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28 08:30:11
《小班歌唱数豆豆教案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游戏玩法建议:
1、游戏:“点豆豆”。在初步熟悉歌曲内容之后,带幼儿完整跟唱歌曲时,教师可以和小朋友一起伸出食指,从第一个幼儿开始随着音乐节拍边唱歌边一个一个点小朋友,歌曲唱到最后一句,“装进我的小裤兜”,老师张开手臂“装”小朋友,大家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再以此请个别小朋友“点豆豆”。
2、游戏:“豆豆钻兜兜”
请两名配班教师手拉手搭成小桥的样子变一个“大兜兜”,老师也变成“豆豆”和所有‘‘小豆豆们”拉着衣服变成“一长串豆豆”,大家一起边唱歌边用小脚—下—下踏着节拍从“大兜兜”下面钻过,唱玩歌曲最后一句,两名配班老师放下手“装豆豆”,数数一共装了几个“豆豆”。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1--2小节,伸出右手食指,随音乐节奏做“数”的动作。
3-4小节,两手相对做“圆”的动作。
5-6小节,第五小节做“数”的动作,第六小节双手摊开。
7-8小节,两手随音乐节奏做“装进裤兜”的动作。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掌握乐曲节拍,能够边用手打节拍边学习演唱歌曲。
2、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变游戏边学唱和巩固歌曲,通过观察玩游戏的方法,分辨游戏所蕴含的规则。
3、在游戏过程中尝试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合怍游戏,初步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5、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数豆豆
(l)教师出示一个浅浅的盘子,里面有若干颜色鲜亮,大小适中的豆豆,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些豆豆,描述豆豆的样子(教师可提示:“圆溜溜”的),教师事先告诉幼儿,这些豆豆是和小朋友玩游戏的,不是吃的,做完游戏了老师再给小朋友一些干净的豆豆吃。
(2)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和豆豆玩游戏的,教师伸出食指,—下—下“点豆豆”,同时完整地清唱歌曲一遍:“一、二、三、四,数豆豆,豆儿豆儿圆溜溜,五、六、七、八,哎呦呦,装进我的小裤兜。”唱完歌曲,教师将几个豆豆放进裤兜,问小朋友:“豆豆装到哪里了?…‘装了几个豆豆?”小朋友猜一猜。教师从裤兜里拿出豆豆,放在透明袋子里,和小朋友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
2、学唱歌曲
(1)教师提问:“老师刚才是怎么数豆豆的?”和幼儿一起回忆、熟悉歌词。教师用动作带幼儿说一遍歌词,然后鼓励幼儿伸出食指,和老师一起边唱歌曲边“点豆豆”,“猜豆豆”
(2)请个别小朋友到前面来“和豆豆玩游戏”,大家一起唱歌,唱完歌曲这名小朋友装几个豆豆放进自己的裤兜,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他装了几个豆豆。再请他从裤兜里拿出豆豆放在透明袋子里,小朋友一起数数他装了几个豆豆。
3、跟钢琴伴奏唱歌、玩一占、豆豆”游戏
(1)小朋友们变变变,变成各种各样的豆豆,做出不同的豆豆造型,说说自己是什么样的豆豆,老师变成一个大兜兜,大家来玩一个“点豆豆”的游戏。教师走到幼儿面前,和小朋友一起伸出食指,从第一个幼儿开始随着音乐节拍边唱歌边一个一个点小朋友,歌曲唱到最后一句,“装进我的小裤兜”,老师张开手臂“装”小朋友,大家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
(2)接下来请一名幼儿在圈内一下一下“点豆豆”(点小朋友),“装豆豆”(双臂张开抱小朋友),“数豆豆”(数一数“装”了几个小朋友),接下来再由这名小朋友请下一个小朋友继续游戏,依次进行3-4名幼儿。
4、游戏:“豆豆钻兜兜”
(1)请两名配班教师手拉手搭成小桥的样子变一个“大兜兜”,老师也变成“豆豆”和所有“小豆豆们”拉着衣服变成“一长串豆豆”,大家一起边唱歇边用小脚—下—下踏着节拍从“大兜兜”下面钻过,唱玩歌曲最后一句,两名配班老师放下手“装豆豆”,数数一共装了几个“豆豆”。
(2)请客人老师当“大兜兜”,所有小朋友和客人老师一起唱歌玩游戏
5、结束活动:跳个“豆豆舞”
播放歌曲音乐,客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边唱歌边跳“豆豆舞”,结束活动。
播放歌曲原唱,小朋友在跟唱的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加入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在间奏部份教师可通过“豆豆拉拉手”“豆豆转个圈”等提示,让幼儿互相配合拉拉手、转个圈等,最后一句可互相抱一抱,进一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表现歌曲。
活动反思
1、选材合理,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老师选择的歌曲《点豆豆》,音乐形象鲜明,段落非常清晰,情境性强。歌曲中有趣的点豆豆游戏,点,点,点豆豆,点到一个小豆豆,这是什么豆?甜豆豆。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当这些有趣的游戏情境与音乐融合在一起时,孩子们的兴趣更为浓厚,同时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了音乐。这样的音乐素材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2、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⑴点豆豆中,教师准备的不同颜色豆豆图片代表不同味道,请孩子们在学唱的时候观察豆豆的表情,间接地感受他们不同的味道,再假装吃一吃,并把表情、动作做出来。这样的设计,让幼儿动手动嘴动脑。加深记忆,也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歌词转化为形象的动作。
⑵在学习理解歌词的部分,教师并没有刻意地强调歌词是怎么样的,教师通过自身的演示:甜豆豆肯定很好吃,来来来,我们一起来吃甜豆豆吧,甜不甜?吃到甜甜的豆豆是什么表情?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熟悉理解歌曲,最后巩固点豆豆的游戏,并将两部分串联起来。在和孩子吃不同的豆豆的'方式来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⑶将整个游戏情境贯穿在活动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歌唱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最后的点豆豆游戏,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吃的豆豆,这样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更高了,把本次活动推向一个高潮。
3、教师教态自然、丰富老师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们学习的兴致,在这次音乐活动中,老师始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着活动中的每一个孩子。她非常具有表演天赋,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那么夸张,都是那么富有感染力,所以孩子们始终被吸引。教师范唱的歌曲也非常动听,在动听的歌声中,孩子们感受旋律,完整欣赏。
建议:丰富幼儿的经验准备。在《点豆豆》中,不管是点豆豆的游戏,还是吃到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后的表现,都是需要孩子联系生活经验而表现出来的。我们明显感觉到孩子在表现酸、辣的表情和动作时不够投入,是因为他们对这两种味道不熟悉。现在的家长都什么主意孩子的饮食,会避开这种稍带刺激性味道的食物。教师在活动前可以让幼儿尝一尝,让他们更好的参与活动。
◆游戏玩法建议:
1、游戏:"点豆豆"。在初步熟悉歌曲内容之后,带幼儿完整跟唱歌曲时,教师可以和小朋友一起伸出食指,从第一个幼儿开始随着音乐节拍边唱歌边一个一个点小朋友,歌曲唱到最后一句,"装进我的小裤兜",老师张开手臂"装"小朋友,大家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再以此请个别小朋友"点豆豆"。
2、游戏:"豆豆钻兜兜"请两名配班教师手拉手搭成小桥的样子变一个"大兜兜",老师也变成"豆豆"和所有''小豆豆们"拉着衣服变成"一长串豆豆",大家一起边唱歌边用小脚-下-下踏着节拍从"大兜兜"下面钻过,唱玩歌曲最后一句,两名配班老师放下手"装豆豆",数数一共装了几个"豆豆"。
◆演唱部分
动作建议:
1--2小节,伸出右手食指,随音乐节奏做"数"的动作。
3-4小节,两手相对做"圆"的动作。
5-6小节,第五小节做"数"的动作,第六小节双手摊开。
7-8小节,两手随音乐节奏做"装进裤兜"的动作。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掌握乐曲节拍,能够边用手打节拍边学习演唱歌曲。
2、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变游戏边学唱和巩固歌曲,通过观察玩游戏的方法,分辨游戏所蕴含的规则。
3、在游戏过程中尝试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合怍游戏,初步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数豆豆
(l)教师出示一个浅浅的盘子,里面有若干颜色鲜亮,大小适中的豆豆,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些豆豆,描述豆豆的样子(教师可提示:"圆溜溜"的),教师事先告诉幼儿,这些豆豆是和小朋友玩游戏的,不是吃的,做完游戏了老师再给小朋友一些干净的豆豆吃。
(2)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和豆豆玩游戏的,教师伸出食指,-下-下"点豆豆",同时完整地清唱歌曲一遍:"一、二、三、四,数豆豆,豆儿豆儿圆溜溜,五、六、七、八,哎呦呦,装进我的小裤兜。"唱完歌曲,教师将几个豆豆放进裤兜,问小朋友:"豆豆装到哪里了?…'装了几个豆豆?"小朋友猜一猜。教师从裤兜里拿出豆豆,放在透明袋子里,和小朋友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
2、学唱歌曲
(1)教师提问:"老师刚才是怎么数豆豆的?"和幼儿一起回忆、熟悉歌词。教师用动作带幼儿 说一遍歌词,然后鼓励幼儿伸出食指,和老师一起边唱歌曲边"点豆豆","猜豆豆"
(2)请个别小朋友到前面来"和豆豆玩游戏",大家一起唱歌,唱完歌曲这名小朋友装几个豆豆放进自己的裤兜,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他装了几个豆豆。再请他从裤兜里拿出豆豆放在透明袋子里,小朋友一起数数他装了几个豆豆。
3、跟钢琴伴奏唱歌、玩一占、豆豆"游戏
(1)小朋友们变变变,变成各种各样的豆豆,做出不同的豆豆造型,说说自己是什么样的豆豆,老师变成一个大兜兜,大家来玩一个"点豆豆"的游戏。教师走到幼儿面前,和小朋友一起伸出食指,从第一个幼儿开始随着音乐节拍边唱歌边一个一个点小朋友,歌曲唱到最后一句,"装进我的小裤兜",老师张开手臂"装"小朋友,大家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
(2)接下来请一名幼儿在圈内一下一下"点豆豆"(点小朋友),"装豆豆"(双臂张开抱小朋友),"数豆豆"(数一数"装"了几个小朋友),接下来再由这名小朋友请下一个小朋友继续游戏,依次进行3-4名幼儿。
4、游戏:"豆豆钻兜兜"
(1)请两名配班教师手拉手搭成小桥的样子变一个"大兜兜",老师也变成"豆豆"和所有"小豆豆们"拉着衣服变成"一长串豆豆",大家一起边唱歇边用小脚-下-下踏着节拍从"大兜兜"下面钻过,唱玩歌曲最后一句,两名配班老师放下手"装豆豆",数数一共装了几个"豆豆"。
(2)请客人老师当"大兜兜",所有小朋友和客人老师一起唱歌玩游戏5、结束活动:跳个"豆豆舞"播放歌曲音乐,客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边唱歌边跳"豆豆舞",结束活动。
播放歌曲原唱,小朋友在跟唱的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加入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在间奏部份教师可通过"豆豆拉拉手""豆豆转个圈"等提示,让幼儿互相配合拉拉手、转个圈等,最后一句可互相抱一抱,进一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表现歌曲。
活动反思:
根据小班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来看,在活动中是不需要使用图谱的,在活动中我加入了图谱反倒是让孩子们觉得是无所适从了。在第一部分熟悉歌词时,只要和孩子们一起边指着豆豆,边数一数就好了,这样孩子们就清楚易懂。
整首歌曲的调子是有一定难度的,今天的活动由于熟悉歌词上掌握的不太好,所以在后面的歌唱部分也就打了折扣,孩子们不敢唱出来,由于我自身的原因,比较紧张,所以在学唱歌曲部分一带而过,孩子们没有透彻理解歌词的内容,比如:哎哟哟,是很开心的,应该让孩子们一起来做一做开心的动作,还可以请孩子们伸出一只小手,另外一只手当做盆子,来数豆豆,这样趣味性就更浓厚了。
所以这个活动还需要进一步的作调整。
幼儿园小班歌唱活动教案:数豆豆
◆游戏玩法建议:
1、游戏:“点豆豆”。在初步熟悉歌曲内容之后,带幼儿完整跟唱歌曲时,教师可以和小朋友一起伸出食指,从第一个幼儿开始随着音乐节拍边唱歌边一个一个点小朋友,歌曲唱到最后一句,“装进我的小裤兜”,老师张开手臂“装”小朋友,大家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再以此请个别小朋友“点豆豆”。
2、游戏:“豆豆钻兜兜”
请两名配班教师手拉手搭成小桥的样子变一个“大兜兜”,老师也变成“豆豆”和所有‘‘小豆豆们”拉着衣服变成“一长串豆豆”,大家一起边唱歌边用小脚—下—下踏着节拍从“大兜兜”下面钻过,唱玩歌曲最后一句,两名配班老师放下手“装豆豆”,数数一共装了几个“豆豆”。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1--2小节,伸出右手食指,随音乐节奏做“数”的动作。
3-4小节,两手相对做“圆”的动作。
5-6小节,第五小节做“数”的动作,第六小节双手摊开。
7-8小节,两手随音乐节奏做“装进裤兜”的动作。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掌握乐曲节拍,能够边用手打节拍边学习演唱歌曲。
2、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变游戏边学唱和巩固歌曲,通过观察玩游戏的方法,分辨游戏所蕴含的规则。
3、在游戏过程中尝试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合怍游戏,初步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数豆豆
(l)教师出示一个浅浅的盘子,里面有若干颜色鲜亮,大小适中的豆豆,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些豆豆,描述豆豆的样子(教师可提示:“圆溜溜”的),教师事先告诉幼儿,这些豆豆是和小朋友玩游戏的,不是吃的,做完游戏了老师再给小朋友一些干净的豆豆吃。
(2)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和豆豆玩游戏的,教师伸出食指,—下—下“点豆豆”,同时完整地清唱歌曲一遍:“一、二、三、四,数豆豆,豆儿豆儿圆溜溜,五、六、七、八,哎呦呦,装进我的小裤兜。”唱完歌曲,教师将几个豆豆放进裤兜,问小朋友:“豆豆装到哪里了?…‘装了几个豆豆?”小朋友猜一猜。教师从裤兜里拿出豆豆,放在透明袋子里,和小朋友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
2、学唱歌曲
(1)教师提问:“老师刚才是怎么数豆豆的?”和幼儿一起回忆、熟悉歌词。教师用动作带幼儿 说一遍歌词,然后鼓励幼儿伸出食指,和老师一起边唱歌曲边“点豆豆”,“猜豆豆”
(2)请个别小朋友到前面来“和豆豆玩游戏”,大家一起唱歌,唱完歌曲这名小朋友装几个豆豆放进自己的裤兜,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他装了几个豆豆。再请他从裤兜里拿出豆豆放在透明袋子里,小朋友一起数数他装了几个豆豆。
3、跟钢琴伴奏唱歌、玩一占、豆豆”游戏
(1)小朋友们变变变,变成各种各样的豆豆,做出不同的豆豆造型,说说自己是什么样的豆豆,老师变成一个大兜兜,大家来玩一个“点豆豆”的游戏。教师走到幼儿面前,和小朋友一起伸出食指,从第一个幼儿开始随着音乐节拍边唱歌边一个一个点小朋友,歌曲唱到最后一句,“装进我的小裤兜”,老师张开手臂“装”小朋友,大家一起数一数“装了几个豆豆”。
(2)接下来请一名幼儿在圈内一下一下“点豆豆”(点小朋友),“装豆豆”(双臂张开抱小朋友),“数豆豆”(数一数“装”了几个小朋友),接下来再由这名小朋友请下一个小朋友继续游戏,依次进行3-4名幼儿。
4、游戏:“豆豆钻兜兜”
(1)请两名配班教师手拉手搭成小桥的样子变一个“大兜兜”,老师也变成“豆豆”和所有“小豆豆们”拉着衣服变成“一长串豆豆”,大家一起边唱歇边用小脚—下—下踏着节拍从“大兜兜”下面钻过,唱玩歌曲最后一句,两名配班老师放下手“装豆豆”,数数一共装了几个“豆豆”。
(2)请客人老师当“大兜兜”,所有小朋友和客人老师一起唱歌玩游戏
5、结束活动:跳个“豆豆舞”
播放歌曲音乐,客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边唱歌边跳“豆豆舞”,结束活动。
播放歌曲原唱,小朋友在跟唱的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加入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在间奏部份教师可通过“豆豆拉拉手”“豆豆转个圈”等提示,让幼儿互相配合拉拉手、转个圈等,最后一句可互相抱一抱,进一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表现歌曲。
活动目标
⒈在游戏情境中初步学会唱歌曲《点豆豆》。
⒉乐意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表现出不同味道的豆豆。
⒊喜欢与大家一起唱歌、游戏,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⒋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豆豆图片:甜豆豆一个、酸豆豆一个、辣豆豆一个。
幼儿每人一个小标记:酸豆豆、辣豆豆或者甜豆豆。
活动过程
⒈练声活动
⑴练习歌曲《苹果歌》
⑵替换歌词,练习歌曲。(将红苹果换成甜苹果)
⒉学习歌曲《点豆豆》
⑴甜豆豆
师:甜甜的苹果真好吃,今天梦梦老师还带来了好吃的豆豆,猜猜藏在哪儿了?
【从围兜袋子里掏出一个粉色豆豆图片】
师:这是一个什么味道的豆豆呢?幼:甜的。
师:为什么?(引导幼儿看豆子图片上笑眯眯的表情)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吃甜豆豆的动作和表情。(幼儿的表情很到位)
(学唱前先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对甜甜的东西,幼儿的味觉印象较深,先从甜豆切入,同时也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师:想吃吗?我们一起来做个点豆豆的游戏,拿出你的食指来点一点,边听我唱,边玩。<.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教师随音乐范唱“点点点豆豆,点到一个小豆豆,这是什么豆?甜豆豆。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做相应动作。】
师:歌曲中你都听到了什么呀?
师:这么甜的豆豆,想不想吃?
(幼儿跟老师一起唱“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 )
(教师用比较亲切自然的语言拉近与幼儿的距离,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歌唱。)
⑵绿豆豆
师:呀,口袋里还有豆豆在跳呢,猜猜会是什么豆豆?(请一位幼儿摸一个)
师:看看它的表情,猜猜看。【出示绿色酸豆豆图片】
师:下面我们来唱唱酸豆豆吧,听听谁谁唱的声音最好听,动作表情最最像。
(这里幼儿的表情不太会做,只有部分幼儿在跟着老师学做。)
师:还有一个豆豆呢,请一名幼儿来摸出来,看看什么豆豆,用表情告诉大家。【出示红色辣豆豆图片】(幼儿的表情比较僵硬,只有个别幼儿表情丰富,几个幼儿开始游离活动。)
(看到酸豆豆和辣豆豆的时候,幼儿的反应没有看到甜豆豆时的强烈,因为幼儿对酸和辣这两种味道的感受不深,甚至有些孩子从未尝过这两种味道,他们没有相关地经验。)
师:三个豆豆都吃完了,还想不想吃豆豆呀?来来来,每个小朋友都有豆豆哦。【教师掀起围兜,贴满了豆子,请每位幼儿选一个豆豆贴到自己地身上,还要说说自己是什么豆豆。】
(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在表达情境语言的时候,注意将歌曲中地部分歌词融入,继续范唱,让幼儿不自觉地熟悉旋律和歌词。)
⒊游戏活动《点豆豆》
玩法:师:现在我们来做点豆豆的游戏,一边唱一边点豆豆,唱到“点到一个豆豆”的时候,我们请这个豆豆上来,然后大家问:“这是什么豆?”上来的小朋友指着自己的豆豆来回答。
示范:师:我先来点一次豆豆,引导幼儿一起唱: “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
(游戏情境的创设,又一次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中,还有部分幼儿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豆豆,特别是辣豆豆和酸豆豆。选完豆以后,老师可以问问哪些孩子分别是什么豆,帮助幼儿强化记忆。)
结束:游戏多次后,请一名幼儿来点豆豆。啊呀,这么多味道的豆豆真好吃,现在跟着豆妈妈再去找找有没有别的味道的豆豆吧。
活动反思
⒈选材合理,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老师选择的歌曲《点豆豆》,音乐形象鲜明,段落非常清晰,情境性强。歌曲中有趣的点豆豆游戏,点,点,点豆豆,点到一个小豆豆,这是什么豆?甜豆豆。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当这些有趣的游戏情境与音乐融合在一起时,孩子们的兴趣更为浓厚,同时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了音乐。这样的音乐素材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⒉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⑴点豆豆中,教师准备的不同颜色豆豆图片代表不同味道,请孩子们在学唱的时候观察豆豆的表情,间接地感受他们不同的味道,再假装吃一吃,并把表情、动作做出来。这样的设计,让幼儿动手动嘴动脑。加深记忆,也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歌词转化为形象的动作。
⑵在学习理解歌词的部分,教师并没有刻意地强调歌词是怎么样的,教师通过自身的演示:甜豆豆肯定很好吃,来来来,我们一起来吃甜豆豆吧,甜不甜?吃到甜甜的豆豆是什么表情?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熟悉理解歌曲,最后巩固点豆豆的游戏,并将两部分串联起来。在和孩子吃不同的豆豆的方式来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⑶将整个游戏情境贯穿在活动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歌唱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最后的点豆豆游戏,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吃的豆豆,这样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更高了,把本次活动推向一个高潮。
⒊教师教态自然、丰富 老师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们学习的兴致,在这次音乐活动中,老师始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着活动中的每一个孩子。她非常具有表演天赋,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那么夸张,都是那么富有感染力,所以孩子们始终被吸引。教师范唱的歌曲也非常动听,在动听的歌声中,孩子们感受旋律,完整欣赏。
建议:丰富幼儿的经验准备。 在《点豆豆》中,不管是点豆豆的游戏,还是吃到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后的表现,都是需要孩子联系生活经验而表现出来的。我们明显感觉到孩子在表现酸、辣的表情和动作时不够投入,是因为他们对这两种味道不熟悉。现在的家长都什么主意孩子的饮食,会避开这种稍带刺激性味道的食物。教师在活动前可以让幼儿尝一尝,让他们更好的参与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看、闻、比、剥等方法,帮助幼儿积累对各种豆子的感性认识,并在品尝豆子做成的食物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喜爱吃豆子的情感。
2.与父母共同种植豆子,做好观察记录,了解豆子的发芽过程。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共同准备黄豆、赤豆、绿豆、黑豆、蚕豆等各种豆子。
2.新鲜未剥壳的蚕豆、豌豆;豆类食物:煮毛豆,赤豆粥,豆浆,炒蚕豆等。
3.种子和花盆。
活动过程
一、展示豆子
1.展示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来的各种豆子。
(黄豆、赤豆、绿豆、黑豆、蚕豆等各种豆子)
2.介绍各种豆子的名称。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豆子吗?
二、观察比较各种豆子
1.比较豆子的颜色。
(1)你们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豆子?
(黄色的、红色的、绿色的、黑色的)
(2)知道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吗?
(黄豆、赤豆、绿豆、黑豆……)
(3)小结:豆子有不同的颜色和名字:黄色的豆子叫黄豆,红色的豆子叫赤豆,绿色的豆子叫绿豆,黑色的豆子叫黑豆。
2.比较豆子的大小。
(1)这些豆子一样大吗?
(2)摸一摸、比一比,哪种豆子最大,哪种豆子最小?
(3)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用手摸了摸,又把这些豆子放在一起比了比,大家都发现这些豆子中黑豆最大,绿豆最小。
三、认识新鲜的蚕豆和豌豆
1.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2.教师出示刚剥出来的蚕豆和豌豆。
3.你们知道豆子藏在哪里吗?(里面)
4.谁来试试把豆子找出来?
5.请个别幼儿尝试剥豆。
6.大家一起来试试,把蚕豆和豌豆的“房子”剥开来,豆子就出来了。
7.全体幼儿剥豆子。
8.两个房子里面的豆子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幼:不一样。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一个圆圆的,一个扁扁的。
师:大大的、扁扁的叫蚕豆,小小的、圆圆的叫豌豆。
9.闻闻这些豆子有没有味道啊?
幼:刚剥出来的豆子香香的。
师:对呀,刚剥出来的豆子有股清香味,新鲜的豆子也很有营养呢。
四、介绍和品尝豆子做成的食物
1.请幼儿说说自己吃过哪些豆子。
师:你们吃过豆子吗?吃过哪些豆子?
2.介绍豆子做成的食物。
(展示用豆子做成的食物)
(1)我们来看看,这些你们都吃过吗?你吃过哪些?
(毛豆、赤豆粥、黄豆汤、绿豆汤……)
(2)这杯白白的,像饮料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呀?(豆浆)
(3)你们知道豆浆是用什么做的吗?
师:豆浆也是用豆子做成的,黄豆、黑豆等都可以做豆浆。
3.幼儿品尝好吃的豆类食物。
(炒蚕豆、煮豌豆、爆黄豆、青豆蛋糕、豌豆泥、豆瓣酥……)
一边品尝一边鼓励幼儿说出吃到了什么豆子。
五、延伸活动
1.观看门卫老伯伯种豆子。
幼儿园门卫老伯伯带来了一些(黄豆)种子,幼儿和教师一起观察门卫老伯伯将(黄豆)种子播种在花园里。
2.幼儿和家长一起种豆子。
观察种子发芽的情况,并做好“成长记录”(可以用贴照片、绘画、文字记录等多种方式)。
3.召开“成长记录”展览会。
把“成长记录”带到幼儿园进行交流,并做成展板,供大家分享。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从幼儿兴趣出发,对小班幼儿的“生成”内容进行探究
“有趣的豆宝宝”活动是在“春天”的主题背景下展开的。春天正是万物复苏、播种庄稼的季节,幼儿也带来了很多美丽、多姿的植物宝宝,教室里的植物角越来越丰富。一天早晨,为植物宝宝浇水的幼儿发现了一个露出一点点的红薯芽,幼儿非常兴奋,有的长时间地静静观察,有的互相转告……大家对此非常感兴趣。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我们及时设计了本次学习活动 “有趣的豆宝宝”。
2、活动设计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挑战性,给予幼儿探索的空间
结合小班幼儿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目标和要求,我们通过认一认、闻一闻、比一比等各种感知觉让幼儿全面认识各种豆子。我们还增加新鲜的蚕豆、豌豆请幼儿剥豆,让幼儿体验豆子的各种特点,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在集体活动后,我们又在延伸活动中让幼儿观察门卫老伯伯种豆子,以及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种豆子,再次挑战了幼儿对豆子特征的观察,并引发幼儿种植豆子的兴趣,为他们的继续探索提供了空间。
3、亲子互动,共同承担教育任务、分享活动的快乐
从幼儿带豆子到幼儿园→观察豆子→剥豆子→ 品尝豆子,“有趣的豆宝宝”活动在教室里开展得有声有色,为了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豆子,观察豆子的播种和生长过程,我们别具匠心地请幼儿种豆子。考虑到小班幼儿年龄小,并且与家长一起进行种植,能在家长的指导下仔细地观察,所以决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种豆子。家长们十分配合,参与度很高,对于教师发放的“成长记录”,很多家长都认真地以多种形式进行记录,有的用照片加文字说明的方式进行记录,有的以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有的以绘画的形式进行记录……仔细看这些记录的内容,可以体验和感受到在这一过程中亲子互动的成功。这样的方式,不但增进了家长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了解,而且还让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分享与幼儿一起学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手指点画” 的方法进行绘画创作。
2. 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初步感受色彩搭配美的情感。
4. 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 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能用手指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
活动准备
装有花的花瓶图片若干(PPT)
各色的油画棒、颜料
有花的实物花瓶两个
范画一张,画有花瓶和树枝的纸张若干
擦手的毛巾每个幼儿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导幼儿感受花和花瓶之间的色彩对比。
1、让幼儿说出花和花瓶的颜色。
2、 引导幼儿将花与花瓶之间的颜色进行对比。
二、出示实物花瓶,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色彩的对比。
三、 教师示范作画。
1、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范画。
教师:画中的花瓶是什么颜色的?花是有哪些颜色?
教师:这幅画使用了哪些你们知道的材料呢?
2、教师介绍画纸以及桌上的操作材料。
3、 出示画有花瓶的纸,教师示范用油画棒涂色,并讲解涂色的要求。
4、 教师用手指使用颜料在树枝上进行点画,边点边讲点画的方法:点、抬。手指点下去不能换位置。手指换颜色时,必须用毛巾把手指上的颜色擦干净。
5、 请几个幼儿来进行点画,并提醒他们没有注意的地方。幼儿点画时教师再次强调方法、色彩的搭配及注意事项
四、 幼儿操作
1、 幼儿选择颜色自由操作
2、 教师做巡回指导
五、 评价幼儿的作品,特别是色彩搭配很协调的,要予以表扬。
六、 活动结束,收拾桌面操作材料。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要求幼儿用手指进行点画,幼儿在实际的操作中,大部分的幼儿都能使用点抬的方法进行点画;他们在色彩的搭配上,很随性,都是按他们自己的喜好来的。我班的幼儿很喜欢玩颜料,每次上颜料课,他们都很喜欢,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在换颜色时,有的幼儿没有擦手,把颜色弄混了。如果我再上这堂课,我要邀请那些这方面能力较弱的幼儿到范画上来练习,给予他们机会。
设计意图:
在孩子们的世界中,有着很多好吃的豆豆,有甜的、酸的、辣的等等,而《点豆豆》这一艺术活动则是从幼儿身边好吃的豆豆出发,在品尝过多种豆豆之后,在玩玩乐乐中学唱《点豆豆》,活动以吃豆豆导入,“点豆豆”游戏作为引子,在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的过程中理解歌词、学唱歌曲、创编歌曲。
活动目标:
1.尝试在游戏情境中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并乐于用动作、表情和语言与大家分享吃不同味道豆豆时的表情。
2.愿意与大家一起唱歌、游戏,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豆豆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引起兴趣
我带了一些甜豆豆给你们吃,想吃吗?可是它们太调皮了,跑不见了,你们猜,它会藏在哪里?
2.结合游戏、理解歌词
(1)介绍游戏
师:这里有几个豆豆呀?对啦!有三个甜豆豆,你们想吃哪一个甜豆豆?我们来玩点豆豆的游戏,点到哪个就吃哪个!“点,点,点豆豆,点到一个小豆豆。这是什么豆?甜豆豆!
评析:吃豆豆导入,引发幼儿兴趣,游戏的方式更适合小班幼儿,引导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初步熟悉歌词。
(2)讨论表情
师:刚才我们说,点到哪个就吃哪个,那我们来一起吃吃看甜不甜,拿出两只小手一起来:嗤嗤嗤,……
评析:情境性的语言,适合小班孩子这一年龄特点。将动作、表情融入其中,更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
师:现在吃完甜豆豆,感觉怎么样?请个别幼儿模仿,集体学习表演。
(3)理解歌词 刚才老师是怎样点豆豆的?与幼儿一起回忆,讨论。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点豆豆”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玩乐乐中熟悉歌词。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做铺垫。
3.创设情境、学唱歌曲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不错,老师还把这个好玩的游戏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呢!在这首歌中,我还加了一句好听的话呢!待会儿看谁的小耳朵最灵,一起来听听吧! 教师边弹边唱第一遍
师:我加了一句什么话?(啦啦啦啦啦,……)
师:这首歌好听吗?那让我们来一起唱一唱吧!
师:还有哪个豆豆没吃到?来一起吃吃看
评析:歌曲的导入很自然,前面一个环节中的熟悉歌词部分为这个环节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孩子们在掌握歌曲的同时,一下子都能唱出来了。
4.拓展延伸、改编歌曲
(1)改编歌曲 除了甜豆豆,还有什么味道的豆豆?吃了酸豆豆和辣豆豆,表情会怎样?
评析:活动的一个升华部分,教师引导幼儿结合刚才唱到的甜豆豆引申到现在的酸豆豆、辣豆豆,并通过不同的表情、动作来表现歌曲。
(2)游戏“点豆豆”
师:今天呢,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不同口味的豆豆,它们呀,藏在你们的小椅子下面呢,快拿起来看看吧!看看你是什么豆豆(找几个小朋友来说说)
师:好,快把你的豆豆贴在身上吧!贴好的坐神气,我来找最神气的豆豆来开始点了,最后点到谁,这种口味的豆豆一起走到前面来,唱啦啦啦的部分,一起做,其他小朋友来看看谁的歌声最美,表情最像。
评析:这一环节很好地体现了活动中的师幼互动,通过点豆豆的方式,既巩固了他们对歌曲的熟悉,又提高了孩子们学唱的积极性。
活动反思:
最初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考虑到孩子的年龄阶段,首先想到的要有“趣”,第二想到的要“生活化”,只有生活化的艺术活动才能更加吸引幼儿。
首先,在整个活动中,我为幼儿从始至终设置了一个游戏的情景,引导幼儿在“点豆豆”的游戏中通过点点、说说、玩玩等方式学唱歌歌曲,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第二,最后一个环节中的游戏也很好地体现了师幼互动,通过班级中大范围的“点豆豆”,点到哪个小朋友身上的豆豆标记,贴有这个豆豆标记的所有小朋友到前面来演唱、表现出这个豆豆的表情、动作。
不过,在活动中,我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师自身的状态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没有投入到一个游戏的情境中,在丰富幼儿的表情动作中,应该多请几个幼儿到前面来表演,并给予这部分孩子及时的鼓励,我自己在示范时,也没有发挥到最佳状态。
2.教师没有做好“引导者”
在每个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当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而当教师要求幼儿玩豆豆、唱豆豆的时候,班级中有部分幼儿显得没有任何兴趣,我没有做好一个“引导者”这一角色中,在几次失败后选择了放弃。综合以上几点,自己感觉到,在活动的设计上我考虑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而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自己还欠缺对小班幼儿的认知,没有完全站在小班幼儿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活动,每个环节的处理上还不够细腻,语言的组织也有待自己进一步的改进。
设计思路:
记得有句话说的好:培养你的孩子成材,培养我的孩子成材,培养我们的孩子成材,但是培养孩子成材不是我们唯一要做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我们的孩子每天都是快乐的。所以,今天我就选择了适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快乐手指游戏〈点点豆豆〉,把点点豆豆这首儿歌配上一曲活泼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游戏中,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点点豆豆〉是一首韵律很强的儿歌,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一拍一点,从而发展幼儿的节奏感,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结伴游戏的能力和遵守游戏规则的能力,使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本节课采用的都是一些老儿歌老游戏,这些儿歌游戏都是我小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做的,她不仅加深了我们母女之间的感情,而且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现在还记忆尤心。我也很想让这些儿歌把各位家长老师带回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老儿歌老游戏的艺术魅力。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学唱歌曲。
2、通过歌唱和游戏愉悦幼儿身心,培养幼儿活泼欢快的性格。
3、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指偶一个。点点豆豆音乐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儿歌〈拉大锯〉,小朋友仔细听听,歌曲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儿歌)二、基础部分2、小指偶唱大戏〈点点豆豆〉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他们去姥姥家干什么了?
幼:看大戏。
师:那你们想不想也一起看看啊?
幼:想(教师用指偶在手上唱大戏《点点豆豆》)3、学唱歌曲〈点点豆豆〉。
(1)、教师范唱两遍,幼儿欣赏。
(2)、幼儿伸出小手当舞台,小指偶在幼儿手指上唱歌 。
师:小指偶想到小朋友小手搭的舞台上唱大戏。
4、幼儿学唱歌曲。
(1)、用不同的手指点豆唱歌。拇指爸爸先唱歌,食指妈妈再唱歌,最后中指哥哥也要唱歌。
(2)、幼儿边唱边点身体的不同部位。
师:想一想我们还能在身体哪个部位上点豆豆。
5、幼儿结伴游戏点点豆豆。
6、和客人老师一起做点豆豆的游戏。
师:你们想和客人老师做游戏吗?
三、结束部分7、送指偶回家。
师:天黑了,我们把指偶送回家里吧!下次再请他们过来玩。
另附:儿歌《拉大锯,扯大锯》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就不让二妞去。恩……歌曲《点点豆豆》点点豆豆,开花石榴,小狗搬家,喀嚓一锁。
活动反思
⒈选材合理,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老师选择的歌曲《点豆豆》,音乐形象鲜明,段落非常清晰,情境性强。歌曲中有趣的点豆豆游戏,点,点,点豆豆,点到一个小豆豆,这是什么豆?甜豆豆。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当这些有趣的游戏情境与音乐融合在一起时,孩子们的兴趣更为浓厚,同时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了音乐。这样的音乐素材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⒉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⑴点豆豆中,教师准备的不同颜色豆豆图片代表不同味道,请孩子们在学唱的时候观察豆豆的表情,间接地感受他们不同的味道,再假装吃一吃,并把表情、动作做出来。这样的设计,让幼儿动手动嘴动脑。加深记忆,也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歌词转化为形象的动作。
⑵在学习理解歌词的部分,教师并没有刻意地强调歌词是怎么样的,教师通过自身的演示:甜豆豆肯定很好吃,来来来,我们一起来吃甜豆豆吧,甜不甜?吃到甜甜的豆豆是什么表情?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熟悉理解歌曲,最后巩固点豆豆的游戏,并将两部分串联起来。在和孩子吃不同的豆豆的方式来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⑶将整个游戏情境贯穿在活动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歌唱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最后的点豆豆游戏,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吃的豆豆,这样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更高了,把本次活动推向一个高潮。
⒊教师教态自然、丰富 老师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们学习的兴致,在这次音乐活动中,老师始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着活动中的每一个孩子。她非常具有表演天赋,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那么夸张,都是那么富有感染力,所以孩子们始终被吸引。教师范唱的歌曲也非常动听,在动听的歌声中,孩子们感受旋律,完整欣赏。
建议:丰富幼儿的经验准备。 在《点豆豆》中,不管是点豆豆的游戏,还是吃到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后的表现,都是需要孩子联系生活经验而表现出来的。我们明显感觉到孩子在表现酸、辣的表情和动作时不够投入,是因为他们对这两种味道不熟悉。现在的家长都什么主意孩子的饮食,会避开这种稍带刺激性味道的食物。教师在活动前可以让幼儿尝一尝,让他们更好的参与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能够迅速记住自己的组别
3、乐意参加游戏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活动准备:
在场地的两侧画两个大圆圈,作为粮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对幼儿进行分组:一组金豆豆,一组银豆豆。
2、带领幼儿到户外场地明确两个大圆圈,一个为黄色粮仓,一个白色粮仓。
二、具体部分
1、请两组幼儿混合蹲在一个圆圈内,老师念儿歌:“金豆豆,银豆豆,一颗一粒不能丢,颗颗汗珠粒粒豆,拣到我的盒里头。边念边摸圈里幼儿的头,被摸到的幼儿马上起来跟着走,直到豆豆拣完为止,最后拣豆人说:“金豆豆进黄色粮仓,银豆豆进白色粮仓。”大家马上分开,各自向指定地点跑去,并拉成圆圈,看哪对拉得又快又好。
2、幼儿开始游戏数次。
规则:金豆豆必须进黄色粮仓,银豆豆必须进自己粮仓。
三、结束部分
教师对本次游戏中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还培养了幼儿竞争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教育性。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了解歌词熟悉旋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唱歌曲。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4、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围裙
2、每人一把小铲子
3、炒豆豆的录象。
活动过程:
1、观看录象,引入课题
T:“美丽的秋天来了,许多庄稼都丰收了!黄豆也成熟了,我们来看看老爷爷、老奶奶在干什么呢?”(教师播放录象)
T:“他们在干什么呢?”(幼儿看,教师介绍打豆豆、炒豆豆的内容)
T:“有什么颜色的豆豆啊?豆豆在锅里还干什么了?”(认识黄豆和青豆,知道豆豆还在翻跟头呢!)
观看完,教师
T:“他们刚才在干什么啊?”(幼儿说说,帮助幼儿回忆)
2、熟悉歌词
T:“刚才他们在炒豆豆!”(教师有节奏的说歌词)
T:“你会象我一样来炒豆豆吗?”(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
3、学唱歌曲
T:“今天我来做妈妈,给你们炒豆豆吃!”(教师系上围裙)
T:“我这还有一首关于炒豆豆的歌曲呢!想听吗?听仔细了!”(教师清唱)
T:“还想再听一遍吗?”(再次倾听,加上钢琴伴奏)
T:“今天我用我的小手当铲子也来炒炒豆豆!我们一边炒一边唱!”(教师带领幼儿边动作边唱)
T:“我请来了小铲子,我们一起用小铲子边炒边唱!”(教师带领幼儿边做边唱)
4、活动延伸
T:“豆豆炒好了,好香啊!”(教师做闻豆豆的动作)
T:“你闻闻香不香?你来尝一尝!给旁边的小朋友吃一吃!”(幼儿做动作)
教师唱第二段歌词,引导幼儿送给别人吃
T:“门口的娃娃也饿了,我们去喂给他吃吧!“(教师边唱边带幼儿喂娃娃。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动力,创编了音乐游戏“炒豆豆”。 本次音乐游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活动设计充分体现音乐游戏音乐性、情趣性的特点,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体验、想象、创造,借助已有经验尝试创编炒豆豆的过程,共同讨论制定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感知、想象和创造能力,使幼儿初步体验、感受到了民间游戏的风格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游戏:
炒豆豆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相互间的合作能力。
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游戏玩法:
两人相对而立,手牵手,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向左右协调摆手。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度,还原姿势。游戏反复进行。
儿歌:
炒、炒、炒豆豆,炒好了豆豆翻跟头。
游戏规则:当儿歌念完时,才能翻跟头。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知道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能够迅速记住自己的组别;
3、乐意参加游戏
活动准备:
在场地的两侧画两个大圆圈,作为粮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对幼儿进行分组:一组金豆豆,一组银豆豆。
2、带领幼儿到户外场地明确两个大圆圈,一个为黄色粮仓,一个白色粮仓。
二、具体部分
1、请两组幼儿混合蹲在一个圆圈内,老师念儿歌:“金豆豆,银豆豆,一颗一粒不能丢,颗颗汗珠粒粒豆,拣到我的盒里头。边念边摸圈里幼儿的头,被摸到的幼儿马上起来跟着走,直到豆豆拣完为止,最后拣豆人说:“金豆豆进黄色粮仓,银豆豆进白色粮仓。”大家马上分开,各自向指定地点跑去,并拉成圆圈,看哪对拉得又快又好。
2、幼儿开始游戏数次。
规则:金豆豆必须进黄色粮仓,银豆豆必须进自己粮仓。
三、结束部分
教师对本次游戏中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上能按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幼儿在活动中参与游戏的积极很浓,都能按要求把豆豆放到相应的篮子里,听信号跑的时候也能在老师的提醒下控制自己的行动不碰到旁边的小朋友。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水杯口朝上拿杯子。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小豆豆、水杯、装豆豆的筐子。场地一端是装满豆豆的筐子,另一端是空筐子。
活动过程
1.老师请幼儿在装满豆豆的筐前站好,说:小豆豆要搬家,请小朋友想想怎么把这么多的豆豆运到对面的空筐子里?
2.幼儿回答完,老师说:咱们用小水杯帮忙运豆豆好不好?
3.老师交待用水杯运豆豆的方法,强调杯口一定要朝上,否则豆豆就撒出来了,边说边给幼儿示范。老师提示说:要是撒了就小心拣起来再向前走。
4.幼儿将豆豆运到对面的空筐子里倒进去再回到起点,重复前边的动作。
活动反思
班幼儿运动系统的发育及神经系统对运动系统的调节功能还不完善,只有加强幼儿基本动作的练习,才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育和机能的完善。利用游戏的形式,既能孩子满足爱爬的欲望,又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从而使幼儿获得最基本的独立运动能力,增强身体素质。
活动目标:
1、在看看、闻闻、吃吃中认识蚕豆。
2、体验剥蚕豆活动的快乐。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蚕豆每组一盘、小篓子人手一个等。
煮好的蚕豆。
活动过程:
1、认识蚕豆外形。
师:“这是什么?” “蚕豆是什么样的?”
——教师引导托儿看看、摸摸、说说,认识蚕豆的外形。
2、剥蚕豆,认识蚕豆的里面。
教师:“蚕豆的里面有什么?是什么样的呢?”
——教师做神秘状,激发托儿猜想的兴趣。
——教师边剥蚕豆,边指导托儿观察、了解剥蚕豆的方法。
——引导托儿说说里面的小蚕豆是什么样的。
3、品尝煮好的蚕豆。
——鼓励托儿说说蚕豆的味道。
——教师引导托儿知道蚕豆有营养,喜欢吃蚕豆。
活动延伸:
生活活动:午餐制作有关蚕豆的菜肴,如炒蚕豆等,供托儿品尝。
家园共育:家长可带托儿品尝各种蚕豆制品,鼓励托儿多吃豆制品
活动反思:
从孩子的操作中,我发现有许多孩子在家从未剥过豆子,拿着豆子无从下手,的确对一些从没剥过豆子的幼儿来说,确有一定的难度。猜每颗毛豆里有几颗豆?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也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剥豆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了解歌词熟悉旋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唱歌曲。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围裙
2、每人一把小铲子
3、炒豆豆的录象。
活动过程:
1、观看录象,引入课题
T:“美丽的秋天来了,许多庄稼都丰收了!黄豆也成熟了,我们来看看老爷爷、老奶奶在干什么呢?”(教师播放录象)
T:“他们在干什么呢?”(幼儿看,教师介绍打豆豆、炒豆豆的内容)
T:“有什么颜色的豆豆啊?豆豆在锅里还干什么了?”(认识黄豆和青豆,知道豆豆还在翻跟头呢!)
观看完,教师
T:“他们刚才在干什么啊?”(幼儿说说,帮助幼儿回忆)
2、熟悉歌词
T:“刚才他们在炒豆豆!”(教师有节奏的说歌词)
T:“你会象我一样来炒豆豆吗?”(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
3、学唱歌曲
T:“今天我来做妈妈,给你们炒豆豆吃!”(教师系上围裙)
T:“我这还有一首关于炒豆豆的歌曲呢!想听吗?听仔细了!”(教师清唱)
T:“还想再听一遍吗?”(再次倾听,加上钢琴伴奏)
T:“今天我用我的小手当铲子也来炒炒豆豆!我们一边炒一边唱!”(教师带领幼儿边动作边唱)
T:“我请来了小铲子,我们一起用小铲子边炒边唱!”(教师带领幼儿边做边唱)
4、活动延伸
T:“豆豆炒好了,好香啊!”(教师做闻豆豆的动作)
T:“你闻闻香不香?你来尝一尝!给旁边的小朋友吃一吃!”(幼儿做动作)
教师唱第二段歌词,引导幼儿送给别人吃
活动反思:
在幼儿阶段,音乐教育的重点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审美能力,首先得帮助幼儿感知、理解、熟悉音乐语言。本次活动的乐曲简短,歌词简单,活动进行之前幼儿已经很熟悉,民间韵味有了较深的感受,在充分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游戏情节和动作的创编,自主体验、表现了对游戏音乐的审美感受。
设计思路:
记得有句话说的好:培养你的孩子成材,培养我的孩子成材,培养我们的孩子成材,但是培养孩子成材不是我们唯一要做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我们的孩子每天都是快乐的。所以,今天我就选择了适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快乐手指游戏〈点点豆豆〉,把点点豆豆这首儿歌配上一曲活泼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游戏中,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点点豆豆〉是一首韵律很强的儿歌,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一拍一点,从而发展幼儿的节奏感,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结伴游戏的能力和遵守游戏规则的能力,使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采用的都是一些老儿歌老游戏,这些儿歌游戏都是我小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做的,她不仅加深了我们母女之间的感情,而且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现在还记忆尤心。我也很想让这些儿歌把各位家长老师带回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老儿歌老游戏的艺术魅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歌唱和游戏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2、学习游戏规则,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3、通过游戏愉悦幼儿身心,培养幼儿活泼欢快的性格。
活动准备:指偶一个
活动过程:
1、朗诵儿歌〈拉大锯〉进教室。
2、小指偶唱大戏〈点点豆豆〉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你们来这里干什么?
幼:看大戏。(教师用指偶在手上唱大戏《点点豆豆》)
3、学唱歌曲〈点点豆豆〉。
(1)、教师范唱两遍,幼儿欣赏。
(2)、幼儿伸出小手当舞台,小指偶在幼儿手指上唱歌。
师:小指偶想到小朋友小手搭的舞台上唱大戏。
4、幼儿学唱歌曲。
(1)、用不同的手指点豆唱歌。
拇指爸爸先唱歌,食指妈妈再唱歌,最后中指哥哥也要唱歌。
(2)、幼儿边唱边点身体的不同部位。
师:想一想我们还能在身体哪个部位上点豆豆。
5、幼儿结伴游戏点点豆豆。
音乐游戏《找朋友》
幼儿找朋友结伴游戏。
6、和父母一起做点豆豆的游戏。
师:你们想和爸爸妈妈做游戏吗?(音乐《找朋友》找到爸爸妈妈做游戏。)
7、歌曲〈小宝宝睡觉〉。
8、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出教室。
活动反思:小班幼儿年龄小,学唱新歌是比较难的,而且第一课时不是很好上,因此,在选材上,我选择了孩子们都很喜欢的手指游戏《点点豆豆》,并配以欢快活泼的曲子,让幼儿边唱边玩慢慢习得。正因为点豆游戏有一定的情节,趣味性,这就为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题性提供了保证,活动中采用了手指拟人的手法唱歌,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活动过程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运用多种形式,主动地去歌唱游戏,幼儿始终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对手指点豆顺序进行讨论外,还进行了初步的结伴游戏,从而对幼儿进行了交往和遵守规则等社会化技能的训练。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快乐的。
另付:儿歌《拉大锯,扯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
就是不让二妞去。恩。。。。。。。
歌曲《点点豆豆》
点点豆豆,开花石榴,小狗搬家,喀嚓一锁。
儿歌《小老鼠上灯台》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
叽里咕噜滚下来。
活动目标:
1、学习认识日常生活中几种容易误食的东西(如:药、玻璃球、樟脑丸、干燥剂),了解误食的危害性。
2、尝试制作禁止食用的安全标记,提高安全意识。
3、体验游戏的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场地:草丛、执教教师及配班教师带羊村长,灰太狼头饰扮演角色;幼儿带喜(美、沸、暖、懒)羊羊头饰扮演角色、课件《药丸不是糖豆豆》
2、糖果袋(内装有:玻璃球、樟脑丸、干燥剂)人手一份、标签,记号笔人手一份、手枪一把
活动过程:
1、羊村长播放课件《药丸不是糖豆豆》,教育小羊不能乱吃药。
(1)羊村长带小羊围坐在草地上:小羊们,今天森林里出了一件事。小超人卡卡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播放课件《药丸不是糖豆豆》。 内容:小超人卡卡把药丸当成糖豆豆吃进肚子里,结果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提问:小超人卡卡为什么送往医院抢救呢?(卡卡把药丸当成糖豆吃进肚子里了)(3)教育小羊不能乱吃药。 羊村长:药丸看起来像糖豆,但不能乱吃。没有生病的人吃了药反而会生病的。
2、灰太狼来到草地上,撒下"糖果"等待小羊误食。 羊村长:小羊们,灰太狼来了,大家赶紧躲在草丛里。
灰太狼拎着糖果袋来到草地。
灰太狼:好久没有吃小羊了,肚子真饿呀。瞧,又香又甜的糖果,这可是我精心为小羊准备的。那群傻羊们要是把它们吃到肚子里,就会头晕眼花、肚子痛的在地上打滚,到那时我再把它们一起抓住吃掉。(灰太狼分发糖果袋在草地上)好,我待会儿来、小羊学习认识这些"糖果"的名称用途,了解误食的危害性。(1)每只小羊拾起一包糖果袋,打开认一认里面的"糖果"是什么。
羊村长:灰太狼已经走远了,小羊们快出来吧。瞧,这么多的糖果袋,里面装了什么呀?能不能吃呀?现在每只小羊去拿一包糖果袋,打开看看。
小羊自由议论。
(3)小羊一一认识它们的名称及用途,了解误食之后的危害性。
3、小羊制作禁止食用的安全标志。
(1)羊村长:小羊们,现在赶紧把这些不能吃的东西都装回糖果袋里吧。你们瞧:我这里有一个禁止食用的安全标志,上面画了一个大大的嘴巴和一个X,表示不能吃。把它贴在糖果袋上,就可以提醒其他的小动物们都不要吃。你们也来动手做做吧。
(2)小羊制作粘贴禁止食用的安全标志。
4、灰太狼回到草地,羊村长拉响礼炮将灰太狼赶走。
(1)灰太狼回到草地,小羊们赶紧躲回草丛。灰太狼:咦?怎么一只小羊也没有?
(2)羊村长拉响礼炮将灰太狼赶走。小羊们欢呼。
羊村长:小羊们,以后看到自己不认识的东西时,虽然它看上去很漂亮,闻起来很香,但也千万不要吃,而是要先去问问大人,同意了你再吃,知道吗?
(3)羊村长带小羊们离开草地回家。
课后反思:
我觉得从小对孩子进行这样的安全教育史很必要的,安全教育应该渗透在每日活动中,应不断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建立牢固的自我防护意识。特别是对小班的幼儿,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本活动用游戏形式贯穿始终,幼儿的参与性、积极性很高,避免的单纯说教的枯燥无味,通过游戏,让幼儿更深的体会到误食的危害,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在活动中还有几点需要改进:1、教师示范操作材料应该要比幼儿实际操作的材料要大,幼儿能更加清楚地认知。2、对于误食的危害性这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可以更深入些,让幼儿更加感同身受。总之,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除了在一日活动中一定要相互监督,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以保证幼儿的在园安全。还要切实做好家长的安全工作,让家长配合班级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告诉幼儿一些安全知识以及一些防范措施,让我们的孩子都能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设计意图:
“听辨音的强弱、高低”是幼儿应具备的音乐能力之一。音乐游戏活动“豆豆找饼干”,用卡通形象“豆豆”贯穿整节活动,创设帮助豆豆找饼干的游戏情景,让幼儿在听、想、找、唱中感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
活动目标:
1、能听辨声音的强弱变化,并根据距离的远近控制声音的强弱。
2、锻炼听觉能力和控制声音强弱的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小班音乐优秀教案《豆豆找饼干》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对于远近的空间距离有初步的感知经验,初步学唱过《豆豆找饼干》歌曲(歌词附后);
物质准备:卡通豆豆图片一张,卡通豆豆头饰一个,饼干10块,小鼓一个,饼干贴纸若干,布置森林场景。
活动过程:
一、声势导入激趣
1、动动手。教师变化声音敲击小鼓,提问:刚才小鼓说话的声音有什么变化?(从小声到大声)我们把膝盖变成小鼓,小手变成鼓槌,一起来学学小鼓的声音吧。
2、动动脚。教师交替变换鼓声大小(从大声到小声再到大声),提问:我们把地板变成小鼓,把小脚变成鼓槌,一起来学学小鼓说话吧。
二、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
1、复习《豆豆找饼干》歌曲。
出示饼干,师:这是谁的饼干?豆豆丢了饼干一定很着急,我们用歌声提醒他找饼干吧!
2、结合图片进行声音强弱的练习。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师:豆豆在离饼干很远的地方,我们要怎么唱他才能听见呢?现在豆豆离饼干很近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声音来唱?
(2)演示图片,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师:可是豆豆没有发现饼干,他又到别的地方去找了。如果豆豆离饼干又远了,我们唱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豆豆又走近饼干、我们唱歌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现在我们一起看着豆豆来唱一唱。
三、趣味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
师:我们也来玩“豆豆找饼干”游戏吧。豆豆的饼干会藏在一个小朋友的身上,小朋友要用歌声来告诉豆豆饼干藏在哪里。如果豆豆离饼干远,我们唱得大声;如果豆豆离饼干近,我们就唱得小声。不能直接告诉豆豆饼干藏在哪里、只能用歌声来提示。
2、分角色游戏。
(1)第一次游戏。师幼坐成大圆圈,请另一教师当豆豆,教师根据情况与幼儿一起唱,用不同强弱的歌声提醒豆豆找饼干。找到后,请豆豆说说是怎么找到饼干的,小朋友是怎么帮助豆豆的,进一步明确游戏的玩法。(2)第二次游戏。请一名幼儿当豆豆,其他小朋友用不同强弱的歌声提醒豆豆找饼干。
(3)第三次游戏。请豆豆在“森林”里找饼干,其他小朋友边唱歌边拍手,用声音和动作进一步表现强弱变化。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大家都表现得很棒!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今天找到的饼干吧。
活动点评本节活动教师巧妙地设计了“豆豆找饼干”音乐游戏,让幼儿获得听辨与控制声音强弱的能力。
第一环节教师运用声势导入,交替变换鼓声大小,引导幼儿倾听后用拍手和跺脚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经验准备。
第二环节教师将难点前置。观察距离远近并用声音表现强弱变化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敦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创设游戏情景,并采取直观的图片演示来进行声音的强弱练习,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趣味游戏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敦师循序渐进地组织游戏。先是简练、清晰地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再让一位助教当豆豆示范游戏、然后请幼儿当豆豆玩游戏。同时,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起到了支架作用,如在第一次游戏时辅助幼儿歌唱,第二次游戏时根据情况适当退出,第三次游戏时放手让幼儿来控制声音。
此外,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善于关注个别幼儿,如一个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几次错过位置找不到饼干时,教师循循善诱:“豆豆找不到饼干着急吗?想想你刚才走到哪里的时候小朋友的歌声变小了?”同时,教师能够随机把控游戏的难度,体现了教学的智慧。
附《豆豆找饼干》歌词(根据《两只老虎》曲调改编) 豆豆快来,豆豆快来,找饼干,找饼干,饼干在哪里?饼干在哪里?找一找,找一找。
活动反思
⒈选材合理,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老师选择的歌曲《点豆豆》,音乐形象鲜明,段落非常清晰,情境性强。歌曲中有趣的点豆豆游戏,点,点,点豆豆,点到一个小豆豆,这是什么豆?甜豆豆。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当这些有趣的游戏情境与音乐融合在一起时,孩子们的兴趣更为浓厚,同时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了音乐。这样的音乐素材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⒉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⑴点豆豆中,教师准备的不同颜色豆豆图片代表不同味道,请孩子们在学唱的时候观察豆豆的表情,间接地感受他们不同的味道,再假装吃一吃,并把表情、动作做出来。这样的设计,让幼儿动手动嘴动脑。加深记忆,也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歌词转化为形象的动作。
⑵在学习理解歌词的部分,教师并没有刻意地强调歌词是怎么样的,教师通过自身的演示:甜豆豆肯定很好吃,来来来,我们一起来吃甜豆豆吧,甜不甜?吃到甜甜的豆豆是什么表情?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熟悉理解歌曲,最后巩固点豆豆的游戏,并将两部分串联起来。在和孩子吃不同的豆豆的方式来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⑶将整个游戏情境贯穿在活动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歌唱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最后的点豆豆游戏,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吃的豆豆,这样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更高了,把本次活动推向一个高潮。
⒊教师教态自然、丰富 老师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们学习的兴致,在这次音乐活动中,老师始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着活动中的每一个孩子。她非常具有表演天赋,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那么夸张,都是那么富有感染力,所以孩子们始终被吸引。教师范唱的歌曲也非常动听,在动听的歌声中,孩子们感受旋律,完整欣赏。
建议:丰富幼儿的经验准备。 在《点豆豆》中,不管是点豆豆的游戏,还是吃到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后的表现,都是需要孩子联系生活经验而表现出来的。我们明显感觉到孩子在表现酸、辣的表情和动作时不够投入,是因为他们对这两种味道不熟悉。现在的家长都什么主意孩子的饮食,会避开这种稍带刺激性味道的食物。教师在活动前可以让幼儿尝一尝,让他们更好的参与活动。
活动目标
1.使小班幼儿学会水杯口朝上拿杯子。
2.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豆豆、水杯、装豆豆的筐子。场地一端是装满豆豆的筐子,另一端是空筐子。
活动过程
1.老师请幼儿在装满豆豆的筐前站好,说:小豆豆要搬家,请小朋友想想怎么把这么多的豆豆运到对面的空筐子里?
2.幼儿回答完,老师说:"咱们用小水杯帮忙运豆豆好不好?
3.老师交待用水杯运豆豆的方法,强调杯口一定要朝上,否则豆豆就撒出来了,边说边给幼儿示范。老师提示说:要是撒了就小心拣起来再向前走。
4.幼儿将豆豆运到对面的空筐子里倒进去再回到起点,重复前边的动作。
活动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兴趣浓厚,主动参与活动,提高了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在合作游戏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在规则意识方面部分幼儿还有待提升。
活动目标
⒈在游戏情境中初步学会唱歌曲《点豆豆》。
⒉乐意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表现出不同味道的豆豆。
⒊喜欢与大家一起唱歌、游戏,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⒋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豆豆图片:甜豆豆一个、酸豆豆一个、辣豆豆一个。
幼儿每人一个小标记:酸豆豆、辣豆豆或者甜豆豆。
活动过程
⒈练声活动
⑴练习歌曲《苹果歌》
⑵替换歌词,练习歌曲。(将红苹果换成甜苹果)
⒉学习歌曲《点豆豆》
⑴甜豆豆
师:甜甜的苹果真好吃,今天梦梦老师还带来了好吃的豆豆,猜猜藏在哪儿了?
【从围兜袋子里掏出一个粉色豆豆图片】
师:这是一个什么味道的豆豆呢?幼:甜的。
师:为什么?(引导幼儿看豆子图片上笑眯眯的表情)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吃甜豆豆的动作和表情。(幼儿的表情很到位)
(学唱前先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对甜甜的东西,幼儿的味觉印象较深,先从甜豆切入,同时也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
师:想吃吗?我们一起来做个点豆豆的游戏,拿出你的食指来点一点,边听我唱,边玩。【教师随音乐范唱“点点点豆豆,点到一个小豆豆,这是什么豆?甜豆豆。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做相应动作。】
师:歌曲中你都听到了什么呀?
师:这么甜的豆豆,想不想吃?
(幼儿跟老师一起唱“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 )
(教师用比较亲切自然的语言拉近与幼儿的距离,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歌唱。)
⑵绿豆豆
师:呀,口袋里还有豆豆在跳呢,猜猜会是什么豆豆?(请一位幼儿摸一个)
师:看看它的表情,猜猜看。【出示绿色酸豆豆图片】
师:下面我们来唱唱酸豆豆吧,听听谁谁唱的声音最好听,动作表情最最像。
(这里幼儿的表情不太会做,只有部分幼儿在跟着老师学做。)
师:还有一个豆豆呢,请一名幼儿来摸出来,看看什么豆豆,用表情告诉大家。【出示红色辣豆豆图片】(幼儿的表情比较僵硬,只有个别幼儿表情丰富,几个幼儿开始游离活动。)
(看到酸豆豆和辣豆豆的时候,幼儿的反应没有看到甜豆豆时的强烈,因为幼儿对酸和辣这两种味道的感受不深,甚至有些孩子从未尝过这两种味道,他们没有相关地经验。)
师:三个豆豆都吃完了,还想不想吃豆豆呀?来来来,每个小朋友都有豆豆哦。【教师掀起围兜,贴满了豆子,请每位幼儿选一个豆豆贴到自己地身上,还要说说自己是什么豆豆。】
(让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在表达情境语言的时候,注意将歌曲中地部分歌词融入,继续范唱,让幼儿不自觉地熟悉旋律和歌词。)
⒊游戏活动《点豆豆》
玩法:师:现在我们来做点豆豆的游戏,一边唱一边点豆豆,唱到“点到一个豆豆”的时候,我们请这个豆豆上来,然后大家问:“这是什么豆?”上来的小朋友指着自己的豆豆来回答。
示范:师:我先来点一次豆豆,引导幼儿一起唱: “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
(游戏情境的创设,又一次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中,还有部分幼儿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豆豆,特别是辣豆豆和酸豆豆。选完豆以后,老师可以问问哪些孩子分别是什么豆,帮助幼儿强化记忆。)
结束:游戏多次后,请一名幼儿来点豆豆。啊呀,这么多味道的豆豆真好吃,现在跟着豆妈妈再去找找有没有别的味道的豆豆吧。
活动反思
⒈选材合理,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老师选择的歌曲《点豆豆》,音乐形象鲜明,段落非常清晰,情境性强。歌曲中有趣的点豆豆游戏,点,点,点豆豆,点到一个小豆豆,这是什么豆?甜豆豆。来来来来来,我们来吃甜豆豆。当这些有趣的游戏情境与音乐融合在一起时,孩子们的兴趣更为浓厚,同时也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了音乐。这样的音乐素材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⒉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⑴点豆豆中,教师准备的不同颜色豆豆图片代表不同味道,请孩子们在学唱的时候观察豆豆的表情,间接地感受他们不同的味道,再假装吃一吃,并把表情、动作做出来。这样的设计,让幼儿动手动嘴动脑。加深记忆,也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抽象的文字歌词转化为形象的动作。
⑵在学习理解歌词的部分,教师并没有刻意地强调歌词是怎么样的,教师通过自身的演示:甜豆豆肯定很好吃,来来来,我们一起来吃甜豆豆吧,甜不甜?吃到甜甜的豆豆是什么表情?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熟悉理解歌曲,最后巩固点豆豆的游戏,并将两部分串联起来。在和孩子吃不同的豆豆的方式来加深对歌词的理解。 ⑶将整个游戏情境贯穿在活动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歌唱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最后的点豆豆游戏,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吃的豆豆,这样孩子们参与的热情更高了,把本次活动推向一个高潮。
⒊教师教态自然、丰富 老师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们学习的兴致,在这次音乐活动中,老师始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着活动中的每一个孩子。她非常具有表演天赋,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那么夸张,都是那么富有感染力,所以孩子们始终被吸引。教师范唱的歌曲也非常动听,在动听的歌声中,孩子们感受旋律,完整欣赏。
建议:丰富幼儿的经验准备。 在《点豆豆》中,不管是点豆豆的游戏,还是吃到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后的表现,都是需要孩子联系生活经验而表现出来的。我们明显感觉到孩子在表现酸、辣的表情和动作时不够投入,是因为他们对这两种味道不熟悉。现在的家长都什么主意孩子的饮食,会避开这种稍带刺激性味道的食物。教师在活动前可以让幼儿尝一尝,让他们更好的参与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看、闻、比、剥等方法,帮助幼儿积累对各种豆子的感性认识,并在品尝豆子做成的食物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喜爱吃豆子的情感。
2.与父母共同种植豆子,做好观察记录,了解豆子的发芽过程。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和幼儿共同准备黄豆、赤豆、绿豆、黑豆、蚕豆等各种豆子。
2.新鲜未剥壳的蚕豆、豌豆;豆类食物:煮毛豆,赤豆粥,豆浆,炒蚕豆等。
3.种子和花盆。
活动过程
一、展示豆子
1.展示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来的各种豆子。
(黄豆、赤豆、绿豆、黑豆、蚕豆等各种豆子)
2.介绍各种豆子的名称。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豆子吗?
二、观察比较各种豆子
1.比较豆子的颜色。
(1)你们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豆子?
(黄色的、红色的、绿色的、黑色的)
(2)知道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吗?
(黄豆、赤豆、绿豆、黑豆……)
(3)小结:豆子有不同的颜色和名字:黄色的豆子叫黄豆,红色的豆子叫赤豆,绿色的豆子叫绿豆,黑色的豆子叫黑豆。
2.比较豆子的大小。
(1)这些豆子一样大吗?
(2)摸一摸、比一比,哪种豆子最大,哪种豆子最小?
(3)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用手摸了摸,又把这些豆子放在一起比了比,大家都发现这些豆子中黑豆最大,绿豆最小。
三、认识新鲜的蚕豆和豌豆
1.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
2.教师出示刚剥出来的蚕豆和豌豆。
3.你们知道豆子藏在哪里吗?(里面)
4.谁来试试把豆子找出来?
5.请个别幼儿尝试剥豆。
6.大家一起来试试,把蚕豆和豌豆的“房子”剥开来,豆子就出来了。
7.全体幼儿剥豆子。
8.两个房子里面的豆子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幼:不一样。一个大的,一个小的。一个圆圆的,一个扁扁的。
师:大大的、扁扁的叫蚕豆,小小的、圆圆的叫豌豆。
9.闻闻这些豆子有没有味道啊?
幼:刚剥出来的豆子香香的。
师:对呀,刚剥出来的豆子有股清香味,新鲜的豆子也很有营养呢。
四、介绍和品尝豆子做成的食物
1.请幼儿说说自己吃过哪些豆子。
师:你们吃过豆子吗?吃过哪些豆子?
2.介绍豆子做成的食物。
(展示用豆子做成的食物)
(1)我们来看看,这些你们都吃过吗?你吃过哪些?
(毛豆、赤豆粥、黄豆汤、绿豆汤……)
(2)这杯白白的,像饮料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呀?(豆浆)
(3)你们知道豆浆是用什么做的吗?
师:豆浆也是用豆子做成的,黄豆、黑豆等都可以做豆浆。
3.幼儿品尝好吃的豆类食物。
(炒蚕豆、煮豌豆、爆黄豆、青豆蛋糕、豌豆泥、豆瓣酥……)
一边品尝一边鼓励幼儿说出吃到了什么豆子。
五、延伸活动
1.观看门卫老伯伯种豆子。
幼儿园门卫老伯伯带来了一些(黄豆)种子,幼儿和教师一起观察门卫老伯伯将(黄豆)种子播种在花园里。
2.幼儿和家长一起种豆子。
观察种子发芽的情况,并做好“成长记录”(可以用贴照片、绘画、文字记录等多种方式)。
3.召开“成长记录”展览会。
把“成长记录”带到幼儿园进行交流,并做成展板,供大家分享。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从幼儿兴趣出发,对小班幼儿的“生成”内容进行探究
“有趣的豆宝宝”活动是在“春天”的主题背景下展开的。春天正是万物复苏、播种庄稼的季节,幼儿也带来了很多美丽、多姿的植物宝宝,教室里的植物角越来越丰富。一天早晨,为植物宝宝浇水的幼儿发现了一个露出一点点的红薯芽,幼儿非常兴奋,有的长时间地静静观察,有的互相转告……大家对此非常感兴趣。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我们及时设计了本次学习活动 “有趣的豆宝宝”。
2、活动设计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挑战性,给予幼儿探索的空间
结合小班幼儿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目标和要求,我们通过认一认、闻一闻、比一比等各种感知觉让幼儿全面认识各种豆子。我们还增加新鲜的蚕豆、豌豆请幼儿剥豆,让幼儿体验豆子的各种特点,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在集体活动后,我们又在延伸活动中让幼儿观察门卫老伯伯种豆子,以及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种豆子,再次挑战了幼儿对豆子特征的观察,并引发幼儿种植豆子的兴趣,为他们的继续探索提供了空间。
3、亲子互动,共同承担教育任务、分享活动的快乐
从幼儿带豆子到幼儿园→观察豆子→剥豆子→ 品尝豆子,“有趣的豆宝宝”活动在教室里开展得有声有色,为了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豆子,观察豆子的播种和生长过程,我们别具匠心地请幼儿种豆子。考虑到小班幼儿年龄小,并且与家长一起进行种植,能在家长的指导下仔细地观察,所以决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种豆子。家长们十分配合,参与度很高,对于教师发放的“成长记录”,很多家长都认真地以多种形式进行记录,有的用照片加文字说明的方式进行记录,有的以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有的以绘画的形式进行记录……仔细看这些记录的内容,可以体验和感受到在这一过程中亲子互动的成功。这样的方式,不但增进了家长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了解,而且还让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分享与幼儿一起学习的快乐。
设计思路: 水是孩子生活中常见和经常接触的物质,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玩水,特别是夏天到了,无论是洗澡、游泳,还是自家水龙头流出的水,或者是盆子里盛的水,只要被孩子抓住机会,他们就会玩个没够,弄得满身湿淋淋的,乐此不疲,与水亲密地接触,水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水能看得见,摸得着,但抓不住,孩子在玩水过程中对此发生了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玩水说水运水用水等活动环节引导孩子初步感知水是流动的。特别在运水这一活动环节中,运水材料我提供了毛巾、箩筐、塑料袋、小勺、桶等物品,鼓励孩子去尝试,在尝试中进一步
小班双周主题教学计划表 单位:文家街道幼儿园 姓名:文爱云 班级:小 班 时间:2013.10.21-2013.10.25 第8周 教师: 本周重点 1 、主题课程:《我自己》 2 、行为习惯培养:教育幼儿养成自己穿鞋子袜子好习惯。 3 、区域及环境创设:拍摄正确的洗手步骤图,布置在洗手间。 星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上上午 活动 一 教育活动:《会跳舞的小脚》目标: 1.认识自己的小脚。2.知道小脚会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 教育活动:《身体骨碌碌》 目标: 1.尝试在垫子上自由滚动
一、活动功能:此活动适合在主题活动《健康小宝宝》的分题不同国家的食物中进行,适合大班活动。二、活动提出:为什么设计这一组教学活动? 不同国家的食物主要是让幼儿了解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并认识不同国家的食物。对于这些我们的孩子并不常见,而且对各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也有些陌生。而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是个蔬菜之乡,每年,在我们寿光召开一次盛大的蔬菜博览会我们的产品有许多都被运到海内外。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也对蔬菜慢慢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一些蔬菜的种植方法、管理方面有些经验。 对此我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这次活动《好吃
蹦蹦跳跳-- 记天妃幼儿园庆祝教师节活动 丹桂飘香,秋风送爽,在这个让所有老师忙碌而充实的九月,在这个收获的金秋,我们迎来了第25个教师节。9月10日下午3:30分天妃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在多功能厅欢聚一堂,一起庆祝属于我们大家的节日。活动在业务园长张玲芳的致辞中拉开帷幕,她代表领导班子向爱岗敬业、辛勤工作在一线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节日的祝贺。 本次活动由团支部策划,肖群老师把各个环节的分工明确到位,主持人沈燕、徐翠,欢庆活动分三步进行:亮相篇新教师闪亮登场,欢乐篇全体教师疯狂游戏感受快乐,感动篇师徒结
活动名称;春天的声音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故事中鼹鼠爸爸的话,能对象声词感兴趣 2、尝试找一找,说一说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准备:幼儿听过,看过春雨 物质准备: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引发兴趣 1出示第2页:这是什么时候? 2出示3、4:鼹鼠爸爸在干什么? 小结:在黑漆漆的夜晚鼹鼠爸爸在睡觉。 二、欣赏故事,感受理解 1、出示5,结合音效:这是什么声音?门铃响了会是谁? 小结:有可能是鼹鼠爸爸的家人或朋友来找他在按门铃 2、出示6-7,结合音效:你听见了什么声音?(咣当咣
第三周就开始集体教育,对新入园的小班来说有些困难,所以本周的重点还是以稳定幼儿情绪、加强常规练习为主。我们在《幼儿园真好》主题计划中选择开展一些简单而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喜欢上幼儿园。 一、集体活动 《我爱我的幼儿园》 小班幼儿对于音乐活动比较喜欢,老师一弹琴原本哭闹的孩子听到音乐后就慢慢的不哭了。教学中设计的学小动物叫声和木偶表演环节小朋友非常喜欢,也成功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但是对于这些刚入园的孩子,在整齐地演唱与回答问题方面,是我们老师今后努力的重点。 《将相同颜色的玩具放
轱辘轱辘的轮子滚动着、转动着,载着我们走向大千世界。还有滚个不停、转个不停的弹珠和陀螺这些运动着的物体,给幼儿惊奇,引幼儿遐想,令幼儿着迷,引导幼儿获得了极大的情感满足,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教育教学方面 本周我们进入了主题轱辘轱辘的教学活动,我执教了语言活动《快乐轮胎》、健康活动《拖拉玩具来追我》和社会活动《了不起的轮子》。语言活动《快乐轮胎》活动中,我先以故事开头导入,引导幼儿猜猜这个圆圆的东西是什么。幼儿在猜猜、说说中,很好地投入到活动中。其次让幼儿看课件、听故事,让幼儿对故事情节有初步的了解。
为期一周的全国推普周活动落下帷幕了,围绕我们小一班推普周活动的主题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也进行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师生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使得推广普通话深入人心。为了今后更好的做好推普工作,现对本次推普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对幼儿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向全班幼儿介绍推普周开展的意义,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进行深入宣传,使幼儿懂得了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语言文字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宣传,在班级营造了人人学说普通话的良
1.亲亲分享节(小班) 第一周活动 活动一:分享玩具(社会) 活动二:我会放玩具(数学) 活动三:亲亲(音乐) 第二周活动 活动一:好吃的水果(科学) 活动二:桔皮画(美工) 活动三:水果歌(音乐) 第三周活动 活动一:三个好朋友(语言) 活动二:大家玩,更快乐(社会) 活动三:小孩小孩真爱玩(健康) 2.生活体验节(小班) 第一周活动 活动一:认识五官(科学) 活动二:我的小脚丫(健康) 活动三:我要自己走(语言) 第二周活动 活动一:我能这样做(健康) 活动二:我会打招呼(社会) 活动三:我爱洗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