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园共育 >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的体验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的体验

更新时间:2014-07-21 08:32:20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的体验》可能是您在寻找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角色游戏是幼儿较喜欢的一种游戏,同时,也是较难玩“好”的一种游戏。所谓难玩“好”,是因为:一方面孩子们生活经验缺乏,另一方面则是难以掌握所表演的社会角色,如售货员、医生、邮递员等的行为、语言乃至社会义务。正因如此,幼儿教师就更应该重视角色游戏的指导,为孩子们将来充当真正的社会角色打下基础。

一、角色游戏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

在角色游戏时,孩子们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身份就有不同的表现,如各种语言、动作、形象等,这些不同的角色就是孩子对未来社会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体会不同身份的角色,一般多从“娃娃家”开始。因为大家都称父母是人生的第一启蒙老师。所以,孩子们最先熟识和接触的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对角色身份的体验也就是从爸爸妈妈开始的。孩子们在游戏中充当爸爸妈妈的角色,就会自然地去模仿爸爸妈妈的言谈举止,学习他们的日常行为,将孩子们自己理解的爸爸妈妈表现出来,这就是孩子们对角色身份的初步体验,而这初步体验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爸爸的身份决定了他应该干什么事,说什么话,持什么样的态度;妈妈的身份、孩子的身份都将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孩子们会刻意地去表现特定身份应有的工作、语言、行动。例如:爸爸在家里不干活,下班回家只看电视、喝茶水,而妈妈却不停地忙家务、干这干那等,这都是当前家庭存在的真实现象留给孩子的印记。再比如:理发员与顾客的身份差异、医生与病人的身份差异、乘务员与乘客的身份差异等等。这些不同身份的角色所承担的不同的社会责任,孩子们也在游戏中有了最初步的体验,对他们将来可能充当的社会角色有了最初的感受。正因为如此,在角色游戏中,孩子的各种表现应引起教师的充分注意,以避免一些不良因素影响孩子,使孩子的认识、感受出现偏差,如商店的售货员态度蛮横、医院的医生敷衍病人等等。

因此,角色游戏中的体验虽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的初步体验,却有可能直接影响着孩子们未来人生的质量。

二、角色游戏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交往的初步体验

让幼儿学会交往并善于交往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角色游戏正是培养孩子养成正确的交往行为的一种游戏活动。因此,游戏角色间的交往应传递给孩子文明、和谐的交往方式。在幼儿与幼儿间的自然交往中,他们会以自己的思维、言行进行交往。而在角色游戏中,则要让孩子们去模仿成人的身份,进行成人间的交往,这对孩子们来说是困难的,但也是需要的,更是非常重要的。初次模仿成人的交往,会给孩子们留下极深的印象。比如:医生与病人交往时,医生应怎样说,持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表情,两者配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等等。再比如:玩“娃娃家”时,由于客人来得多,吃饭时没了筷子,这时孩子们就会学习运用成人交往的方法,到邻居家借筷子,这一“借”的行动,就是孩子们学习交往的成功实践。孩子们一旦要模仿成人的交往,必定要先观察、学习成人的交往方式,在观察的过程中,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不同层面便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便在游戏中展现出来:菜摊前的讨价还价;商店里对商品的介绍、挑选、询问;邮局里的填写、对答……。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着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与不同人物的交往,体验着交往的感受。同样这最初的体验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以避免不良的交往方式影响孩子们的正常交往。

三、角色游戏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情感的初步体验

情感与人一生的生活质量关系重大。正常的情感可以使人对生活充满热爱,激发人们快乐的情绪,激励人们按照正确的轨迹去走完充实的人生之路,这期间,人们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生活、建设生活,奉献社会、造福人类,社会才能向前发展,人类才能进步。

反之,扭曲的情感将给社会造成危害。现今,许多的青少年犯罪其原因多在于情感的扭曲,或父母离异、或缺少关爱……。所以,情感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体验着“大情感”。孩子们的情感体验也直接影响着他们未来社会角色的情感的形成。例如:在充当妈妈爸爸的角色时,他们会自觉地关心照顾自己的孩子,这是家庭亲情的体验;在充当医生的角色时,他们会对病人细心周到,这是社会亲情的体验;在发现别人有困难,他们会主动去帮忙,这是乐于助人的体现……。这些情感的自然表露,说明孩子们的情感真实、自然、纯洁,对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品格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不正确的情感体验,则会给孩子们纯洁的心灵留下一抹阴影。例如:小朋友在玩“商店”的游戏时,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位“老奶奶”买了东西拿不动,这时旁边有三个“顾客”,竟无一人去帮助她,后来在老师的参与、启发下,才有一人去帮“老奶奶”拿东西。这个事例说明,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漠已影响到了孩子们,如果不注意修正,其影响是恶劣的。上述情况就是孩子们自觉不自觉地将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没有选择地在角色游戏中表现了出来。因此,教师在组织角色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孩子们的情感表现,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帮助孩子塑造美好的情感。比如:通过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表达爱孩子的情感,从而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中学会关心他们。再比如:扮演医生的角色,就应该有医生的医德,关心病人、态度和蔼、认真治疗……让孩子学习医生救死扶伤的美德。通过这些游戏角色,孩子们对未来社会角色的情感有了最初的体验。
总之,孩子们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体验着成人的感受。这最初的体验,将对孩子们承担未来社会的真正角色有着深刻的意义。正确、规范的体验,能给他们以美好的启迪,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洒下健康的幼芽,帮助他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走出坚实的步伐。反之,将会影响孩子的人生质量。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重视角色游戏中孩子们的最初体验,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未来社会、人生的美好,并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走向生活!
相关阅读
推荐
  • 幼小衔接-“心理、习惯、能力、物质”一个不能少

    随着新学期的临近,又一批孩子即将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校门。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变化巨大。的确,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的期望值也变了。然而,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个阶段的家长和孩子在短时间内有着太多的不适应,而面临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考核,诸多家长又有着太多的无奈和困惑。 过渡期选择学前班切勿盲目 在假期悄然兴起的学前班热,实际上是一些家长为孩子做好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一种选择。学前班可以为孩子提

  • 孩子的课外学习活动

    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学的知识越多越好,爱好越广泛越好。因此,许多孩子在课外时间都参加各种各样兴趣班的学习。每到双休日,满怀期望的父母,带着极不情愿的孩子参加各种课外学习班,家长们着急上火,孩子也苦不堪说。课外学习,给孩子安排太多也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人的智力是有限的,有时大脑也需要调节和休息,谁也不愿意去干自己不愿意做的事。父母在给孩子报课外学习班之前,一定要调查清楚孩子的爱好,摸清孩子的智力底数,根据其爱好来选择课外学习活动。一般一、二年级孩子的性格和爱好已有了明显的趋向,是激发孩子自觉、主动参加课外学

  • 幼儿和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引导幼儿在体智德美几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让幼儿教育错向幼儿全面的发展,让幼儿教育内容之间产生更多的联系,以发挥幼儿教育的整体效应,这是当前幼儿教育实践应努力追寻的方向。其中有几点是至关重要的: (1)教育目标 幼儿教育活动是很少指向单一的目标的,在同一个教育活动中,往往存在着实现不同发展方面目标的可能,这些目标往往是相互关联的,通过教师的有机整合和协调,在教育活动中都可以得到实现。 (2)教育内容 在当今我国的幼教实践中,教育内容的组织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以学科的方式加以组织,有的以领域的方式

  • 孩子胆怯怕生怎么办?

    孩子出生以后,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是需要与别人交往的,这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研究表明,首先与孩子交往的是他的母亲和父亲,然后扩大到亲友、邻居和小伙伴。孩子在这些活动中逐渐产生出和别人交往的欲望,因此,组织合理的社会生活非常重要。如果家长不注意满足孩子这种欲望,整天把他关在房间里,不让与周围的人和事接触,那么这种社会交往性的萌芽就会萎缩,就会影响孩子心理正常发展。可以说,孩子胆怯、怕生,做什么事都不能独立完成,正是缺乏社会交往能力的表现。 孩子自主性没有得到发展,是造成胆怯

  • 分享的艺术

    文文快3岁了,“小公主”的架式已经摆得很足了,家里什么东西只要她看上了,那肯定没有别人的份了。如果是买给她的东西,她更是碰也不让别人碰一下。对于好吃的东西她尤其霸道,哪怕她不想吃了,也决不让别人碰一丁点。 有一天,比她大三个月的小表姐来家里玩,不一会儿两个小女孩就为草莓闹开了,弄得大人们哭笑不得。事情是因为那天妈妈买了些草莓回来,要让文文跟小表姐分着吃,可两个小孩儿都不干,因为她们都很喜欢吃草莓,并且从来都是一个人霸占着家里全部的草莓,所以她们就是看不惯别人也在吃“自己”的草莓。 其实,现在像文文这样的孩

  • 孩子出现怪癖和怀习惯该怨谁

    许多父母为孩子的各种坏习惯、怪现象,比如咬指甲、吮吸手指、夜惊、口吃、尿频、尿床等所困扰。父母们也想尽办法想纠正孩子,殊不知正是他们的做法促成或加重了孩子的“怪癖”。 深究这些“怪癖”形成的根源,多半是由于压力性心理障碍造成的。我们不妨用一些实例和父母及老师们共同探讨其解决办法。 1、咬指甲 一天,正遇邻居张护士接儿子回家,她对我说:“这孩子都5岁了,还总是爱咬指甲。我和他爸都是医务工作者,对他管得够严了。可他就是不知脏净,真把人愁死了。”开了她家的门,孩子要去抓猫,妈妈狠狠地打了儿子伸出去的手,孩子立刻

  • 妈妈教我做个有爱心的孩子

    前段时间妈妈给我在她的电脑上看了一组照片,妈妈一张一张给我看解释给我听,照片上的小孩有的只有跟我那么大就在雪地里砍柴,有的不能上学要帮家里做事去放牛,有的没有教室老师跟小朋友都在露天站着上课,妈妈说那里的小朋友很少能吃饱饭,不知道肯德基,麦当劳,没看过高楼大厦,用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妈妈说1.凯凯可以跟老师小朋友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教室里有玩具,电视机,书,,,那边的小朋友只能跟老师站在露天上课,2.凯凯不肯吃饭要吃零食,肯德基,那边的小朋友能吃上饱饭就已经很奢侈了。3.凯凯洗澡还要玩水,那边的小

  • 今天,我们拿什么教育孩子

    昨天晚上睡觉时,女儿很神秘的对我说:妈妈,今天晚上泽辉没有认真写作业,你猜他妈妈是怎样治他的? 我急忙纠正孩子的用词不当:那不是治,是教育。可是泽辉他妈妈也太坏了,这么冷的天让他在外面,我把泽辉领进屋里,他妈妈又把他赶出来了。听了女儿的话,我连忙说:你要是不听话,我也会把你赶出去的。女儿仍然嘟囔着:那你也是个坏妈妈。 在这之前去泽辉家串门,当与他妈妈谈起如何教育孩子时,就亲耳听到她这样说:孩子不听话就打,舍不得打,只会把孩子惯坏了。回家我把这话对老公一说,他坚决反对,不赞成用打的方法教育孩子。 通过这件事

  •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12个重点行为习惯例示 良好的习惯最终要落在个体优良的外在行为上。因此,习惯的养成主要应通过行为训练和行为强化来进行。当然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应该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在行为的训练和强化中不能忽视其他三个方面。我们认为这12个重点指标至少包含以下基本的行为习惯。 真诚待人:即待人有礼貌(礼貌用语、基本礼仪和礼节等)、孝敬父母(理解、尊重、关心)、尊敬师长、与自己的伙伴或同学真诚相待。 诚实守信:即说话算数、不说谎话、对别人交代的事情不敷衍了事、自己做错了事情主动承认、借了别人的东西及时归还。 认真负责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