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大自然是儿童快乐的学校——读《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有感

大自然是儿童快乐的学校——读《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有感

更新时间:2015-02-01 15:25:44

《大自然是儿童快乐的学校——读《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在《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第五章中,作者对儿童教育的近现代观念做了阐述,并例举了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一些观念、做法,其中,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创办的“蓝天下的学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开学的第一天,苏霍姆林斯基对小家伙们说:“小朋友们,去吧,上学校去。”说着,他就向果园走去。难道果园那里有学校吗?孩子们的内心充满了困惑。面对孩子们的困惑,他解释说:是的,我们上学校去,我们的学校将来就在蓝天底下,在绿草地上,在大梨树下,在葡萄园里,在牧草地上……想象一下,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围在老师的身边,在草地上、大树下、果园里或坐或站,用他们充满好奇的眼睛,贪婪地观察者着周围的一切,他们一个个屏息凝神,聆听着老师娓娓到来的话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快乐在他们的身边萦绕。这样的画面是多么美好而又温馨呀!我想,每一位孩子、每一位老师,一定是希望这样的画面能够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这也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件事情。
对于出身江南农村的孩子来说,可能对于芦秫这种植物不会陌生吧!成熟后的芦秫,把它从地里砍下来,剁成一节一节后去皮,就像甘蔗的吃法一样,甘甜而又饱满的汁水溢满口中。说起来,那也是我们小时候在夏天时用来解馋www.smtxjs.com的最好的东西了。然而,对于从小生长在城市里、特别是现在的孩子来说,就比较少见了。为了让孩子们来认识芦秫,我们早早地作了准备,春天的时候,就带着孩子们在植物园里种下了芦秫的秧苗,在阿姨的帮助下,孩子们参与了整个过程,孩子们自己挖地、自己播种、自己浇水。每天,孩子们都提醒我要去看看芦秫了,我们隔三差五地去地里拔草、施肥、浇水。在孩子们殷切地照料和关注下,芦秫一天天地长大了,终于有一天,芦秫开始结穗了,羞涩地探出头来,嫩嫩绿绿的。孩子们高兴透了,像叽叽喳喳的小鸟一样,把好消息告诉了每一位认识的人。因为有好多家长来说:是不是幼儿园的芦秫要成熟啦?慢慢地,芦秫的穗变得大了、红了、饱满了。当我宣布说:“我们种的芦秫成熟了,可以吃了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可是,怎么吃呢?这也是一个难题啊!在讨论声中,大家达成了共识,请阿姨帮忙,把芦秫砍下来,去掉叶子,再剁成一节一节的。好了,在做好安全提醒的前提下,去皮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看看他们:从一开始的无从下手,到有的用手去剥,有的用嘴咬,有的手嘴并用,到最后都尝到了甜甜的汁水,一张张小脸上,写满了快乐与幸福。
回想这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从芦秫秧苗的下种,到最后孩子们的品尝,这一切全部都是在植物园里完成的,没有枯燥、抽象的说教,有的只是生动、具体的观察、操作与实践,在这所大自然的学校中,孩子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也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收获了成功带来的喜悦。
在我们目前的教育大环境中,要全部地实现“蓝天下的教育”还是比较困难的,那么,我们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幼儿去创造自由自在的“快乐学校”。
相关阅读
推荐
  • 做智慧的研究者——读书有感

    白下进校马瞬琴 在冬天寒冷的假日里,读着陈震老师的书《做温暖的教育者》,很受感动。我在思考,作为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不仅要做一个温暖的教育者,更要做一个智慧的研究者。 做温暖的教育者,需要我们在工作时,充满爱心、充满真心、充满公心、充满慧心。让我们的服务对象能真切感受到我们平等、理解的爱。这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而做一个智慧的研究者,则是我们每一个教研员应有的追求。 智慧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智慧的研究者,是指研究者在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判断事物并在实践中遵循事物规律、实

  • 新教师读后感:读《托幼班创造性课程》

    本书是由艾米劳拉多伯罗、劳拉.J.柯克和黛安翠斯特道治等撰写,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在幼儿园中题课程都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的背景里,《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无疑给我们一种新的观念震荡。这一课程以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理论为依据,充分关注了家庭、社区和托幼机构之间的关系,关注了保教人员、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关系,以优质教育的思想,系统构建了托幼机构的创造性课程。 《托幼班创造性课程》是理想的,更是现实的。所谓理想的,就是有追求,有目标。有些追求和目标基于对幼儿和幼儿家庭等因素的合理评估。与其他年龄段的课程一样,设定幼儿发展的

  • 《生命的面积》读后感

    不经意中在《读者》一书中看到了《生命的面积》这个题目,觉得很有趣,什么是生命的面积呢?于是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张荣鑫的小姑娘,她是一个半心女孩,医生宣布她的生命只有一年,可是她偏不信,她要活下来。她行走,她上学,她还写成了10余万字的《生命面积》。当所有的努力最终还是没能抵挡命运的大限,她又毅然献上自己的眼角膜。她说:生命的长度已经确定,那我就拉长生命的宽度,从而做大自己生命的面积......虽然她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此,但是她还做了一名爱心志愿者,为众多需要帮助的人募捐善款.....

  • 《地球上的星星》影评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印度片看后感触很深!我想我们作为教育者,在这个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时代,要逐渐开始重视提升对幼儿的教育质量,我们更应该关注特殊儿童,以及关爱这些需要我们帮助的特殊儿童,让他们融入到生活的大集体中。 影片中的尼克老师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印度演员,我很关注他演绎的一些电影,从这部电影中,尼克老师不仅让原本枯燥乏味的美术课变得栩栩如生,也让原本内心自卑、心理有阴影的伊夏重拾自信与快乐。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总是主张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孩子,其实对于有一些需要我们特殊教育的孩子,我们应该用适合他们的方式去

  • 《幼儿教师六项教学技能指导》读后感

    《幼儿教师六项教学技能指导》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我从头读到尾,发现了自己以前有很多地方疏忽了,看似无大害,但是日积月累就是大毛病了。 书中分六大板块,分别是:语言、音乐、美术、舞蹈、游戏、手工。内容很全面,可以说里边不仅有对老师的理论教育,还附有特色教案,而且教案是以详案的方式呈现的,最后还有对前教案的总结分析。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这样的方式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学的更精了。接下来,我就来说说我在书中学到的有用知识,我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点: 一、理论学习,让专业只是更加深化 幼儿园教育已经在逐步的被教育专

  • 读后感:波克和他的书

    波克8岁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送给他一件礼物。在那个时期,对于他们一家来说,买一本带有绘画插图的故事书是要不少钱的。波克开心极了,这是一个大惊喜,她捧着书左看右看,在屋子里欢快的奔跑,父母脸上也露出幸福的笑容。寒冷的夜空下,那座破旧的屋子里温暖肆意。 波克把书当成了宝贝,时刻捧着,看见一张张美丽的插图,他已经沉迷于书中奇妙的世界,即使有很多字不认识,他还是不厌其烦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半年以后,书已经有些脏,封面上还有果酱打翻后留下的痕迹。那时,波克还因为这件事伤心了很久。 波克十岁生日的时候,父母送给了他第

  • 我读《跟孔子学当老师》

    [成书背景] 周勇,现供职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论语》一书是著者初到上海求学时,某一位教授让著者研读的第一本中国典籍,当时只是偶尔翻阅。随着著者对本土学术大师的认识,他渐渐喜欢上了《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他猛然回头。慢慢地,著者开始迷恋《论语》,在他看来,没有哪本经典著作像《论语》那样,生动细腻地刻画了教师喜怒哀乐,其中的许多教学场景,不是让人开怀大笑,就是让人豁然开朗,甚至让人觉得,一名不辱使命的教师多可能拥有的一切生命体验与心灵秘

  • 读《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和保育》有感

    《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和保育》这门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介绍:即晨间活动、进餐活动、盥洗活动、喝水活动、如厕活动、睡眠活动和离园活动。文章中指出: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感,又能满足活动的需要。这让我想到了,在平时的幼儿一日活动中,有时候我们的活动安排的过于死板,没有一点弹性,这样的话有时就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文章中又提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等浪费时间的现象,提高活动效率。看到这里,我又想到了,在

  • 读书沙龙“交流分享”活动方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稻田镇幼儿园 李海霞、刘金芳 近段时间老师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阅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相信大家都有所收获与提高,但理论性的知识于我们而言毕竟难以理解和吸收,然而参透解读又确实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为了让老师们更好的消化和运用,我们开展了本次读书沙龙交流会,旨在让老师们通过自己的阅读,提出疑问、交流心得、分享收获,能够安静的坐下来细细的研读讨论,慢慢地内化吸收书中的知识,从而切实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 活动时间 2013年11月 活动地点 亲子活动室 参加人员 幼儿园部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