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保育 > 婴幼儿用药须知
完美父母易教出自卑孩子

完美父母易教出自卑孩子

更新时间:2014-07-21 15:47:27

《完美父母易教出自卑孩子》可能是您在寻找婴幼儿用药须知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幼儿为何会变得越来越自卑?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以完美主义的态度过高地要求孩子。

    过高要求自己的孩子,会使他们时时处处被包围在批评乃至埋怨之中。长此以往,孩子们的自信便会丧失殆尽,从而导致他们在做每一件事前都会在潜意识中对自己做出诸如“我不行”、“我笨”、“别人就是不喜欢我”等等的否定。这样的孩子无疑是有问题的。而要帮助孩子摆脱自卑的阴影,父母首先应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以此重树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懂得自我肯定。

    以下是专家提出的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几个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

    1、降低要求

    对待已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父母应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假如孩子画了一匹马,那么你最好不要过多地挑剔这里不好、那里不像,而应对孩子的每一成功之处予以发现并做出由衷的赞赏:“看,那马尾巴画得真好呀,好像是在风中飘舞一样!”或者“你为马涂的颜色真漂亮!我敢说这可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马儿!”

    需要强调的是,你应该让孩子觉得:你对孩子的赞赏完全是诚恳的,而不是应付的,客套的,更不应该是虚伪的,做作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你须在思想方法上做出调整,在表述上讲究艺术。

    其实,让自卑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标即是:帮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做该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对自己的最好的肯定。

    2、表扬的方法

    让孩子多作自我肯定的一个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是变更你对孩子做出的所有的表扬的主语:只要把“我”改成“你”,把“我们”(父母)对你(孩子)的表扬改造成你(孩子)对自己的表扬。这种简单的变化能够更充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从而起到增加对孩子赞赏的效果。如:“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我真为你感到自豪!”可改为:“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你一定为自己感到了自豪!”

    3、不必看重别人的评价

    父母可以对自卑的孩子多作表扬,但其他人却不一定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他们或许会“实话实说”,甚至讽刺挖苦。此外,孩子不可能永远地依赖别人的评语,而迟早要依靠自己内心的动力前进。有些孩子完全依赖成年人的赞许,连怎样认可自己都不知道了。这样的孩子如果长大了成了个球员,那就可能在比赛时每打出一个球就会回头看看教练的脸色,这样自然他就难以成为一个成熟的球员。不妨指出他的正确之处,然后提醒他不必过分看重别人的评论。 分页标题

    如果由于孩子做了一件错事而遭到了批评,会使他们一下子感到失去前进的方向。此时父母应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即承认错误并进行改正。当孩子主动承认了错误时,你完全可以告诉他:“你这样做很不容易,因为这可需要很大的勇气,你可以对自己说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4、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

    对自卑情绪严重的孩子来说,他心中的自我肯定往往是脆弱的,飘摇不定的,因而极需要得到外界经常不断的强化。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方法很多。如:可让孩子为自己记一本“功劳簿”,让孩子每周花几分钟时间写出(或画出)自己的“功劳”,并告诉孩子,所谓“功劳”,并不一定非得是了不起的成就,任何小小进步,以及为这种进步所做出的任何小小努力,都有资格记载入册;也可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小的奖品(如画片、玩具、小人书等)——每当孩子做出了一点成绩,或一件令他自己感到自豪的事,他就有可能获奖;你还可以教孩子学会以“自言自语”的方法不断对自己作出赞扬--当孩子遇到困难正踌躇畏缩时,你不妨鼓励他自己对自己鼓劲:“来吧,小朋友,你可是一个不怕失败的好孩子,再作一次努力吧!”

    5、合理自我肯定

    值得父母注意的是,自我肯定也应有个度,要分时间、场合,使用时更需遵循一定的原则、标准和尺度。

    这就和用药一样,再好的药一旦用得“霸道”了,非但起不了治病救人的效果,还会派生出新的问题。因此,鼓励特别自卑的孩子多作自我肯定,并不意味着应该让他“滥用”自我肯定。
相关阅读
推荐
  • 儿童饮食的几大误区

    不吃或草草吃早餐在城市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中,许多父母往往无暇顾及孩子的早餐。“早餐马虎、午餐凑合、晚餐丰富”的生活方式。在忽视了儿童早餐的同时也忽视了儿童的健康。 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很难从午餐或晚餐中得到补充。研究发现,经常不吃早餐的儿童 ,全天能量和多种 营养 素的摄入低于吃早餐的儿童,甚至营养缺乏,长期下去还会影响儿童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 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不佳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吃不吃早餐会影响儿童的短期记忆力和解题能力。不吃早餐的儿童,图形识别的错误率、反应能力和

  • 哄宝宝睡觉的误区多多

    摇睡 当宝宝哭闹或 睡眠 不安时,一些年轻妈妈便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宝宝越哭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宝宝十分有害,因为摇晃动作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小血管破裂,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症”,发生脑震荡、颅内出血。轻者发生癫

  • 生气的妈妈不宜给宝宝哺乳

    儿科医学专家刘湘云医生日前指出,新妈妈生气的时候或刚刚生过气都不宜给宝宝哺乳,因为人体在生气时分泌的有害物质将通过乳汁被宝宝吸收,使宝宝的 免疫 力下降,消化功能减退,生长发育迟滞。 人在生气的时候,可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使其末梢释放出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肾上腺素髓质也大量分泌肾上腺素,而这两种物质在人体 内分泌 过多,就会产生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症状,危害新妈妈及宝宝的健康。

  • 别娇纵了孩子

    现在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无疑比过去多得多,也比前辈们更讲民主,但总的来说,孩子却比过去娇纵、难管了。 原因就是,如今,家庭生活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但父母并未及时调整教子方略,另外,各 种育儿书刊充斥市场,很多父母生搬硬抄,操作起来似是而非。所以,家庭教育中的一个个新误区便出现了。 误区1:孩子应该放到首位 幸福指向→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 近些年来,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可悲的是,一个家庭中越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越以自我为中心。力力的妈妈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每次吃虾她都是把虾剥给儿子吃,

  • 小儿添衣的误区

    天气转凉,不少家长总想给孩子多穿一些,表面上看是保护了孩子,不使他们着凉,但实际上却是削弱了孩子对外界的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 专家指出,孩子穿衣要科学,因为小儿体温调节中枢是受到外界温度的不断变化刺激下得到 提高的。穿衣过多,会影响小儿皮肤血管收缩影响正常功能,降低皮肤控制血流量,降低调节散热和抵御低温的能力;出汗过多,汗液浸湿衣服,使衣服的热传导提高,如果风一吹,体温就会迅速下降,容易引起脱水甚至虚脱,可谓“越捂越容易 感冒 ”。 小儿穿衣要根据气候变化,增减适应其体质和需要的衣服。近阶段,在穿衣上要注

  • 如何与儿女沟通

    不少家长都有疑问:为什么孩子会变得那样的独立和难以沟通呢?父母怎样和孩子沟通呢? 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父母要了解孩子的第一步,就是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希望别人能够明白我们内心的感受?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其实,子女也同样有这样的 愿望。 倾听是最佳策略父母愿意倾听儿女的心声,了解他们意见或问题,实际上就是对他们的尊重。但要做到真正的倾听还须注意以下几点:1.和儿女交谈要专心。要暂时放下手上的事情,专心交谈。只有这样,儿女才会感受到父母的爱心;2.要清楚倾听的目的。倾听就是要真正了解儿女的

  • 孩子面前夫妻吵架红处方

    夫妻吵架有时,父母也会像个孩子。因为一件小事,在孩子面前忍不住吵架了。而后呢?你怎么让自己从愤怒的情绪里解脱出来?怎么和他和好?还有,怎么和孩子说?有了孩子子,夫妻吵架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往往事情不大,但谁都想说出自己的理,可当着孩子的面好多话又没法说出来,因为不知道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其实,吵架会不会给夫妻之 间、给孩子带来影响,取决于你们吵架以后解决矛盾的方式。 美惠给我们讲了她家里发生的一次吵架的场景:一天晚饭的时候,我和丈夫还有5岁的儿子围坐在桌旁吃饭,全家人的食欲都非常好。晚饭一点

  • 善待顶嘴的“坏孩子”

    对待顶嘴孩子生活中,听话的乖孩子最讨父母或其他长辈的喜欢,而“顶嘴”、“拗性”的孩子往往会遭到大人们的训斥,甚至被剥夺辩解说明的权利。 专家表示:父母的这种专**作风,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系列危害:·产生逆反心理生活中有的孩子犯了错误,试图找出理由为自己辩护,其目的无非是为求得父母对自己的谅解,这种心理很正常,也是孩子鼓足了 勇气才这样做的。 如果父母武断地加以“狙击”,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相信自己。对父母的这种“蛮横”做法,孩子虽不敢言,但心不服,以后孩子即便有更充足的理由也不会再申辩了。孩子一旦形成了这样

  • 千万不要惩罚淘气孩子

    惩罚淘气孩子俗话说:“淘小子出好的”,此话虽不完全正确,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淘小子在“淘气”中潜在着求知的渴望、认识的提高和智能的发展。他们在“淘气”中,通过过观察、触摸、谛听以及联想,使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都得到锻炼和发展。正是在“淘气”中,由于经验的积累,思维能力的提高,他们才逐渐认识了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从无知 变为有知,从愚昧变得聪明,从幼稚发展为成熟。 一次大型的运动会后,成群的小孩子会冲进比赛场地,自发地进行较量、角逐,而且毫不掩饰自己“夺冠”和破记录的雄心。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不可遏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