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15-10-06 17:56:05

《《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这个星期教学了《厘米和米的认识》,主要是用尺子量课本、铅笔盒、可桌的长度等,这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很多孩子都觉得数学很有趣、很好玩……。可是在作业中,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5厘米”、“小红的身高130米”、“床长2厘米”……这样的错误。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呢,学习之前可能听说过,可究竟一厘米有多长,一米有多长,学生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在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

《厘米和米》这部分教学内容的难点是建立1厘米、1米的表象。根据我的观察,很多孩子之所以在这部分有欠缺,主要就是开始接触长度概念时,没建立好直观印象,而要让孩子建立好这种表象,操作是最好的办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米和1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所以,在教学中我让他们先用眼睛观察1厘米,再闭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最后睁开眼睛用手指比划1厘米的长度。根据对1厘米的印象估计自己的手指、手掌、文具盒、橡皮、练习本等的长度是几厘米。在建立1米的表象时,主要是利用张开双臂比划1米的长度,除此之外,我还用米尺测测1米到学生身体的哪个部位,有到脖子的、有到胸的、有到嘴巴的等。于是学生们也知道了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一些,也是100多厘米。最终联系大人的身高,让学生明白了大人的身高一般都是2米不到、1米多,那么门必须比人高,床必须比人的身高还要长,这样的门大家都能进出、这样的床大家都能睡。经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用身高作为参照物,不太可能再出现:床长2厘米的的错误,当我出示“大树高4厘米”的纠错题时,学生们早已笑的前仰后合,用手指比划着4厘米长,说:“大树才这么高,还没一张叶子长呢。”看来学生对于1厘米和1米的表象建立已经很清晰了。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了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正确率将会大大提高。

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将身边的事物与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去实践、去体会、去感悟、去思考的平台,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知识。
相关阅读
推荐
  •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复习检测题

    一、 直接写得数。(每题0.5分,共6分) 287= 324= 350+870= 355+38= 243= 819= 120+390= 7(5+3)= 729= 83-34= 2100-400= 6(568)= 二、 填空。(每空1分,共31分) 1. 一个四位数,最高位上是6,十位上是1,其它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2. 最大的四位数是( ),最小的五位数是( ),它们的差是( )。 3. 3207是( )位数,读作( ),它的最高位是( )位,2在( )位上,表示( )个( )。

  • 2013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一、 算一算。 1、直接写得数。 50+60= 270-80= 47+31= 44-26= 78-16= 1000-100= 98-63= 80+150= 380-150= 4000+5000= 360+80= 19+78= 400+600= 1200-300= 2300-800= 2、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 587= 336+478= ※800-625= ※278+459= 3、计算。 280+312+158 726-513+145 647-(428+172) 二、填一填。 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图形与变换练习题

    一、搬盘花。 把这盆花向右平移5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二、挂彩旗。 把这面彩旗向左平移6格,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三、移标志。 按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四、找一找。 找出通过平移能与红色小鱼重合的鱼并涂上红色。 五、动脑筋。 下面的运动方式是平移的打上,是旋转的画上○。 1、水龙头的水往下滴。 ( ) 2、拧开水龙头开关。 ( ) 3、升降机上升。 ( ) 4、开门。 ( ) 5、关窗。 ( ) 六、找礼物。 圣诞老人把藏礼物的方格插上了小旗,可捣蛋的灰太狼把小旗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插到了现在

  • 在层层积累中建构数单位 ——《认识千以内数》教学实录

    一、估算导入(1)师出示图片引导:一个班大约40人, 2个班大约多少人? 生:80人。师:80比100?生:80比100小20。师:一个年级3个班呢?你感觉比100? 生:120人,比100多。 (2)师:是啊,今天让我们继续来认数。(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 初步感受不同的计数单位 师:在计数器上表示一个百。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在百位上画1颗算珠表示1个百。 师:请你再在计数器上添一颗算珠,现在表示多少?在计数器上画算珠表示该数。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实物展示学生想法。呈现顺序:A添在个位上

  • 任务活动单设计——《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为例

    学习菜单,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理解为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设计的、供给的引领性单子。最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告诉我,学习菜单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相关因素有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学生自己的认知规律,学习菜单的式样可以是多种的,学习菜单的效果是良好的。以二下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为例: 一、学习菜单之预习式 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前预习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如果学生本身所在的年级较高,那么也就是说学生本身在前期的过程中,已经具有了或者说是形成了初步的学习方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新课教学前通过教学提纲的

  • 学会审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一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比较少,所以还没有独立审题的能力,所以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老师或者家长读完题目后,学生再进行思考,正因为这样很多孩子也就失去了独立审题的能力。 二年级由于识字量的增加,开始尝试让学生独立进行审题,但是发现学生之间差异很大,在作业中,试卷中,包括和家长的聊天中,都有这样的发现:学生粗心、马虎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实学生之所以会粗心,从一个侧面也看出了孩子审题能力的薄弱,不会审题,马虎审题,导致错误较多。 比如:在学习了除法内容之后,我们就会出一些类似的除法题目,结果有一次,在众多的除法题目之

  • 《认识乘法》试一试苏教版二上数学教材案例分析

    摘要:数学试一试环节的设计要突出数学之间的联系,要达到巩固知识、拓展思维的目的,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获得自主发展,因此在对试一试环节的处理,要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提出问题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主动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本文就几例小学二年级数学试一试环节的设计进行了案例分析。 案例一:《认识乘法》试一试苏教版二上数学教材20页。 在学生通过例题的学习,已经

  • 动手操作,提升数感——《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案例分析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的确,在低年段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数感。 《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是所有乘法口诀学习的最后阶段,学生已经有了前面学习1~8的乘法口诀以及编口诀的经历,学习本课知识会比较容易,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前面大量的经验积累,部分学生会想当然

  • 要想全面的上好数学课,一定要在课前下功夫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明确指出:学生能获得那些适应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原来《大纲》要求的双基上升为四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特别重视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和领悟数学思想。但许多时候只是停留在教学的表面,没有上升到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高度。 要想全面的上好数学课,一定要在课前下功夫。先研透教材,需要我们向学生呈现什么、学生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