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收获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收获

更新时间:2015-01-30 19:02:32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收获》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通过3次教案的修改,通过这节课的实施,在不断研磨、修改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
一、        结构化教学。第一次教学,我将课分成三部分,引入、新知教学、巩固练习。将本堂课的所有重难点都放在第二环节里。实施后,整体的感觉是一堂课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关键是没有层次,感觉像“一大块豆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这样的课很不利于学生的接受和掌握。第二次教学,我将课也分成了三部分,认识规律、体会解题方法多样性、巩固练习。注重让学生经历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这次教学,从教材编写意图出发,首先让学生知道要学习的规律是怎样的规律,让学生自主创作并同桌交流,认识、加深对周期现象的理解,并能较完整地叙述出规律。第二部分重点解决“第几盆是什么颜色的花”,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小组展示这样的活动方式完成对解题方法多样性的探讨。紧接着进行强化练习。这样的教学,通过第一部分的自主活动将难点分解,第二部分也是分层次实施,整个教学层次很清晰,立体感强,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张奠宙先生指出:“数学教学需要从整体上把握。要恢复学生火热的思考,就要帮助学生揭示数学的内在联系。”结构是万物存在的客观要素,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是结构化的,数学教材的编排是结构化的,课堂教学的组织是结构化的,儿童的数学学习也是建构性的。因此,把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的思维结构整合起来,成为一堂有结构的课,是教学走向简约的理想选择。当然,不同的教学内容,相同内容的不同教学组织都会带来课堂教学不同的结构形式。总之,一节课以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出现,既要考虑教学内容本身,便于操作和实施,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的有序、高效是其最基本的出发点和根本原则。当然,要做到适合学生的结构化教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有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就要对整个教学内容有较完整清晰的认识。这还需要自己不断的学习、思考。
二、              教材的编写意图。从教材的编排上可知,教材首先想让学生通过情景图对规律有所认识,接着再解决解题方法多样性的问题,之后的试一试练一练都是类似的巩固练习。抓住教材编写意图,结合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保证课的有效实施。第二次的教学设计就是遵循这样的理念进行设计的。效果较好。
三、              学生主体。我的课堂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老师说的较多”。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自己不能以学生的立场去想问题,不能去思考学生需要做什么。这是教学的一大忌。在第二次教学过程中,开始注重从学生出发,注重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经历,注重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生成性知识的收集利用。立足于学生主体的教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课堂的精彩、生动活泼之处。
    通过这次教研课,我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知识,也意识到了自身的很多问题。教学设计,设计的完整、精致,教学的实施,实施的艺术、有效,还需要自己不断的摸索学习。这堂课中王老师的一个想法:第一环节学生自主设计规律,第二环节练习中再利用学生自己的作品进行巩固、拓展,这种“首尾呼应”的手法让我影响深刻,颇感佩服。我也需加油!
相关阅读
推荐
  • 2012——2013下学期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期中检测题

    一、计算,比比谁最细心。(30分) 67+4= 47+5= 61-9= 45-9= 38+60= 45+6= 64-30= 58-6= 68+5= 78-8= 70-20= 25-9= 2+64= 71-3= 6+57= 29-9= 53+4= 39+6= 80-2= 16+8= 27+8= 72-9= 43+30= 59+5 = 70+8 = 60+28 = 50+34 = 6350= 24+60 = 50+5 = 二、填空:(共23分,每空1分,其中第8小题2分) 1.5个十和8个一组成( ),100

  •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班级: 姓名: 1、 按顺序写数。 42 44 46 20 30 60 2、 猜猜我是谁? 3、 比大

  •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复习》公开课听课反思

    前一阶段有幸去了次港城小学听了两节一年级的课。老实说一开始感触也不是很大,因为是头一回听一年级的公开课,课堂调控的不像高年级那样井然有序,在未了教室中很多步骤都有炫耀科技的感觉。直到这几天我也上了一节一年级的公开课。 我发现我还是太年轻了,之前的观点太肤浅了。这次我上完一年级的公开课后我发现李强老师的课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对课的思考十分的深入。 记得很多老师们都语重心长的说:以后上公开课,不要上练习课、复习课。因而李强老师选上这节课是有很大勇气的。不仅如此李强老师还把这节课上好了,他给我展示出了在找出了减法

  • 课前吸引学生注意力(听课有感)

    今天非常荣幸听了三位优秀教师的课堂,分别是:张晓燕老师的一年级《左、右》,盛丹燕老师的二年级《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蒋李烨老师的六年级《一个数除以分数》。其中,一年级、二年级的课都是我上过的,因此我的收获还是很多的。 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公 新课改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新教师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自己看成课堂的主人公。都是以我们自己为中心,一直想着我们想要给学生哪些知识,教授给学生哪些本领,而不曾想过学生想要什么。而这些优秀教师明显做的比我们不知道好多少倍!不管是低年级

  • 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算24点》的教学反思

    今年已经是踏上教师这个岗位的第9个年头了,回顾这9年的教学生活,有很多幸福的瞬间,也有很多幸福的故事,但是其中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上课时看到孩子们真心地想学,真心地要学,他们靠着自己的努力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那时的他们是快乐的,是幸福的,而那时的我更是兴奋的! 在教学《算24点》这一课内容时,当我拿出事先准备的扑克牌时,很多孩子开始七嘴八舌起来,有的孩子还叫起来:打牌,打牌。也有的孩子叫着黑桃,红心。等等。扑克

  •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75页内容以及《补充习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和语言表

  •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6、5、4、3、2加几”教学设计反思

    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通过前面9、8、7加几的学习,学生已经对20以内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基本掌握,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自己探索来掌握。本课的加法基本上都是较小数加较大数,例题促进学生探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特别是除了用凑十法外,还可以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推算出得数,鼓励算法多样化。这样也兼顾了不同发展水平学生

  • 认识数字“2”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A组1.初步认识数字2。 2.初步感知2的数的形成。 B组1.尝试初步认识数字2。 2.尝试初步感知2的数的形成。 C组1.上课时可以坐在座位上,不随意走动。 2.加深对数字1的认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数字2代表的数量。 教学难点:感知2的数的形成。 【教学准备】 数量为2的小动物图片、数字2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字1 (一)听指令做动作 1.学生听教师的指令,和教师一起做动作:拍一下手、拍一下桌子、跺一下脚,站起来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准备课“数一数”

    本次的作业设计主要针对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准备课数一数这节课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数数的活动,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通过数一数这节课来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进一步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由于本节课是入学前的准备课,更加侧重于对学生学前的一个了解和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我将本节课的作业设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