5次,探究有理有据有2次,收获审美体验有2次,发展审美体验有2次,口头书面创作有2次,文化传承与理解有1次。根据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文化视野与增强使命感这两个方面在教学中都呈现得较少。
综合各位老师的留言点评,《松鼠》一文的教学在核心素养培育行为方面的不足之处如下:
(1)在审美鉴赏和创造方面,让学生对比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和生动,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热爱自然,善待万物。文化传承和理解方面有所欠缺,这与《松鼠》一文的文体有一定的关系。
(2)文本解读详略得当,但在语言品味板块,留给学生思考感悟的时间还是有些短。对于作者如何做到生动地说明小松鼠这个问题,应该留出较宽裕的时间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之后再进行回答。
4、师生交往行为:从指标的数据来看,教师讲解学生倾听有8次,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有8次,教师提问全班回答有5次,学生回答教师理答有4次,学生质疑教师解答有1次,学生交流互相评议有2次,指导学生讨论或辩论有2次,教师激情感染有3次,班级气氛热烈有2次,个体表现突出有3次,教师点评用语有针对性有3次,教师点评用语有激励性有2次,有理有据纠错且保护学生自尊心有1次,进行形成性检测有2次,及时反馈检测效果有2次。
综合各位老师的留言点评,《松鼠》一文的教学在师生交往行为方面的不足之处如下:
(1)语言具有感染力,教师讲解学生倾听比重较大,学生对文本的主动思考和探索还是少了一点。教师提问,个体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较多,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学生互评较少,这个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加注意。
(2)在点评过程中,针对性不够,很多时候重复使用很好、不错、非常好等词,没有很好地抓住学生回答的重点,并及时地进行总结。
(3)教学预设方面可以更灵活些,不一定要学生答到幻灯片上预设的关键词,对学生多元的想法和感受再包容一些。
5、课堂提问行为:从柱状图的数据来看,问题指向性明确,没有模糊不清的问题。问题类型方面,描述性问题的百分比为43.33%,判断性问题的百分比为23.33%,论证性问题的百分比为6.67%。获得答案的途径方面,42.86%靠阅读教科书和资料,54.29%靠学生思考,2.86%靠学生谈论。应答方式方面,80%为个人应答,20%为集体回答,无合作交流。学生应答水平方面,74.29%的应答基本正确,25.71%的应答正确有逻辑。教师理答方式方面,48.48%为直接评判,48.48%为追问和补问,3.03%为组织评议,无批评或不理睬的情况。课堂提问与学生应答情况总体来较好。
综合各位老师的留言点评,《松鼠》一文的教学在课堂提问行为方面的不足之处如下:
(1)问题明确,针对性强,难度适中,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出来。问题类型多为描述性问题和判断性问题,论证性问题的比重较低,问题的类型较为单一。
(2)获得答案的途径多为读书和思考,应答方式多为个人回答。在课堂问答方面比较缺憾的地方是缺少小组讨论。在课前预设时,关于说说辞海词条与《松鼠》第二自然段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这个问题,我预设的是学生先集体朗读辞海词条,女生再朗读《松鼠》第二自然段,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来回答问题。结果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我太过紧张,在学生自行比较后就让个人来进行发言回答。教学结束后,我觉得这个疏漏是可以避免的,在今后的公开课教学中我也会调整心态,以更好的状态来进行教学。
去年六月,我从上海回到家乡,来到昆明三中,转眼一年,秋去春来。怀着对昆明三中的向往和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憧憬,我捧着一颗炽热的心重返校园,完成了新的人生角色的转变。我听过晨光中最动人的读书声,我看过灿若云霞的三月樱花,我在星光下静静聆听风穿过操场的声音。我遇到了我教育生涯的第一届学生,他们调皮可爱,也认真踏实,在愉快的校园生活中,我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我遇到了帮助我成长的老师们,我在三中的大家庭里被爱和温暖包围着,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三中积极向上的氛围里,我督促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我坚持阅读教育类书籍和期刊以拓展自己的视野,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在学习和培训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打造自己的源头活水,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和道德修养。
这次公开课,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在准备此次公开课的过程中,我有过困惑,有过迷茫,每次磨课,都是一次蜕变,都是一次成长。感谢我的师傅陈玉英老师,安抚我焦虑的情绪,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听我讲课,每一个细节都提出改进的建议。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反思是面莹澈的镜子,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就要及时地去调整和改进。我会将此次公开课的收获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去,不断向老教师学习,不断完善自己,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站好站稳三尺讲台。
五年级上册15课小岛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小岛》讲述的是一位将军在视察自己管辖的小岛驻军时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反映了小岛战士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具有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表现了将军关心战士疾苦,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
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故事情节。全文以战士以岛为家为主线,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训练的好文章。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以下几点指导学生感悟文本,努力达成高效课堂。
一、给学生质疑问难的契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上课伊始,我先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求知欲望的不断提升和思维习惯的不断养成。《论语》中共有117个问题,其中109个是弟子问孔子的,7个是弟子互问的,只有1个是孔子问学生的。这对我们应有所启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问题。因为这种发现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与鲜活。
二、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契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关系到学生能否自主学习的关键。
第一,教法服从学法。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设计教学方法,这是向学生传授学法的最好形式。从学生学会一篇课文的角度来设计教路,每个程序中,既有要达到的目标,又有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教学中,学生按这样的顺序由浅入深地学习,逐步达到学懂学会。久而久之,经过反复训练,这种教法逐渐会转化为学生的学法。
第二,练习紧扣学法。学生有了学习方法,还应转化为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设计多种变式练习,促进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
三、给学生揣摩作者写作方法的契机,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感悟文本语言。如,语言描写:战士们有蔬菜吃吗?走,去看他们吃什么!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动作描写:将军重重地放下筷子。将军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把菜汤舀到战士们的碗里。外貌描写:喉咙哽了一下。将军凝视着那片绿色。心理描写:将军留宿小岛了解战士的生活;将军准备推广这种种菜方法,让这一带守岛部队都吃上新鲜蔬菜。学生从这些描写中读懂了将军是一个关心战士,与士兵平等的人。
四、给学生主动探索的契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教师如果担心学生不会学习,如果总是不敢放手让学生学习,学生怎么能学会学习?教师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抱着的孩子永远不会走,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实际问题。
五、给学生合作交流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只有在合作学习中才能学会合作。教师要给学生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留意课文中的细节,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本情感,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感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六年级上册13课桥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在本次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我听了3节课,每位教师都对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展现了自己的教学风采。因为同在五年级,所以我黄浩老师所授《桥》印象特别深,下面我就对这一课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这篇课文语言简练,结构简短,这节课说课老师主要采用品读感悟式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议一议等语文活动,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体会老汉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优秀品质和人格力量。
在本课教学中,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处理的特别好:
1.抓住描写洪水和雨水的句子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在教学时,说课老师让学生找出描写洪水和雨水的句子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划自悟。学生很好地抓住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等句子,充分感悟了当时危急的情况,对人们当时的恐惧之感就体会更深刻了。同时说课老师还注意到了修辞方法的指导,环境渲染写作方法的介绍,为学生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2.设置矛盾,老汉的大山形象品读到位。如:老汉和小伙子,他们是一对亲生的父子啊!那么,当时老汉的揪和推;小伙的瞪和推,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呢?说一说,老汉与儿子的内心独白。
3.感受人们的哀思与崇敬,理解生命桥。说课老师在课堂结尾设置问题: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并拓展延伸了解了新时代的像老汉一样的优秀共产党员,从而深化了主题。
六年级上册12课故宫博物院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故宫博物院》是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三单元的略讲课文,单元目标是针对性阅读,而本课的指导性很强:
一、正文前有一个导语,明确提出了两个学习任务:
(1)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二、本文以四段材料展示相关内容,各有侧重点,且形式多样,有说明文,有记叙文,有网页截图,还有平面示意图。
因为有了这些便利,我对这堂课的印象深刻。现将第一个任务的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开篇,我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要求很明确,指令分明,所以在完成教学任务(1)时,黄玉辉、廖锦标等几位同学得意地提示大家可以模仿材料四来画,完全不需要耗费什么精力和时间。我欣赏他们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但批评了他们枉顾教学目标、急于求成、投机取巧的学习态度。有了这段插曲之后,全班非常安静,非常配合,教学秩序也顺利了。
在教学中,我先组织学生带着第一个任务快速浏览全文,去分析哪些材料能解决这个任务,且一边浏览一边勾画相应的语句;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分享阅读成果。在交流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去了解各材料的大意,从而筛选出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解决任务(1);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材料一的写作顺序、结构,划分段落并概括主要内容。
接着,我让孩子们带着这些心得仔细阅读材料一,要求边读边画路线图。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学生还是会忍不住去模仿材料四,总有依赖和侥幸心理,我及时制止,并明确:自己根据阅读所得画完路线图后再和材料四核对,查漏补缺,回头再读文本核对、纠正。刚开始学生还是很不习惯,在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淫威之下,他们不得不为之,看得我不禁暗自偷笑。所以,我在掌握进度大致接近尾声时喊了暂停,现场示范如何根据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去分析与任务有关的段落和关键句子,根据这些提示边画边确认,在画、纠正、读的循环过程中一步步完善路线图。
看起来啰嗦、耗时耗力的教学过程,孩子们却很享受,投入度极高,很多学生情不自禁激动起来,巴不得来黑板上画,但我不能在此时将主动权交给他们,因为示范教学注重第一印象的深刻。此时,就连平时投入度较低、容易走神的学困生也伸长了脖子看着黑板上的草图画了擦、擦了再画
看起来这是一个错漏百出的绘画过程,但我和我的学生却非常快乐。作为语文教学的方法强化课程,我自动摒弃了教学课时的规定,抱定要完成教学目标的初心。我引导着孩子们在这种游玩、给老师纠错的喜悦当中完成方法的内化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不按常规出牌的课堂,但在教学如何让学生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学习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堂有效果的课。
教学反思2:
《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是一篇比较典范的说明文,课文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对我们学习、写作说明文都具有指导性。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能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以及找准作者的立足点;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首先告诉学生有关作者的情况,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完成课后故宫建筑的简单示意图就是根据课文内容注明各部分的名称,我想这应该是很简单了,因为文章思路很清晰,它是按游览者参观故宫的顺序,由南到北依次介绍说明。5分钟过去了,令我无语,大部分学生没能完成示意图。看来同学们印象并不深刻,我想在学生的脑海里没能形成对故宫博物院的整体印象,对一些方位词的理解也不到位,看来课堂上只靠老师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是不行的,更需要引导式的学习,该让学生自己完成的老师坚决不能代替,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来完成,并且日后要经常复习巩固。
2.重点在研读介绍太和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读而过。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在讲解过程时,能抓住文章重点进行讲解,尤其从课文第五自然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壮丽的特点。如:金黄色、青蓝点金、贴金彩画、金锁窗。第六自然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第七自然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作者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详略结合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让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3.本课在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较简洁,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同时又不过分突出该手段的替代和渲染作用,效果较好。在课后作业部分,让学生当一回小导游介绍故宫博物院,这样的课外练笔设计可让学生复习课文内容,补足课堂上没有讲解的景点内容(如:后三宫等),另外,又可锻炼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文本探究中,不断质疑为什么采用这种说明顺序,怎样采用这种顺序。学生在深入探究中明白必须根据说明对象来确定最合适的说明顺序。在空间顺序说明时注意确定立足点和准确的方位词。在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进行说话训练,学生比较容易学会。
三、不足之处
文章第五至第八自然段是课文重点,没有很好地自然地安排体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特点。学生对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重点介绍,由于课前学生资料查阅不够,阅读文本不够深入,讨论之后依然没有到位的答案。另外,学生在说话训练中立足点过渡不自然,没有准确使用方位词。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脚印片段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接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中的结构层次。然后以小导游的形式介绍参观顺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学习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太和殿),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最后以空间顺序写一篇说明文,介绍我们的学校,或者自己的家、自己的房间。
六年级上册24课京剧趣谈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京剧的艺术特色有很多,作者通过对马鞭和亮相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京剧的一些艺术特色。在马鞭一节中,马鞭在京剧表演艺术中到底有哪些功用?解决了哪些问题?实在的道具和虚拟的道具起着什么作用?这些是我们探究的主要问题。在亮相一节中,作者通过京剧表演上的具体事例,向我们展示了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在京剧艺术上的高妙之处。举例典型,论证有力,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不足之处在于,文本是趣谈,而我的趣教体现得不够明显。
教学反思2:
京剧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究竟又是什么?教学中又如何体现它的教学特点呢?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认为:
一、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
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同时,要根据单元主题及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
二、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
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止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纵观本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备课要注重实质,深钻进去,不能只把侧重点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六年级上册23课月光曲评课稿听课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
《月光曲》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无论是乐曲、语言还是情感,都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月光曲》值得一听再听,而文中的词句也值得反复诵读体会,帮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我的设计重点是通过指导朗读和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情感和乐曲的美妙。例如在盲姑娘与哥哥的对话中,我引导同学们抓住了那该多好啊!进行朗读指导,从而感受出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与渴望。在之后的朗读中,我让学生抓住了哥哥因买不起入场券的隐隐痛楚、妹妹的善解人意,使学生进一步的感受到了兄妹俩之间的情谊,从而理解贝多芬当时的心境,即被感动与同情。再举个例子,在朗读第九自然段时,我先出示了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美景。随即让学生说一说眼前景物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自然地连接了音乐与文字,体会到海面由平静到波涛汹涌,乐曲由舒缓流畅到高亢激昂的变化。接着再通过一次次朗读加以巩固和融合。在课堂的最后我做了拓展,我设计了另外一首曲子给学生听,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从而通过聆听音乐的旋律来联想相关的景物,体会音乐的魅力,达到本节课的最终目的。
今天这堂课学生比较少,而且比较胆小,所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很重要,于是我在课堂中留意学情,用幽默的语言适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对于这节课我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对学生的朗读抓得不够充分等,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以提高自己教学水平为追求,多向前辈师傅们取经!
教学反思2:
《月光曲》是一篇传统经典课文,讲述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文中没有描写月光曲优美旋律的文字,但我们分明会感受到月光曲变化的旋律、曲调、节奏,它主要是通过皮鞋匠的联想来表现的,在文中是第9自然段,也是课文写得最美的一段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贝多芬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难点是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这重点、难点对学生来说确实有难度,要突破它,靠分析和讲解都会显得空洞,必须让学生反复地读,自己感悟出来。
上午的语文课上,学生通过读书,把皮鞋匠的联想想象成了三幅画,即:月亮升起,洒满银光;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月光照耀,风起云涌。海面由平静到波涛汹涌,从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到高亢激昂的变化。但是对乐曲的变化正是来自音乐家情感的变化以及情感变化的原因这个问题似乎没有感觉。我有点着急。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反思,认识到给学生安排的读书时间还不充分,老师的引导还不到位,要想真正让学生自己感悟出来,应该引导学生着眼于全文来读,而不是仅仅局限在第9自然段。
下午的语文课,我把这个问题专题来研究,我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分层读、表演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这一读一说,使学生的情、作者的情、教师的情不断地产生碰撞,产生灵感,从而很好地体会到了在创作过程中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以及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即: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心情轻松悠闲,此时心情是平静的;当听到茅屋里穷兄妹俩的对话,有感于兄妹来的善良、纯洁、善解人意、互相体贴,更出于盲姑娘对音乐的奢望,此时贝多芬平静的心情变成得非常感动,走进去为盲姑娘弹了一首曲子;当一曲弹完,贝多芬看到了一个爱音乐而且懂音乐的盲姑娘,他认为他找到了知音,感情变得更加激动,创作激情顿时而生------)
只是,老师情感的融入还不是非常到位,问题设计还应该更加精炼,课堂上仍有点着急,缺乏等待意识。要改!
1、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填一填及答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填一填及答案1、57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有9个一和4个十组成的数是( )。2、82块饼干,10块装一袋,可以装满( )袋。3、96中9在( )位上,表示9个( ),6在( )位上
1、动物谁在哪里干什么写句子 动物谁在哪里干什么写句子蝴蝶花丛展翅飞。蜘蛛林间结网忙。狮子草原去觅食。老虎山头称霸王。知了树丛唱着歌。喜鹊树中把屋造。 2、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 2.分房子。把附页
1、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说说喜欢的理由 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说说喜欢的理由大家都喜欢怎样的体育活动呢?其实我比较喜欢的还是排球,排球是需要靠我们手腕和手臂的一种运动,也是我们需要看准方向的,它和篮球、足球这类的
1、识字5:动物儿歌生字组词加拼音 本文是一首儿歌,用琅琅上口的语言,向小朋友们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的本领。激发了我们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jiān间(中间)(人间)(田间)(心间) m迷(迷人)(着迷)(入迷)(迷你)zo造(造
1、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古对今生字组词加拼音 本文是一篇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三段韵文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
1、18课小猴子下山课堂笔记之词句赏析 1.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又大又多写出了玉米地里的玉米不仅个头很大,数量也很多。非常高兴写出了小猴子看到玉米后开心和喜爱之情。掰字是动词
1、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文具的家课堂笔记 主要内容:本文讲述了一个小故事:小女孩贝贝在妈妈的教导下,养成收拾整理文具的良好学习习惯。自然段及段落大意: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1部分(1、2):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1、一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比尾巴生字注音组词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比尾巴生字注音组词chnɡ 长(长年)(长江)(太长)bǐ 比(比一比)(好比)(对比)bā 巴(下巴)(大巴车)(中巴车)bǎ 把(一把刀)(火把) 2、一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古诗两首生字注音组
1、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小小的船生字组词与词语理解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小小的船生字组词与词语理解小小的船这篇课文,是一首童谣,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里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