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30 16:46:03
《中班教案怎样画小树林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活动目标:
1、认识自然,喜欢自然。
2、培养观察力及对色彩把握力。
3、用多彩颜色描绘七彩森林。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重难点:
学画树木。
秋天树林的丰富色彩。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套油画棒、黑色水彩笔、绘画纸;
2、秋天树林图片;风景画;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用幻灯片放映秋天树林的图片以及风景照。
秋天树林会发生什么变化?一起欣赏PPT。
秋天树叶有什么颜色?
小朋友喜欢这些五彩缤纷的树吗?拿起纸和油画棒描绘美丽的树林。
(二)活动展开
1、观察小数形状,试着描绘。
这些树都有什么形状?(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
(1) 树干的画法。
怎样画好树干?小朋友可以在纸上画两条直线,然后在两条直线顶端往下一点的中间点一个点,再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一个粗壮的树干就画好了(示范讲解)
(2)椭圆形的画法。
树叶是一些两边带着尖的椭圆哦,小朋友可以先画一个椭圆,然后再擦掉椭圆扁扁的两边,画成尖的就行了。(示范讲解)
2、感受绘画中树的大小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老师画的画上小树都一样大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因为老师画的有近处的树有远处的树。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根据自己看到的和脑海里的秋天的树林画一幅画,并涂上颜色哦,涂色的时候,要记得油画棒要按一个方向一笔一笔从头画到尾哦,中间不要留空白。老师巡视指导。
4、自评或互评。
活动结束:
小朋友表现的非常好,用色彩丰富的小树展现出了《七彩的树林》。
活动反思:
每个小朋友的构图能力不同,所以小朋友在表现树林的时候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小朋友画的树比较大,在涂色的时候相对问题要小一些。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画的树林树很多很小,就出现了一些涂色困难而且颜料太多的问题。小朋友这个阶段对颜料的多少把握还不是很有数,颜料的多少和涂色的面积有关系也和笔的大小有关系。树的大小又来的不同的涂色的难度。树越小就越难涂。因此小朋友画的树林很多都糊掉了。所以,经过实践,我觉得把制作树林的活动放到中班下学期比较合适。毕竟现在小朋友各方面的版画技能还是很粗浅的。
活动目标:
1.学画树,能表现树干、树枝及树冠。
2. 尝试用点、线、面的绘画方法装饰小树林,体验装饰小树林的乐趣。
3. 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范例二张。
2.幼儿绘画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1),引导幼儿认识树的树干、树枝及树冠。
1.出示范例(1)。
师:这是什么?(一棵树)
2.引导幼儿认识树的树干、树枝及树冠。
教师依次手指范例上树的树干、树枝及树冠,提问:这是树的什么?它像什么?
3.徒手练习画树。
师:我们用手指来画一画这棵树!先画树干、再画树枝、最后画上树冠!
二、出示范例(2),引导幼儿感受画面独特的装饰风格。
1.出示范例(2)。
师:如果有许多树长在同一个地方,就成了一个小树林!
2.引导幼儿感受画面独特的装饰风格。
师:这个小树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小结:
(1)小树林的颜色:黑色与白色。
(2)树冠上面有几何图形画成的树叶;背景是用线装饰的。
三、明确绘画要求,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 师:你们想画一个这样的小树林吗?
2.明确绘画要求。
(1)先画树,画出树干、树枝及树冠。多画几棵,变成一个小树林。
(2)画一些几何图形在树冠上,变成树叶,图形也要涂满黑色。
(3)在空白的地方,从下往上,从左到右画上波浪线,为小树林画上背景。
3.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讲评。
1.教师将幼儿作品展示在墙面上,幼儿相互欣赏。
2.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画的小树林?
3.相互点评。
师:你觉得谁画的小树林最美?为什么?
4.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画黑、白两种颜色的小树林,做游戏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画彩色的小树林,比一比哪一种更漂亮!
活动反思:
这次的绘画活动是让他们画小树林,活动之前,我先给他们讲解了各种树的画法,要求有树干、树冠和树叶,希望他们画出各种各样的树,并且给他们讲解了近大远小的绘画方法,之后就让他们自由想象作画。
【活动目标】
1、对色彩感兴趣,能大胆运用多种颜色绘画,表现不同时间段树林的景色。
2、大胆表现,体验交流的乐趣。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察过三个时间段(白天、傍晚、夜晚)树林景色变化的图片。
物质准备:PPT,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结合PPT,引导幼儿回忆、讲述不同时间段小树林的景色。
提问:你看过白天、傍晚、夜晚的小树林吗?它们的景色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这些树林的颜色会不一样?(颜色的变化是由于光线的变化造成的)
二、启发幼儿构图。
1、师:如果请你来绘画你想画什么时候的小树林?。屈,老师.教案.网出处。你会使用什么颜色?
2、教师出示范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中树叶的颜色。
师:老师也绘画了不同时间段的小树林,看白天的小树林用了什么颜色?傍晚、晚上的呢?
三、引导幼儿绘画小树林。
1、构图:先绘画小树林。
2、根据时间段的不同,在树木轮廓涂上相应的颜色。
四、展示与分享:师幼共同布置"美丽的树林"展,共同欣赏,评价作品。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活动目标】
1、对色彩感兴趣,能大胆运用多种颜色绘画,表现不同时间段树林的景色。
2、大胆表现,体验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察过三个时间段(白天、傍晚、夜晚)树林景色变化的图片。
物质准备:PPT,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结合PPT,引导幼儿回忆、讲述不同时间段小树林的景色。
提问:你看过白天、傍晚、夜晚的小树林吗?它们的景色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这些树林的颜色会不一样?(颜色的变化是由于光线的变化造成的)
二、启发幼儿构图。
1、师:如果请你来绘画你想画什么时候的小树林?你会使用什么颜色?
2、教师出示范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中树叶的颜色。
师:老师也绘画了不同时间段的小树林,看白天的小树林用了什么颜色?傍晚、晚上的呢?
三、引导幼儿绘画小树林。
1、构图:先绘画小树林。
2、根据时间段的不同,在树木轮廓涂上相应的颜色。
四、展示与分享:师幼共同布置"美丽的树林"展,共同欣赏,评价作品。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分析:
以往的美术绘画活动多以临摹为主,对树的颜色、形状和布局没有感性的认识,只是照着教师的范画来涂色、布局,根本没有自己的想象和个性,而且评价的纬度是单一,更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夏天,幼儿园内的树种类多,树叶茂密,大小高低应有尽有,是进行此绘画活动的好条件。
目标:
1.培养幼儿绘画写生的兴趣,协助幼儿学习画面布局。
2.发展幼儿初步的对比比较、自我评析和空间知觉能力。
3.在自主的尝试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重点:画面布局。
难点:一棵树与小树林画面布局的不同。
环节:
一、观采、激发尝试的兴趣:
抬头观察树叶的茂密和绿的色感,了解夏天是植物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
二、观条一棵树,了解尝试方法:
自己选一棵树,先从远处看,它整个的形状怎样?然后再走近看看,它的树干怎样?树枝和树叶怎样?
三、尝试画一棵树:
1.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鼓励幼儿不懂、不会就问。
2.画完后,找自己所画的树比一比,不够好可以回来修补。
四、尝试画小树林:
1.教师示范放置小树,使幼儿理解小树林和一棵树的不同,并学习布局。
2.幼儿作画。画完后自己将作品钉在展示板上。
五、尝试评价:
提供多种评价标准,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红星。哪张画像小树林?哪张画中的树最像夏天的树?哪张画中的树画的和别人不一样?添画的说出想法。
反思
夏天,是美丽的。幼儿通过绘画,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增加了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认识丝瓜筋,大胆尝试用丝瓜筋进行印画,并通过添画表现秋天美丽的树。
2、在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完成一幅画的乐趣。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涂好背景的水粉纸
2、丝瓜筋、颜料(黄,橘黄,红)
3、老师的范画,音乐,秋天树的图片,丝瓜筋录音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1、出示丝瓜筋
师:今天有个客人来和这做客,我们起来看看是谁来了?你们都认识它吗?
师: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丝瓜筋,今天呀丝瓜筋宝宝想和我们班小朋友玩游戏,想一想可以用丝瓜筋怎么玩。
二、丝瓜筋印画
1、老师示范印画
师: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和丝瓜筋玩的吗?仔细看好咯。
2、请幼儿尝试
师:我是怎么和丝瓜筋玩的呀?有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试一试。
3、幼儿印画,老师指导
师:你们也想像这样和丝瓜筋玩一玩吗?
三、添画秋天的树
1、出示印画
师:小朋友们我们边休息,一边来看一看刚才我们和丝瓜筋宝宝一起印的画。
师:你觉得它像什么?
师:你们都觉得它像很多东西,现在我来做一个神奇的魔术师,用这一根魔术棒把它变一变,看看可以变成什么。
2、老师示范添画树
师:看我把它变成了什么?看这么多树变在一起,像一片什么呀?那你觉得它是一片什么季节的树林呢?为什么觉得会是秋天的树林?
师:我们来看一看你觉得这些树都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这些树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你们发现了吗?(引导幼儿说出方向一样,都是从下往上长的)
3、幼儿添画
四、讲评
师: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最喜欢哪颗树?为什么?
师:今天呀我们和丝瓜筋一起做了好玩的游戏,又当了一次小小魔术师变出了一大片秋天的树林,现在我们把丝瓜筋宝宝带回教室再来和它玩好玩的游戏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开始介绍了丝瓜筋,因为事先要求过孩子们去认识,所以当我出示丝瓜筋是还怎么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和丝瓜筋玩游戏这个环节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先让他们说一说是怎么和它玩,有的孩子说和它玩捉迷藏,有的孩子说和它玩游戏……都萌发出了很多天真的想法。在我示范印画时,太紧张了,忘记了和所有的幼儿互动,只是请了个别的幼儿来试一试,导致在幼儿操作时,有些能力较差的幼儿有点无从下手。最后在幼儿添画树时,由于当时颜料太多,没来得及干,导致画树干时颜料有些粘上去,但是总的来说,我觉得本次活动预设的目标基本达成。幼儿的兴趣也很高涨,但是细节性的东西还有待于提高。
活动意图: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通过版画的形式表现孩子对秋天景色的认识,对秋天的热爱。幼儿的创造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目标:
1、认识自然,喜欢自然。
2、培养观察力及对色彩把握力。
3、用多彩颜色描绘七彩森林。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画树木。
活动难点:
秋天树林的丰富色彩。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套油画棒、黑色水彩笔、绘画纸;
2、秋天树林图片;风景画;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用幻灯片放映秋天树林的图片以及风景照。
秋天树林会发生什么变化?一起欣赏PPT。
秋天树叶有什么颜色?
小朋友喜欢这些五彩缤纷的树吗?拿起纸和油画棒描绘美丽的树林。
(二)活动展开
1、观察小数形状,试着描绘。
这些树都有什么形状?(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
(1) 树干的画法。
怎样画好树干?小朋友可以在纸上画两条直线,然后在两条直线顶端往下一点的中间点一个点,再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一个粗壮的树干就画好了(示范讲解)
(2)椭圆形的画法。
树叶是一些两边带着尖的椭圆哦,小朋友可以先画一个椭圆,然后再擦掉椭圆扁扁的两边,画成尖的就行了。(示范讲解)
2、感受绘画中树的大小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老师画的画上小树都一样大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因为老师画的有近处的树有远处的树。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根据自己看到的和脑海里的秋天的树林画一幅画,并涂上颜色哦,涂色的时候,要记得油画棒要按一个方向一笔一笔从头画到尾哦,中间不要留空白。老师巡视指导。
4、自评或互评。
活动结束:
小朋友表现的非常好,用色彩丰富的小树展现出了《七彩的树林》。
活动反思:
每个小朋友的构图能力不同,所以小朋友在表现树林的时候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小朋友画的树比较大,在涂色的时候相对问题要小一些。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画的树林树很多很小,就出现了一些涂色困难而且颜料太多的问题。小朋友这个阶段对颜料的多少把握还不是很有数,颜料的多少和涂色的面积有关系也和笔的大小有关系。树的大小又来的不同的涂色的难度。树越小就越难涂。因此小朋友画的树林很多都糊掉了。所以,经过实践,我觉得把制作树林的活动放到中班下学期比较合适。毕竟现在小朋友各方面的版画技能还是很粗浅的。
活动目标
1.感受画家笔下与众不同的树林。
2.知道画家是通过丰富的色彩、比例巨大的植物、表现出暴风骤雨下奇异的丛林的。
3.能够大胆表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画面情节的推测。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卢梭的作品《奇袭!热带飓风与虎》、《被美洲豹袭击的马》、《被美洲豹袭击的黑人》、《愉快的诙谐者》,科罗的《蒙特方丹的回忆》,希斯金的《橡树》凡.高的《树丛下》。
2.勾线笔,各色颜料3.幼儿用书:《一片树林》
活动过程1.师幼共同欣赏不同风格的关于树林的作品,初步感到卢梭的画风。
教师将卢梭和柯罗、希斯金、凡.高的作品同时展示,引导幼儿初步欣赏作品。
教师:这些都是画家笔下的树林,你看了有什么感觉?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重点介绍卢梭和他的“热带丛林”系列作品。
教师:你们知道这些画的作品是谁吗?
教师小结:卢梭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画家,他画了很多的丛林风景。你们来推测一下,这里还有哪些画有可能是卢梭画的?
2.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幼儿用书中的画面,引导幼儿重点欣赏作品《奇袭!热带飓风与虎》。
欣赏作品中准备袭击猎物的老虎。
教师:这只老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重点感受作品中与众不同的树林。
教师:这只老虎生活在一片什么样的树林中?当时树林里有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从哪里感受到正下着很大的雨?还有大风、闪电?如果这时你在树林里,你会有什么感受?
重点感受画家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
教师:卢梭画的树和其他画家画的树一样吗?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会让你有这样的感觉?
欣赏作品中色彩的运用。
教师:这幅作品中画家主要用了哪些颜色?有没有对比的色彩?谁来指给大家看看?
教师:绿色基调主要用在画面的什么部分?金色和橘色基调主要用在画面的什么部位?这样用色有什么好处?画家为什么在金色和橘色基调处又画了几片绿色的巨大无比的叶子?这样画又有什么好处?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画家用了多少种绿色?这些不同的绿色在画面的什么部位?
教师小结:在这幅作品中,画家用金色、橘色和赤褐色在绿色基调中相互呼应,其中以老虎的描绘效果最为显着。例如,在暗色树干与硕大绿叶后配置了茂密鲜艳的色彩。
3.迁移感受到的画家风格,简单欣赏其它三幅作品。
教师出示作品《被美洲豹袭击的马》、《愉快的诙谐者》《被美洲豹袭击的黑人》。
教师:这是卢梭的另外三幅作品,它们和刚才我们欣赏的作品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4.教师提供幼儿用书和绘画工具,幼儿自由操作。
教师:试着画出你想像中的茂密丛林吧。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觉得值得肯定的是孩子一直是在自主探究,而老师只是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总结经验。所以孩子感觉很自由、很放松、很快乐,整个活动的气氛也很轻松,活动目标达成度也很高。
设计思路:
(一)内容的选择:
1、源于主题内容及幼儿的兴趣需要:
我们班正在开展"秋天"这个主题内容,"秋天"是幼儿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植物是孩子们日常经常看到的,也是孩子们经常接触到的事物,随着天气的变化,孩子们发现了秋天里的树木的不同,树叶的变化等。从幼儿是学习的主体,理解是主动学习的前提出发,我们就会清楚地知道:"秋天"是为幼儿这一学习主体服务的客体资源,树叶飘飘落落的动感、大树的形态等又与幼儿跃动的心灵天然地契合。有的小朋友对我说:"老师,您看我检的树叶,公园里有好多呢,有的都变黄了。""老师,有的树叶落下来的,有的树叶不落下来。""老师,这棵树的树干很粗,有的树的树干很细的!"结合主题内容,孩子们了解了落叶、树木的特征等,了解秋季季节特征的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对落叶、对树木的关注和兴趣。
2、活动素材的分析:
中班幼儿的绘画特点,开始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观察目的性较为明显,能把握观察对象明显的特征,而本次活动是主题背景下的一次美术活动,以绘画形态各异的大树为主。活动前,孩子们一起在幼儿园里观察过树木,对树木树枝、树叶、树干等进行了了解,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也尝试绘画过大树,但是对不同形态的大树还没有进行尝试。本次活动就是让幼儿在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观察发现树枝、树干和树叶的不同形态,并能尝试大胆的画出2~3棵形态各异的大树。
3、源于课题的研究
本学期,我们围绕教研组课题内容进行实践研究,围绕"中小班美术集体活动中内容的选择设计"开展活动,前期我们对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美术活动的目标、以及美术活动的环节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围绕我们的研究重点,结合了我们组的课题内容选择了本次活动,活动内容的目标以中班幼儿美术领域目标进行制定,"多个图形进行组合,关注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引导幼儿尝试画出2~3棵形态各异的大树。
(二)活动价值的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观察发现树枝、树干和树叶的不同形态。
2、情感方面:喜欢树木。
(三)活动目标的内涵
1、情感与态度:激发幼儿喜欢树木的情感
2、能力与认知: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尝试画出2~3棵形态各异的大树。
(四)活动环节与教学法设计:
本次活动的环节为欣赏讨论--讲解示范--幼儿创作--交流分享
环节一:欣赏讨论
--出示范例,引导幼儿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观察发现树枝、树干和树叶的不同形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环节二:讲解示范
示范绘画的过程和重点
--教师示范绘画,进一步了解树的基本结构,并让幼儿加深记忆,树干就像是我们的身体,树枝就像是我们的手,树冠就像我们身上的衣服。树叶就像我们衣服上的花纹,为后续幼儿绘画创作活动作准备。
环节三:幼儿创作
引导幼儿大胆的想象和创作,尝试画出2~3棵形态各异的树。
--幼儿自由创作,尝试画出2~3棵形态各异的树,发展幼儿绘画技能技巧。
环节四:交流分享
通过共同分享自己绘画的树,敢于在同伴面前进行展示,
--感受和欣赏同伴之间的作品,找一找有没有两棵完全相同的树,观察树冠、树枝等不同形态,提升绘画的经验,激发幼儿喜欢树木的情感。
内容与要求:
1、通过欣赏讨论,了解树的基本结构及树干、树枝和树叶的不同形态。
2、喜欢树木并尝试画出2~3棵形态各异的大树。
活动重难点:喜欢树木并尝试画出2~3棵形态各异的大树
材料及环境创设:
知识准备:课前欣赏讨论过树的基本结构;在涂色和欣赏过程中加强对大树特征的理解。
物质准备:铅画纸上刷好淡黄色颜料,晾干;区角活动给小鸟涂色,并剪下;水笔、炫彩棒、固体胶;范例。
活动流程:欣赏讨论--讲解示范--幼儿创作--交流分享
活动过程:
一、欣赏讨论
出示范例
1、观察范例。师: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叫树林?这是树宝宝的家。
2、观察树枝、树干
师:树宝宝说要考考小朋友,我的树枝是什么形状啊?我爸爸、妈妈的树枝形状长得和我一样吗?
小结:树枝就象是我们的手,能升得很高很远,小鸟都喜欢停下来玩一玩。
3、观察树叶、树冠
师:暖暖的阳光和湿润的雨水让我长出了很多很多的树叶,成了一个大大的树冠,就象是我的衣服。夏天的时候小朋友都喜欢到我的树阴底下来乘凉。我和爸爸、妈妈树冠的形状一样吗?树叶又是什么形状的呢?
二、讲解示范
1、请树宝宝来和我们做朋友,老师画一部分,请小朋友说出这是树宝宝的哪一部分。
⑴树干--就像是我们的身体
⑵树枝--就像是我们的手
⑶树冠--就像我们身上的衣服
⑷树叶--就像我们衣服上的花纹
2、出示一棵没有树枝、树冠很小的树,比较。
三、幼儿创作
⑴分辨树干、树枝、树冠和树叶,各部分不遗漏。
⑵变化各种树的形态。
⑶炫彩棒勾画树冠轮廓、添画树叶。
⑷用炫彩棒添画草地上的小草、贴上小鸟,使画面更丰富。
四、交流分享
找一找有没有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树冠是不是长得很大?
活动反思:
每个小朋友的构图能力不同,所以小朋友在表现树林的时候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小朋友画的树比较大,在涂色的时候相对问题要小一些。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画的树林树很多很小,就出现了一些涂色困难而且颜料太多的问题。小朋友这个阶段对颜料的多少把握还不是很有数,颜料的多少和涂色的面积有关系也和笔的大小有关系。树的大小又来的不同的涂色的难度。树越小就越难涂。因此小朋友画的树林很多都糊掉了。所以,经过实践,我觉得把制作树林的活动放到中班下学期比较合适。毕竟现在小朋友各方面的版画技能还是很粗浅的。
活动意图: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通过版画的形式表现孩子对秋天景色的认识,对秋天的热爱。幼儿的创造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目标:
1、认识自然,喜欢自然。
2、培养观察力及对色彩把握力。
3、用多彩颜色描绘七彩森林。
4、尝试通过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画树木。
活动难点:
秋天树林的丰富色彩。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套油画棒、黑色水彩笔、绘画纸;
2、秋天树林图片;风景画;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用幻灯片放映秋天树林的图片以及风景照。
秋天树林会发生什么变化?一起欣赏PPT。
秋天树叶有什么颜色?
小朋友喜欢这些五彩缤纷的树吗?拿起纸和油画棒描绘美丽的树林。
(二)活动展开
1、观察小数形状,试着描绘。
这些树都有什么形状?(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
(1) 树干的画法。
怎样画好树干?小朋友可以在纸上画两条直线,然后在两条直线顶端往下一点的中间点一个点,再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一个粗壮的树干就画好了(示范讲解)
(2)椭圆形的画法。
树叶是一些两边带着尖的椭圆哦,小朋友可以先画一个椭圆,然后再擦掉椭圆扁扁的两边,画成尖的就行了。(示范讲解)
2、感受绘画中树的大小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老师画的画上小树都一样大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因为老师画的有近处的树有远处的树。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根据自己看到的和脑海里的秋天的树林画一幅画,并涂上颜色哦,涂色的时候,要记得油画棒要按一个方向一笔一笔从头画到尾哦,中间不要留空白。老师巡视指导。
4、自评或互评。
活动结束:
小朋友表现的非常好,用色彩丰富的小树展现出了《七彩的树林》。
活动反思:
每个小朋友的构图能力不同,所以小朋友在表现树林的时候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小朋友画的树比较大,在涂色的时候相对问题要小一些。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画的树林树很多很小,就出现了一些涂色困难而且颜料太多的问题。小朋友这个阶段对颜料的多少把握还不是很有数,颜料的多少和涂色的面积有关系也和笔的大小有关系。树的大小又来的不同的涂色的难度。树越小就越难涂。因此小朋友画的树林很多都糊掉了。所以,经过实践,我觉得把制作树林的活动放到中班下学期比较合适。毕竟现在小朋友各方面的版画技能还是很粗浅的。
活动目标:
1. 学习画湿水画法及干画法,能用湿画法及干画法画出深淡的颜色。
2. 能够大胆选色,画出秋天树林的感觉。
3.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 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5. 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
秋天树林的图片、颜料、水桶、大笔、小笔、抹布和范作。
活动过程:
1. 出示秋天的树林图片,提问
1.) 这是什么季节的秋天?
2.) 你怎么知道的?(颜色)
2. 出示范作看看颜色上有何不同。(有深有浅)
1.) 怎么会有深有浅呢?示范画湿画法及干画法。
2.) 等干后再添上树干和树叶(提示用干画法)
3.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 引导幼儿选用不同的色彩,但注意表现出色彩的深浅。
2.) 注意在湿画处干后在添上树叶和树干。
3.) 要求干画前将毛笔撇干。
4.活动 评讲
表扬大胆选色的幼儿,请幼儿说说你是怎样画的湿画法和干画法有何不同。
活动反思:
那种好奇的心态无以言表,个个都想试试,看看怎么就那么神奇的!可以用牙签(火柴棒、笔头等)画画呢?带着这种好奇的心,小朋友们仔细地观看老师的讲解、分析等步骤。轮到小朋友们自己尝试操作了,他们个个都想一口气就到最后那步(开始用牙签画画),不过他们都知道一定要先将底色铺好,要不就不能成功的用牙签画出漂亮的画了。小朋友们认真的操作着,终于一幅幅漂亮的画呈现在我们面前,小朋友们自豪的看着自己的作品,很是开心!它们都将被展示在我们的作品栏上,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能欣赏到他们的作品。
这节课,总体上感觉还是不错的,虽然是初次接触,但小朋友能完成的这样还是值得表扬的,其实刮蜡画还可以把一张纸将底色分成好块来操作,但因为是初次就没有加深难度,让他们先尝试一下刮蜡画的操作步骤,以便以后加深难度小朋友们能够适应。不足的呢?是有个别小朋友很急,很想一步就到最后那个步骤,导致一开始的底色没有注意一些细小的部分,结果后边用牙签画画的效果不是很好。不过所好的事,在总结时,他能自己发现自己错的地放,能够及时的认识错误的原因,这好是非常好的!
活动意图: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通过版画的形式表现孩子对秋天景色的认识,对秋天的热爱。幼儿的创造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目标:
1、认识自然,喜欢自然。
2、培养观察力及对色彩把握力。
3、用多彩颜色描绘七彩森林。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画树木。
活动难点:
秋天树林的丰富色彩。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套油画棒、黑色水彩笔、绘画纸;
2、秋天树林图片;风景画;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用幻灯片放映秋天树林的图片以及风景照。
秋天树林会发生什么变化?一起欣赏PPT。
秋天树叶有什么颜色?
小朋友喜欢这些五彩缤纷的树吗?拿起纸和油画棒描绘美丽的树林。
(二)活动展开
1、观察小数形状,试着描绘。
这些树都有什么形状?(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
(1) 树干的画法。
怎样画好树干?小朋友可以在纸上画两条直线,然后在两条直线顶端往下一点的中间点一个点,再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一个粗壮的树干就画好了(示范讲解)
(2)椭圆形的画法。
树叶是一些两边带着尖的椭圆哦,小朋友可以先画一个椭圆,然后再擦掉椭圆扁扁的两边,画成尖的就行了。(示范讲解)
2、感受绘画中树的大小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老师画的画上小树都一样大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因为老师画的有近处的树有远处的树。
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根据自己看到的和脑海里的秋天的树林画一幅画,并涂上颜色哦,涂色的时候,要记得油画棒要按一个方向一笔一笔从头画到尾哦,中间不要留空白。老师巡视指导。
4、自评或互评。
活动结束:
小朋友表现的非常好,用色彩丰富的小树展现出了《七彩的树林》。
活动反思:
每个小朋友的构图能力不同,所以小朋友在表现树林的时候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小朋友画的树比较大,在涂色的时候相对问题要小一些。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画的树林树很多很小,就出现了一些涂色困难而且颜料太多的问题。小朋友这个阶段对颜料的多少把握还不是很有数,颜料的多少和涂色的面积有关系也和笔的大小有关系。树的大小又来的不同的涂色的难度。树越小就越难涂。因此小朋友画的树林很多都糊掉了。所以,经过实践,我觉得把制作树林的活动放到中班下学期比较合适。毕竟现在小朋友各方面的版画技能还是很粗浅的。
活动目标:
1、认识丝瓜筋,大胆尝试用丝瓜筋进行印画,并通过添画表现秋天美丽的树。
2、在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完成一幅画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涂好背景的水粉纸
2、丝瓜筋、颜料(黄,橘黄,红)
3、老师的范画,音乐,秋天树的图片,丝瓜筋录音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1、出示丝瓜筋
师:今天有个客人来和这做客,我们起来看看是谁来了?你们都认识它吗?
师: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丝瓜筋,今天呀丝瓜筋宝宝想和我们班小朋友玩游戏,想一想可以用丝瓜筋怎么玩。
二、丝瓜筋印画
1、老师示范印画
师: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和丝瓜筋玩的吗?仔细看好咯。
2、请幼儿尝试
师:我是怎么和丝瓜筋玩的呀?有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试一试。
3、幼儿印画,老师指导
师:你们也想像这样和丝瓜筋玩一玩吗?
三、添画秋天的树
1、出示印画
师:小朋友们我们边休息,一边来看一看刚才我们和丝瓜筋宝宝一起印的画。
师:你觉得它像什么?
师:你们都觉得它像很多东西,现在我来做一个神奇的魔术师,用这一根魔术棒把它变一变,看看可以变成什么。
2、老师示范添画树
师:看我把它变成了什么?看这么多树变在一起,像一片什么呀?那你觉得它是一片什么季节的树林呢?为什么觉得会是秋天的树林?
师:我们来看一看你觉得这些树都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这些树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你们发现了吗?(引导幼儿说出方向一样,都是从下往上长的)
3、幼儿添画
四、讲评
师: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最喜欢哪颗树?为什么?
师:今天呀我们和丝瓜筋一起做了好玩的游戏,又当了一次小小魔术师变出了一大片秋天的树林,现在我们把丝瓜筋宝宝带回教室再来和它玩好玩的游戏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开始介绍了丝瓜筋,因为事先要求过孩子们去认识,所以当我出示丝瓜筋是还怎么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和丝瓜筋玩游戏这个环节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先让他们说一说是怎么和它玩,有的孩子说和它玩捉迷藏,有的孩子说和它玩游戏……都萌发出了很多天真的想法。在我示范印画时,太紧张了,忘记了和所有的幼儿互动,只是请了个别的幼儿来试一试,导致在幼儿操作时,有些能力较差的幼儿有点无从下手。最后在幼儿添画树时,由于当时颜料太多,没来得及干,导致画树干时颜料有些粘上去,但是总的来说,我觉得本次活动预设的目标基本达成。幼儿的兴趣也很高涨,但是细节性的东西还有待于提高。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画笔配合颜料来装饰树枝,并用不同的树枝大胆印画。
2,尝试用棉花装饰画面,体验活动的快乐,并且学会欣赏阳澄湖冬天的美景。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颜料,画笔,树枝,课件,废纸,背景画,抹布,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谁想来猜猜看?
幼儿猜测
师:这里是我们巴城镇美丽的阳澄湖,阳澄湖边有很多美丽的景色,(边说边播放阳澄湖景色的图片)勤劳的渔民摇着船去捕鱼,春天,湖边的树枝穿上美丽的绿衣裳,一眨眼,冬天到了,小朋友,你们看,树枝怎么了?(出示树枝宝宝,树枝宝宝说:冬天到了,我的绿衣裳都掉光了,我好冷呀,呜呜。。。。)
师:小朋友们,树枝宝宝怎么了?
师:那他为什么哭呢?
师:那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呢?小朋友们说说自己的好办法。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可以给树枝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让它可以过个温暖的冬天。
二,出示操作工具,教师讲解
师:老师这边呀有画笔和颜料,我们可以用这些东西给树枝宝宝穿上漂亮的五彩衣。
师:首先,我们把树枝拿在手里,因为我们要给树枝涂上颜色,为了防止我们涂颜料的时候把颜料涂到手上,所以我们拿树枝的时候要拿在树枝的底部,然后,用我们的画笔蘸上你喜欢的颜色给树枝涂上,我们在给树枝宝宝涂颜色的时候要每个地方都要涂到哦。
师:瞧,树枝宝宝漂亮吗?(漂亮)
师:树枝宝宝穿的这么漂亮,他想给自己留影呢?看老师是怎样给他留影的呢?(视频交待)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也试试看呢?(想)
三,幼儿操作印画,教师指导(播放阳澄湖照片)
师:请印好的小朋友把树枝放到桶里回到作为上,欣赏下阳澄湖的美景吧!
四,给树林贴上雪花(播放圣诞歌曲)
出示课件:师:阳澄湖边都下起了雪了,真漂亮,小朋友想不想也给刚刚你们画的树林加上雪花呢?(想)
师:看,老师这个是什么呀?(棉花)像不像白白的雪花(像)那小朋友们把这些雪花贴到我们阳澄湖树林上去吧。
师:拿起一点小棉花,手心里面搓搓,透明胶来黏一黏,雪花雪花下来了。小朋友,我们再来一遍吧,拿起一点小棉花,手心里面搓搓,透明胶来黏一黏,雪花雪花下来了。
幼儿操作贴雪花
教师讲评:
师:小朋友们,我们美丽的阳澄湖树林就完成啦,漂亮吗?(漂亮)
你们觉得哪幅最漂亮呢?你最喜欢哪幅呢?
师:老师觉得你们今天做的都很漂亮~~
五:结束活动:
师:那我们一起去阳澄湖边打雪仗吧,出发~~(播放圣诞歌)
活动反思:
每个小朋友的构图能力不同,所以小朋友在表现树林的时候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景物来表现大自然的物体。幼儿在绘画时能够合理构图。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四季树林的图片,感受不同季节的树林产生的色彩美。
2:尝试用同一色系的纸通过剪贴、绘画的方式与小组合作共同表现树林的美丽与生机。
3:能按照小组的分工进行创作,体验合作所带来的成功及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1:幼儿在《绿野仙踪》主题中对树木进行过探索。
2:幼儿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过树林。
3:幼儿具有看图剪纸的能力。
4:幼儿在活动以前就已经分好了小组。
物质准备:各色色纸;剪刀;胶棒;四张底色纸;水彩笔;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森林四季图。
1:出示四季树林图片,引导幼儿感受四幅图的色彩,感受不同色系所带来的季节特征。
2:欣赏图片中所表现树木的远近、大小等构图特点。
二:引导幼儿与同伴学习用剪纸的方式表现不同形式的树木。
1:幼儿大胆想象自己心目中的树的外形特征。
2:分别请幼儿在对折纸上画出不同外形的树,拓展幼儿的思路。
三:教师介绍活动材料以及活动的形式。
1:教师布置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表现美丽的树林。
2:引导幼儿想象小动物最喜欢树林了,可以增加一些动物来丰富画面。
3:介绍材料:将摆放在前台的各种色系的纸向幼儿一一介绍,提醒幼儿在取材料的时候按照色系来取。
4:讨论:怎样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组合最美丽的树林?(对画面的整体构图进行讨论:提醒幼儿先不要急着将剪完的树贴在底纸上,等大家都完成后先做好整体布局再来张贴。)
四: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
1:每一组的幼儿在组长的带领下有目的的取材料,教师进行观察并且指导。
2:引导幼儿剪出不同大小以及不同外形的树。
3:对幼儿小组间的合作情况进行观察以及指导。
4:提醒幼儿操作中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五:欣赏评析作品。
每组幼儿共同为作品起名字并选派一位代表向大家做介绍。
活动反思:
每个小朋友的构图能力不同,所以小朋友在表现树林的时候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小朋友画的树比较大,在涂色的时候相对问题要小一些。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画的树林树很多很小,就出现了一些涂色困难而且颜料太多的问题。小朋友这个阶段对颜料的多少把握还不是很有数,颜料的多少和涂色的面积有关系也和笔的大小有关系。树的大小又来的不同的涂色的难度。树越小就越难涂。因此小朋友画的树林很多都糊掉了。所以,经过实践,我觉得把制作树林的活动放到中班下学期比较合适。毕竟现在小朋友各方面的版画技能还是很粗浅的。
活动目标:
1、运用排水画的技法,表现秋天的树林,感受排水画与其他绘画的不同效果。
2、掌握不同树的结构,能大胆地画出树的特征。
3、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学会画出树的特征
活动难点:学会画出树的特征
活动准备:范画、油画棒、颜料、调色盆、排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美丽的秋天来了,老师带你去一个很漂亮的地方,这是什么地方?(出示范画)
幼儿:这是一片树林。
教师:你知道为什么这个地方叫做树林吗?
幼儿:因为这里有许许多多的树。
教师:这里是树宝宝的家,找一找树宝宝在哪里?
幼儿:最小的那一棵。
教师:树宝宝长什么样子?(颜色和形状)
幼儿:有树干,树枝,还有圆圆的树冠,许多绿色的树叶。。。。
教师:树宝宝一家都住在这个树林里,有漂亮的树爸爸、树妈妈和他的许多叔叔阿姨,你们来找一找,哪一棵是树爸爸?
幼儿:最大的一棵。
教师:对,树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儿:有三角形的树冠。。。。
教师:那树妈妈是哪一个呢?
幼儿:旁边的一棵。
教师:长什么样的?
幼儿:有花纹样的树冠。。。。。
教师:树爸爸、树妈妈和树宝宝他们都有着不同的树干、树枝,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真美!后面的都是树宝宝的叔叔阿姨,他们一家在这个美丽的树林里生活的可开心了!
二、学会画出树的特征
教师:今天树宝宝要来和我们做朋友了,瞧,他要和我们来玩个游戏呢!
(教师示范画)小朋友,你看,这是我的什么?
幼儿:是他的身体。
教师:对,这是树干,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瞧,这像什么呀?
幼儿:这像小手。
教师:对,这像小手一样的就是我的树枝,我的树枝的方向都是不一样的,都是朝着四面八方生长的。那我还缺什么呀?
幼儿:树冠。
教师:谁能勇敢地来画一画,画的大一点,要把我的树枝都包起来。(自己选一个喜欢的颜色)下面的小朋友仔细看,他画的树冠是怎么样的?
幼儿回答。
教师:最后再画上一些树叶。瞧,树宝宝开心地笑了,眼睛和嘴巴都笑弯了。漂亮的树宝宝画好了,你会画出帅气的树爸爸和漂亮的树妈妈吗?
幼儿:会。
教师:除了树宝宝一家,树林还有其他的朋友吗?
幼儿:花、小鸟、草。。
教师:树爸爸是最大的,接下来是树妈妈,所以你画的时候也要把树爸爸画的大一点。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小朋友真棒,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一种很特别的方法画出美丽的树林,你们想学吗?
幼儿:想。
教师:我们先用油画棒把美丽的树林画出来,然后用这个刷子蘸一蘸颜料,在盆子上舔一舔,转个身舔一舔,像粉刷匠一样从左往右画一条直直的线,画完第一条,再蘸一蘸颜料,在盆子上舔一舔,转个身舔一舔,画第二条直直的线,画完第二条画第三条,一直画下去,最后把整张纸都刷上颜料就可以了,注意小朋友刷的时候只能刷一遍,这一种方法叫做排水画。现在先请小朋友一起植树,用油画棒画出树宝宝一家和他的朋友,等全部画完之后再请小朋友当粉刷匠,用毛笔蘸上颜料为你的树林刷上漂亮的底色,好吗?
幼儿:好。
三、幼儿随意走动欣赏作品,教师点评
教师:请小朋友小手放在背后,握好拳,随意走一走,看一看,你最喜欢谁画的树林,为什么?
活动反思:
每个小朋友的构图能力不同,所以小朋友在表现树林的时候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小朋友画的树比较大,在涂色的时候相对问题要小一些。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画的树林树很多很小,就出现了一些涂色困难而且颜料太多的问题。小朋友这个阶段对颜料的多少把握还不是很有数,颜料的多少和涂色的面积有关系也和笔的大小有关系。树的大小又来的不同的涂色的难度。树越小就越难涂。因此小朋友画的树林很多都糊掉了。所以,经过实践,我觉得把制作树林的活动放到中班下学期比较合适。毕竟现在小朋友各方面的版画技能还是很粗浅的。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交流和比较的基础上,能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感受秋天树林色彩的变化美。
2.能够运用、撕、粘、印染、等多种方式进行创造性美术创作。
3.尝试与同伴共同合作完成作品,并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准备
秋季基本认知、背景音乐、多媒体、黑色底纸、浅色蜡笔、颜料、泡沫垫、剪刀、胶棒、报纸。
活动过程
一、引入:感受叶子的变化与色彩
1.谈话倒入。
教师:“听说中班小朋友的耳朵可灵了,那我现在可要试一下,看你们能不能听出来这段语音里的声音是什么!”(播放落叶的语音)
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落叶被风吹落下来是什么季节?现在我带领小朋友们一起欣赏一下秋天大自然的景色吧!”(播放秋日视频)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视频里是哪个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从树开 始落叶、树叶开始变色去感知)
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进一步了解各种各样的树。
教师:“在这个视频里你认识那棵树?下面请我来介绍一下他们吧”
①这棵树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叶子的形状像什么?(银杏树)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银杏树。
②看着棵树树叶是什么颜色的?这棵树的树枝和树干在哪里?(红枫树树干在下,树枝在上。)
③这个树我经常瞧见,你见过吗?有谁认识他吗?他叫做梧桐树。看他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他的树干在哪里?树枝呢?你觉得如果用我们身体的一个部分来假装树枝,应该是哪一部分?
④你看这些秋天的树都是一样的吗?(有粗有细、有大有小)
⑤所有的树叶颜色都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回忆,感知秋天是彩色的)
教师:把各种颜色的树种在一起变成树林,这个树林会是什么颜色呢?
幼:就是五颜六色的。
3.引导幼儿欣赏图片上树林的布局。(有的高,有的低,有粗有细,有的树只能看见半棵。)
教师小结:看来秋天的树叶是彩色的,那么秋天的树林也是彩色的。在树林里,有的大,有的小,还有的相互碰在一起。
二、幼儿创造
1.我想请小朋友们帮我一个忙,利用这些材料把这片五颜六色的大森林搬到我的画纸上好吗?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材料。
2.今天的作画方式是小组合作,所以小朋友们要共同合作完成。首先,请你用手比量一下你想要制作一颗多大多粗的树,想要把树放在什么位置上。
那现在请拿出底纸,用报纸撕出来。在撕的时候请注意不要用力过大,将报纸撕断。撕好之后请用胶棒一起贴到大底纸上,注意收好胶棒的盖子。底纸很长,小朋友们可以多做几棵树干。
3.做好树干我们要做什么了?对!树枝。刚才我们说树枝像什么?那请你将你的左手放在树干上,用右手拿蜡笔,画出你小手的轮廓,来充当树枝。可以画几个不同方向的小手树枝
画好树枝在画什么?我这里有两种材料。你可以拿出泡沫垫粘上颜料,在树枝上印出五颜六色的小树叶。也可以使用太空泥,选择一种颜色,揪出一小点,自手心里团成团,按在你觉得适合的位置上。
教师巡回指导,辅助个别幼儿,共同完成作品。
三、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1.用钉书机将各组的画纸连接起来,形成一幅长画卷。
2.展示幼儿作品。
教师:“那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在这片大森林中漫步吧。”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活动目标
1、 尝试运用"目测数群,接着数"的方法进行数数,并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 积极参与数活动,愿意与同伴分享数数经验。
3、 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幼儿操作材料、迷宫树林、五角星等。
活动过程
一、懒羊羊VS暖羊羊--探索发现新的数数方法
1、鼓励幼儿看清楚,数正确,并比较多少。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尝试不同的数数方法。
2、观察并理解懒羊羊的数数方法,鼓励幼儿表述这种方法。
3、数一数暖羊羊种的树。
过渡语:发现了吗?这是一种新的数数方法,愿意试试用这种方法去数一数其它羊羊种的小树和小花吗?比一比谁种得多,谁种得少。
二、喜羊羊VS沸羊羊、美羊羊VS村长--借助圈一圈、点一点,用目测数群,接着数的方法进行比多少。
1、鼓励幼儿观察画面,尝试圈出一部分,接着数完全部。(个别幼儿操作)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的数数方法。
3、分享并验证。
小结语:刚才我们用了先圈出一部分,再接着这个数字一棵一棵数完全部,你们真厉害,学会了一种新的数数方法,为自己鼓鼓掌。
三、为迷宫树林贴标记--积极参与活动,运用目测数群,接着数数的方法比较多少。
1、村长觉得我们都非常厉害,想让我们帮个忙,你们愿意吗?(交代任务)
2、幼儿自由操作,数一数、贴标签。
●重点关注:了解幼儿数数的方法,能否根据树的排列方式及不同特征进行目测一部分并接着数。
3、交流验证,明确树林迷宫的安全路线。
四、游戏--穿越迷宫树林
活动反思
一、活动前的预设--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来确定内容、制定目标。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班幼儿数领域的目标之一: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通过了解中班幼儿书经验以后,我发现孩子们都能运用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数清10以内的物体,并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但凡能数清出物体数量的,基本就能比出物体的多少。也就是说,其实比多少不是问题,关键如何是怎样数数大有学问。数数包括手口一致点数、封闭式数数(其实封闭式数数是特殊的手口一致数数)、目测数群、接着数等等方法。那么就目前中班孩子的数数经验,该如何提升和拓展呢?
徐苗郎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模式》中,详细介绍了中班幼儿应当习得的数数方法之一--目测数群,接着往下数。这一内容,往往是教师比较容易忽视的,也是幼儿较难自主发现和自主习得的经验。因此我决定就选择这一内容来预设本次活动。也很快制定了活动的主流目标:尝试运用"目测数群,接着数"的方法进行数数,并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通过本次活动一方面能提高幼儿的目测能力,初步习得一种新的数数方法;另一方面是为幼儿初步形成按类数数、按群计数的意识,从而为大班学习数的组成、加法等做铺垫。
我的体会:不要为选材而疯狂,要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来预设活动,手上有指南、心中有孩子,选材其实并不是问题。要把握住的应是活动的价值,而不应一味追求选材的亮点。
二、活动中的组织--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去读懂孩子、反思教学。
1、在操作中学习
数活动中适宜的操作材料,是幼儿习得数经验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本次活动中第一次操作,是给幼儿人手一份材料,让幼儿圈一圈、数一数,这样的方式可以直观地支持幼儿先数一部分,再接着往下数。一方面支持了幼儿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让幼儿的思维看得见。我们可以看到,操作材料是相同的,但是孩子圈的方法是不同的,说明不同的幼儿目测数群的视角是不同的。另外,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能力强的幼儿是有目的地圈的,他的圈,是基于目测基础上的。而能力弱的孩子,在今天第一次集体教学中,他的圈也许还是没有目的的,他的数数也还是会由于习惯而从1开始数的。这就是孩子的能力差异,教师不但要接受这样的差异,更是应思考如何回应这样的差异。
有两种解决的途径:
(1)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先行一步,积累一些相关的经验,再来参与集体学习,确保他的集体学习更有效。
(2)对于能力弱的孩子,在接下去的个别化学习中,教师要加强关注。
2、在分享中学习
本次活动中,集中安排了两次幼儿的交流分享。是想让幼儿把自己的思维过程除了表征以外还能表达出来,也能让同伴得以分享。上来分享方法的孩子,其实我发现,有的孩子尽管前面操作的时候数过了,但是上来呢,还是会有些犹豫和等待的现象,说明孩子前面的数是没有意识去记忆的,所以上来以后呢,还得重新目测一次,能力强的孩子重新目测所用的时间少,而能力较弱的孩子,我们发现他还需要一次新的探索,所以交流会显得有些拖沓。但是不管怎么样,我还是想通过集体交流分享的环节,给予更多的孩子上来介绍自己数数方法的机会,一方面,孩子锻炼了胆量,另一方面是想让孩子们渐渐学会倾听并分享来自同伴的不同方法,这也是一种学习,这种学习是基于操作以后的间接学习。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布拓印画《春天的树林》,感受绿色树林的美丽,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初步学习用布拓印的方法作画,体验不同工具材料绘画活动的乐趣。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布拓印画《春天的树林》。
2、录音机、配乐散文磁带(音乐选用《爱琴海》)。
3、幼儿绘画纸、废报纸(垫在绘画纸下)、油画棒、水粉颜料(柠檬黄、草绿、翠绿)、拓印用布团、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作品的美,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1、展示作品《春天的树林》,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①画上有什么?看上去怎样?你觉得画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呢?
②这幅画上的树林用了哪些颜色?什么颜色用得最多?
③这幅画上的树杆是怎么画的?看上去觉得怎么样?
④看到这幅画你会想到什么?
⑤小结:这是一幅春天树林的画,看上去很宁静、很美。树杆的线条比较直、有力,看上去像人一样很有精神。春天,树木都长出了新叶,嫩嫩的、绿绿的。小草也长出来了,一片嫩绿。整幅画用了很多的绿色,有的绿色较深,看起来像老树叶;有的绿色浅一些,像长出不久的新叶;有的还是柠檬黄色的,像刚长出的嫩芽。树林好像很深,可以一直走进去,给我们一种想象:这美丽的树林深处还会有什么呢?……春天的树林是多么的迷人。
这一环节通过展示作品,引导欣赏。老师以提问启发幼儿思考、议论,让幼儿对这幅画的表现手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师的小结帮助幼儿理清思路,进一步加深体验,更深地理解作品的美。在思考和议论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语言智能。同时通过欣赏《春天的树林》的美,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发展自然观察者智能。
⑥配乐散文欣赏《春天的树林》:
小朋友,刚才我们认真地欣赏了这幅画,现在请闭上眼睛,让自己走进画里,边听边用心去感受一下春天树林的美(播放配乐散文《春天的树林》录音)(附配乐散文)。
通过配乐散文所创设的意境美:舒缓优美的音乐,如诗如画般美丽的树林,为幼儿创设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作品的宁静和谐美。同时还给幼儿提供了想像的空间:树林里还会有什么?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欣赏完配乐散文时,孩子们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啊!太美了!”通过配乐欣赏优美的音乐,不仅让幼儿心情愉悦,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智能。
二、师生共同创作,体验不同工具材料绘画的乐趣。
小朋友,刚才我们让自己走进了画里,欣赏美丽的树林。你们是不是也想自己动手把春天美丽的树林画出来呢?用什么方法画最好又最有趣呢?让我们试试用布拓印的方法,也许能画出更加迷人的树林。
1、示范布拓印的绘画方法:
①用棕色(或深色)油画棒画树干、树枝,要用力一点,尽量画浓一点。
②用布团蘸水粉颜料拓印,轻轻拍在树干和树枝周围。先用柠檬黄,再用草绿色,最后用翠绿。每种颜色要集中一点。印的时候要拍(不能拖),颜料印完后再蘸色继续印,直到画纸印满。
2、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
①先用油画棒画树干、树枝,要尽量用力画浓些。
②蘸色时先浅后深(柠檬黄——草绿——翠绿)。
三、展示幼儿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展出幼儿作品,组成大幅《春天的树林》。以游戏“去树林散步”,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及同伴的作品,说说春天树林的美丽和迷人,体验成功的喜悦。
分析:本活动通过启发提问的方式给予幼儿以线索的启迪,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观察力、艺术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让幼儿看、想、说《春天的树林》,听舒缓优美、引人入胜的配乐散文。让幼儿眼观、耳听和心领神会地去理解作品、感受作品,发现美、欣赏美,身临其境地沉浸在美的享受中。孩子们在欣赏时表情是陶醉、神往,欣赏结束时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一切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
绘画材料的选用,非常适合表现:利用油画棒、水粉油水分离的特殊效果和布团印画产生的油画感觉,增添了画面效果,让幼儿产生极大的兴趣。绘画活动发展了幼儿的视觉——空间智能和运动智能。当大幅《春天树林》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让身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整个活动自始至终都让人感到是一种美的享受。
附:
配乐散文
春天到了,春姑娘来了,她给大地带来一片绿色。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来到郊外的小溪边,看见一片绿色的绿林,这里的草地像一大块绿色的毛毯。我慢慢地躺了下来,闻着绿叶和青草的香味,我想树林深处会有可爱的小动物吗?会有白雪公主美丽的小房子吗?……我静静地、静静地躺在草地上,聆听远处小溪叮叮咚咚的流淌和小鸟欢快的歌声。微风吹来,树枝轻轻摇摆。
草地,树林……一切是那么安静,那么美,啊,春天太美了!
教学反思:
树林畅想曲活动反思
在活动前采取了几个策略:策略一:活动前的社会实践活动--"捡树叶",主要考虑到幼儿知识经验的建构。和孩子在实践中观察了小树林里各种颜色的树叶,不同形状的树木,有了情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为活动的开展铺垫了基础,使幼儿有话可说。策略二:重难点的前置--色块绘画的方式及遮挡关系。我们还在美术区设置了"五彩的树叶",通过实物和范例欣赏,丰富了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如:对好朋友色彩的理解--相近色的认识。通过幼儿的欣赏,帮助幼儿理解色块绘画。通过对活动的梳理,使得我对美术活动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导入活动更精彩。
我们平时的美术活动中,很多采用PPT、图片欣赏、情景导入、谈话导入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其实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采取更多的形式。如:视频的形式,让孩子观察春天的风景,发现春天的色彩;用特写的形式,欣赏不同形态的树。即帮助幼儿发现秋天色彩的丰富性,感受春天的美;发现树的独特性,又建构了幼儿的知识经验,为幼儿活动做准备。
一、活动背景(设计意图):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经常会在这时利用美丽的春景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带幼儿春游、布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儿带来了许多小蝌蚪,我将它们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们很好奇地围着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有的说:“小蝌蚪黑乎乎圆圆的真可爱”……后来有位幼儿告诉大家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们很奇怪小蝌蚪没有大眼睛、绿衣裳也没有四条腿怎么会是青蛙呢?于是我给他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使他们知道了青蛙确实是小蝌蚪的妈妈以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以后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没有变化。看到孩子们对小蝌蚪这么感兴趣,我就思考让幼儿用美术手段来表现他们喜爱的小蝌蚪。小班幼儿由于才开始接触美术,他们更多是利用画笔来表现他们的感受。为了让幼儿了解除了用笔可以表现自已的生活体验以外,还可以借助很多工具来表现,如幼儿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因此我选择了幼儿的身体器官---手指来作为绘画工具,设计了这节手指画---《小蝌蚪》的美术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投影仪、明胶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头饰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手指在胶片上点画。
(1) 教师: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们喜欢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天就先来学画小蝌蚪。
(评:教师边用优美的话语进行描述边画,既把幼儿引入了一种情境,又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2) 教师:那刚才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引导幼儿说出“手指”)好,老师告诉你们: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评:此环节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画”的概念,教师的示范与语言的叙述结合起来,使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画”的概念。)
2、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说说小蝌蚪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小蝌蚪游泳时可调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们是不是往同一个方向游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往不同方向)
(评:教师适当的语言引导使幼儿很清楚地就了解了蝌蚪的不同姿态,为下面幼儿在自己作品中描绘蝌蚪的动态埋下伏笔。)
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1) 教师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
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
(2) 讲解尾巴的画法。
a. 请幼儿来添画尾巴。(评: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幼儿提供了尝试、探索的机会,满足了幼儿主体需求。)
b. 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
(评:在幼儿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再示范画,这样更容易加深幼儿的印象。)
c. 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餐巾纸擦一下手指。
(评:此环节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练习机会,解决了活动难点并注意到幼儿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
4、交代要求,幼儿作业,教师指导。
(1) 出示青蛙图案:教师:咦!这只青蛙妈的宝宝哪儿去了?告诉你们,它们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画纸上,快,我们去帮青蛙妈妈找出它的宝宝。
(2)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
(评:设计“给青蛙妈妈找宝宝”的环节,激发了幼儿学画小蝌蚪的欲望,符合幼儿的游戏心理。)
5、评价和欣赏作品
(1) 教师:我们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身边吧!将幼儿作品布置到青蛙图案旁。
(2) 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
(评:评价时同时展示每个幼儿的作品,总评与点评相结合使每个幼儿都有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加强了儿童的满足感。)
6、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教师扮作青蛙妈妈,幼儿扮作小蝌蚪游戏。教师:小蝌蚪回到妈妈身边真开心,我们一起和小蝌蚪做个找妈妈的游戏,好吗?
(评:最后这一环节的设计使这节美术活动有了动静交替的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易于消除幼儿精神上的疲劳。)
三、活动反思(思考体会)
这一活动主题源于幼儿对社会生活中某一事物---小蝌蚪的关注,它不同于通常以知识结构或学科结构考虑教学内容的做法。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教师的适当指导为特征的,符合新纲要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原则。本活动以其有趣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积极性。首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优美动人的情境符合幼儿爱想象的心理特点,接着,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讨论范例的过程采用不同的情节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和姿态的变化,并把帮青蛙妈妈找蝌蚪宝宝的愿望自觉地、持久地倾注于创作之中,最后当幼儿把自已画的小蝌蚪全部送给青蛙妈妈并和青蛙妈妈一起做游戏,使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顺利地实现了教育目标。同时这一活动分别在泰州市幼儿园和朱庄乡中心幼儿园的同一年龄班进行了实施,并没有因为城乡儿童存在的经验差异而影响教学效果。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水墨画方法画蝌蚪。
2、加深对蝌蚪形象的认识。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毛笔、宣纸、墨、调色盘(内有墨汁)人手一份。
2、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范画,请幼儿仔细观察与以前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从作画材料、工具及画面效果等方面引导幼儿观察。
二、教师一一出示作画工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三、教师示范作画步骤。
1、用毛笔的侧锋画出蝌蚪的身体。
2、用毛笔的笔锋勾勒出蝌蚪的尾巴。
3、添画水草和小鱼。
四、幼儿作画。
1、提醒幼儿作画时用墨适量。
2、指导并帮助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画蝌蚪。
五、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我在示范蝌蚪画法的时候,由于需要换材料画尾巴,这之间孩子们比较不能协调。我可以引出一个知识点,告知幼儿蝌蚪是先长身体的,慢慢地才长出尾巴。这样就将多次按压身体后再添画尾巴的方法自然地教授给幼儿了,他们也能更好地理解了。
活动设计背景
粘贴画料拼贴构成的画面。它融绘画和制作为一体,能够充分发挥儿童动手的能力。
有一天早上,全班的幼儿都在看书,突然有一个孩子跑上来,告诉我说:小拉姆把口水吐在书上。我走下去,问她是怎么回事,小拉姆告诉我说,她不小心把书撕坏了,她想用口水把书粘好。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如何粘贴画。
2、锻炼幼儿的动作的协调能力。
3、让幼儿知道粘贴时实用些什么材料。
4、养成讲卫生的及爱惜书好习惯。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使用材料。
2、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寻找材料:如树叶、花瓣等。
2、胶水、双面胶、固体胶水、A4纸等。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幼儿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让幼儿认一认。
1、教师把要使用的材料放一边(树叶、花瓣)。
2、让幼儿观察一下,放在旁边的材料像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动手示范进行贴画。
3、教师贴好后,让幼儿评价一下。引起幼儿的兴趣。
4、让幼儿回忆老师是怎么做的?
5、总结:(1)选材料,像什么?(2)根据图形开始在A4纸上粘贴。涂胶水时,一定要注意涂在材料上面。
二、动手操作
1、给每位幼儿一张A4纸,让幼儿把选好的材料放在纸上,先观察像什么,才开始动手做。
2、教师巡视,看看幼儿的操作能力,操作差的教师指出并帮助一下。
三、评比
1、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看看,评评谁做的最好。并给做的好的幼儿鼓励。
2、把幼儿的作品放到展示区,让有互相欣赏。
四、延伸
让幼儿说一说,我们粘东西时,应该用什么东西?能不能用口水去粘贴东西。我们要爱惜我们的书本。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活动中,色彩搭配的能力,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动手动脑及合作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2、活动带给我们的启示却鞭策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积极地开动脑筋,寻找更加适合幼儿的有趣的,促进幼儿发展的方法。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手印的形状大胆地想象,添画成完整的物体形象。
2、 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并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3、 能保持画面整洁,与同伴协调合作。
4、 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白纸、记号笔、范画、报纸
活动过程:
一、 引起幼儿兴趣。
昨天我学了一种新本领,叫五指神功,你们想不想学?
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一本武功秘籍,我们要学的功夫就在上面,想看吗?
二、 出示范画引起兴趣。
这些是什么?这些手印你们知道是怎么来的吗?这就是我们神功的第一招:描手印。教师示范描,幼儿仔细观察。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描的?你们还能做出其他不同的姿势来吗?请幼儿做各种姿势。说说像什么。
三、 教师引导示范。
1、 教师指导幼儿练习描手印(用手指做笔)。你们再来看看,这像什么啊?请幼儿回答。究竟这些手印会变成什么我们来看一看?出示范画。你们看,这些手印变成什么了,是怎么变过来的呢?请幼儿回答。
2、 神功还有最厉害的一招,这一招一个人完成不了,需要两个人一起合作完成,你们想不想学?我们一齐来看看,出示双手的范画。这是什么?是怎么画的?请幼儿说说。
四、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 小朋友们师傅已经把五指神功都教给你们了,接下来就要小朋友自己来练了,可以一个人画也可以两个人一起合作,等一会
我们来看看谁的功夫练的最好。
2、 幼儿作画。
五、 讲评
1、 请幼儿讲讲自己画的是什么?
2、 小朋友们真能干,神功都练成了,我们到外面去比比谁的功夫最厉害,变的东西最多。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我首先请幼儿分别上来,在纸上展示自己的手掌印,然后请幼儿想象:“你们看指印娃娃像什么呀?”小朋友们回答积极,想像大胆“像苹果、像西瓜、像眼镜、……”跟着幼儿的思维,我紧接着就让孩子自己表现,大胆发挥了,可很快我就发现,部分孩子居然连在纸上印自己的手掌印都不会,或者有些孩子在纸上印了手掌印之后,就不知所措了。从中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们中(2)班的孩子绘画水平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状。
于是我先帮助那些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印好手掌印,接着,我启发幼儿:“好好看看,你们的掌印娃娃像什么,如果添上几笔,就会更像的。大胆的试一试,你们一定能行。”这时有的幼儿拿起笔来在掌印旁画了几笔,佳乐小朋友一边画一边说:“我印出了手掌树。”他的发现和情绪很快感染了其它的幼儿。顿时,大家都开展动起来了,小朋友把手印添画几条线成了气球,添画成小鸡……,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并且一边画一边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着自己的作品。“我这是小花”“我变的小鸭子” ……好极了。
但是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孩子想象力很好,说的头头是道,但是对于动手操作能力却十分的差,我想对于这些孩子,今后还是要让他们多画,多锻炼他们的动手绘画能力,争取赶上其他幼儿的绘画水平,使我们班的整体水平处于同一层次上。
整个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从中发现,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孩子从新的视觉认识到自己,幼儿沉浸于手印添画的愉悦中。
活动有了“质”的飞跃,而教师的灵活掌握,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和心理氛围,使幼儿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天赋和表现形式得以充分展现,也给我们教师在活动创设中带来了新的启示。
设计背景
现在正处于冬季,小朋友都穿的厚厚的。一天有个小朋友问:“天冷了,家里的小兔子能不能给它穿上衣裳?”于是我就设计了关于“小动物怎样过冬”的课题。通过游戏,让幼儿主动参与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方式。针对这一活动意图,教师做好引导者,让幼儿愉快的参与到活动中。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
(2)通过探索,让幼儿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方式。
(3)了解动物生存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探索,让幼儿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方式,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
难点:让幼儿知道动物的生存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冬季景色挂图、卡片(小青蛙、燕子、蜜蜂、狗熊)、人类过冬时的穿着打扮及生活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故事导入《小动物过冬》
小朋友们好,刚才呀,燕子姐姐飞走啦,它让我帮它给小朋友们说声再见,它明年春天再来看大家。咦~?燕子姐姐飞去哪里了呀?来听听这个故事,小朋友们就知道啦。
教师有感情的讲故事 (故事内容: 附件1)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动物。把准备好的动物卡片依次展示到黑板上,让幼儿观察,这都是些什么动物?
“呱呱呱、这是谁呀?”(青蛙),“嘿!我是小青蛙,小朋友们好!冬天来了,我要回家睡觉了,到了明年春天我才会醒来,才会到草地上做运动、找食物。我的家在草丛里的一个小洞深处,里面可暖和了。我睡觉的时候不喜欢被打扰,所以我的家很不容易找到哦。小朋友如果发现我家了,可别打扰我睡觉哦,睡不好觉我身体会不好的。”(老师向小朋友介绍,青蛙这种过冬的方法叫“冬眠”,到洞里睡觉是为了保持体温,维持生命)出示同样以冬眠形式过冬的动物——狗熊,但不同的是狗熊的家不在草丛的小洞里,而是在温暖的树洞里。让小朋友们记住。
以同样的引导方式出示燕子、蜜蜂。让小朋友了解这些小动物过冬的方法。
(2)了解动物与人过冬不同之处。
提问:①动物过冬的方式都一样吗?有哪些方式?(冬眠、飞往南方、储备粮食但不冬眠)
②人类过冬的方式和小动物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出示人类过冬的穿着、烤火、吃热的食物,让小朋友知道人类不冬眠,也不去南方,也不用储备粮食)
游戏:贴图片,帮助小动物过冬。
根据老师出示动物居住的地方的图片,把相应的小动物贴上去。
(3)分组讨论,培养幼儿关心和爱护小动物的精神。
教师引导:哪些小动物要为我们的庄稼除害虫?小朋友们该怎么去保护它们呢?
小结:大自然和动物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小动物。
三、结束部分: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总结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动物过冬的方式。
活动延伸
绘画区——画出你喜欢的小动物
手工区——帮小动物做个家
教学反思
幼儿园老师不像小学老师,我们不是只钻研一门学科,都说幼儿园老师是“万精油”,因为我们必须会五大领域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所以我们不能像小学专业的某学科老师一样做专业的教学反思。在幼儿园,我主要教的是艺术和语言,之所以这次会选择上科学课,是想结合这个寒冷的季节展开教学。通过本堂科学活动课,我个人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案
这次上课,只有在游戏环节的时候孩子是最激动的,游戏结束后孩子们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于是在上完课的剩下几分钟里,我请了几个没有玩到游戏的孩子做了模仿秀,分别模仿故事里面的小动物的动作、语言。无论是表演的孩子还是观看的孩子,都显得很高兴。
(二)不要一味的追求正确答案而忽略掉孩子的想法
在教学的时候,当我问到:“青蛙哥哥说它怎么过冬的?”时,孩子们的回答很多。
(三)教具要大气美观
这次科学课我用的图片都是自己用图画本纸画的,所以不够大,导致最后面的小朋友看不怎么清楚,最后让他们把凳子搬到了靠前的位置。
(四)让孩子自己动手
在游戏“给小动物找家”的过程中,到讲台来贴小动物的“家”的孩子都十分小心,贴歪了要重新贴。下边没有请到的小朋友也一直在指挥:“歪了!过去一点!......”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给孩子以小组的形式分发小教具小图片,让每个孩子都摆弄摆弄。
(五)问题不宜太多,别重复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我自己都发现我的提问多了点,而且有的问题虽然问法不一样但是就是一个意思。当我注意到这点的时候我已经把问题提出来了,而小朋友的回答也是一样的答案,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义。
在水里睡觉、在草丛里睡觉、还有一个小朋友说它去挤着狗熊哥哥睡就不冷了。其实在最前面我讲故事的时候就讲到了青蛙过冬的方式,但孩子们还提出了更多青蛙过冬的方式,说个不停,可见孩子的想法真的很多很奇妙。当我正要打断他们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让孩子自由想象,待它们讲完以后再公布正确答案不是更好吗?
活动目标:1.了解生活中各种事物中包含着各种形状,发现它们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2.乐于观察和发现,培养观察的细致性。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有外出活动的经验,教师事先帮助幼儿回忆自己认识的形状。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找过各种形状。会画几种基本的形状。 环境材料准备: 每人一张记录用纸、一盒水彩笔,教师事先勘察好路线。 活动过程: 一、出发前谈话活动: 1.路上小朋友应该注意的事项,提醒幼儿记录时要注意的安全。 2.师幼讨论:怎样记录自己找到的形状? 3.确定记录方法。 二、出发,寻找形状。 1.教师引导幼儿发
活动目标:1.了解盒子对称的特点和不同材料的盒子,知道盒子的多种用途。 2.欣赏不同的盒子,萌发美感和对工艺品的喜爱。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盒子,背景音乐。 2.游戏区角: (1)益智区:盒子若干。 (2)建构区:盒子若干。 (3)美工区:盒子若干、皱纹纸、胶带、蜡笔、剪刀等。 (4)泥工区:盒子若干、橡皮泥、蛋糕、糖果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请出盒子宝宝,欢迎盒子宝宝。 2.通过呼唤帮助盒子宝宝找朋友。 二、观察发现盒子的特征 1.每个小朋友自选一只无盖的盒子,请小朋友在活动室里找到它的
本周四的上午我进行了中班综合教学活动No smoking (请勿吸烟)的园级双高课的展示活动。这个活动的内容来自幼儿讨论关注的问题,贴近幼儿的生活,所以幼儿非常感兴趣。由于幼儿对大人吸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切合实际,有针对性。所以整堂课幼儿注意力集中,回答问题思维活跃,还不时地冒出一些有趣的话语。整个活动气氛轻松活跃,师幼互动较好。 活动的目标制定是在幼儿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发展需要,定在让幼儿知道吸烟有害健康的基础上,鼓励他们以念儿歌讲故事,画标志图
1、中班教案喷水池活动目标 1.享受与数字1-3玩游戏的乐趣。 2.认识数字 1-3 并了解其实际意义。 3.能够进行数与量的对应。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 透明片,点数卡,
1、中班教案萝卜船反思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画面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故事情节展开合理想像。 2、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帮互助、互让互爱。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领
1、中班教案打瞌睡的硬币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具有的惯性。 2.体会科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活动准备: 1.硬币、小纸条(宽度要比硬币直径宽一点儿
1、中班教案拼小树反思【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拼小树活动。 2、用标记记录所用图形的数量。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 各种
1、中班教案小鸟的王国反思教学目标: 1. 能用简单的图形与线条,较完整地表现鸟的主要特征。 2. 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3. 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准备: 有关小鸟的视频、课件,绘画材
1、中班教案贝壳粘贴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贝壳粘贴和添画的形式组合画面并进行合理的布局。 2.乐意参与贝壳粘贴活动,体验贝壳粘贴画带来的乐趣。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