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成长 > 幼儿时期教育问题方法
带着这些小故事来教育幼儿

带着这些小故事来教育幼儿

更新时间:2014-07-21 12:43:26

《带着这些小故事来教育幼儿》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时期教育问题方法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的夫人巴巴拉在一篇文中写到:我经常为12个孙儿孙女读书。当我给孙子孙女们读小说、讲故事的时候,小听众们都知道,祖母将领着他们进入一个新的天地。而在犹太人家族,他们爱书如命,在每个犹太人家里,当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面滴几滴蜂蜜,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意思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

读书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良好方法。为此我们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要想方设法把幼儿与故事联系起来,让他们已经习惯于在听的过程中把自己打扮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幼儿从小就培养起酷爱图书和喜欢听大人读书的习惯,将能给他们的一生带来无穷的欢乐。

二、保护孩子的一份童真

外交部长李肇星在《儿子三岁》,里面讲述与儿子的对话:

“雨为什们又停了呢?”“准是累了。”

“为什么会打雷呢”?“黑云脾气坏,爱吵架。”

“为什么要坐飞机呢?”“因为人没有翅膀。”

“风筝为什么飞不远。”“有人扯住了它们的身子。”

“为什么许多字我不认识呢?”“它们没告诉我它们的名字。”

“为什么会有黑夜呢?”“晚上太阳要休息。”

……

看了这段话,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大笑,确实童年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我们幼儿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认识到:留一份童心就是留一份真诚;开拓一份童心就是拓展一份创意。

三、鼓励的魅力

在美国的乡下,有一个公认的坏男孩。一天父亲把继母领回家,告诉继母:“请你注意这个全郡最坏的孩子,说不定他会往你身上扔石头。”可继母微笑着托起他的下巴,注视着他,回头对男孩父亲说:“你错了,他是全郡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男孩。”听到这话男孩几乎落下泪来。他与继母建立了友谊。14岁时继母给男孩买了一部二手打字机,对男孩说:“你会成为一个作家。”男孩为继母的鼓励所感动,奋发努力,后来成为一个作家和富豪,他就是卡耐基先生。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幼儿当然也不例外,来自老师的赞美会激起幼儿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促使他们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行为,直至养成好性格。四、生命的养料

一个小男孩患脊髓灰质炎留下腿瘸和参差不齐的牙齿。他很自卑,形单影只。他父亲弄来一些树苗,叫孩子们每人在房前栽一棵。父亲讲,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他也想得到礼物,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就萌生出一种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点死去。浇过一两次水后,再也没去搭理它。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时,惊奇地发现:树不仅没有枯萎,还长出几片新叶子,与兄妹种的相比,更嫩绿、更有生气。父亲兑现了诺言,并说,从他栽的树来看,长大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小男孩慢慢变得乐观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的小树。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看见父亲用勺子向自己种的小树施肥!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几十年后,瘸腿小男孩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却成为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我们对每一位幼儿付诸了爱,也就是付诸了他们生长的最好养料,从而让那些平凡不起眼的小树也能长成参天大树。

五、怎样对待问题幼儿

有一部美国影片《教师》,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新泽西州市郊小镇上,班级26名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大光彩的过去:吸过毒、进过管教所、堕过胎。家长对这些孩子的想法是两个字:绝望。好几任老师也被他们气走。这时来了一位女教师,名叫菲拉。第一天,她给大家出一道题,说有这样三个人:第一位曾是战斗英雄,热爱艺术,偶尔喝一点儿酒,年轻时从来没做违法事。第二位笃信巫医,有两个情妇,嗜酒如命。第三位曾经多次被校长训斥,每晚喝大约一公升白兰地,有过吸食鸦片记录。

她的问题是:谁后来成为了伟人?孩子们一致认为是第一位。可菲拉老师却讲:第一位是希特勒,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菲拉说:“人都有过错的时候。过去并不那么重要,把握现在和将来才是最重要的。”菲拉的话改变这些孩子的一生。他们后来大都成为有用之才:飞机驾驶员、心理医生、基金经理人、法官等。

太极拳理论讲究的是“欲进先退,欲前先后。”古话则有:“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老师以真诚和善良的态度看待问题幼儿,了解问题实质所在,及时捕捉教育契机,熟练地把握教育规律,机智地变换说话方式,从而使他们朝着良性发展。

六、批评也要讲究艺术

教育家陶行知“四颗糖果”的故事,值得每位教师去思考与借鉴。陶老担任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同学,当即制止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放学后王友已等在校长门口。陶老没批他,送了一块糖果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你按时到,我却迟到。”陶老再掏出一块糖果给他,说:“这糖果也奖给你,我不让你再打人,你立即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陶老掏出第三块糖果,说:“我调查过,你用泥块砸那些同学,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该奖!”王友流着泪承认错误。陶老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果,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再奖你一块糖果。糖果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完了!”面对孩子的错误,陶老从细小的事情上,发现他身上有尊重人的品质和自我矫正的潜力。四颗糖果,一席言语就像春风般拭去了孩子心灵的灰尘。

因此批评要从尊重、喜爱的角度批评幼儿,保护幼儿的自尊心,能够帮助幼儿改正缺点和不足,使其更好地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与自己对象的每次接触,归根到底是为了激励对方的内心活动。”我们的批评就是要达到这种效果。

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能用这些小故事折射的魅力来教育幼儿,幼儿将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关阅读
推荐
  • 学与玩不应势不两立

    今天早晨,磊磊妈妈一送孩子到幼儿园就对我抱怨她的儿子,每天就知道玩,别的孩子回到家就学习,拿孩子一点办法也没有。 (其实磊磊这孩子各方面发展都很好,接受能力强,知识面也很广,在我们班级里可以算是一名优等生,可是他妈妈对孩子总是不满意,不知他妈妈想让磊磊成为什么样的孩子?) 玩,是孩子的天性,从孩子出生时起,玩,就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童年就是要玩,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但是,玩可以玩出智慧、玩出天赋,这一观点我们家长能接受的人并不多。虽然,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家长们都很认同,但是真的让孩子放开手脚去玩,

  • 带着这些小故事来教育幼儿

    一、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的夫人巴巴拉在一篇文中写到:我经常为12个孙儿孙女读书。当我给孙子孙女们读小说、讲故事的时候,小听众们都知道,祖母将领着他们进入一个新的天地。而在犹太人家族,他们爱书如命,在每个犹太人家里,当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面滴几滴蜂蜜,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意思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 读书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良好方法。为此我们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要想方设法把幼儿与故事联系起来,让他们已经习惯于在听的过程中把自己打扮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幼

  •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描述方法

    描述方法的种类:实况详录法、日记式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样本描述法 什么是描述的方法?是对自然发生的行为和事件的复制,观察者记录所观察的资料,然后对事实作分类和分析。 1、实况详录法:是指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尽可能地记录被观察者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 2、日记式记录法:对学前儿童做一段长时间的研究,以日记的方式记载学前儿童成长与发展中某特定范围的情形。 3、轶事记录法:观察者将感兴趣的,并且认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行为和反应,以及可表现儿童个性的行为事件随时记录下来,供分析儿童的行为所用。 4、样本

  • 训斥的学问

    醒木 作为父母难免要对孩子进行不同程度的训斥。虽然这种训斥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良好而必要的训斥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理论功底,以便使训斥既有用,又有效。而训斥最忌讳的是既伤了感情,又没有奏效。因此,在准备训斥孩子之前,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归结起来应当把握以下几条必要的原则: 第一,不应该用否则之类的无中生有的反面后果来恐吓孩子,使孩子对未来产生没有根据的恐惧感。比如,你再不听话,就会被鬼抓走了!不许乱跑!再乱跑就会叫坏人抓去卖掉!再淘气就把你从窗户扔出去!等等。这种训斥可能一时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但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如果现在有人问:现在的孩子幸福吗?大家们会毫不犹豫地说:现在的孩子当然幸福啦!现在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不挨饿,不受冻,想要什么都有,多幸福啊! 是啊,现在的年代是物质相对富足的,我们的孩子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物质方面一般是不缺乏的,但这就是幸福吗? 作为一名幼儿工作者,这些年我见过太多被家长保护得一尘不染,弱不禁风,中规中矩的孩子。这些孩子是父母家人手心中的宝,家长使尽浑身解数要把孩子培养成他们心中优秀的人才,这些孩子在外人眼里是讨人喜欢的乖孩子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些成人无法

  • 现在的孩子缺乏肢体接触类游戏

    和我们幼时的玩耍相比,虽然现在孩子们的游戏内容越来越丰富,辅助玩具也越来越先进,但大多缺乏相互间的身体接触。这不仅体现在家中,在幼儿园内同样也是。 肌肤相互接触的游戏,例如斗ji、跳马等,现在几乎是看不到了。分析原因不外乎两个字安全,安全意识会本能地主导父母和老师阻止游戏的进行,以避免孩子发生意外。但不让孩子玩这类游戏对孩子来说是种损失。 这类游戏都有一个特点,即是群体活动,且彼此有身体的接触和冲撞。对于儿童心理与生理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因为,从生理上来讲,皮肤便需要彼此经常接触,否则就会产生一种医学上称

  • 渐渐搞清方位

    上、下、左、右、前、后幼儿掌握这些方位概念并不容易,幼儿三岁时能辨别上、下方位,如知道娃娃放在凳子上、小狗在桌子下面的含义。四岁时能分辨前后,如知道小马在小猴前面,小狗在小猴的后面。五岁幼儿能以自己身体为中心辨别左右,知道自己的左手右手和左腿右腿,但对他人的左右仍不清楚,七至八岁后才能真正分清他人的左右。 如何帮孩子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为概念?首先应让他有充分的活动经验,让他在生活中去体验、去理解。 家长可利用日常生活情景,帮孩子将自己的体验逐渐抽象成概念。如乘坐火车,让孩子做父母中间,告诉他妈

  • 孩子在老家——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

    寻找孩子 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中不断增长的流动儿童问题,特别是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引起了政府、新闻媒体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很多关于农民工子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里的农村流动儿童少年到底有多少?他们在城市获取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作为吸收农村流动儿童入学主要渠道之一的打工子弟学校的情况怎样?他们怎样生存和发展?毫无疑问,这些关注和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农村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非常有帮助,为解决农村流动儿童在城市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干预作用。然而,这些研究和干预主要关注了那些跟随

  • 入托太早,淡了亲情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小班孩子的入园年龄应满3周岁,还有些幼儿园设置了小小班,入园年龄提前到2岁至2岁半。可是,许多父母仍然“嫌”晚。 父母提早送孩子入园的想法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工作繁忙;二是认为自己不会带,以为早入托就能使孩子获得更好的早教。 儿童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梅仲孙认为:幼儿在2岁之前仍处在恋母情结阶段,最好以家庭抚养为主,离开父母、家庭的时间不宜太长。6个月-2岁是孩子与父母的特殊情感连接阶段,直到2岁以后才调整为“伙伴关系”,适宜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由于婴幼儿阶段是早期依恋感发展的最佳时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