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案例分析 >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
螃蟹OR蟛蜞(莹莹小记)

螃蟹OR蟛蜞(莹莹小记)

更新时间:2014-12-10 10:05:36

《螃蟹OR蟛蜞(莹莹小记)》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今天早晨,莹莹和婷婷第一个来到教室,他们看到我帮“小螃蟹”换好了水,开始议论起来。婷婷说:“小螃蟹。”莹莹一听马上开始抗议:“不,是蟛蜞。”两人就开始吵了起来。莹莹说:“这个是我带来的,妈妈说这个叫蟛蜞。”“不、不是。”,婷婷着急地说。看见他们两个人谁也不让步,我便告诉他们蟛蜞是螃蟹的一种,又拿出了蟛蜞和螃蟹的图片让他们观察。我对他们说:“现在你们去看一下它们分别是谁?”他们俩听了点了点头,开始观察起来。
莹莹看了一会儿先跑过来说:“老师,大罐子里的是螃蟹,小瓶子里的是蟛蜞。”我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莹莹说:“螃蟹大,蟛蜞小;螃蟹的腿上没毛,蟛蜞的腿上有毛,大夹子上没毛。”我听了赞许地对他点了点头。婷婷在旁边也跟着学说起它们的不同之处。后来又陆陆续续来了几个小朋友,莹莹和婷婷就开始做起了小老师,向同伴们介绍起螃蟹和捧起来。
莹莹是我们班一个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并且观察力较强,因为是本地孩子,认识“蟛蜞”这种小型蟹类。婷婷是一个不善于用语言表达的小朋友,大多数时候是不怎么说话的,又因为是北方的小朋友没有接触过“蟛蜞”。在观察螃蟹时,他们对“它们到底是螃蟹还是蟛蜞”产生了分歧。
当教师捕捉到有价值的教育契机时,要善于抓住幼儿瞬间的思维火花,让幼儿观察发现,并用语言进行表述。一开始,当他们两个小朋友开始出现矛盾的时候,我并没有帮助他们说出“蟛蜞和螃蟹的不同之处”,而是让幼儿自己观察发现,用语言进行总结。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孩子的观察能力,而且提高了孩子语言的表达能力。在后来以至于会用语言告诉同伴它们间的不同之处,无形中让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得到了一次巩固和加强。后来在区域里放入了相关的书籍也受到了幼儿的欢迎。
相关阅读
推荐
  • 《我爱少数民族》社会活动反思

    本周,我进行了一节《我爱少数民族》的社会活动,课后我对自己进行的教育活动进行了反思。 这是一节认识少数民族的社会活动,主要通过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动,萌发 幼儿 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引导幼儿在比较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不同之处中,促进幼儿观察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通过课后自己的反思,这次活动孩子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都很高,通

  • 有感于玩具分享——让孩子在集体中学会分享

    背景:上幼儿园了,老师对家长说:带一些孩子自己的玩具来吧,让孩子在集体中学会分享。于是,一部分重视教育的家长赶紧将家长孩子喜欢的玩具带到班级,尝试让孩子在集体中收获分享的快乐。 事件: 共同分享同伴带来的各种玩具。 一段时间后,一部分玩具重新回到了家中,留下的玩具一部分散架、一部分脏乱。 反思: 分享的目的是什么?是共同享受,是涉及分享人和共享人相互认同的一种快乐。我们的分享玩具就是为了达到大家快乐的一种措施?反思现在我们的分享玩具。更多的只是关注了分享的表面:如物品是否能够给予别人或共同使用,却忽略了真

  • 幼教案例:关注每一个孩子

    游戏开始了,其他孩子都像小鸟一样,兴高采烈地飞向自己想参与的游戏中,不亦乐乎地忙开了而娜娜却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旁边,一幅事不关己的样子。娜娜,你怎么不去玩?我不高兴。 你的名字不是插在了休息的地方?休息可以做什么啊?我试图引导她去参与到其他游戏中。在一边休息。一句话把我回绝了。游戏中,几次我都试图让她跟我去参加游戏,但都被她一口拒绝。其他孩子在她身边忙忙碌碌,都没有引起她一丝的兴趣,她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偶尔自言自语;时而站起来看看外面;偶尔又到外面走一圈但有几次,娃娃家的妈妈从她身边经过,她都看了几

  • 小班教学案例:看起来“不美”的好画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性是大胆表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纲要》 一、案例对象: 陈浩:充满想象的,爱用黑色笔乱画画的孩子。 二、案例描述: 在今天的区域活动当中,我们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区角活动,他们显得特别兴奋,在巡回指导时,只见平时不爱画画的陈浩居然选择了绘画区,好奇心驱使我走到了他身边,只见他正用红色笔画着一条船。我心想:咦,平时老用黑色的陈浩今天怎么用起了红色呢?看来是入门了。于是我兴奋地说:浩浩,你今天真棒!好好画

  • 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案例:小花和小树叶的故事

    一、问题的发生: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天空蓝蓝的,太阳暖暖的,院子里的月季花也露出了笑脸,好像在和小朋友打招呼,大家在院子里玩得可开心了。突然,洋洋小朋友惊慌地跑过来,边跑边喊:老师,老师,不好了!琦琦摘花了。我一听,眉头一皱,过去一看,一朵鲜艳的月季花可怜巴巴地躺在了琦琦的手心里。 二、问题的症结: (一)目标:了解琦琦为什么摘花? (二)设想: 1、与琦琦谈话,了解幼儿为什么要摘花? 2、向其他小朋友查询。 3、向家长了解,幼儿是否在家也有类似的行为? (三)行动: 行动一:我把琦琦叫到身边来,态度比较温

  • 大班户外活动案例评析:叶子出汗了

    天气非常炎热,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都往大树下跑。小泉跑过去后,还不忘招呼我:老师,快过来,这里凉快一些。我逗他:还有哪里凉快?他四处看了看,往不远处的树一指:那里也凉快。说完,他小脖子一扬,嘴里发出啧的一声,笑眯眯地看着我,这是他的习惯动作通,常在做了一件自己觉得挺不错的事,或说对了某件事的时候,他总会这样。看着他可爱的样子,我不禁笑了。 大家看到我们在说话,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小雨说:我家楼下也有一棵大树,可凉快了。壮壮说:我在家骑自行车的时候,妈妈让我到树底下骑,说那里凉快。徐帅说:我爷

  • 小班活动分析反思:梳辫子

    活动情况: 每天下午当孩子们起床时,我们总是会给女孩子扎辫子,长发的小姑娘早早地开始排队等候,希望老师能给他们梳得美美的。有几个短发的孩子实在看得眼红,也想着在头发上做点花样,不光是女孩子,连男孩子也经常跑来看,看看老师是怎么在给小朋友梳头发的。于是有一天,我边梳头发边问他们,你们会梳辫子吗?想不想给娃娃来梳辫子呢?孩子们连说好。于是我开始在区域投放了几个芭比娃娃,都是长头发的,可以满足孩子们梳辫子的愿望。今天区域活动时间一到,两女孩子就冲进娃娃家,拿起一个娃娃给它梳头,但是发现橡皮筋怎么都扎不牢。玩了几

  • 尊重孩子的思想,满足他们的需求

    今天,听了谢老师的讲座,让我感触很深。她举了一个例子,说的是她要上公开课时如何选择试教的孩子。背景是这样的:这个班有123456组,123组之前已经上过另一个老师的公开课,显然,这次应该轮到456组了。可是,还是发生了争议,有的孩子认为123组上的不是谢老师的课,不算,应该重新选择。456组则认为他们没上过,就应该他们上。为此,谢老师就问了一句:你们认为456组去上呢?还是123组比较合适?谢老师给了他们争议讨论的机会,让孩子自主选择出该去试教的孩子们。 这个案例,就让我颇有感触。同样的试教活动,同样选择

  • 中班案例:由分调羹想到的

    案例描述:星期二下午两点四十五分幼儿园的中班某教室里,吃点心时间,明亮的教室里调羹整整齐齐地放在盘子里,带班老师笑容满面地站在讲台前,环视着班级里每一位孩子,开始了她分发点心的工作。 片段一:教师用激励的口吻说:看哪个小朋友坐得最好,我就请他来当老师的小助手。顿时,大部分孩子们挺直腰板,用非常期待的眼神看着老师,有的半抬着屁股,瞪大眼睛;有的将头抬到不能再抬,伸长脖子,眼睛盯着老师,希望老师能看到自己是坐得最好的。 片段二:与片段一中有几名幼儿表现完全相反的小朋友,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懒洋洋地坐在位置上,一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