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宝宝的多元智能发展》可能是您在寻找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IQ至上”,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潮流。为了使自己的宝宝在智力发展上卓越超群,多少爸妈不惜重金,为宝宝的智力发展加上催化剂。而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足以使我们对传统的“IQ至上”提出反思。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首次提出的。他打破了传统的智力理论中人的智力只有一个层面的说法,而把人的智力分为8大方面。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思考,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也给我们的年轻爸妈注入了一个新的育儿理念,这个理论将会促使我们年轻的爸妈对培养宝宝的智力发展,对宝宝成材的评价体系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个8大智能的概念进行初步介绍。并就如何创设环境,培养宝宝的多元智能提出一些建议。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们将根据多元智能的理论,有系统地介绍如何根据宝宝的智能发展水平,来提高宝宝多元智能的一些游戏方法,希望各位爸妈能与我们共行!
如何启发宝宝的8大智能
多元智能是把人的智力分为8个方面,包括语言、数学逻辑、视觉空间、音乐智能、人际社会智能、肢体动觉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
语言智能之宝宝不会说话怎么办
加德纳认为,语言历来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人类智能的卓越范例”;加德纳指出了语言修辞方面的重要性,语言是使别人信服其行动过程的一种能力:语言具有增进记忆的潜能,或根据记忆排序或编程以运用词语的能力;语言是解释概念的能力、并在这种活动过程中理解隐喻价值;人们可以用语言来反思语言,或进行与文化相关的语言学研究分析。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运用词语进行沟通和记录,表达强烈的情感,谱写歌曲。在人类历史的早期,语言通过探索及扩展人类智能多种可能性,改变了大脑的结构及其功能定位:口头语言促使我们的祖先由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如同他们从为“物体命名”发展到脱离具体物体进行议论;“阅读”使人们能够认识一些并未亲身经历的物体、场景、程序及概念;“写作”则使人能够与素昧平生的人进行交流。正是通过语言及其思维能力,使人类能够记忆、分析、解决问题、策划未来并进行创造发明。
养育者的问题:
我的宝宝已经18个月了,可是还没有开口,发音也不清楚,怎么办?
我们的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如何创设良好的环境来培养宝宝的语言智能呢?其实,语言智能深深植根于我们对自己能力的感受与自信。婴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中越能够经常练习这种智能,就越容易发展语言技巧,且能够受用终生。具体方法如下:
讲故事:讲故事是最古老、最生动的语言技巧之一。这种教育方法的运用旨在激发宝宝的动机、解释事件或过程,或者仅仅为了创设一个适宜的语言环境。
大声朗读:爸妈的朗读,能通过语言的声音、节奏、音乐感传入宝宝的耳朵。特别是爸妈用充满激情与感触的声音朗诵他们所钟爱的文学
作品,由此所激发起来的宝宝的兴致,往往能够维持终生。宝宝在与爸妈一起大声朗诵诗歌和童谣等文艺作品后,能够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
玩文字游戏:爸妈通过文字游戏、与宝宝们分享喜爱的文学作品、充满热情地参与讨论、实地参观、寻访地方戏曲等方式,可为宝宝们提供有效的示范。
数学智能之宝宝没有数字概念
加德纳认为,皮亚杰(JeanPiaget)从“感觉运算期”发展到“形式运算期”的认知发展模式,或许重点是在描述“逻辑一数学智能”方面的发展。皮亚杰有关逻辑一数学智能发展的描绘,源于儿童与环境中的物体的互动。所谓的数学智能,就是发现数字的内在含义,并能把“具体事物”转变为“抽象符号”,再进行抽象事物的处理。最后,来思考假设与陈述间的关系和涵义。
逻辑一数学智能涉及许多构成要素:数学计算、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归纳和演绎推理、对模型和关系的辨别等。数学能力。核心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育者的问题:
我的宝宝已很会说话,可是,对数字没什么兴趣,怎么办?
我们的建议
加强对数的敏感: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加强宝宝对数的敏感至为重要。当给宝宝任何一样吃的食物或玩具或指给宝宝看周围的环境时,可随口告诉他(她):“这是一个洋娃娃”、“这里有三棵树”等。在说到数字时可加强语气,以此加强宝宝对数的敏感。
让宝宝学会数数:跟宝宝在一起取东西或吃东西时,可顺便教他数数。比如,让宝宝数一数碗里的饺子有几个,外边马路上的石子,玩具箱中的玩具有多少等。
玩数字游戏:在玩幼儿的篮球游戏时,可为每个篮框指定一个数字,然后让宝宝排序或进行前后颠倒的排列,使宝宝掌握并逐渐察觉数字的可处理性。
视觉空间智能之宝宝对图画不感兴趣
视觉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比语言符号更为古老。化石纪录显示,远在人类使用语言之前,视觉器官就已经高度发展。视觉器官是人类早期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人类最早的绘画是由视觉——空间智能所激发而创作的。
视觉——空间智能集中了其它一些相关技能,这些技能包括视辨别、再认知、投射、心理图像、空间理解、映像操作、复制内外心像等,每个人都可能拥有或表现出上述这些技能的部分或全部。例如,达芬奇等人,就是通过伟大的艺术作品显示其空间智能。其它如牛顿,把宇宙视为由各部分彼此关系所集合的一架机器,这正是微妙内心图像的证明。
养育者的问题:
我的宝宝对书中的符号或图画好像不太感兴趣,怎么办?
我们的建议
点缀居室环境:将长椅、座椅或抱枕都成为深受宝宝欢迎的居室辅助物品。在居室中,放置彩色的织布或亮丽的地板垫,就如同展示一些美术佳作。还可布置一些墙报或图画、插花或盆景,或交互呈现不同物品,创设启迪宝宝视觉活力的环境。
放置各种形象化工具:形象化工具有各式各样、包括纸张、粉笔、铅笔、墨水、颜料、照相机、电脑、录影带和投影机等。让宝宝妥善地整理和保存这些工具,既可保证他们随时使用,又避免显得凌乱。
开设
家庭展示区:为了避免宝宝在视觉上的负担过度,可选择居室的特定空间展示美术作品、资料或照片。在家庭中展示所搜集的艺术作品,有时可以达到与展览馆相媲美的水平。
音乐智能之宝宝听到音乐没有反应
音乐智能拥有独特的规律和思维结构,与其它智能没有必然联系。
音乐无疑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作为自我表达的方式,以人的声音和身体为器具。音乐是与人类共同存在于世界之中的艺术。我们在诞生前,就伴随着母亲的的心跳声一起生活9个月。我们与自己的心跳和呼吸节律及更精妙的新陈代谢和脑电波活动节律共存。人类与生俱来就拥有音乐的天赋,每个人都能够发展这种才能。
在儿童早期,对音乐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4~6岁是对声音和音调敏感性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一个丰富的音乐环境能够为今后音乐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布鲁姆的《在幼儿期的天赋发展》一书里,他指出在他研究的天才钢琴家中,很多并非来自音乐世家。不过,他们的双亲都健在,都支持宝宝发展音乐兴趣。同时,音乐家都有一个温馨、关爱和支持他们的启蒙爸妈。在以后的事业发展中则有一位严格要求的爸妈。
养育者的问题:
我的宝宝听到音乐,几乎没什么反应,怎么办?
我们的建议
把音乐引入居室:在宝宝进入居室时播放柔和的音乐,具有集中宝宝注意力,并提高宝宝身体能量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宝宝进入居室时具有各种思绪、感受、知识水平。音符可以创设一种有助于宝宝专注于学习的积极气氛。
让宝宝的生活环境充满音乐:为使宝宝认识到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可在家让宝宝多听广播、看录像、激光影碟和电视、听音乐等,让这些都成为宝宝日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让宝宝接触古典音乐:聆听经久不衰的古典音乐,不仅能促使宝宝的音乐智能的发展,还可以使他们的身心更为健康。所以,爸妈可根据宝宝的实际心理状况,为宝宝播放不同的音乐。如有些古典作品可以使宝宝身心得到放松,而有些则可以提到他们的注意力。如果爸妈能为宝宝选择较合适的音乐作品,一定会使宝宝对音乐的作用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加喜爱音乐。
诚如法国的文学家雨果所言,语言、数学和音乐是开启人们心灵的钥匙。如果我们能通过我们的建议,使宝宝在这些智能的发展上有长足进步,那么,在他们的一生发展中,会获益无穷。
人际社会智能之宝宝不愿意融入人群
人际社会智能指了解他人的心情、期待和洞察内心的能力。善于与人交往、能受到他人的信任和喜爱。能同情帮助他人,并能与他人分享的能力。表现在1-3岁宝宝的身上,就是喜欢与人交往,能从别人的表情、动作和、和语言等了解他人的意图,顺利地与人交流,乐于助人,并有模仿他人,学习他人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宝宝在形成人际---社会智能
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地知道外面的世界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跟爸妈亲等养育者交往时,需要根据他们的情绪表现而来调节自己的行为,选择最有效的交往方式。
这对他们将来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人际---社会智能发展较好的宝宝很容易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信任关系,从而促进他们向别人学习的动机,以此促进其它智能的发展。与此同时,在与他人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后,有助于他们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形成良好的性格,这将有助于宝宝今后构建健康人格,为今后的生活和事业典大坚实的基础。
养育者的问题:
我的宝宝看到别人,从来不会主动去叫他们,怎么才能促进宝宝的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的建议
让宝宝了解自己的家人:可以把全家的合影挂在宝宝视线所及的地方,让宝宝每天能看到这些照片。同时可以利用空余时间,指着照片,把爸爸妈妈还有外祖爸妈、祖爸妈的名字,职业等告诉宝宝,增加宝宝对自己家人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利用爸爸妈妈还有外祖爸妈、祖爸妈过生日的时候,告诉宝宝爸爸妈妈、外祖爸妈、祖爸妈的年龄等。加深宝宝对自己家人的印象。
让宝宝学会关爱他人:通过讲故事,或让宝宝看以小动物为主的有故事情节的电影或电视,通过爸爸妈妈的讲解,使宝宝了解小动物们的此时此景的心情,从而增加宝宝对他人内心世界洞察的能力,同时,也可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共欢笑,同悲伤的移情能力。
让宝宝多与他人交往:在周末或其它空闲的时间,多带宝宝在小区、公园或有儿童游乐的大商场与别的宝宝玩。由于现在的居住环境,邻里之间ji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又由于独生子女,宝宝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少而又少。当爸妈工作的时候,他们大都接触的是祖爸妈或保姆等,所以,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技能。为弥补这洋的不足,有必要增加宝宝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
肢体动觉智能之宝宝只要人抱、不肯走路
肢体动觉智能指巧妙地处理自身与物体的关系、善于调节身体各部的运动、支配自己身体的能力。在1~3岁的宝宝身上表现为骨骼肌肉发展良好、喜欢用自己的肢体或手指做各种游戏,喜欢跑跳等,动作灵活、身体协调能力强,能够很好地保持身体平衡。肢体动觉智能不仅有利儿童的身体发展,也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发展。与此同时,肢体动觉智能的发展,也能使儿童很好地宣泄心理压力,促进他们的积极情感的产生。
肢体动觉智能的发展,还有利于儿童的意志培养。因为在体能的发展中,十分需要儿童的坚强毅力。
养育者的问题:
我的宝宝出去不肯走路,一直要抱,怎么办?
我们的建议
让宝宝喜欢自己走路:走路,对于对尚未学会走路的宝宝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已经学会走路的宝宝来说,同样能够很好地促进他们的肢体动觉智能。因此,营造一个宝宝喜欢走路的环境,乃是十分必须的。对尚在蹒跚学步的宝宝来说,平时可以让宝宝有更多的练习机会,比如将她/他喜欢的玩具放在稍远的地方,爸妈牵着他的手让他走过去自己去取。对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来说,则可在地上用报纸等堆成小土堆等,让宝宝可以跨过去,或踩过去。以此增强宝宝走路的兴趣。
让宝宝学会攀爬:爸爸或妈妈可以匍匐在地上,用自己的身体形成一座小山,而另一方扶持宝宝去攀爬。
边唱儿歌,边让宝宝多次练习,让宝宝在锻炼自己攀爬能力的同时,充分地享受到亲子之乐。与此同时,爸爸和妈妈还可以和宝宝一起练习看谁爬得快。利用装电冰箱、洗衣机等废旧纸箱,做成小火车,让宝宝通过钻、爬“小火车”,促进其肢体动觉智能。
内省智能之宝宝很喜欢自己动手做、但又做不好
内省智能表现为有良好的自我知觉能力。善于打理自己的生活。有很强的独立性、知道基本的礼仪和与人交往的准则。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1~3岁的宝宝表现为,知道自己的名字,对周围充满好奇,会根据别人的反应而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同时,凡事都要自己去做,并能较好地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事情,如自己吃饭、穿衣、收拾玩具等。能渐渐坦然地接受与爸妈的分离。
养育者的问题:
我宝宝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可是又做不好,我是让他做,还是尽可能帮他做好?
我们的建议
让宝宝了解自己:在家里,可以通过穿衣镜让宝宝来了解自己。有空闲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对着镜子,指出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等。也可以让宝宝模范自己的动作,伸出自己的手、腿等,对自己的五官和肢体有清醒地了解。
让宝宝做自己的事情:宝宝的自我意识,是随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增加而增加的。因此,创设一个让宝宝可以自由地“做事”环境就显得极为重要。随着宝宝的成长,可以让他们从自己用手抓饭吃到自己穿鞋,直到他们可以自己拿出玩具,结束后可以自己收拾好玩具。
自然智能之和宝宝出去的时候该怎么带他玩
自然观察智能指善于观察自然事物、善于辨别自然环境中各种现象的能力。还能对这些现象和事物的内在关联做出判断。知道如何去爱护自然和保护自然。表现在1-3岁宝宝的身上主要有喜欢在户外自然的环境中游戏,对小虫、小鸟等小动物有很大的兴趣,也喜欢看树、花等自然景物。对自然的变化很敏感。
养育者的问题:
我的宝宝一直要出去,可是带他出去,又不知道怎样陪他玩。
我们的建议
让宝宝有一双发现的眼睛:经常带宝宝到户外或公园,摄入宝宝眼帘的动物或植物等都指点给宝宝看,并有耐心地陪宝宝对这些自然的景象、动植物进行仔细地观察和大胆的探索。久而久之,就能培养宝宝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可以对自然事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让宝宝运用多种感官来感受自然:当宝宝在自然的环境保护中,可以引导宝宝用多种感觉器官来感受自然。比如,当白天带宝宝看到日光在树叶婆娑里时而显现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在日光下玩追逐自己影子的游戏,也可以伸手去触摸树叶,感受树叶的质感。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宝宝对光与影的兴趣,也可以增强宝宝对树叶等植物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