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园共育 >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教育中不要刀子嘴

教育中不要刀子嘴

更新时间:2020-12-03 15:23:54

《教育中不要刀子嘴》可能是您在寻找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不知道,你们的记忆里有没有一些明明就是为你好,却说一些难听的话来刺激你进步的老师。

我现在还能记起来我们初三的班主任,她真的很认真负责,对学生特别上心,就是说话特别难听。当我们表现不好的时候,她就会说“我教你们,真的是倒了八辈子霉。人家八年抗战,你们想初三上几年呢?”我还记得,有一次早读我迟到了,她问我为啥迟到,我说我今天在家吃饭了,就来晚了。班主任来了句:“你吃的是金饭,银饭,还是把你家锅也吃了。”真的,那个时候,我感觉有个地缝我都能钻进去了。当时,真的大家都不咋喜欢她,她每次一吵完我们,我们就开始各种模仿,上了高中才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就是她想学生好,想让学生们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有时候说话,真的让我们接受不了。

不知道,你记忆里父母有没有对你说一些难听的话来让你奋发图强,知耻后勇。

从小到大,我爸妈都没有对我说过难听的话,但是我爸妈对我弟说过,我弟不好好学习,可不听话的时候,我爸就说:“你这辈子就这样了。看你能有啥本事。去工地搬砖人家都不要你”先不说我弟听到这话,他心里有啥想法,虽然我爸没说我,我听见那话,我都可生气,凭啥这样说。我不上学就决定我自己的未来不行了吗?但是我也理解我爸,他想让我弟好好学习,我爸觉得只有学习才可以改变命运,我爸觉得学历是现在社会的敲门砖。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公益短片,短片里采访了一些中年人和老年人,他们对年幼时父母说过的那些刺耳的话语,仍然记忆深刻:“我咋会有你这样的孩子?”“一天天光知道吃,跟个猪一样,咋不吃死呢?” “早知如此,我当初还不如不要孩子。”……在公益短片还有很多让人听了就不舒服的话。

心理学家胡慎之说过:语言暴力真的很恐怖,它不像暴力一样,会立刻产生伤害,但语言暴力,就像一把刀子,在人的心口狠狠划上一刀,这个伤口,有些人一辈子都好不了。有些家长可能不懂教育,没有专业的知识,教育孩子的方式略显粗鲁,有些老师拥有专业的知识,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会情绪失控,口不择言。打着为孩子好的方式,说一些不好听的话,语言的暴力,比肢体上的暴力更具有伤害性。

进行语言暴力,好的结果是:你说你的,我不在意,你越说我不行,那我就偏要把你觉得我不行的事做好。但是,很多时候,有些人会破罐子破摔,家长对孩子语言暴力,有打击孩子,让孩子消极自卑。

教育中不要刀子嘴。多给孩子一些正向的赞赏教育,不要给孩子留上心灵的疤。
相关阅读
推荐
  • 幼小衔接-“心理、习惯、能力、物质”一个不能少

    随着新学期的临近,又一批孩子即将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校门。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变化巨大。的确,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的期望值也变了。然而,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个阶段的家长和孩子在短时间内有着太多的不适应,而面临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考核,诸多家长又有着太多的无奈和困惑。 过渡期选择学前班切勿盲目 在假期悄然兴起的学前班热,实际上是一些家长为孩子做好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一种选择。学前班可以为孩子提

  • 孩子需要从母亲那里得到什么

    母亲被认为是担任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角色的一方,母亲与父亲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等同的。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扮演着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的主要角色,这令许多女士感到无所适从。我所读过的书告诉我:孩子们需要的是这样、那样。一位母亲告诉我:这使我感到我永远都做得不够,有时我感到自己像一块洗碗布被挤干了,但我仍然想为我的孩子做一切事。 然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作母亲的必须考虑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我曾与成百上千位母亲及成千上万个孩子作过交谈并参阅了有关育儿方面的研究资料,从中提取了有关什么

  • 孕妇不要喝咖啡

    对正常人来说,偶尔喝杯咖啡换换口味未尝不可,况且咖啡可以提神醒脑、减轻疲劳感。但是长期过量饮用,大多数人会患失眠症,并可增加胰腺癌的发病率。长期饮用咖啡,还可使心跳节律加快,血压升高,并易患心脏

  • 孩子,你的害羞我能懂

    妈妈带着三岁的洋洋去超市购物,这时妈妈突然遇见了一个好朋友,正要上前和她热情招呼时,洋洋突然死命地抓住妈妈的腿,并且对朋友简单的“你好,洋洋”这句问候置之不理。妈妈对洋洋的这种反常行为感到惊奇,立即询问洋洋:“宝宝,你怎么啦?你不是很喜欢她家的小妹妹吗?”洋洋却仍然躲在妈妈身后,一言不发。 生活中像洋洋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往往会对新情境表现出突然的“退却”。这样的孩子能够控制自己的好奇心,他们小心谨慎。实际上,这是他们特有的、先天的气质所决定的行为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害羞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只有当孩

  • 如何让孩子变大方

    有些父母很自豪:“我孩子在八九个月大时,就能把手里好吃的东西或玩具给其他小孩儿。”其实,这种行为跟孩子是否“大方”并没太大关系,因为1岁内的婴儿还不知道某一样东西只属于某一个人,他们没有物品归谁所有的概念。所以大方跟孩子年龄有密切的关系。 两岁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们开始意识到有一些东西是自己特别喜爱的,一旦他注意到了这个东西,他非常喜欢,那么这个东西就是他的了,两岁半的孩子同样如此,他们会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 等孩子长到三四岁,随着孩子日益独立,他们会把自己喜爱的东西当成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大

  • 寻找和孩子交流的机会

    昨天晚上外甥女参加高考美术辅导,九点半结束。姐姐怕她一人回家害怕,便让儿子去接姐姐,并护送姐姐回家。儿子虽然年纪不大,可是个头不矮。对这个任务,他欣然接受。 我有点不放心,毕竟没有让他一个人走过夜路。我便建议陪儿子一起去。起初他不高兴,我告诉儿子:妈妈趁机锻炼一下身体,让他陪着我。 这下好了,我们母子各自骑着自行车,边走边聊,儿子来了兴致,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一路谈了好多,以前在家里我从来没有听儿子说过的,今天,他毫无保留地向我诉说着心里话。 到了目的地,外甥女没有放学,我们在校外等候。儿子兴奋地给我说着

  • 父母爱孩子不能失去理智

    孩子是全家人的希望,谁都会爱自己的孩子,但爱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可能很多人会问:谁不会爱孩子?其实不然,爱孩子也需要智慧。 我们平时所说的爱孩子、为了孩子好而替他们做的一些决定和选择,有时只是施爱者的一厢情愿,忽略了被爱者的感受。爱是相互的,单方面倾注的爱,未必是合适的,合适的才是正确的,正确的才是真正有效用的。因此,智慧的爱,首先包括的应是了解,缺乏了解,爱就是盲目的;其次包含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信任,就没有乐观的期待,爱就会演化成为支配和控制,有些家长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教育孩子以自己的意愿

  • 家教与气质

    多数父母都十分肯定自己在子女成长的道路上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甚至是领导作用。不幸的是,在履行为人父母的职责时,父母的即使是原本善意的做法,却往往惹来儿女的不满与反叛。事实上,无论父母怎样阻止孩子往哪一个方向发展或者看好哪一个发展前途,不同气质的孩子仍将沿着完全不同的道路行进。 操纵孩子的成长这一意图带有很大的风险性,根本原因在于父母的惯性思维──认为孩子的想法应该跟自己的保持一致,孩子应该紧跟着他们牵引的步伐,而实际上,孩子们的性格往往同他们的父母觉得自己能够分享孩子们经历的喜怒哀乐,知道孩子们的需要与愿

  • 60秒后,请妈妈息怒

    60秒之前,孩子第N次犯错; 60秒之内,听不到哭闹,闻不到硝烟 60秒之后,妈妈不再生气,孩子乖乖听话, 这是个魔法吗?不,这只是我们送给妈妈们的一个管孩子的好办法。 两岁的儿子用你的口红在墙上画了比武的小人儿;在你第五次重申“今天不许吃巧克力”之后,4岁的女儿依旧掀开了她的糖盒子;你在孩子5岁生日那天发现他学会了撒谎……“那一个瞬间,我觉得自己肺都快炸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