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触发思维——名师名课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听课评课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今天早上,怀着激动万分的心情,乘上了开往海宁实验小学的车,经过一个多小时,我们一行人早早的到了目的地,趁着人少,占据有利位置以便细细观摩此次活动,因为是“第二届名师名课数学教学观摩活动。”数学活动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可要上好一堂数学课,却是不易的,也是我们大家一直在努力的。今天的第一个活动是由上海市园丁区学科带头人吴佳瑛老师执教的小班数学活动《三只熊的早餐》,看着教案觉得一般般,可是听过活动后,却真真领略到了吴老师的智慧,机智的教学和教案设计的巧妙。活动共分三个环节,一、观察图片,找出熊爱吃的食物;二、分配食物,感知熊大小与数量;三、延伸活动,思考留下的疑问。在第一环节,吴老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细细观察,掌握熊一家的外貌特征:熊爸爸高高的、熊妈妈有蝴蝶结,衣服粉红色的、熊宝宝在中间,这为下面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第二环节,提出要求,鼓励幼儿看看找找,说出自己分餐具、玉米和蜂蜜的理由后,并一一看PPT图验证结果,充分让幼儿感知熊大小与物的匹配,这过程中尤其是吴老师引导幼儿以趣味游戏“变变变”形式带动幼儿用手试变粗、细,夸张的动作幅度让幼儿体验粗细。同时吴老师能很好、及时回应幼儿的发现,并加以总结。就如这几个词“不高不矮、不大不小、不粗不细”。在分配蜂蜜时,吴老师是这样小结的“当粗细一样时,越高的瓶子装得蜂蜜越满”。这是在幼儿自己说出“满满”的一词后,教师再帮助梳理总结的。在幼儿在给三只熊分配六只苹果的操作活动后,吴老师在黑板上展示了五张各不一样的记录纸,按我们的固定模式来说,肯定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即给每只熊分两个苹果的这一方法,而吴老师却并不这样做,她尊重幼儿,充分让幼儿陈述自己这样分的理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记录纸3是把六只苹果全分给了熊爸爸,那位幼儿说,“因为熊爸爸吃的下”,吴老师及时回应,因为熊爸爸个子高大,所以饭量很大,吃得下的。接着提问“找找那张熊宝宝吃得最多?”请该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当有幼儿说一起吃时,吴老师马上问“再找一找哪张是告诉我们大家一起吃的?”记录纸1、2,“为什么没分掉?”该幼儿说:“吃多了,胀肚子的”吴老师回应,“我们不能吃得太多,应科学的吃,健康的吃”接着让幼儿们思考 “熊爸爸吃多点,熊宝宝吃少点,熊妈妈吃得不多不少”该怎么分?
活动后,上海市教科室副主任郑艺老师的简单点评更是让我们长了见识,提出了活动亮点和修改建议,引起了我们更多的感悟、思索。尤其提到了“情景中的教学”,在活动中,吴老师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活动,让小班幼儿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上构建了新的知识,数经验,让我们更透彻的理解了儿童数教育与生活经验的密切联系,小班幼儿这一年龄段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中说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活动中,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问题。现在的数学是从生活、情景中抽离的,是生活的拓展,我们要让孩子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数概念不是我们成人直接教给的,而是孩子自己建构的,内化了的知识; 数概念注重的是学习的兴趣培养,注重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数概念正是利用皮亚杰理论的动作内化,根据学前儿童的思维特点,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在萌芽状态这一特点,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全方位感知数。看见的是什么就讲什么,能做成什么就讲什么,通过动手、大声说话,实际操作,让孩子自己感悟自己所做的动作,与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数的内包含关系
今天一天的活动除了吴佳瑛老师执教的小班数学活动《三只熊的早餐》、中班数学活动《数字宝宝》;还有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杰出岗位能手李蓓老师执教的大班数学活动《蛋宝宝》、《数字找朋友》;和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徐苗郎老师的讲座《二期课改背景下数学教育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精彩,受益匪浅,我想我会用心把今日所见所学所悟,细细品味,逐一内化,使自己的数学教学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