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6-21 17:58:59
《大班健康健体活动:有趣的报纸》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设计思路:1.如何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商量着合作玩,并体验到一起玩的快乐,对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既要创设一定的机会,让幼儿大胆地去尝试合作地玩,又要及时观察幼儿的动态,若发现幼儿间有争执时,要及时帮助他们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活动目标:大班:1、理解什么是相亲相爱,尝试将自己的感受进行迁移。2、通过讨论、实际操作,知道如何带弟弟妹妹进行游戏,以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弟弟妹妹的帮助。3、进一步增强关心、爱护弟弟妹妹的情感。 小班: 1、体验被哥哥姐姐关爱、帮助的快乐。 2、愿意和哥哥姐姐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有与弟弟妹妹一起游戏、活动的经验。 2、flash动画课件《让爱住我家》;小班幼儿入园时哭的图片;室内、户外游戏材料的图片; 3、游戏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让爱住我家flash,体验相亲相爱的含义 1、提问:你们知道
一、说教材:《玩雪》选自大班上学期第八个主题《冬天的故事》中,是一节健康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课,通过带孩子们到户外与雪进行亲密接触,和小伙伴一起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做雪雕等活动,感受雪天游戏的乐趣,激发幼儿冬天运动的兴趣。 二、说活动目标 我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玩雪,丰富玩雪的经验。 2、学会与小伙伴分享与合作。 3、感受雪天游戏的乐趣,激发幼儿冬天运动的兴趣。 三、说活动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预设为:尝试用各种方法玩雪,感受其
目标:1.能控制自己的动作,轻轻地走。2.提高遵守规则的意识。 准备: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走路要轻轻的。 猫头饰若干 过程:1、请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猫教师以猫妈妈的形象带领幼儿模仿小猫走得动作,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请幼儿蹲在活动场地的四周,老猫蹲在场地的中间,创设游戏情境: 老猫累了,他睡着了,而且睡得很香,小猫们还没玩够,还想走到外面去玩,可是他们又不想让走路的声音把老猫吵醒,所以他们必须轻轻的走出去,走的时候脚要轻轻的落地。 3、老猫带小猫一起说儿歌《老猫睡觉醒不了》。说完儿歌,老猫闭着眼睛装睡
活动目标:⒈学习双脚并拢向前障碍跳。⒉合作进行纸管的多种拼搭,大胆尝试跳跃,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⒈物质准备:纸管人手两个;画板7快;苹果贴纸若干,颜色标记六组;比赛场地示意图一份。 ⒉队伍准备:分成六队,以六种颜色命名。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⒈师:小运动员们,我们赶紧到运动场上去做训练吧! ⒉(边进场边活动身体,带领幼儿走到圆上) ⑴走、走、走,跳、跳、跳,双脚并拢跳一跳,双脚并拢跳一跳。 ⑵走、走、走,跳、跳、跳,单脚站立跳一跳,单脚站立跳一跳。 ⑶走、走、走,跳、跳、跳,转个圈儿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快速奔跑能力。 2、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游戏的兴趣。 游戏方法: 游戏的人数最少要在三人以上,最高不限。在一个大约是羽毛球场大小的地区中游戏,其中的两个人站在场地的两端,为丢沙包的人,两人互相传接。其余的一人在场地中可任意跑动,躲避两个人的沙包传接。被打到则算死掉一次。相反,被场中的人接到沙包一次,就可以得到一命。(游戏者可以任意规定场地中者接到沙包所得到的命的数量)接沙包可以分单手或双手,单手接沙包和双手接沙包所得到的命数量不同,此数量可有游戏者规定。场地中者接到沙包后
目标:学习与同伴合作同共同做好一件事,体会协作游戏的快乐。 准备:报纸若干张。平衡木两个。 活动与指导: 1.请幼儿自选伙伴,两人一组。 2.交待游戏玩法并示范给幼儿看。 玩法: 将报纸展开挖两个洞,分别套在两人的脖子上,将两人连在一起,然后,两人按指定路线走、跑、走平衡木等。如报纸中途破碎则停止游戏,以报纸不破碎者为优胜。 3.幼儿游戏。 4.游戏结束,教师请幼儿谈谈自己获胜的体会。根据幼儿回答做必要的小结,强调协作。 编辑:cicy
更多有关“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的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幼儿教师网2012年专题——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蜈蚣爬”游戏中的合作行走方式,发展平衡协调的能力,锻炼腿部力量。 2.能通过观察模仿、口令、方向饰物等方法感知左右空间方位,学习协调一致地合作行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蜈蚣是多足的爬行动物;学习过侧行动作,有听信号向不同方向走跑的运动经验。 2.物质准备:球18个、塑料筐6个、小鼓1副、花环18个;音乐(比赛背景音乐、“花之舞音乐”、放松音乐等);蜈蚣范例图片、幼儿模仿蜈蚣队形照片各一;擦汗
当前,在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对于多元表征的理解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教师没有把表征作为考察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一个指标。这是因为表征,特别是多元表征,对于不少教师来说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词语,他们对于表征及其在儿童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和价值了解不够。研究表明,儿童对于数学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表达可以在不同的表征活动中反映出来,教师也能通过儿童的表征行为了解其解决数学问题以及演示和解释数学现象的能力。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在2002年提出的2~5岁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和能力标准中,将表征作为学前儿童数学学
在区域活动设计中,教师所投放的区域活动材料的适宜性,直接关系到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以及在活动中是否有所发展。现结合不同年龄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情况,来谈一谈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一、投放能恰当提升幼儿制作技能的材料 在大班区域活动变废为宝中,大一班一次性投放了黄瓜、萝卜、瓜子、旧丝袜、果冻盒、线、火柴、废纸、蚕豆、胶水、剪刀等材料让幼儿制作昆虫。面对众多的材料,幼儿不知如何下手。幼儿有的往丝袜里塞废纸,有的将瓜子粘在果冻盒上,有的在萝卜上插了两根火柴但难以制作出成形的昆虫作品。而大三班先投放了纸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