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语文教案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二下第五单元《画杨桃》教学设计重难点突破课件(石莉)

二下第五单元《画杨桃》教学设计重难点突破课件(石莉)

更新时间:2019-04-04 13:58:39

《二下第五单元《画杨桃》教学设计重难点突破课件(石莉)》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课文内容解说《画杨桃》是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围绕“办法”这个主题编排了题材各异的课文。本课是一篇儿童故事,内容鲜活有趣,语言生动活泼,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同学们觉得好笑,而老师却注意观察,坐到我的位置上去审视杨桃,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也感受到从不同角度看杨桃,杨桃确实会不一样。通过这件事情老师启发同学们: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别人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不仅针对的是画画,还适用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

  本课共有18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主要写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把杨桃画成了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2至11自然段主要写看到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后老师和同学的不同做法。12至18自然段写老师先让几个同学坐到我的位置上看杨桃,然后教育我们: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要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对人物语言、神态的描写形象生动,能准确反映人物内心世界。一是老师和同学们态度的对比。当看到我的画时,同学们是嘲笑的态度,而老师是换位观察,坐在我的座位上审视杨桃。二是同学们前后态度的对比。同学们开始是哈哈大笑、嘻嘻地笑,当了解真实情况后,显得很尴尬,文本的最后虽然没有写到学生的表情,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出此时肯定不再有笑声,而是同学们的沉思。三是老师神情的前后对比。老师神情由严肃到和颜悦色,随着同学们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内容是一个横放着的杨桃和一幅像“五角星”的杨桃画。这两个内容对比鲜明,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

  这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靠、而”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9个字,会写“图画、老师”等10个词,能积累“靠、视、抢、悦”拓展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3.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识字、写字。

  2.根据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简单的看法。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走入人物内心。
四、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共计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识字学词;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写左右结构的5个字“课 摆 哈 嘻 抢”。第二课时:字词巩固;学习课文2至18自然段,朗读课文,走入人物内心,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的意思;根据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简单的看法;写4个字“图 座 交 页”。

  五、教学过程简述

  第一课时:

  一、实物激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我”画杨桃的过程

  五、抓住关键笔画,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积累语言

  二、学习2至11自然段,体会老师和同学们做法的不同

  三、学习12至18自然段,了解老师的做法和说的话

  四、总结全文,结合生活实际,从不同角度谈看法

  五、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六、重难点的突破

  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较多,识字量大,需要遵循学习汉字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构字规律,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首先,随文识字,自主认读,在语境中正音;其后教师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中顺势而导,读准字音。认读字音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在自己认读、同桌互读或小组合作认读中读准生字,再通过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读、去拼音齐读、游戏认读等教学活动及时巩固字音。

  接下来,我们可以把本课的会认字进行分类整合呈现,多元识字。通过联系生活、借助偏旁、比较识字、语境识字、游戏巩固等方式,加深对生字新词的记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

  联系生活识字

  读“班、页”这两个字,出示班级指示牌和书籍中的页码,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和运用。

  (2)借助偏旁识字

  对于一些易混淆的生字,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借助偏旁识字:

  “悦”和心情有关,所以是竖心旁。

  “诲”言字旁表示说话,教导的意思。

  “晌”可联系词语“半晌”引导学生明白“晌”和时间有关,所以是日字旁。

  (3)比较识字

  本课要求写的“座”字,学生很容易和“坐下”的“坐”混淆,如何帮助学生强化识记?此处教师用形象记忆法帮助学生比较:“坐”是动作,“座”的广字旁像房子,表示人在房子里有座位。接着通过巩固练习“填出正确的汉字”引导学生进一步在语言环境中区分这两个字。

  (4)语境中识字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不仅能巩固识字,而且能丰富词语积累。

  此处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读好文中词语。

  图画 老师 讲桌 哈哈大笑 五角星 然后

  神情 喜悦 角度 抢先 靠近 注视 嘻笑

  接着引导:画横线的字你还会组别的词语吗?在他们自主组词的基础上,读读记记课后第3题提供的词语,进行积累。

  靠:靠近 依靠 可靠

  视:注视 仰视 视而不见

  抢:抢先 抢救 抢夺

  悦:喜悦 愉悦 赏心悦目。

  最后,出示本课中带多音字的词语,教会学生能够根据语境确定多音字的读音,从而学习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倒 读四声时:表示上下颠倒,方向相反或意思转折;

  倒 读三声时:表示立着的东西横躺下来。

  因此,在具体语境中,课文中的“倒不如”读四声。

  (5)游戏巩固识字

  在集中识字后,开展“摘杨桃”游戏,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识记生字。

  2.写字教学

  这一课要求会写9个字。教师可教给学生写字前要先观察:

  一看结构,二看比例,三看关键笔画。

  (1)看结构

  首先我们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9个字的结构。其中“课、摆、哈、嘻、抢”是左右结构,“座”是半包围结构,“图”是全包围结构,“交”是上下结构,“页”是独体字。

  (2)看比例

  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摆放位置的比例。“课、摆、哈、嘻、抢”这5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交”上下结构,写得上小下大。

  (3)看关键笔画的穿插避让

  “哈 嘻”的口字旁在左上格,给右边的笔画避让位置,“哈”右边的“撇”穿插到口字旁下方,“嘻”右边有一笔长“横”也要注意穿插。

  “摆 抢”提手旁的“横”和“提”很短,起到避让作用,便于“摆”右边的“横”和“抢”右边的“撇”穿插进来。

  先避让,才能留有空间穿插,写好这些关键笔画,字才写得美观。学生写字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强调“提笔即练字”,继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读好人物对话,走入人物内心

  本课的人物对话比较多,学生之前有分角色朗读课文的基础,会借助标点、人物神态、动作等进行朗读。这篇课文的对话文字不长,但很多地方省略了说话人和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要想读好对话的语气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读好对话的语气。

  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抓住标点符号,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走进人物内心

  通过观察,学生不难发现,在同学们的回答中有一个问号和两个感叹号。

  同学们说的第一句话用反问的句式表示,想强调他们认为“杨桃不是这个样子的。”老师可以用引读的方式,让学生用肯定句式来表达,从而感受到同学们认为“我”画的杨桃画错了。

  同学们说的另外两句话都是用的感叹号,学生能够读出感叹语气,可以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感受,因为课文中的同学认为“我”画错了,对此画瞧不起,所以要嘲笑地说我画的是“五角星”,觉得好笑。

  同学们说的“好——笑!”,句子中的破折号表示语气延长,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当时有些同学们还是凭自己的想象觉得我这样画很好笑,故意拖长语音起哄。

  (2)角色体验,读好对话,走进人物内心

  文中的同学们只是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就判断“我”画像五角星的杨桃不对,当他们坐在“我”的座位上去观察杨桃,才发现杨桃真的像五角星,说话的语气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一部分学习中,老师可以创设情境,请三个学生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去观察看到的杨桃,想想“我”的画,读一读同学们说的话。学生有了真实的体验,知道之前的嘲笑是不对的,语气变得吞吞吐吐,难为情了。

  (3)联系上下文,通过语言的对比,读好对话,走进人物内心。

  对比朗读描写同学们看“我”的画,和在“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时说的话。

  我们不难发现,老师和同学们两次对话的内容几乎是一样的,同学的回答更是一字不差,但是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读好对话,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与文本进行广泛的对话与交流,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不像!”“像五角星!”回答果断有力,几个同学当时只是借助平时对杨桃的印象进行评价,认为我把杨桃画错了,觉得好笑。这里看出同学们自以为是、洋洋得意的神态,所以要读出嘲笑的口气。
 “不……像”“像……五……五角星”。此时几个同学已经轮流到“我”的座位上观察了讲台上的杨桃,知道自己判断错了,因为不好意思,说话断断续续,要读出吞吞吐吐,难为情的语气。

  通过联系了上下文,对比朗读,体会到同学们前后心情和认识的变化,在朗读中走进人物内心,学会用适当语气去表达。

  4.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

  小学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但是他们对问题进行判断时往往习惯从自我出发,就像课文中的同学一样,看到“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会发笑,因为和平时看到的不一样。如何像文中的老师一样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受到启发呢?在学习12至18自然段时,我们先理解课文内容:

  一读文:读句子,明白老师做法。

  二比较:出示前后两段文字,对比读,引导学生发现前后内容差不多,但表达的意思完全不一样。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没有写到的内容:前面对话时同学们发出嘻嘻的笑声,这里还会有笑声吗?

  三体验:请三个学生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进行角色体验,感受之前的评价是不对。老师再拿出准备好的实物杨桃,把一端给全班看,进一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不一样。

  四思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学们态度前后会有这样的变化?因为他们经历了坐在“我”的座位上看杨桃,再来评价“我”的画,进行了换位思考。再结合前文的老师说话的样子,从“半晌”“严肃”两个词,体会老师这样做的用意原来是教我们要会换位思考。

  最后,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前后语气的不同。

  其次,谈谈简单的看法

  在理解课文内容和感受人物形象后,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引导学生谈看法:

  (1)结合生活实际谈看法。老师的话让同学们明白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别人和我们想的不一样,我们要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道理仅适用于画画吗?”,组织学生谈谈学习、生活中发生的类似的事情。

  (2)根据人物形象谈看法。文中的人物可以分为“我”、老师、同学们,针对不同的人物,也可以让学生来谈谈看法,说说在这件事情中受到的启发。

  老师的形象是在处理“我”画的“五角星样的杨桃”错没错这件事情中,一点点丰富起来的。在整件事情中,没有批评、责备,一直是循循善诱,启发同学们。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老师说的话,做的事中谈谈看法。

  同学们的形象蕴含在对话中,当看见“我”画的杨桃和平时看见的不一样的时候,不假思索地说“我”画错了,并大声批评、起哄;当坐在“我”的位置上看杨桃时,发现确实是“像五角星”时,不好意思,说话结结巴巴。可以让学生谈谈对这些同学的印象,也可以说说同学们在这件事中得到的启示。

  作者的形象只出现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一开始是发现杨桃和平时看到的不一样,但还是“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画出来,结尾说了“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学生还是可以感受到我的“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形象,还可以文本补白,介绍本文作者岑桑,让学生谈谈“我”在这件事中得到的启示:当已有的经验或别人的意见和自己的实际不一致时,应该实事求是地去面对。
相关阅读
推荐
  • 北京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一、我会看拼音、写句子(8分)。 sh() ji() shang() zu() kui() r() yu() zu() mn慢 zu() png() fn() r() yu() zu() zhēn() gu() de() ju() sh() sh() jiān(). 二、积累运用 1、我会把不正确的读音划去(6分)。 朝霞(zhāo cho) 念叨(lin nin) 空闲(kōng kng) 乐曲(l yu) 还书(hi hun) 狭窄(zǎi zhǎi) 2、我会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6分)。 一()

  • 拓展,为学生写话寻找一个支点——教《植物妈妈有办法》有感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饶有趣味的介绍生物知识的科普类儿童诗。全诗共五节,第1节激发学生思考:植物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第2、3、4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分别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第5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新知识。在教学中,我力图体现新课标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并从科普读物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 课文的学习比较简单,但课文的目的很明显让我们了解不同植物传播

  • 小学语文第三册《称赞》教学反思

    一、课题的学习。 上课后,称赞坐得好,听得认真的小朋友,对学生的称赞引入课题,并让学生找找称赞的近义词,加深对课题的理解。让几位小朋友进行读课题,并及时正音。接着让学生读了课题后提问。 设计意图 :理解课题非常重要,这篇课文的课题,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我通过导入、找近义词、读课题、让学生提问题的方式,一步一步加深对课题的了解与探究课文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 带着问题让学生去文章中找答案,要求初读课文时,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学习字词。 学习字:出示生字要求:小老师教---齐读----开火车读(先是不去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教学中,语文课最大的特色莫过于主题性教学的开展,每一个单元就是一个主题,在一年级下册中就有八个主题,它们分别是: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当我们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时,当我们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也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把学科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当我在教学第二个主题家庭生活时,面对识字2、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这几篇课文,一下子便被文中孩子们那深深的孝心所感动,为

  • 二年级第一单元测试反思

    今天终于拿到了盼望已久的单元检测卷了,我是迫不及待地想让孩子们做一做,好检验一下学生从一年级到二年级这个跨越,他们是否能接受,也想看看自己这一个月来所教的内容学生是否吸收。 利用早自习让学生自己复习第一单元的内容,第一节课就考试了,第三节课正好没课,抓紧时间把试卷批阅了吧,看看孩子们成为二年级学生能给我带来什么惊喜。的确很惊喜,居然有学生看拼音写词语全军覆没,越批火越大,越批越来气,恨不得一抓住这些试卷扔了得了。批好后统计一下,真是呕死,居然有小朋友考了37分,莫明其妙了。难道我教得真那么失败吗?也不至于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原创)

    1 古诗两首[教材简析]课文包含两首有关春天的古诗。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春雨》。这首诗赞美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及时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的生长。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形象而又准确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作用,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另一首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感情。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1 个多音字。 3.初步懂得两首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

  • 2015年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鸟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鸟岛》(齐读)2.复习生字词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是否认识这些词语宝宝! (分行指读、齐读)3.小朋友知道鸟岛在哪里吗?(出示中国地图、青海地图)它的名字叫什么?(点击海西皮)它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板:鸟多) 二、品词析句,感受鸟多 (一) 1.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那神奇的鸟岛,拍些迷人的照片。 2.准备好了吗?仔细看哦! 播放鸟岛录像 3.刚才小朋友们都看得那么认真,谁来说说看,你拍到了什么? 4.老师也拍到许许多多的鸟,现在请打开书本,轻声读读

  • 2015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反思

    改进教师课堂语言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所谓生动:指具有活力能感动人的。是指教师的课堂语言具有活力,能感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目标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进自己的教学语言,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使语言生动,吸引学生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激情,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诗歌充满想象力,表达了小诗人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愉悦之情。课的基本流程是:从听声音猜季节入手,

  • 二年级语文学科计划《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和别人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教学重难点: (1)继续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表达能力。 (2)对所见所闻的及他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3)在交际中学会有礼貌交谈,尊重他人。 教学设想: (1)创设情景,通过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