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
谈班级环境创设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互动

谈班级环境创设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互动

更新时间:2014-07-20 16:59:59

《谈班级环境创设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互动》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刘令燕

良好的环境能激发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和活动欲望,促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幼儿学习科学具有好奇、好活动、好探索等特点,幼儿园里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科学教育活动,首先必须为幼儿创设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我班在这几年的科学教育研究中,对科学教育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重点培养幼儿的兴趣、情感和态度,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表达意见等科学研究必备的一些基本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与自然合作的基本意识。

有了对科学目标的充分认识,我班三位教师结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经历状况、发展水平,制定了适合我班幼儿的科学教育目标,并注重在目标的具体落实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具体实际,及时调整目标要求,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一、设计适合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活动

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与和谐相处。我班在设计科学启蒙教育活动时,主要注重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科学性、生活性、兴趣性、实践性、尊重性原则,从幼儿的周围生活选取教材,努力顺应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活动主题来源于幼儿感兴趣的周围生活和环境中。

如实验探索活动“花儿爱喝水”“豆豆长大了”“果皮变干了”“圆圆的轮子”等,还有科学观察活动“小蜗牛的家”“动物大变身”“这是什么蛋”等。让幼儿了解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发现其中的奥妙。构建科学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的构建不是老师的传播而是小朋友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动手操作实验、记录操作过程、交流讨论、总结得出。

二、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科学教育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幼儿园科学环境的创设离不开幼儿的参与,如在“多变的天气”活动中,我们创设了“今天我是小小气象员”主题墙,每天指定一位小朋友在前一天晚上收看“天气预报”后,准确报导当天的“天气情况”及温度,并将其张贴在主题墙,其他小朋友监督报导的准确性。在活动中,不但增强了报导幼儿的表现力、自信心、责任心、记录的好习惯,而且,也使幼儿学会了根据温度、天气自觉增减衣服,使幼儿知道了时间的延续性,并且通过对记录天气的比较了解了一年四季天气的区别,如“春天少雨,夏天多雨,秋天多风……”等,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坚持性等良好行为习惯。 三、让多种多样的操作材料成为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左膀右臂”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幼儿探索科学的操作过程,而急于把答案告诉幼儿,使活动过程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获得了探索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科学活动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对于幼儿来说,操作过程远比获得知识更重要。因此,重视幼儿的科学活动的操作过程尤为重要。如佳佳在草地上发现了一只蜗牛,“蜗牛趴在草地上干什么呀?或许饿了,在吃饭吧”!“在吃草叶吗?他的身体为什么不是绿色呢?虫子吃了绿叶身体就变成绿色!蜗牛是怎样吃饭的?是像我这样用牙齿嚼吗?”他边说边动作。见他对蜗牛十分感兴趣,我便将蜗牛带回班里让孩子们观察。午点时间,佳佳守在蜗牛旁“小蜗牛,你怎么不吃呀?蛋糕可甜了,你几天没吃东西了,不饿吗?老师,它是不是病了?你快想想办法吧!”我丢下一片菜叶,蜗牛立刻大吃起来。“蜗牛爱吃菜叶,原来它是植物的敌人!”整个下午,佳佳都因此事而闷闷不乐。我们一起得出:动物的习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是现实。

再如“小树苗长大了”活动中,我和孩子们在两个盆中分别种下了六粒蚕豆,不同的是,其中一盆种得是煮熟了的蚕豆,并做了标记。豆子种下去,也种下了孩子们的希望,他们每天都会在盆前观察、讨论,盼着豆子快快发芽、开花、结果,盼望熟豆结熟果。“蚕豆发芽了”李茜边跑边喊,顿时,孩子们将发芽的盆围了个水泄不通。“这盆一粒种子也没发芽!”我与孩子们一起扒开泥土,“种子腐烂了,这是怎么回事?”孩子们惊奇不已。“孩子们,还记得这两盆蚕豆种子有什么不同吗?”“做标记的这盆是煮熟了的蚕豆”孩子们争先恐后。“那煮熟了的豆子还有生命吗?”“它被烫死了!”孩子们伤心极了。“小豆芽吃什么呀?”“喝水,吃泥土”“吃大粪、化肥”,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小豆芽可坚强了,它在壳里待腻了,就使劲顶破了壳,钻了出来,先是长出了两片嫩嫩的小叶,还长出了根使劲喝水,拼命吸收泥土里的营养物质,比如你们说的大粪、化肥、腐烂的树叶等,由于它从不挑食,于是,越长越高、越壮”“我不挑食了,还要锻炼身体,长得很高很高”佳伟争先表决。活动中,我和孩子们总结得出:有生命的种子,种下去才会发芽。

四、让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成为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定心丸”

幼儿容易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真实感受进行创造性思考、想象、探索。总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良好愿望去探究周围世界,常常用自己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认识世界。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应从孩子的视角来认识世界,以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符合孩子思维逻辑,引导他们积极、自觉地通过自身的实践来主动探索和学习。

1、发展幼儿实际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科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如:龙涛妈妈送来两条泥鳅,我便放在饲养角,与孩子们一起观察泥鳅的生长变化,他们趣味盎然,每天自由活动时间,都会围在鱼缸边观察讨论,我时不时会加入其中,与孩子们一起体验探索的快乐,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感动与喜悦。10天后的一个早上,晨曦跑来告诉我:“泥鳅变魔术了”我们忙上前看个究竟。“瞧!泥鳅把透明的水变成绿色的水了!”“真的!”孩子们惊讶于晨曦的发现, “水怎么变成了绿色,泥鳅真的会变魔术吗?”我没有直接回答孩子们的问题,而是与他们一起分别将盛满生水和开水的两个杯子放在阳台上,一起观察,并请孩子们回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自己查找答案。第二天来园后,孩子们的答案千奇百怪,但总结相同点是:水里面有藻类植物和原生动物,它们长得很小,我们的肉眼看不到,经过阳光的照射,在适宜的条件下,他们变会生长、繁殖。了解了这些之后,孩子们断定,放生水的杯子里的水会变成绿色,而开水不会变色。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我拿来了放大镜,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了系列主题探索活动:《生水不能喝》、《手上的小细菌》、《玩具上的小杀手》等,引导孩子们在做做、看看、玩玩中掌握知识,养成不喝生水,饭后、玩后洗手的好习惯。

幼儿就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来自行解决问题,这不仅让幼儿学会学习,还将使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须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使他们知道,知识并不存在于老师的头脑中,而是在与事物的接触中得来。

2、与幼儿建立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注重以自身对科学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去感染和影响幼儿,形成积极探索的良好氛围。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从而影响和感染幼儿,逐渐形成对科学活动的正确态度,增强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信心和勇气。“我要回家”活动中,我绘制了与故事内容相应的故事挂图,为了促进“太阳能发光”这一认知目标的达成,我特意将树叶渲染了一层金黄色光芒。“早上,小鸭子睁开眼睛,看见天上的太阳公公”我出示第一幅挂图绘声绘色地讲述开来。“老师,错了,树叶应该是绿色的。”“不对,这是秋天的树叶,老师画的是秋天。”“秋天树叶应该落了,草地上怎么没有落叶呢?”“可能这种树的叶子就是黄色吧,枫树的叶子是红色呢。” 听到孩子们各抒己见,我认识到孩子们的兴趣已从“问题的发现”过渡到“问题的解决”,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让我改变了原来的设计思路,随机将在讲述小鸭太阳下山时,因没有了光而迷路时引导幼儿对“太阳能发光的认知”提前到故事开始。“是太阳照的”李茜一语当先。“如果红光照上去,树叶会变成红色吗?”“能变红,我家的彩灯照得满屋子都是红色呢!”没等我回答,善于观察的佳伟已抢先一步。“那如何让太阳变成红色,发出红光呢?”我故意装出着急的样子。“用红颜料把太阳刷成红色吧!”彤彤提议。“不行,太阳离我们太远”晨晨犯愁了。“有办法了,只要你戴上红色眼镜,所有的东西就都变成红色。”东皓很自信。“对,没有眼镜,用红颜色的糖纸也行”李茜赞同东皓的观点。于是,为了支持孩子们的兴趣、观点,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探索,我找来一张红色糖纸,与孩子们一起实验起来,果然将树叶照成了红色。“这张纸太小了,咱们换一张大纸吧”于是,孩子们找来一张红色卡纸,结果,不但没有把树叶照成红色,反而出现了一个黑色的影子。“怎么回事?”孩子们议论纷纷,都把目光投向我。经过我们反复实验得出:光只能通过透明的物体,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就会出现该物体的影子。“老师,你应该在树的背面画上绿色的树叶,树是不透明的,光不能通过树干照到叶子上面去。”东皓的小脑袋瓜总是转得很快。此次活动持续了很长时间,孩子的兴趣、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3、真正地热爱、尊重并了解每一位幼儿 。

我们教师通过个案观察对班上幼儿科学活动能力进行细致分析,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而教,从不以某一标准去判断每一位幼儿,不断尝试根据他们的接受程度设计活动方案或同一活动提出不同层次水平的要求,为每一位幼儿提供探索、研究、发展的机会,支持和接纳幼儿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幼儿感到没有束缚,没有压力,让每一位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4、引导幼儿体验合作的乐趣。有些实验幼儿能独立完成,但很多实验需要同伴合作,小组讨论、探索。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关系,让他们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群体环境中,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科学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水果大家族”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意犹未尽,佳蕾提议建一个“水果超市”,孩子们马上欢呼起来,以示赞同,“可是,没有超市怎么办?”“我们布置一个超市”,“布置超市的工作谁来干呢?”“工作人员”于是我说:“那我来当经理,你们来当超市工作人员吧,”孩子们一致举手通过。“怎么布置呢?”我提出疑问。安妮说:“我家有很多新鲜水果”“时间长了水果就会烂掉”,没等安妮说完,就遭到了世杰的反对。启发幼儿动脑的机会来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变出这些东西呢?”我伸出双手:“这是什么?”“手”孩子们异口同声。“对呀,你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呀!”我将孩子们分为2组,孩子们又通过自己的讨论将工作进行了分工,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忙碌,我不得不佩服孩子们,他们有的用纸和笔画,有的用纸折,有的用积木拼插,一会儿功夫,超市已琳琅满目,“超市的东西是有价格的”,一句话提醒了孩子们,他们又忙碌起来。活动中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一起动手的快乐,孩子们创造性的玩,创造性的学习,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发展和分工合作,让孩子们在小小空间里尽情发挥自己的潜能,自得其乐! 五、让生成活动成为幼儿积极主动探索的平台

为了使幼儿感觉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学中我们创设了“小博士大发现”“你知道吗?”“小小手、大创作”环境,鼓励幼儿把感兴趣的、发现的现象、想提的问题记录下来后,我们抓住有价值的活动,生成我们的实验主题,层层递进的开展。大大增进了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如:春天为了更好的了解软体动物,家长带来了田螺,几天后,瓶里多了几个米粒大小的田螺宝宝,孩子们兴奋不已,“田螺宝宝是怎样被妈妈生出来的?”“原来小田螺刚生下来的时候没有壳,是卵”“田螺妈妈生宝宝的时候不吃也不喝”,这时我们捉住契机引发幼儿深入讨论,开展了系列科学观察活动:“田螺妈妈辛苦了”、“田螺与蜗牛的故事”、“田螺的食物”等,让幼儿进行猜想之后,围绕各自的问题分成几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设计观察记录表,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每天的发现,把幼儿的无意观察引申到有目的的观察,既保持了幼儿观察的兴趣也提高了幼儿观察的目的性。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记录主动建构起自己对田螺的知识经验。再如“动物大变身”活动后,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讲述着自己长大后的变化:“我会唱歌、跳舞了”“我会帮妈妈扫地了”“我会给爷爷倒茶了”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体验长大后新的本领带给自己的快乐,我们生成了“老年公寓行活动”,在老年公寓,孩子们有的给老人跳起欢快的舞蹈,有的给老人捶背、揉腿、梳头,有的给老人讲起了有趣的故事,愉快地享受着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带给自己的快乐,体验着长大后自己的变化,懂得了尊敬老人、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

六、让评价活动成为幼儿大胆探索的“兴奋剂”

评价活动直接影响幼儿以后探索活动的兴趣,科学活动中,特别要重视幼儿参与活动态度的评价。对那些认真参与探索活动的幼儿要给予表扬,对没能很好参与活动的幼儿要予以鼓励,鼓励胆小的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使幼儿真正感受到探索科学活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恰当的评价活动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幼儿再探索的愿望。

七、让科学延伸活动成为家园互动的桥梁

科学环境的创设需要家长的支持帮助,家长对科学活动的积极性和态度直接感染着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班里开展各种科技小制作比赛,许多家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需要哪些材料,家长们总是热心地给予支持帮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幼儿乃至家长科技意识的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科技意识的普及。

“我要回家”活动中,我请孩子们摸摸被太阳晒过的衣服,再摸摸没被照射的衣服。他们思维逐渐活跃时,我乘胜追击,将孩子们的水杯、铁碗导入到课堂中来,请他们摸一摸,引导幼儿亲自探索、操作、尝试,在具体感知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有了具体感知后,拿到太阳下晒5分钟后,请他们再次感知,并抓住时机,借机引导:“是谁把它们变热的呢?”“太阳”,他们争先恐后。接下来,我和孩子们一起光着脚丫到沙池里去感受早上、中午,沙的不同温度,在快乐而又新奇的感知活动中,我们得出:太阳能发热。“太阳公公本领可真大”孩子们啧啧称奇。“太阳公公发出的光还能杀灭细菌呢”“真的?”我故作惊讶。“雨后,太阳公公还把大地晒干,请小朋友们到外面做游戏呢!” “冬天天气冷,让太阳公公晒晒,就暖和多了”“炉子也能取暖”,“空调能吹热风”,看到孩子们兴趣越来越高涨,我便生成了新的主题探索活动:有趣的热量。并发放记录表,请幼儿与家长在探索中记录能放热的东西。家长和孩子们跃跃欲试,决心比比谁记录的最多、最全,而孩子们在家长帮助下,主动查阅资料,搜集可操作材料。入园时,佳伟告诉我,太阳能杀灭细菌,是因为它的温度很高,就像消毒柜一样,把小细菌都烫死。李茜还向我提问:“你知道太阳为什么那么热?”“不知道”“因为它是一个火球,是蓝猫告诉我的。”李茜得意极了。“老师,你冷吗?我会放热,我送给你点儿热量吧!闭上眼睛,伸出手来,嘘”一股暖流涌遍了全身。“告诉你一个秘密,运动的时候,你也能放热”“好吧,做操时间到了,咱们一起到外面做运动,与太阳公公比一比,谁放的热量多吧”我一声令下,孩子们欢呼雀跃,好奇、探索、尝试的心早已飞出窗外,飞向室外那片绿茵草地!

通过有意识创设幼儿园科学教育环境,我们发现小朋友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大大增强了,课余饭后,我们经常能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在各块墙饰下、养殖角讨论交流;在科学活动区域里动手操作、发现。孩子们在老师的影响启发下,逐渐养成了有问题自己动手操作、查阅书籍寻找答案的良好习惯,学会了记录科学现象的方法。这正是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目的所在。
相关阅读
推荐
  • 充分利用主题墙,促进幼儿素质发展

    姜山星城幼儿园 何娟娟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的第二个家庭,环境也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里,我们时时处处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园所有的环境和布置都是为幼儿的教育而准备的,所以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我们应把有利于幼儿的参与放在首位。在环境创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幼儿园墙饰的布置,但在当前幼儿园的墙饰布置还存在着这样的弊端:就是老师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创作美观而又华丽的大型壁画,但是对于幼儿的作用却是微不足道,孩子们没有参与到环境的创设当中去,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同时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

  • 材料投放——益智区之我惑和我所思

    通过学习陈老师的区域环境和材料的讲座,知道了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形式,已成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效手段,特别对是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区域活动无疑是更加适合他们的一种学习方式,在相对自由的区域空间里孩子们会形成比较宽松的心理氛围,有利于他们学会与人交往,与同伴合作。充分说明了区域材料和环境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可见想象

  • 创设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环境

    亲亲爸爸,亲亲妈妈,高高兴兴离开家。玩玩游戏,听听故事,幼儿园也是我的家。这是小班孩子们踏入幼儿园学的第一首儿歌,为什么儿歌要强调幼儿园也是我的家呢?这是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家是他们最熟悉的环境,对于家的依恋是巨大的,而幼儿园对于孩子们是陌生的,因此为了让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消除他们离开家、离开父母的焦虑,我们要为小班幼儿创设的是一个温馨、愉快的家庭式环境,把幼儿园也变成孩子们温馨的港湾。创设这个港湾可不容易,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一、创设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环境 小班幼儿更易被鲜艳的颜色吸引,

  • 幼儿园环境布置应遵循的4个原则

    如何进行幼儿园的环境布置 曹庄小学 张晓玲 布置幼儿活动环境,除了必须符合安全、健康、卫生等要求外,我认为还应遵循下述几个原则。 一、做到序、美、趣、意 环境指幼儿在其中活动的场所,它对幼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材料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直接进行活动的物质基

  • 创设环境文化 丰富孩子视野

    根据小班幼儿活泼可爱、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和赵老师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精彩栏目: 室外的《心灵之约》栏目 ,是家园沟通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也可以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这样彼此沟通,有利于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增进家园的联系,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进展,适应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室内的〈〈爱心教育〉〉栏目,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奠基工程。爱心教育的实施对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起着促进性的作用。寓意是教师要用爱心,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孩子就是我们

  • 浅谈幼儿良好活动环境的创设

    环境对幼儿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创设良好的环境应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和教育相适应。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而这里所说的良好环境又是实现教育目标、保证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根据这一条例,幼儿园应积极开拓空间,为幼儿创设出适合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环境。 一、创设引发幼儿活动的环境。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几乎对任何动态的环境都感兴趣,他们总是喜欢通过自身的活动了解环境,并参与环境。因此幼儿园

  • 环境专题论文:物我互动

    “”, 物我互动,与环境对话 江苏常州 翩翩佳人 幼儿的世界应是美丽的。在幼儿园,他们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是美的,一种经过精心修饰又不露痕迹、源于自然又超于自然的美。 长期以来,在环境创设方面,教师精心打造的环境常常只能引起孩子一时的共鸣,以后就再无反应,原因何在?那如何才能让环境真正达到物我互动呢?近几年,我班在环境创设和利用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 环境的创设具有参与性 环境的创设,首先具有参与性:即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布置与构建,共创共享自己动手设计的美好环境,激发幼儿的自信

  • 让幼儿学会交往——谈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创设

    纲要的总则指出: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 儿童 发展的资源。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因此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合作、分享品质的形成奠定基

  • 小议幼儿园语言环境的创造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往往可以从他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 教育 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怎样去培养呢?教师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发音、用词到掌握语法规则等无不如此。因此,幼儿所生活的家庭、幼儿园、社区中的成人、伙伴所使用的语言,便可能成为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