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案例分析 >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班本课程:脚上的鞋子(大班)

班本课程:脚上的鞋子(大班)

更新时间:2014-07-20 21:28:16

《班本课程:脚上的鞋子(大班)》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活动由来

随着天气的转热,好多孩子都穿上了凉鞋,一双双颜色鲜艳,款式新颖的凉鞋常常是孩子们谈论的话题,尤其是女孩子。这不,今天午点后,丘依婷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跑来对我说:“陆老师,你快来看,我和陶雨茹的鞋子是一样的。”有一样的鞋子不足为奇,但我还是故作好奇的问到:“真的啊?”“不骗你的”丘依婷为证明自己的发现,又指着随后而来的陶雨茹的鞋子说道“你看,她的搭襻上有一朵花,我也有”。听到我们的交谈又有一些孩子陆续地围了过来,有的在对比丘依婷和陶雨茹的鞋子,有的比较起自己和同伴脚上的鞋子,“我和XX的鞋子是一样的”“我比XX的鞋子大”“我这双鞋子会发光”…看来孩子们对鞋子的兴趣正浓,于是我就顺着孩子们的话题——脚上的鞋子开展活动。

二、活动简录

为了便于每人幼儿都能看到同伴的鞋子,我把座位排成了一个圆形。

活动开始我问幼儿:“刚才你们在讨论什么?”“我们穿的鞋子”“谁来把你的鞋子介绍给大家?”

话音刚落,一下子举起了十几只小手,几个性急的孩子举手的同时嘴里喊着“我来我来”,我安慰他们“别急,只要举手,都会请到的”,这样才得以安静下来。下面是几个孩子的介绍:

A:我的鞋子上面有一朵花,还有金的,晚上会一亮一亮的。

B:我的鞋子是黑色的,上面有个蝴蝶结也是黑色的。

C:我的鞋子很软的穿在脚上很舒服,我最喜欢穿这双鞋子了。

D:我鞋子边上有个雷姆奥特曼,会发光的。

E:我鞋子上面有一个个小洞洞。…

“真的有许多的小洞洞哎,是不是坏啦”“不是”孩子们笑着答道。“那为什么要做这些洞洞呀?”我故意问他们。“好看”“凉快”“怎么会凉快?”“风可以从洞洞里吹进去”“热气从洞洞里跑出来”看来孩子们知道的还真不少。

“刚才丘依婷告诉我,她的鞋子和陶雨茹的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一样?”我把话题引向比较鞋子的异同。

我让她俩坐在一起,这样便于幼儿观察

“真的一样,前面和搭襻上都有花。”“不一样,丘依婷的是白色的,陶雨茹是绿色的”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不同之处。“那这是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颜色不一样”这一点大家很容易的总结出来。对一样的地方多数幼儿的答案是“花一样”,有个孩子说:“样子一样”于是我告诉他们:“样子一样这是款式一样”“那你的鞋子和好朋友的,有没有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孩子们很快地找到了好朋友,仔细地寻找着对比着。

沙雪说:“我的鞋子和王雨恬的颜色有点一样,都有点紫色,但她上面有花,我没有”

吴辰磊发现了他的鞋子和顾铭冲的一模一样,“那叫什么一样”“款式一样”接受能力强的幼儿马上概括出两双鞋的特征。“完全一样吗?”听我这么一问,顾铭冲发现了他的鞋子小。“那什么不一样呢?”“ 大小不一样”这次有很多幼儿总结出来。“怎样能看出鞋子的大小呢?”既然孩子说到了鞋子的大小,我就又引出新的话题。

有的说用尺量,有的说把两着鞋子比一比,有的说:看数字。

“数字表示鞋子的尺码,看看你的鞋子是几码的?”

这下孩子们又忙开了,有的弯着腿,低着头在找着鞋子上的数字,有的干脆把鞋子脱了下来,“ 28码”,“29码”“我是31码,你几码?”报数声,询问声不绝于耳。

张景皓还想到问我穿几码,当听到39码时好奇地问“39码有多大呀?”“喏,这么大”我边说边把自己的脚抬了抬。

最后让孩子们介绍了自己穿几码的鞋子。三、反思

《纲要》指出:教育内容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儿童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本次活动的话题正是由幼儿的谈论而引发的,谈论的对象就是幼儿脚上穿的鞋子,所以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的高,都想把自己的鞋子介绍给同伴,就连平时几乎不发言的楠楠也主动的举起了小手,给同伴作了介绍。正因为这些鞋子是他们熟悉的,所以在介绍自己的鞋子时也有话可说,

幼儿的活动常常受到表象性思维特点的左右,对事物的观察容易停留在某个细节之处,而不会进行抽象的概括,这时我就加以引导,让幼儿把他们发现的一些相同或不同之处进行概括,提高了他们的概括能力。
相关阅读
推荐
  • 案例:身体真有用

    背景: 最近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主题我自己,孩子们随之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兴趣,并对自己的身体做了一番研究。实例一;肚脐眼长在哪里 孩子们正在研究人体的内部器官,从心脏到内部的各个器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正当老师准备小结的时候,杨宇轩突然冒出来一个问题:老师,肚脐眼长在哪里的?当然是长在肚子上的。一旁的王倍仪顺口回答到。杨宇轩连忙摇头:不是的,我说的是肚脐眼长在肚子的哪里,它跟什么器官连在一起的,赌气样有什么用?他的一连串问题把我真的给问倒了,我一时也讲不清楚,只好回答他说:这个问题比较难,也比较科学,老师不

  • 《你的名字叫什么》分析反思

    今天上午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上课之前我请大家把写着自己名字含义的纸条交给我。 于是,我首先给孩子们读了每人名字的由来,听着同伴们的名字解释,感受着来自父母的关爱,孩子们格外兴奋,转转不由自主地说:太感动了!,在宣读名字含义的同时我有意识地说出歌词这真是一个好听的名字!这真是一个可爱的名字!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名字!等等。 就这样孩子们在感受关爱、了解同伴的过程中,顺其自然地进行了歌曲的铺垫。接下来孩子们在学唱歌曲时根本不用单独学习歌词,很快突破了难点轻松地掌握了歌曲,真是出乎我的预料。

  • 能积极动脑,大胆绘画心目中的祖国

    观察记录: 最近我们开设了我们的祖国真大这一认知活动,孩子们对中国有了深刻的了解,中国地大物博、辽远广阔、物产丰富。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节日。在祖国妈妈生日那一天,天安门广场上会有无数的人为之聚集,有祖国妈妈的孩子――56个民族的叔叔、阿姨、小朋友还有许多外国的朋友们,而且我们还能看到海、陆、空三队军人的雄壮武姿,还有许多武器的展示。孩子们听到这些、看到这些,心里面对中国就很崇拜。许多小朋友都来到美术角,用他们最简单的方式将自己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及交通工具进行展现。瞧瞧,凯凯画了一艘

  • 如何使孩子变得不再小气

    曙光幼儿园 董素玲 问题的提出:班里最近添了新玩具,孩子们都很感兴趣。我发现,这几天孩子到园都比较早,因为谁先到园,玩具可以自己选择,并且我还发现,只要一个孩子得到玩具,别的孩子就不能再玩这种玩具了,说是:这是我先玩的,就是我的,你要玩请明天早点来。对于孩子们的这种小气现象,该如何解决呢?我觉得老师在着意培养孩子大方这种品质时,教育的方法应该慎重,既不能强迫孩子拿出心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又不能脱离其认知水平空洞的说教,要达到教育的目的,最好的方法是启发和引导。 案例实施的方法和过程: 一、用商量的口吻解决

  • 美术绘画活动案例:老师,我不会画

    已经是第三个月了,天宇已经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虽然还会有哭闹,但是在园期间他还是很开心的,无论是晨间锻炼、区域游戏、教育教学活动等等,他基本能够主动参与进来,跟小朋友的相处还比较融洽。 今天的内容是美术活动苹果聚会,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画出各种不同大小的圆,我通过示范讲解等方式帮助幼儿掌握圆的绘画方式,在讲解的过程中,天宇坐在椅子上听得很认真,小眼睛一眨不眨地看好老师的示范,时而还会随着老师的问题举手回答;讲解完毕,轮到小朋友自由绘画的时间了,大家拿起画笔,准备装点苹果树,老师,我不会画一个很响的声音从我

  • 小班户外活动案例:孩子是主导

    一、背景:孩子的世界看似幼稚,其实并不简单,其中充满智慧,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把他们的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二、案例:一次户外活动时,我组织孩子集体活动运果子。孩子分两组比赛,帮助果农运果子。经过激烈的比赛,孩子们有些累了。 接下来是孩子们自由分散活动。他们有的继续玩运果子的游戏,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自己加了新的路障(用小椅子当小山,纸箱当山洞)。增添了游戏的新鲜感,我觉得不错。还有的选择了玩球。黄志鸿领着几个伙伴找来红绿灯标志,一起玩起了司机开汽车的游戏。一时间场地上没有了空闲,孩子们各自投入的玩

  • 优化一日活动,有效提高教育效能

    等待在生活中,等待在教学中,等待在游戏中,等待在每个环节中。在我们努力学习等待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消极等待并努力避免让幼儿作消极等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提到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时,要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度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优化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情感、个性、智能的发展的根本条件。是我园开展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实验与研究。运用实验教材《好孩子,好习惯》实验课题,我们将幼儿的生活、卫生、学习、社会性等各种行为归纳总结,出台了

  • 让幼儿大胆说话——家园共育

    案例由来:我们班每个孩子的个性不相同,有的孩子活泼大方,他们能主动表现自己,能主动与别人打招呼。听到音乐就能翩翩起舞,为大家表演,这样的是我们所倡导的。但也有些孩子,他们在家里比较活泼,一旦离开了他们所熟悉的环境,或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到了幼儿园来,他们就会变得很胆怯,不敢说话。这种胆怯性格的形成,大多因为缺乏锻炼的机会,缺少表现自己的勇气的条件,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将严重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 观察片段一:教师大多与家长联系在晨间接待和下午放学时,但我们班的特点是爷爷奶奶来接的比较多。因此,与家长的正面联系

  • 中班案例:由分调羹想到的

    案例描述:星期二下午两点四十五分幼儿园的中班某教室里,吃点心时间,明亮的教室里调羹整整齐齐地放在盘子里,带班老师笑容满面地站在讲台前,环视着班级里每一位孩子,开始了她分发点心的工作。 片段一:教师用激励的口吻说:看哪个小朋友坐得最好,我就请他来当老师的小助手。顿时,大部分孩子们挺直腰板,用非常期待的眼神看着老师,有的半抬着屁股,瞪大眼睛;有的将头抬到不能再抬,伸长脖子,眼睛盯着老师,希望老师能看到自己是坐得最好的。 片段二:与片段一中有几名幼儿表现完全相反的小朋友,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懒洋洋地坐在位置上,一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