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教师经验论文
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倾听孩子的呢喃细语

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倾听孩子的呢喃细语

更新时间:2020-10-23 14:56:42

《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倾听孩子的呢喃细语》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经验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对父母亲来说,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倾听孩子的呢喃细语,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很多父母至少有半天“浪费”在震惊于孩子能做些什么事情上。

    作为未来的儿童养育者和教育者,我们明白观察儿童绝对不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通过观察我们会了解当前儿童达到了什么发展阶段,接着可以将他们的进步与这一年龄阶段群体应达到的水平范围作比较,从而设计适当的活动促进孩子向前发展。换句话说,观察是为了知道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使得我们的活动的目标的制定更加符合孩子,使得大多数孩子跳一跳都能达到目标。所以,观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怎么观察呢?我们经常用的是直接观察,可是直接观察也是有要求的:

    第一,你首先要知道我们的观察是在自然情景中进行的,也就是说是在孩子的自然状态下观察到的。如果孩子看到我们的摄像机或者看到老师在看他,孩子的行为可能不是本意,而且会显得孩子拘谨或者有点尴尬。而且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不要去干预孩子,更多的是用眼睛去观察,然后客观的记录。

    第二,孩子行为发生的时候,可以被记录下来或者编码。我们可以利用便签对孩子进行编码并在观察后进行有效客观的记录,这个编码也是方便我们在观察一段时间后,把孩子各个阶段的观察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发现孩子的进步以及了解孩子所处的阶段。

    第三,我们的记录应该死客观的、无偏向的。我们在记录的时候不能掺杂个人的情绪喜好,而是根据观察到的进行客观的记录。记录孩子的行为、情绪、动作、语言等各方面的情况。

    第四,记录时的术语应该是清晰的、明确的。清晰到孩子的语言每一句的字眼,明确到孩子的动作动了几下。而且我们的记录应该是不参杂个人情感的。

    观察不是我们一次事件就确定的,需要我们的多次观察,甚至是长期观察。观察的方法也有很多,也需要我们一个个的去尝试不同的方法,了解他们的利弊。
相关阅读
推荐
  • 配合与沟通在班级中的运用

    两位老师在同一个班级中生活工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小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管理班级的一套办法,如何把两个人的思想方法融合到一起呢,就需要大家的主动配合与积极沟通。 假如在班级中的两位老师总是有话不说,自己做自己的一套,那时间长了,感情就生疏了,而且还严重影响了班级常规的管理,对孩子的习惯性养成不利。虽然在班中会有一位老师资历深,一位老师资历浅,但不会因为这样就有欺压的情况,大家都相互尊重,相互团结,共同承担班级工作,不分你我。其实两个人一天当中有很多照面的机会,在一起的时间也很长,所以

  • 尊重幼儿的想法,大胆进行创编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教什么孩子就会画什么,教师就像一盏指明灯,你指着哪里孩子就会跟到哪里。因此,教师就是一个指引孩子走向前进,走向光明的人。在艺术领域中,我班的孩子特别喜欢音乐,因此,在执教小班音乐活动《下雨天》中,我对自己进行了课堂的一个反思。 一、把握追问的条件 在教学活动中,对于小班的孩子,通常能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在提问了一个问题后,幼儿的回答几乎是牛头不搭马尾,这便是考验教师的灵活回应能力,可由一句话拉回到教学过程中。如在执教《下雨天中》当我提问:下雨天我们能够干什么呢?一位幼儿忙回答种种

  • 批评与表扬是没有冲突的

    在我组织小朋友的活动的时候,有小朋友表现得好,有小朋友表现得不够好。在我给小朋友提了要求之后,有的小朋友完成得好,有的小朋友完成得不够好。当孩子有不一样的表现的时候,我要对小朋友作出反馈,那就得给孩子以表扬和批评。做得好的得到表扬,做得不够好的或者做错的受到批评,这是自然的。 我的原则是以表扬为主,在孩子做得好,完成快,甚至在做错之后改正的,都予以表扬。表扬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进行,为的是发扬正气。 我们说对孩子的教育要进行正面教育,多使用表扬。多使用表扬并不是说不能批评,该批评的时候还是要进行批评。 批评宜

  • 图书阅读活动中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每周三的下午,我们班轮到去图书室,开展图书阅读活动。每次带着孩子们去那里看书,我发现个别孩子能够根据图片来想象故事内容,但是大部分的孩子还是没有任何目的性的在那里一本一本单纯地翻书,对于故事内容和情节的连续性想象能力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现在他们已经是中班的孩子了,马上就要上大班了,我想他们应该在阅读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在小班的时候,可能他们更多的是拿着书本,进行角色的表演,比如说把书本架在自己的面前当成曲谱,自己边弹边唱。那么即将进入大班的他们应该要在阅读能力方面有个质的提升。 今天又是周三下午,这次我给孩

  • 孩子性格的形成受环境色彩的影响

    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本来很平和的心境,一到了某种颜色的氛围中,就会莫名其妙地焦躁起来,久久不能平静。反之,有时本来心里乱糟糟的,一到某种色彩环境下,很快就心平气和了。 曾在网络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过去英国伦敦的菲里埃大桥的桥身是黑色的,常常有人从桥上跳水自杀。由于每年从桥上跳水自杀的人数太惊人了,伦敦市议会督促皇家科学院的科研人员追查原因。在连续三年都没找出好半岛的无奈情况下,英国政府试着将黑色的桥身换掉,这下奇迹竟发生了:桥身自从改为蓝色后,跳桥自杀的人数当年就减少了56.4%。 也有人提出:孩子性格的

  • 因为儿童诗,感悟美与情感的重要性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他们的诗歌灵性来自于日常周围的生活、事物,诗的世界多么神奇,它把许多平凡的事物,表现得那么活泼、那么鲜明、那么动人。丘科夫斯基说:教育者应该利用年幼的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这一诗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诗歌作用于儿童的思考和感情,成为强有力的一种教育的手段。诗歌能帮助儿童感知周围世界,有效地促进语言的形成。写诗的背后是阅读、是思考、是语言基础和文化积淀,这完全等同于其它形式的语言教学;同时朗诵诗、仿编诗还是培养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极佳途径,也一定能为孩子营造快乐的童年,诗意的人

  • 解读教材,明确故事或诗歌呈现方式

    作为执教者,第一要做的便是解读教材,只有自己熟悉教学内容,把握活动目标和重难点,才能细化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以达成活动目标。在自己吃透教材后,要明确活动中出现的故事或诗歌的呈现方式。笔者认为主要以不同年龄段来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 小班幼儿故事以先完整后分段讲述为主。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故事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首先需要完整性的讲述,让他们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再进行细化,分段讲述故事。这种先总后分的方式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学习需要,因为小班幼儿对于故事的拼接联想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如果一开始采用

  • 小班拟人化教学的魅力

    众所周知,小班幼儿常把动物或物体也当作人,常和娃娃说话,跟小椅子说再见。利用这样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拟人化的口吻与幼儿做游戏,他们会更喜欢。因为拟人化的教育更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抽象的道理说得简单,通俗易懂,复杂的说教变得形象,易于幼儿接受和认可,外在的规范久而久之便内化成了孩子的自觉行为。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感和美感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在本周的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的雨》中,教学目标是初步感知色系,并用相近色学习渐变色的涂法。这样的一个技能怎样让孩子理解并乐于实施呢?于是我想到了用拟人

  • 身教重于言教,品质决定成败

    当我们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时,每个人都如同是一张白纸,没有色彩,没有瘢痕,没有污点,都是洁白与纯净的。当我们渐渐地长大,白纸上出现了漂亮的颜色,有趣的图案,或者是难以磨灭的小黑点,这些为何而来,怎样而来,你是否有过认真的思考呢?当我走上幼教这条路,我清楚的知道,我所希望的是给孩子一个七彩的世界,给我们明亮的天空,纯洁的向往,给他们健康成长的天地!此刻的我被现实生活繁琐着,到底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 幼儿行为,感慨生活盲点。【我不敢期望你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但我希望你是未来有用的人才。】 看着孩子一年年的改变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