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在这样一个寒假里阅读着过生活

在这样一个寒假里阅读着过生活

更新时间:2014-07-22 09:47:59

《在这样一个寒假里阅读着过生活》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每每与旁人闲聊时,提及自己的职业:我是教师,对方便会投射过来羡慕的目光。这是个好职业呀!每年都有近3个月的带薪假期,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爱干嘛就干嘛,能天天休息,有多么得幸福。被人这样一美言,往往也会心头一热,到了放假的日子,便给自己开列了一箩筐那么多的计划:阅读专业类的书或杂志;上网搜集论文资料;整理这学期的教学心得,写点反思、随笔什么的;准备下学期的教案;每天临帖写几个毛笔字;学画中国画……然而随着时光飞逝,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胸中所怀的那点举世惊人的计划在时间的流里,早已成为过眼云烟了。放假这人便在浑浑恶恶的懒觉、逛街、看电视、玩电脑中度过,做了一回时间的傀儡。唉!人哪就是这样一自由也就怠惰了。我的假期也就这样在仓促中草草收场。

今年,2006年的寒假又如期而至,想来又是如出一辙的“虎头”计划,“蛇尾”收场。罢了罢了!假期生活本来就是如此,就这样过吧!但说一样,也并非如此,今年的寒假又是非同寻常。这个平凡的假期里,有个小生命已在自己的腹中孕育着,不久的将来就要降临人世,而此刻他正在倾听着这个外面的未知世界的一切声响,洞察着外面世界的千变万化。我若再如以往地大张其鼓地干自己的事已是不可能。幸好学校发了一本《新背景教师人文读本》让我们充充电。于是乎就将就着小打小闹,在这个假期里,阅读着过生活。享受一下阅读的快乐,并权且把它当作胎教的一部分,也不失为一桩美事!谁说这样的生活会不惬意?

翻读着这本沉甸甸的,近500页的《人文读本》,顿觉厚重不堪。不仅仅是《人文读本》中“人文”两字的内涵丰富,难以说清。据《钱江晚报》报道,在绍兴文理学院,名作家梁晓声用了足足6堂课的时间讲“人文”这两个字的含义,可见其不一般。当然,更是被《人文读本》中名家和同行们的一篇篇浸润着人文情怀的美文所感染,让我如入一个未曾涉足过的真善美的人文精神世界,被这一股股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所撞击,迸发出了绚丽多姿如烟花般璀璨的心灵之花。

读着,读着,细细读至《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一文,未至结尾,已是哽咽难语,喜忧参半,心头沉重。我一个未谋人世的孩子的母亲,一个已为人师的母亲,她在此时此刻左右为难,心绪难平。是的,她欣喜,是因为感谢上苍赐于她这世间珍宝,人间至爱。这小生命在妈妈的腹中一天一个样,就连妈妈在伏案写字时也不失时机地踢打着,敲动着,生怕妈妈忽视了他的存在,调皮地不放过这样的母子间交流的方式。可这准妈妈也担忧哪!她也要和那位母亲一样轻轻叩问世界。当几个月后,小宝宝呱呱坠地之后,作为母亲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又要问:世界呀!我,一个母亲,当上苍赐于我一个可爱、聪慧的孩子,我把他交与你,而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更久,他将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我是母亲,当然希望他是个听话,懂事的乖孩子;我,是老师,当然希望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世界呀!此刻,听听这个身肩母亲教师双重身份的我的心声吧!

2006年,这个寒假,生活中有许多新的感受蕴育而生,有许多好心情在滋生。请允许一个要做母亲的人的心花怒放,浮想联翩。是啊!在这样一个寒假里阅读着过生活是很惬意。
相关阅读
推荐
  • 过程就是一切——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感动一词萦绕耳际,挥之不去,因雷夫老师的执着追求而感动,因孩子们的杰出表现而感动,因这普通而又充满奇迹的教室而感动 在整本书中,这样一句话常被提起过程就是一切。如我们追求完美,但永远无法企及。追寻的过程就是一切。[P103]但付出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奖赏。再多掌声也比不上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索,以及为了使每一个演出不同凡响所付出的努力。过程就是一切。[P202]然而好的表演和其他的事情是一样的,都是由十分的天赋加上九十分的努力而来的。[P209]教育专家尹建莉在联合推荐中也这样写道:作

  • 再谈阅读——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记得读完《海伦娜的奇迹》之后,我在激动之余写下了读后感《让阅读进驻孩子的心灵》,感叹老师们为了吸引孩子进行阅读煞费苦心,尤其是阅读之夜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在第56号教室里,雷夫老师同样注重引导孩子们进行阅读,立志培养终生阅读的孩子,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雷夫艾斯奎斯] 是啊,我们都明白阅读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何引导学生(或自己的孩子)喜欢上阅读,甚至善于阅读,一直是令我们大伤脑筋的事,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雷夫老师的做法: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读后感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很多新增内容。如:在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三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新增了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我觉得要转变教学理念,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课上,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能只给那些能力较好的学生机会,也要给那些不举手的和能力较差的学生机会,让他们把话说完,哪怕是说的不够完整,说的不够正确,但一定得让他们说完,可以给予鼓励,给予适时的帮助

  • 做一个怎样的老师——观《三傻大闹宝莱坞》后感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国引进了不少印度电影,我也看了不少,现在说起印度电影,我的脑海中就会出现大段大段的曼妙歌舞场景以及那固有的拍摄手法,以至于在看《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最后那段像宝莱坞致敬的歌舞时,哑然失笑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很久没有碰触印度的影片,也差点让我错失了这部优秀的作品。影片以两个好朋友在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彻的过程中展开的回忆:讲述十年前兰彻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的故事。这是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这里的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第一(指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兰彻却不随波逐流,他

  • 学生学习需要得到什么帮助——读《幸福地做老师》之感

    阅读荆志强老师《幸福地做老师》一书,对我感触颇深。其中感触和振动较大的是书中第3页荆志强老师对于备课的理解备课不是教师知道要讲什么,而是要知道学生学习需要得到什么帮助。 事实上,此段论述揭示了当今教育的一大弊端,我们绝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只是从教师、教材的角度去把握备课的重难点,注重的是怎样在课堂里把知识点讲透、讲清,完成备课所要求的教材上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点所需要教师的帮助或搀扶。 特别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的普及,教师的备课已经从用钢笔书写发展到在电

  • 《学习动机》学习笔记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动机有三种作用:激发行为 行为定向 维持行为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 内驱力: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 内驱力和需要的关系呈正比。 诱因指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或情境,是有机体趋向或回避的目标。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 凡驱使个体趋向或接近目标者为正诱因。如奖品。反之为负诱因

  • 利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有感(2)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产生了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的不断翻新,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亲自探索,操作实践,与同学合作讨论、交流,获得成功的快乐,再借助教育技术这个桥梁纽带,切切实实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

  • 孩子的悲哀——《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约翰霍特的《孩子为何失败》以日记的形式边叙边论他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生活化的文字表述,阅读起来十分容易,但字里行间却总是会爆出发人深省的问题,之所以说爆出,是因为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被我注意过。 比如说孩子面对老师时因为恐惧与害怕失败而做出的自我保护策略。他的一个学生在回答48的一半的多少时,总是低声回答24 ,无论他怎样诱导那个孩子都无法自信而大声地说出这个由她得出的正确答案。 他的学生有时会不经过思考而随便报出一个答案 ,这比没有回答要好,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样一来老师肯定认为他们已经思考过,只不过得到了错误

  • 提高自身的素质——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我特地从书店买回了一本由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所写的《做最好的老师》。有句很好的美言南有魏书生,北有李镇西。 魏书生老师便是陆校长经常称赞的一位名教育家,而李镇西老师也便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做最好的老师》此书全面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他使用了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发人深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