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
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材料呈现方式

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材料呈现方式

更新时间:2014-07-20 16:59:54

《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材料呈现方式》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环境创设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材料呈现方式初探
动作是智力大厦的砖瓦--心理学家的名言告诉我们,孩子智力活动的形成首先要有身体活动的表现,外在的身体动作可加速内在智力活动的发展。幼儿是在摆弄与操作物质材料中认识世界的,所以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决定幼儿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习的效果.而材料的呈现方式能有效地构成材料与幼儿的相互作用.学习总是在学习者内部发生的,在操作和支配材料的过程中,神经上的、肌肉上的和感觉上的刺激,导致幼儿不断地获得新知识。我们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对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材料的呈现方式进行研究,具体表现如下:
一、挖掘材料的几种呈现方式
材料的呈现方式直接关系到能否引发幼儿的探究活动,能否引导幼儿逐渐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关系。我们通过反复地学习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挖掘出以下几种材料的呈现方式:
1、 开放性呈现
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思维较直接,某一新鲜事物能一下子引起兴趣,又能很快失去兴趣,往往一件事情没完成就又去干另一件事情,因此他们的探索能力也较差。以开放的方式呈现材料,幼儿有更大的自由选择和自主操作的可能性。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自己喜欢和乐于操作的个别化学习内容及个别化学习中的材料。同样的材料,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操作、改变、组合方式可能是不同的,幼儿所发现和感受到的事物的特点和关系也是不同的。在进行“马路上”主题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许多有关汽车的图片、图书、各种废旧的纸盒。孩子们在与它们的

互动中了解到了许多汽车的秘密。就拿建造汽车来说,我们在个别化学习中为他们提供了各种辅助材料,但不指导他们怎样完成。起初,观察到:有的孩子做的汽车就是一个盒子上贴了四个小圆片。慢慢地,汽车的样子复杂了,汽车的功能丰富了,有的安装了车灯,有的剪出了车门------通过孩子们的不断尝试、探索,他们开始自己设计了汽车,并自主生成了“建造汽车城”的活动。采用开放性的投放方式,幼儿有更多自由发现的机会,也便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原有水平,并提供进一步的引导。
2、 分层呈现
分层投放材料是一种有效的“引导”,教师通过不断地增加和改变材料的投放,提示和“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丰富知识经验。中班幼儿知识经验不丰富,对各种材料操作还不熟悉,采用分层呈现材料是很有必要的。如手工游戏“剪面条”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将内容分成三个层次,并在操作材料上以★的多少代表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幼儿剪直直的面条 ★★——幼儿剪弯弯的面条 第三层次★★★——幼儿剪卷卷的面条。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水平来选择不同层次的内容进行活动,能够跳一跳、够得着,每个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体验。结构区的“搭房子”等材料我们也是材料分层呈现。
3、“主题”或“任务”呈现
所谓“主题”呈现,即围绕一个主题所提供的材料有:主体材料、辅助材料、主要工具三大类。让幼儿有所选择,动脑地解决。如休闲区里的“敲核桃”,我们为幼儿准备的主要材料有:核桃;辅助材料有:盆子、垃圾桶、沾板;主要工具有:锤子、钳子、铁钉、剪刀等。让幼儿通过选择最佳的工具来敲,结果多数幼儿在实践中发现用钳子敲是又快又省力的办法。
除此之外,我们有时也采用“任务”呈现。即教师根据材料性质、玩法,提出具体的任务,让幼儿选择一定范围内的材料尝试着解决问题。这时

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有两种:构成任务的材料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材料。但这些材料能为幼儿解决问题提供暗示和线索。如为了让幼儿感知长短,我们在数学区里投放:桌椅、盒子、各种大小长短不同的尺子、绳子、各种线,PC管、筷子等材料,让幼儿通过各种观察、比较来获得知识。这里构成问题的材料是桌椅、盒子,完成任务的材料是尺子、绳子、各种线,PC管、筷子等材料,这些材料会引发出幼儿尝试用多种方式测量。如用各种尺子测量,用筷子测量,用绳子测量等方式。
4、问题情景呈现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有些材料的投放能构成问题情景,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特别是那些具有探索性的低结构化材料,能够激发幼儿好学好问的心理。如我们在感官训练区投放的“虹吸瓶”,幼儿看到这些材料很好奇,纷纷议论开了:一位幼儿说:“第一个瓶子水太多了就会流到第二个瓶中”,另一位幼儿问:“可是第二个瓶子比第一个瓶子高,水要怎样流呢?”我问:“你们想用什么办法搞清楚它呢?”幼儿1:把第一个瓶子倒立,让水流到第二个瓶中;幼儿2:不对,吸管太细,里面没空气怎样流呢?幼儿3:对了,我们用手捏第一个瓶子,让空气把水挤到第二个瓶中,最后幼儿在探索中寻找到了答案,这比老师直接灌输给他们知识强多了。所以问题情景呈现的材料能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求得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材料组合后呈现
材料组合后呈现就是对材料进行一定的组合后再呈现给幼儿。例如:我们把原本是单片的两块平面镜粘连在一起,做成可以开合的,打开、竖立着放在桌面上,这样,平面镜除了发挥它原有的简单成像作用和反射太阳光的作用,孩子们还发现了两面镜子间互相又映出许多的小镜子,这种有趣的奇妙现象引发了幼儿对平面镜成像现象的更大兴趣。
二、研究几种呈现方式如何使用
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材料呈现方式的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1、 不同能力的幼儿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探索或操作同一种材料,能力强的幼儿很快就胜任了,而能力差的幼儿却需要老师或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尤应注意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不要强求一律》。”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出统一规格模式的产品,教育不能压抑幼儿个性特点,而应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于是我们根据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能力强幼儿他们大多数叫聪明,想象力丰富,有初步的创造性,我们常采用“主题”、“任务”或“问题情景”呈现,让他们有更多自由选择和探索的空间;能力差的幼儿他们一般选择一些操作性强或安静型的材料,如角色区的娃娃、自理区的穿衣服、扣纽扣等材料。这时我们更多的是采用分层呈现。因他们思维和创造力相对会弱些,采用分层呈现材料会比较容易掌握。
2、 不同性别幼儿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
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男孩女孩喜欢的个别化学习不同,男孩子选择认知区、结构区的人较多,他们喜欢汽车、飞机,爱玩打仗、拼插游戏,且他们中大多数想象力丰富,有初步的创造性。我们常采用开放性或问题情景呈现。让他们有更多自由选择和探索的空间。女孩一般选择一些操作性或安静型的材料。如角色区的娃娃、自理区的穿衣服、扣纽扣等材料。这时我们更多的是采用分层呈现。因他们思维和创造力相对会弱些,采用分层呈现材料会比较容易掌握。
3、 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幼儿是在作用于材料的过程中发展的,我们在呈现材料时必须要考虑幼儿架御材料的自由度;考虑幼儿在操作中作用于材料的方式;考虑同样的材料对不同

幼儿的潜在功能;更要考虑材料的呈现方式。为此,我们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材料可分为高结构材料和低结构材料,高结构材料我们一般采用开放性呈现或组合后呈现,低结构材料我们一般采用主题呈现、问题情景呈现或开放性呈现。但并非所有的材料都是按这个模式来呈现的,应视具体的材料而定。如认知区里的分类玩具--“火车送货”、自理区的按压玩具—“魔术扣链”等等,它们虽是老师精心制作的高结构玩具,但它们能构成问题情景,更适合采用“问题情景呈现”。
4、不同个别化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
不同个别化学习内容它体现的目标不同,所提供材料的性质和操作情况也不同。在实践中我们还根据不同个别化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自理区、音乐区、角色区我们主要采用目标呈现或分层呈现;美工区主要采用主题呈现;认知区、语言区更多采用开放性呈现。但也不是所有的区都采用以上的呈现方式,有时也要根据材料的性质而定。如自理区的材料除了采用分层呈现外,有时也采用开放性呈现。象穿线材料:我们提供穿线板、各种大小不同的珠子、瓶盖及吸管块,这时就较适合采用开放性呈现。
因此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材料的呈现方式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行为,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需要的。
三、探讨几种呈现方式如何指导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既是材料的呈现者,同时也是幼儿活动的”导师”.实践中我们根据材料不同的呈现方式进行不同的指导,做孩子们活动的真正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通过适时适度的指导,促使幼儿的主动活动得以实现:
以开放性呈现的材料是结构好的,不是随意投放的。教师对幼儿在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要有充分的准备,并有相关的知识经验,以便幼儿提问时给予适宜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使他们能实现自己的设想,有更多的发现。如科学区的沉浮材料,在投放之前,教师就事先预测幼儿在操作时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有的东西会浮有的东西会沉?要让水里的东西浮上来怎么办?等问题,并学习和查阅相关知识, 以便幼儿提问时及时给予帮助。
使用“问题情景”、“主题”或“任务”呈现方式时,指导应采用“投石问路”的方式帮助幼儿,并以平等参与的方式与

幼儿形成互动,在幼儿疑问重重时,也不急于直接指导,而是不断提问,以问题的方式对幼儿的探索活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幼儿的观察力、分析思考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如科学区里的小实验“盐水与清水里的ji蛋”,孩子们看到老师提供的材料说:这个水多,所以ji蛋浮着。这时我并不急于告诉幼儿正确的答案,而是笑着问道:“你们用什么办法搞清楚它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幼儿1:我认为它沉是水凉。幼儿2:不对。是因为ji蛋重。幼儿1:这边水里有东西,我看到水有点脏,所以ji蛋会浮。幼儿2:对,是糖。幼儿3:是盐。这时他们争论起来了。我装作什么也不懂,奇怪地问:“到底是糖还是盐呢?老师也很想知道,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吧。”最后在我的启示下,他们通过品尝知道了答案。
以分层呈现方式呈现材料时,教师不仅要熟悉幼儿发展特点,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去观察幼儿,了解幼儿需要什么,尊循“缺失补偿”的原则,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及时呈现;及时调整、改正;及时捕捉幼儿的创造萌芽,适时给予指导。如认知区的“小猫找家”材料:第一次我们投放一幅画及三根不同粗细的线,第一天一红小朋友对次特别感兴趣,只见她认真的摆弄起来,可是好久都没成功。后来就走了。过后我反思:这些线粗细不同,路又弯弯曲曲的,让幼儿一下子找出小猫的家是比较难的。第二次我们把画上的小路改为直的,这时朝逸小朋友参加了游戏,他先试着把一根粗的线放进去,嘴里还嘀咕着什么,可路的两边却空了好多,这时他急了,跑过来问我:“老师这个不对,怎么办呢?” “是呀,小动物回家的路有的宽有的窄。再试试看,想想看,好吗?”她点点头,又继续她的游戏。我见她拿下那根最细的棉线,换上另一根塑料线, “哈,成功了。你帮小猫找到家了,你真行!”我及时在她耳边给予表扬。接着又问她:“有没有发现小秘密?”她拿起三根线比了比,说:“有的粗,有的细。”“那你能不能帮其它小动物找到家呢?”“能。”她很有信心地告诉我,又继续投入到她的游戏中去了。同时第三次我们投放了:笔、图线;第四次投放了:图、纸、胶水,让幼儿进一步练习。老师始终以表扬、鼓励为主,激发

幼儿不断尝试的欲望。
材料组合后再呈现时,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具有教育性、兴趣性、探索性、操作性和自由的、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通过摆弄物体,自由操作来认识物体的特征和物体之间的关系,解释事物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个别化学习中材料的呈现方式全面的、多变的和多样化的,多种呈现方式灵活、正确使用,以及教师的科学、适时指导,其呈现后对幼儿产生的效果也是极为积极和成功的。


推荐
  • 阅读的孩子是快乐的——读《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实幼读书沙龙活动 阅读的孩子是快乐的--读《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在图书馆找到了一本由英国的作家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的书。看到封底的一串问题让我有了翻开认真阅读的想法。如何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如何让孩子说出对一本书的感受?如何提问才能让孩子畅所欲言?如何提高自己,成为能协助孩子的阅读的大人?带着寻求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想法,我打开了它。 【阅读的乐趣和读什么书,当时的心情,什么样的时间以及是否被打扰等因素相关,这些就统称为阅读环境】 在幼儿园里,特别是中大班就会设置一个区域角是阅读区或是图书角,

  • 自然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们的活动材料,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在农村这个广阔的田地里,我借助与幼儿常见的、熟悉的、物质繁多的花草、树木、庄稼、鱼虫等,它们以自然美的形态展现。给人以美的享受。幼儿天真好奇,好问,他们常被自然景物的色彩、形态、声音、美所吸引。因此,我们首先要带幼儿走进自然,观察自然;然后把自然带进教室,讨论,研究,记录,利用自然。 农村幼儿园设置动物角,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日常生活中,随着季节的变化,带孩子走出活动室,走进大自然,让幼儿捕捉各种各样的昆

  • 环境在儿童品德教育中的影响

    小屯小学 宋志琴 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少年儿童如果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良好的教育方法也同样可以像鱼和鸟一样快乐成长。那么,影响儿童品德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几方面呢? 一、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儿童品德教育的发展。家庭是儿童生活、学习的第一场所。家庭的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的素质,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决定着儿童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发展。这就要求家长培养儿童品德及行为习惯的方面要步调一致,都要以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使儿童身心同步地、健康地成长。温馨、和睦、友爱的家庭容易潜移

  • 盥洗室也可以创新一下

    创新这个词我们一般用在教学、管理上,但是今天我却想说盥洗室的布置也可以创新一下,只要你稍稍动一下小脑袋,花一点巧心思,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月我们班又幸运的得到了流动红旗,这当然是归功于我们漂亮、有新意的盥洗室。 漂亮的盥洗室栏杆 每个盥洗室都有孩子入厕需要扶着的栏杆,它们很普通,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甚至与我们卡通、可爱的教室不相称那就在栏杆上创新一下,把它们变得漂亮 一点吧。我拿来了花店里包装用的彩带,颜色鲜艳,而且又有光泽,用不同颜色的彩带包在栏杆外面,栏杆就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在包装完栏杆的第二

  • 走进孩子的第二个家——环境

    学期初浙江省颁布了《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我们认真学习了《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真是有很大的感触,在年级组学习的时候,认真的听、读了保教管理指南。《指南》总共由三大章组成,分别是:第一章课程管理;第二章保教常规管理;第三章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每一章中的内容也非常的符合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下面谈谈我学习第二章第十九条后的体会: 第十九条 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需求以及教室空间布局等实际情况,在师幼互动中共创个性化班级小环境,使环境成为幼儿展示创意、与人交往、获得认

  • 麦香·牛奶——淡农村自然资源的废物利用

    这几天园里组织教师到县实验幼儿园参观,主要是去看一看环境布置和操作活动设计。回园后园内根据地处农村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给各班布置了自己的任务。 一、环境布置及操作活动的特点。 以体现农村地方特色为主,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各班本着这一原则,开动脑筋,各显神通。 二、班级操作情况 (一)环境布置 (1)串串风铃叮咚响 收集废旧药瓶,放入水中进行消毒杀菌,反复用水冲洗几遍后,晾干擦净。剪各种色彩的皱纹纸成方块,由幼儿搓成团,放人废旧瓶中,盖上瓶盖。教师用线拴住瓶口,按一定的弧形把它一一吊在事先准备

  • 创设“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环境

    海南省海口市机关幼儿园 什么是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环境?通俗的解释就是投入的成本低,甚至是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而创造的环境,其环境能充分发挥教育价值,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本地资源的独特性 案例一:热带海洋资源(略) 案例二:热带植物资源(略) 以上资源可以看出:独特的资源是孩子们所熟悉的,把这些环境变为我们园的教育内容,这是《纲要》所提倡的,也是孩子们所需要的。 二、变废为宝,赋予新的教育内涵 案例一:《蒲葵娃》(略)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制作赛过程中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与合作的能力。 案例二:

  • 浅谈我班的环境创设

    新《纲要》指出在教育中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是辅导者和创造者,幼儿在环境中所受的影响是教师再次创设环境的依据。创设教育佳境,使幼儿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愉快地成长,将来成为面向未来的,自主创新的一代新人。 而活动室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幼儿园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能经常广泛地影响和教育幼儿。优美的环境传递给幼儿各种信息和刺激,使幼儿受到一种文化的氛围,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下面我谈谈我班的环境创设: 一、分层布置 整体协调 环境创设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把水平和立体布置结合起来,充分展示不同空间的

  • 小班班级环境布置的设想

    在下周我们小二班的环境将有一次大改动,虽然对于环境布置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如何作到细致化,规范化,还是有待于提高的,同时这次的环境布置也是为了评二级乙等幼儿园而作准备的,任务艰巨,必须做好。 我跟搭班的钮老师经过商讨之后,决定了以下方案: 一、班内环境 本班的主色调为红色,主元素为布艺,我已经发出了通知,让家长把家里不要的衣物或大块的布料带来幼儿园,如果还有欠缺,我们将自己再去买些来。我们准备用布制作一些图案,然后表个框架,挂在墙上,比如今年是牛年,我们可以这一幅牛的布贴。还可以用布剪一些各式各样的小图案,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