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我身边的树——幼儿园大班项目活动

我身边的树——幼儿园大班项目活动

更新时间:2014-06-28 11:18:10

《我身边的树——幼儿园大班项目活动》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活动来源
      从我们班的窗户望出去,是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再往两边看,也有其他不同种类的树。休息和游戏的时候,孩子们常喜欢观察树,树的季节变化,也会成为他们说话时一个有趣的内容。发现这一点,我很高兴。人的成长离不开自然环境,而日常最贴近我们的就是这些树朋友。我希望能通过不同方面的引导,使孩子们对树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增进他们对树喜爱的情感,从小培养他们爱护大自然的意识。基于这样的想法,顺着孩子的兴趣,我们展开了对身边的树的考察活动。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已有基本知识的了解和交流
      我通过提问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身边的树都有哪些呀?”孩子们纷纷回答:“松树”、“银杏树”、“杨树”、“槐树”、“枫树”……孩子们知道的可真不少,数了数,他们竟说出了十多种树名。
      接着我又问:“这些你们熟悉的树,能说说有什么特点吗?”有的孩子低头想,有的已经抢先回答了:“银杏树的叶子像小扇子。”“枫树的叶子像星星。”“山楂树的树干是细细的。”“白皮松的树皮是一块一块的,可以剥下来。”……孩子们又说出了不少。
      这些答案都是具体的、细节的、感性的印象。如果想要帮助孩子们得出有关树的结构、种类和功用等特点,还需要引导他们进一步实地考察和研究。
      于是,教师提出问题,供下一阶段观察思考:1.一棵树是由哪些主要的部分构成的?  2.树叶的形状都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活动小结
      通过这一阶段的活动,我们了解了孩子们关于树的已有知识。他们对于树的外形观察很细致,对不同的树也有深浅不一的了解。同时,经过这样的集体讨论和交流,每个人也从别人那里了解到更多的东西,扩大了自己的认知。
      这些经验都是分散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把下一步的观察点较为集中起来,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得出相关的结论。
      第二阶段:实地考察——提高观察能力,学会归纳分类方法
      活动一观察与发现
      1.身边的树——观察幼儿园里的树
      孩子们分成两组,从幼儿园中心地带朝南北两个方向分别出发,观察记录沿途所看到的树。孩子们手里拿着软尺、线绳、塑料袋和纸笔等工具,软尺和线绳用来测量树干的粗细,留下一个可比较的数据印象;塑料袋是搜集不同的树叶或树皮用的,用来进一步观察。孩子们很认真地用软尺和线绳围起一棵大杨树,事实证明,我们的测量软尺和线绳都不能够直接测出这棵粗大的杨树。子钊小朋友提议:“我们把两根绳子拴在一起,再加上软尺,就可以将杨树围起来了。”
      回到班里,两组小朋友把各自的收获物放在桌上,细心地观察、描画、对比。他们不仅单纯地用眼睛和手比较叶子的不同,嘉琪小朋友还用自己的小鼻子闻了闻叶子的味道,她发现:“杨树的叶子有苹果的味道,山楂树的叶子有土的味道。”他们还用小尺子比大小。孩子们分别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考察结果。
      教师引导孩子们回答第一阶段结束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一棵树是由哪些主要的部分构成的?”孩子们回答:“树干、树叶、树根、树枝。”为了进一步引导幼儿对树木的观察,教师给出了一个开拓的问题:“一棵树除了有树干、树叶、树枝、树根之外,还会有什么?”
      活动反思
      关于树的结构问题,树干、树枝和树叶比较容易观察,树根需要启发一下,孩子们本来也知道,只是因为没有直接看到,不容易想起来。正确的答案还有“花”和“果实”。但在我们观察的时候并没有看到这两部分,也不容易想到。于是,我将开拓问题抛给孩子们,让他们在生活中自己观察出来,目的是引导他们对树有更多更仔细的观察。果然,在一次户外活动时,班级里的佳宜小朋友告诉我:“老师,我发现树也是开花的,我还记得这棵山楂树上长过山楂果,我还吃过它的果实呢!”
      我认为孩子回答得是否精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个观察过程,他们学会了自己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思考方法。
      2.叶子的秘密——叶子带来的思考
      教师引导孩子回答第一阶段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叶子有什么不同?
      孩子们通过观察,得出如下结论:叶子的形状不一样,叶子的纹理不一样,叶子的颜色不一样,叶子的味道不一样。
      教师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不一样?”这个问题很难简单回答,因为涉及植物学的专业知识。我们选择了一个相对简单而又比较普遍的问题,引导孩子思考之后和老师一起找到正确解答:“为什么松树的叶子那么细,像针一样?”“为什么杨树的叶子那么阔,像手掌一样?”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让每个孩子都用手摸摸松针和杨树叶,自己感受比较一下。“为什么叶子有大有小?”“为什么叶子上的花纹不一样?”“为什么叶子的形状不同?”孩子们对叶子的好奇心越来越强,我将每个孩子的问题写在纸上,请他们带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研讨,过几天再把答案带回班里大家一起交流。抱言小朋友的问题是:“叶子上为什么有花纹,这些花纹为什么不一样呢?”通过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研究,他带回来的答案是:“叶子上的花纹叫做叶脉。叶脉是叶片上的维管束,叶脉不一样是因为叶脉传递的能量是从不同方向传递来的。”抱言的妈妈还很清晰地画出了叶脉的三类:分叉状、网状、平行状。
      活动反思
      有些问题,提出来了并不能靠自己的能力去解答,或者本来就没有现成答案。这没关系,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正确提出问题,对于眼睛看到的,脑子里都会问一个为什么。我们可以发挥家长的作用,邀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既能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增进亲子感情,又能增进家园的了解。这样的孩子在成长中,会倾向于朝更广阔更深入的领域研讨探究。
      3.我喜爱的树——剪贴与绘画
      教师引导孩子把捡来的叶子清理干净,原样或用剪刀修饰后,仔细粘贴在彩纸上,旁边用文字标出所采集的是哪种树的叶子。另用一张纸,把各自观察到的树画在纸上,并在树上画出这种形状的叶子。提醒孩子特别注意,要把树干与树叶部分画得仔细、形象一些。
      活动反思
      使用剪刀来锻炼手与脑的配合,是幼儿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把这个环节有机地加入到项目教学过程中,使教学的内容更合理、更丰富。孩子们用剪刀修剪自己喜欢的叶子时,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美感意识,也加深了他们对树叶本身的认识。而画出自己喜欢的大树,把实际的观察与想像结合在一起,更提高了他们观察树的热情和兴致。
      活动小结
      在这组活动中,孩子们用眼看、用鼻嗅、用手摸、用心画出和剪出自己认识的树,加深了他们日常对树的印象,树变得生动的同时也变得亲切,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对象,而是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活动二户外写生课——白皮松的故事
      教师根据孩子的关注点,选择一棵孩子最感兴趣的树,先引导他们用语言精确地描述它,然后鼓励孩子用画笔画下来。
      孩子们选择了白皮松。因为白皮松显得很特别:树干、树皮、树叶,都跟其他的树区别较大。大家一起描述:白皮松的树干——白色、很直;  树皮——会掉皮、会变色,新掉皮的地方是黄绿色的,时间长了会变成灰白色;远远地看,是白色和绿色错杂的颜色,很像迷彩服的颜色;树叶是针状,叶子到了冬天还是绿色的;树上有黏黏的树胶。
      语言描述结束后,孩子们拿上画板和画笔,来到幼儿园那棵白皮松周围,进行观察、写生。回到班里,孩子们把自己的画加工、修饰,展示出来相互观摩,评论谁画得最生动。
      活动小结
      先进行语言描述,除了顺便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之外,还有意加深他们对具体一棵树的概念。这样,在绘画的时候,他们会观察得更细腻、更深入。
      活动三 数数与分类
      1.数一数——统计幼儿园里的树
      这一次的实地观察,教师带领孩子拿上纸和笔,记录下幼儿园所有的树种树量。回到教室,教师把树种和对应的数量写在黑板上,教孩子们一起计算结果,统计出幼儿园共有11个种类的40棵树。
      活动反思
      我们班重视学习数学,注重开发孩子的智能训练,我们也会注意把数学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统计幼儿园树种的数量,可以巧妙地把算数放进来。这个阶段孩子只学习了l0以内的加法,对于进位还不是很明白,但几个数几个数加上去,他们数得很快,也有浓厚的兴趣,最后得出了正确答案。可以说,这是一次完美的算术练习。
      2.找一找——从不同中寻找树的分类
      接着,教师又与孩子一起做了一次分析研究工作。教师提问:“一年有四季变化,那么树在四季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最后总结出两个特点:树有开花结果这个过程;树分落叶和不落叶两种。
      教师根据他们的回答又提问:“在大家知道的树里面,想一想,什么树只开花不结果?什么树不开花而结果?什么树既开花又结果?”孩子们把自己能想到的树都想了一遍,议论起来。最后的结论是,凡是见过的果树都是开花结果的;不开花而结果的树没有,因为果实是从花来的。但进行分类工作时,有幼儿提出无花果是不开花而结果的树。
      这个问题虽然教师知道答案,但并没有马上告诉大家,而是把这当作一个趣味问题留给孩子们,请他们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或周围的人,或通过查阅书籍和网络来找到答案,隔天带着答案来园里。
      3.树是我们的好朋友
      整个研讨活动结束,教师引导孩子说出树与我们在生活中的关系。“树为我们带来阴凉。”“树为我们带来绿色,让我们眼睛舒服,让我们快乐。” “树上有小鸟,有树有鸟让我们很开心。”“树可以防沙尘。”“树可以使空气清新。”……教师引导孩子说出对树的喜爱,并启发式地问孩子:“如果有人随意折断树枝,用脚踢树,甚至用刀砍树,这种行为对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做?”
      活动小结
      通过对身边的树的仔细观察、描述、绘画、统计、分类等这个实践过程,以及幼儿的各种技能的展示,使幼儿从不同方面重复对树的思考,加深对树以及树所代表的自然环境与我们人类环境的关系的理解。树成为一个亲切的存在,也成为孩子们内心的好伙伴。相信这种情怀会伴随着他们的成长。
      第三阶段:活动展示
      活动一室内展示
      教师引导孩子们整理出第二阶段的部分作品:有关树叶和“我喜欢的树”的绘画剪纸作品,有关树的结构的纸张作业,幼儿园里树的种类数量标示。并请他们把这些作品有序地粘贴在展示区,大家一起观摩、交流。
      第二阶段的尾声里,讨论了树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我们根据孩子的讨论,总结出树带给人类的诸多益处。接着这个话题,引导孩子以“我与树"为主题,用剪纸来表达自己对于树的感情,并把这些作品有序地粘贴在展示区。
      活动小结
      这个活动环节主要是对前面所做所想的一个整体回顾,加强了孩子对于树的各方面认识,也启发他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健康的感情。
      活动二室外挂牌
      我引导每位幼儿认领幼儿园里的一棵树,然后给这个成为自己小伙伴的树制作一个牌子。牌子上画出树的形象,旁边写上自己的名字。这个树牌经过塑封之后就不怕风雨了。我和班里其他老师一起带领孩子到园里一起给每棵树挂上树牌。
      活动小结
      树牌是孩子们自己亲手挂上的,上面又写着自己的名字,孩子们都感到非常骄傲,也因此油然生出对这些树爱护的责任感来。父母来接孩子的时候,孩子也会拉着父母去看自己挂的牌子。许多父母还高兴地为孩子和大树合影,一种对大自然的喜爱亲近之感就产生了。另外,树挂上了树牌,其他的小朋友经过时也会留意看一看,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哦,原来这是银杏树啊!”无形中,他们也会关注身边的树,也会爱护我们绿色的大自然。
编辑:cicy
 

相关阅读
推荐
  • 大班社会活动:慌慌张张的莎莎

    活动目标:1、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知道做事要有条理,就不会慌乱。2、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讲述事件的过程。活动准备:图片,活动过程:一、莎莎的故事。1、引导幼儿观察图一。2、教师:看看挂在墙上的时钟。现在几点钟?莎莎在做什么?这时候她应该在做什么? 教师小结:现在六点半了,莎莎还在睡觉,这时候她应该要起床啦! 3、观察图二。 教师:莎莎一起床,慌慌张张在找什么?袜子和鞋子在哪里找到的?这时几点钟了? 教师小结:莎莎一起床,慌慌张张在找袜子、鞋子,袜子和鞋子分别在被窝里、窗户上找到的。这时8点钟了。 4、观察图三

  • 大班社会活动设计:爱的密码

    活动目标:1.在解密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逐步理解、感受爱的含义及多种表达方式。2.通过猜猜、说说、做做激发幼儿爱的情感。3.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爱的解密活动,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准备: 1.密码笔记本、图片、卡片若干 2.电视 活动过程: 一、快乐尝试,初步理解密码。 出示密码笔记本,幼儿尝试帮助老师打开笔记本,破解密码。 二、破解密码,理解爱的含义。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数字密码,它们的后面又藏着什么呢? 出示数字密码,层层揭开,引导幼儿逐步破解密码。 1. 揭开密码1 a.假如你

  • 大班社会活动“小问号”

    活动生成背景:大班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对世界充满好奇感,想了解,想探索问题也越来越多,所以在第六周,我们设计了小 问号这一单元活动,激发幼儿探索知识的兴趣和勇气。通过一周的活动,幼儿的问题就更多了,所以我们准备了这个知识竞赛,鼓励幼儿不断挑战自己,积极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活 动 教 案 活动名称:小问号大王(社会) 执教:鼓幼:朱丁艳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快速抢答知识性问题,愿意为别人出题; 第二层次:积极抢答知识性问题; 第三层次:能回答一些知识性问题。 2.喜欢参加知识类学习活动。 活动

  • 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情感——我们是朋友

    活动目标:1、使幼儿初步知道同伴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帮助。2、初步培养幼儿爱同伴的情感。活动准备:故事《小公鸡与小鸭子》 活动过程:一、幼儿倾听故事,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小动物来到我们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谁呢? 教师出示小鸡和小鸭子,请幼儿跟它们打招呼。 2、教师:这两个小动物它们今天还带来了一个故事哦,请小朋友们来听一听这个好听的故事吧! 教师讲述故事内容。 3、教师提问: 教师:小公鸡和小鸭子在做什么呢?当鸭子啄不到虫子的时候是谁来帮他啄的呢?小公鸡是怎么样帮助小鸭子的呢? 小公鸡不会游泳,是

  • 幼儿园大班辩论活动:“晴天好还是雨天好”及评析

    目标: 1.能大胆、清楚地表述喜欢/不喜欢晴天/雨天的观点,对辩论活动感兴趣。 2.初步了解辩论活动中常用的陈述、对比、假设、反问等方法。 3.能遵守轮流发言、举手示意、有序抢答等基本的辩论规则。 准备: 1.带领幼儿了解晴天和雨天给生活带来的好处及不便;观看成人进行辩论的视频,了解辩论的基本过程。 2.准备“晴天”和“雨天”的图片各一幅,“辩论”“陈述”“对比”“反问”“假设”等字卡各一张;黑板一块、长条桌一张、小椅子若干。 过程: 1.引出辩题,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晴天”“雨天”图片,组织幼

  •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植树有办法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植树的方法与步骤。 2、尝试与父母或同伴一起进行植树活动,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植树的图片。 2、小树苗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谁能说一说3月12日是什么节日?为什么会有这个节日?植树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小结:3月12日是植树节。因为树木可以使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我们的国家为了号召人们爱护树木、植树造林,保护我们良好的生活环境,就把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小朋友们可以在这天植树哦。 二、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出活动主题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小树苗

  • 我身边的树——幼儿园大班项目活动

    活动来源 从我们班的窗户望出去,是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再往两边看,也有其他不同种类的树。休息和游戏的时候,孩子们常喜欢观察树,树的季节变化,也会成为他们说话时一个有趣的内容。发现这一点,我很高兴。人的成长离不开自然环境,而日常最贴近我们的就是这些树朋友。我希望能通过不同方面的引导,使孩子们对树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增进他们对树喜爱的情感,从小培养他们爱护大自然的意识。基于这样的想法,顺着孩子的兴趣,我们展开了对身边的树的考察活动。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已有基本知识的了解和交流 我通过提问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身边的

  •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安全活动设计——煤气开关不乱动

    活动目标: 1.知道煤气对身体有害,不能乱动煤气开关。 2.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带领幼儿到厨房参观厨师如何使用厨房的用具教育挂图《安全使用煤气》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回顾参观厨房的感受。 2.讨论:煤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爸爸妈妈是怎么使用煤气的?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 4.讨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5.教师指导幼儿完成学习包里的内容。 编辑:cicy

  •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认识安全标记

    活动名称:认识安全标记 目的: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标记,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知道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 护的能力。 2.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动脑及创造想象的能力。 准备:玩具电话两部,各种标记图片若干。 各种几何形的白卡片若干,绘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认识几种主要标记。 (1)有毒、危险品标记 师:这是什么标记?你在哪里见到过这种标记?它表示什么,提醒我们注意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最后让幼儿知道有毒、危险品标记的意思是有剧毒,危及生命,切不能乱动乱用。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