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再谈阅读——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再谈阅读——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更新时间:2014-07-22 09:47:51

《再谈阅读——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记得读完《海伦娜的奇迹》之后,我在激动之余写下了读后感——《让阅读进驻孩子的心灵》,感叹老师们为了吸引孩子进行阅读煞费苦心,尤其是“阅读之夜”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在第56号教室里,雷夫老师同样注重引导孩子们进行阅读,立志培养终生阅读的孩子,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雷夫·艾斯奎斯]

是啊,我们都明白阅读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何引导学生(或自己的孩子)喜欢上阅读,甚至善于阅读,一直是令我们大伤脑筋的事,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雷夫老师的做法:“另一种焦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阅读,从而爱上阅读;“大人的指导”告诉我们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能是盲目的,需要大人在一边进行引导和指导;“善用图书馆”使我们明白父母必须带自己的孩子去图书馆进行阅读、选书等;对于“不会阅读的学生”教给我们双管齐下的策略;还有像“挑选文学作品”、“初高中老师”、“阅读评估”、“把阅读和世界联结起来”、“笑声和泪水”等方法来引领学生的阅读体验。这些都是雷夫老师在第56号教室所使用的一些教育方式,假如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两个适用于我们的学生(或孩子)的方法将受益无穷。

读完整个第三章——[培养终生阅读的孩子],使我对阅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带领孩子走进阅读世界

当今社会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视、电脑、电脑游戏……已经充斥了孩子们的生活,再加上父母工作繁忙,应酬频繁等因素,使得孩子们平时的阅读缺乏成人指导,雷夫老师称这些为“平庸势力”,这些“平庸势力”串联起来,其强大的阵容严重阻碍了孩子们阅读兴趣的培养,造成了我们的学生不善于阅读,也不喜欢阅读。

在我与家长的交流中也了解到,孩子们一般都喜欢看电视,就比如《西游记》吧,让孩子自己来选的话,几乎没有孩子愿意去读书,更钟情于有声有色的电视节目,尤其是动画片,百看不厌。直观思维完全掌控了孩子的一切,使得他们懒得多动脑筋,再说费神的事又有几个人愿意去干呢?雷夫老师在书中也提到,假如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学作品,若是已经拍成电影或电视剧的话,最适合孩子在阅读原著后加以欣赏,也希望家长和老师应该特别留意这样的改编作品,像《魔戒》、《纳尼亚传奇》、《人鼠之间》等,但这应当是发生在阅读之后。

那么,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孩子走进阅读世界呢?特级教师朱老师曾这样跟我说:想要孩子喜欢上看书,其实也很简单,但父母的作用不可磨灭。你可以选取孩子爱听的故事进行绘声绘色地朗读,甚至还可以是手舞足蹈式的,把孩子的“胃口”完全“吊”起来,然后在最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告诉孩子要想知道故事的发展就自己到书里找答案吧……朱老师就是这样引领自己的儿子进入阅读世界。而我便也照着这样的方法去尝试,所幸的是,我也顺利地把儿子带进了阅读世界,让我尤为感动的是:儿子二年级暑假时,当我利用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终于读完了《水浒传》的那个晚上,他说什么也不肯睡觉,一定要一个人在客厅里把整本书再翻一遍,理由是里面有些故事情节我有点忘了。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沉迷于《水浒传》之中,不停地翻看着,不断地和我交流,直至把里面的故事能一个个讲出来,一百零八将竟也能背出九十八将,此时的他对于阅读已经觉得不再是累人的事,而是非常快乐的事。接着,我们又读了《三国演义》、《鲁宾逊漂流记》、《绿野仙踪》等名著,对于阅读也从原来的“引诱”发展为一种自发的状态,即“我阅读,因为我喜欢这么做。”

二、引领孩子徜徉阅读世界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一般都是极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对于孩子的阅读也都非常重视,便向老师讨教关于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经验或方法,有的则有关孩子的阅读是否有效与老师进行探讨。而我们教师一般也都是倾囊相授,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帮助家长或孩子,然而成效并不明显,有的孩子还是不太愿意阅读,有的孩子读书不少但收获极小,这又是为什么呢?当我读完雷夫老师的做法后,似乎知道了一些——

1、阅读的书籍良莠不齐,选择文学作品是首要。

平时在教室里,我发现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比较喜欢阅读,每当阅读时间时总是教室里最安静的时候,几乎连针落地的声音都能清晰可辨,可是,假如你深入到孩子们中间走一走、看一看,关注一下他们手中的书时,不免还是会失望,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孩子看的是休闲类的书,如《丁丁历险记》(漫画书)、《脑筋急转弯》、《数码宝贝》等我们称之为“快餐”类的书籍。像这类书籍哪怕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再高涨,看得再认真,我想期间的收获还是少之又少的,不过,孩子们对于此类书籍却情有独钟,假如每次家长要求看书,孩子们都看这些书的话,试想一段时间下来,难免会有家长发出“为什么我的孩子挺喜欢看书,对学习好像没有什么帮助”的感慨了。

由于孩子年龄小,阅历少,对于书籍更是缺乏一种选择的标准,往往从直观的角度去挑选自己的阅读对象,于是漫画书便首当其冲。所以,作为家长,帮助孩子挑选好书成了义不容辞的事,也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雷夫在“挑选文学作品”这一节中详细地向我们阐述了他的做法,希望家长和老师都能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出发,协助孩子选择适合该年龄段读的文学类作品,同时还能在孩子整个的阅读中做到耐心地指导,使阅读成为真正有效的阅读。

2、阅读的内容深浅不一,符合孩子实际是根本。

雷夫老师在“不会阅读的学生”一节中这样写道:许多老师都喜欢和学生一起阅读文学作品,然而,阅读较具挑战性的作品时,却面临部分学生跟不上其他同学的问题。为了怕这些学生被抛在后头,老师们往往选用难度较低的教材,好让他们有成就感。但这些一来,有能力的出色的学生就常常要停下来等其他人跟上进度,备感无聊。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阅读程度是不一样,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也是不同的,甚至相同年龄段的孩子的理解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在阅读内容(文学作品)的选择上,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进行,不能一概论之。因此,在第56号教室里,雷夫老师针对上述情况,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首先,我会经常解释教材,让落后的学生跟上进度,还会事先帮阅读程度只有初级的学生准备特别简单的段落,让他们在课程课程开始前便赢在起跑点上。其次,是让个别的学生阅读合乎自己程度的书籍。”[雷夫·艾斯奎斯]而我觉得“让个别的学生阅读合乎自己程度的书籍”对于我们的课外阅读来说更要紧,孩子的阅读,作为家长不能一窝蜂地向别人学,更不能脱离孩子实际地向别人学,从众的心理要不得,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3、阅读的方式灵活多样,交流阅读心得是关键。

传统的阅读往往局限于孩子自己看、自己读、自己理解,这样的自我消化模式常常使得孩子们的阅读显得低效,甚至无效(当对阅读的作品不理解时)。这也是经常有家长问我“为什么孩子阅读了那么多书没什么效果”的症结所在。

我认为读书就要说书,既然要说书就要找到说的对象,由于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可说,又由于现在的孩子们跟小伙伴相处的机会不多,所以说给同伴听也几乎不可能,所以想要说书,对象一般只能是自己的父母了。因此,我总是对家长们说,孩子读了书一定要注重交流,千万不能少了这一步,作为家长便要承担起这份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孩子一起交流读书后的心得体会,听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思维现状,同时也能纠正孩子理解中的一些谬误,引领孩子阳光地看待生活,迎接生活中的种种挫折等。

读书后的交流是一种知识内化的过程,在我们自己的读书经历中,往往与人交流过的书或文章印象深刻,经久不忘,其实孩子也是一样。另外,孩子的思维就在这交流中碰撞,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世界观也能得到正确的引领,我们不是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吗?

假如你的孩子已经爱上了阅读,假如你也能关注孩子阅读的书籍、内容和交流的话,我想有效阅读也离你的孩子不远了。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意见,假如您有异议的话,欢迎批评指正!】



【经典语录】[雷夫·艾斯奎斯]

1、我要我的学生爱上阅读。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

2、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

3、通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

4、做父母的绝对有必要带小孩去图书馆。

5、孩子们需要大人经常陪他们一起读书、讨论。我们必须以身作则,当个好榜样。

6、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相关阅读
推荐
  • 生命一分钟 敬业六十秒——阿荣旗王杰小学《生死牛玉儒》观后感

    4月11日下午放学后,王杰小学全体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生死牛玉儒》这部影片,影片的主人公使我们内蒙古人的好干部,内蒙古人的骄傲,教师们观看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抑制了很久的泪水还是流了下来。我对影片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我知道人民的利益高于天这是牛玉儒的座右铭,他不是只将这句话挂在嘴边,说给别人听,而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它。 这部电影是根据主人公牛玉儒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生活中的牛玉儒同志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原市委书记。他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仍然不顾妻子和医生的劝阻,坚持在住院治

  • 读余映潮——课型设计的艺术

    课型,按余映潮老师的看法,就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它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一般地,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什么课型。 余映潮在《阅读教学艺术50讲》第3章《课型设计的艺术》中,本着活动充分的原则,从常规的与创新的、常见的与新颖的角度选说如下几组有代表性的课型及其设计: 第一组:教读课、自读课 第二组:朗读课、说读课 第三组:语言学用课、文学欣赏课 第四组:学法指导课、探究性学习课 本章共分这样八讲,这里重点介绍学法指导课。 在读《听余映潮讲课时》时,我就有一种

  • 学生学习需要得到什么帮助——读《幸福地做老师》之感

    阅读荆志强老师《幸福地做老师》一书,对我感触颇深。其中感触和振动较大的是书中第3页荆志强老师对于备课的理解备课不是教师知道要讲什么,而是要知道学生学习需要得到什么帮助。 事实上,此段论述揭示了当今教育的一大弊端,我们绝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只是从教师、教材的角度去把握备课的重难点,注重的是怎样在课堂里把知识点讲透、讲清,完成备课所要求的教材上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点所需要教师的帮助或搀扶。 特别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的普及,教师的备课已经从用钢笔书写发展到在电

  • 创设轻松愉快的口语交际氛围

    《赢在校园》中提到教师职业的核心能力是构筑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带有明显职业特点的核心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较为持久的心理行为特征。它体现教师履行教师职业的适应程度和卓越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师能力的发挥,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所需的一种核心力量。在低年级口语交际课中,尤其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口语交际是苏教版特有的一种口语训练形式,由原来的听话? 说话转变而来,这给教学内容赋予更为丰富、深刻的内涵,需要我们整体把握。一年级学生词汇量少,

  •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课堂教学良好的氛围

    暑假期间读了陈大伟老师的《建设理想课堂》,让我的感触颇深,对我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触动。《建设理想课堂》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理想课堂的真谛,这本专著全面的诠释了该如何构建理想课堂。 在教学课程中,我们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自由,实现幸福的教师生活,而这些正是可以通过理想课堂获得到的。在理想课堂中,老师需要精心备课,学生积极的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里感受到知识的浩淼和学习的乐趣。同时,我们要对学生充满人性化的关怀,让课堂的氛围始终处于有序和谐的状态。对于学生个体,我们必须

  • 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有感(2)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产生了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的不断翻新,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合作讨论、交流,获得成功的快乐,再借助教育技术这个桥梁纽带,切切实实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

  • 读《建设理想课堂》有感

    陈大伟教授在他的著作《建设理想课堂》中说,课内不能太勤快。就是在课内就一定要让孩子动起来,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任务,而不是一定要自己动手。也就是说,不一定动手做了,写了,就一定是勤快,有时候动脑思考、动嘴发言也是一种好现象。 不由得就想起自己以前课堂上的一个片段: 学习《乡下孩子》这篇课文时,有一个环节是体会乡下孩子的生活有趣和多姿多彩。要求学生模仿书上的一个句子进行仿写。我采取了一个渐进的指导方法,感觉效果很好。 首先出示书上例句: 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指导孩子读好这句话后,

  • 请还给学生快乐的童年《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陈大伟老师在《建设理想课堂》一书中提到:一位家长的信《重提鲁迅的救救孩子》引发了我的思考。信中提到了他三年级女儿的遭遇,孩子不愿意去考试,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每天面对的不是快乐成长,而是陷入题海之中。孩子没有了童年的快乐,一天中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她又怎么愿意去学校呢?难怪有学生会把歌词改成:我去上学校,拿了炸药包,隆隆一声学校没有了。 暑期期间青少年活动中心那繁荣的景象是不是也说明一些问题,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经过孩子的同意更不要说和孩子商量了。课家长问什么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呢?还不是现

  •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在《教学勇气》一书中,作者提到让学生参与真正共同体的动态是优质教学法的原则。优秀的教师所做的,要远超过把共同体中的新知识传递给学生,优秀的教师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共同体的动态演变,重复认知的过程。教学不同于技巧,优质教学一直在本质上是群体共享的。群体共享一词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继续往下看,让我了解了作者所阐述的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它既不是传统教学法中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把结论传授给学生的方法,也不是关注主动学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在共同体模式的教学中,课堂既不以教师为中心,也不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主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