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
大班幼儿音乐游戏创编指导策略的研究

大班幼儿音乐游戏创编指导策略的研究

更新时间:2014-12-07 15:08:30

《大班幼儿音乐游戏创编指导策略的研究》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课题的背景:㈠基于对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认识。音乐是人类的一种能力和智慧,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反映。因此,作为美育范畴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环节。然而趣味性十足的音乐游戏也能够使幼儿在情感上获得美的陶冶,所有音乐游戏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力、丰富幼儿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使幼儿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是幼儿创造力的萌发剂,因此音乐游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㈡基于对音乐创编游戏研究价值的思考。音乐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但是在幼儿创编音乐游戏过程中如何做到科学的指导,并且也能符合幼儿心理生理需求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很少。音乐游戏以其活泼明快的旋律性深受幼儿的喜爱,朗朗上口、富有童趣的歌词有利于幼儿记忆。但是由于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教师对音乐游戏如何指导幼儿创编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对于幼儿游戏的要求也就是教师指导音乐游戏的原则。

㈢基于对活动中提升师幼自身能力的考量。大班幼儿处于幼儿园与小学的临界线上,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选择和判断能力,幼儿对于音乐游戏的创编能力影响着幼儿的审美能力,也决定着游戏的参与性和积极程度;教师对于音乐游戏过程中的指导,影响着幼儿参与的程度以及从中学到知识的多少。因此,对于大班幼儿的音乐游戏的创编和指导的研究成果,不仅影响着幼儿的发展,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水平。现在较多的年轻老师在音乐活动中确实是让幼儿自己去发挥,自己去探索。但由于老师在把握这个“度”中自己心中没有底,最后幼儿到什么程度自己收拾不起来,使幼儿在迷迷糊糊中学习。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时,要掌握度,既有一定的指导,以便游戏继续,又要把握幼儿的主体性和自由性。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进行的游戏,有一定的规则。游戏时的动作、表情必须符合音乐的节拍、内容、性质等。这类游戏主要在于发展幼儿音乐感受能力和动作。音乐游戏是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一种,由于它将音乐活动内容溶于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改编歌词、创编动作。音乐游戏是对音乐和游戏的结合,不仅仅是进行一个游戏,还体现出音乐教育的契合。

创编:创编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基于游戏目标定位,引导幼儿创作再现,使幼儿更易理解、更易感知。

指导策略:是指在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点引导,让幼儿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音乐游戏的创编选择的音乐素材应形象鲜明、结构工整创编音乐游戏首先要选择一首好音乐,结构简单、乐句变化明显的音乐,幼儿很容易就能分辨角色,并通过想象表现游戏情节。注幼儿生活经验,整合现代化教育理念,注入时代气息。幼儿游戏的内容往往是生活经验的反映,要多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创编游戏。

三、支撑性理论

(一)新《纲要》中指出:“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音乐游戏是幼儿园课程规划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的智力发展、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音乐游戏是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一种,由于它将音乐活动内容溶于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改编歌词、创编动作。

(二)施瓦布的“探究学习理论”认为:探究学习就是儿童对客观事物进行探究的过程,通过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发展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该理论倡导在观念上注重平等、开放、民主;在过程中强调自主、体验、个性。从而印证了音乐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乐一乐,充分感知和体验音乐的魅力,从而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表演、创编技能,即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新玩法。

据此,我们认为以美学理论及《幼儿园指导纲要》相关理念为基础,探究音乐游戏创编过程中审美教学的可行性;通过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研讨,总结音乐游戏创编的基本规律和指导策略。。

四、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研究,提炼有效的指导幼儿创编音乐游戏的教学方法和操作途径,发展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教的艺术转化为学的驱动力,使教学获得能动的发展。

2、通过本课题研究,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形成审美化教学风格积累有效经验。

3、通过本课题研究,尝试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梳理,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审美教学的相关理论及评价体系的形成,提供经验典范。

五、研究内容(含子课题)

子课题1:《国内外幼儿音乐游戏创编现状的研究》

对幼儿音乐游戏的创编和指导现状进行研究,将国内外幼儿音乐游戏进行分析比较,借鉴其中优秀宝贵经验,对其中不足和误区进行深究探讨。

子课题2:《大班幼儿音乐游戏创编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通过音乐活动观察幼儿在创编游戏过程中的想象力及创编的能力程度,进行探讨教师在活动中应运用的教育手段。

子课题3:《大班幼儿音乐游戏创编的指导策略研究》

对当前幼儿园大班教师如何指导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创编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和误区,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和改善建议。

子课题4:《大班幼儿音乐游戏创编指导的课例研究》

通过对大班音乐游戏活动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子课题5:《大班幼儿音乐游戏内容选择策略的研究》

针对幼儿游戏创编经验的不足,为选择更适宜的游戏内容来提升幼儿想象、加强幼儿感知,从而创编出其自己喜爱的游戏提出更多元化的策略指导。

子课题6:《大班幼儿音乐游戏方式的组织策略的研究》

根据幼儿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好创造、好参与、好探索、好表现的年龄特点及感知音乐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游戏组织方式,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真正得到艺术享受,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爱好和兴趣。

研究重点: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大班幼儿音乐游戏的创编、指导行动策略的研究。

六、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将教学实践与研究工作相结合。教师在研究中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实践,并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作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总结,提高研究的质量。有效教学更是需要教师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分析,及时针对教学现象进行研究和分析,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策略。访问从事幼师音乐教育教学的专家、教师及幼师在校学生、幼师毕业生,来获知幼师在教学和实习中对幼儿音乐游戏的创编方法和指导手段。

(2)文献研究法:通过期刊网检索、图书馆查阅等方法,收集与幼师院校音乐教育、音乐游戏指导等方面有关的各类文献资料;

(3)课例、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大班音乐游戏活动作为案例进行解剖分析,找到成功之处或是不足之处,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特定教学问题的深刻反思及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㈣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反思、提炼,形成可供借鉴和应用的理性认识和实践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操作要点和研究措施

㈠操作要点

本课题以新《纲要》有关精神为指导,从音乐游戏的创编及指导人手,旨在拓展音乐游戏素材,探寻正确处理教与学关系的策略,提升教师的指导能力,从www.smtxjs.com而充分发挥游戏价值,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幼儿教育基本理念。尊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潜能,信任幼儿,支持幼儿,根据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的挖掘和发展启蒙期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表达能力,继而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幼儿去感知和体验音乐的魅力,从而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表演技能,即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在客观接受和主动创造的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萌发幼儿去认识美、感觉美和表现美。

㈡研究措施

⒈课题组的构建与课题的策划充分发挥民主,形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民主管理体系,明确分工职责,明确课题研究重点:大班幼儿音乐游戏的创编、指导行动策略的研究。

⒉建立、健全学习交流制度,在研究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障。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初制定学期计划,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研讨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文献学习、研讨交流、观摩培训等活动,丰富理性修养和实践经验,更新教育观念。

⒊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分层考评和成果考核奖励机制,课题研究成果与绩效考核挂钩,激励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及时总结,不断反思,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使课题研究扎实有效,逐渐从实践上升到理性。

⒋依托课题网络管理、环境创设等平台,动态展示课题研究过程和阶段成果,丰富幼儿园特色内涵。

⒌设置局域网,每班配电脑,订阅幼教专业杂志和相关理论书籍,为课题组教师搜寻、查阅资料提供保障。

⒍聘请吴江市教科室主任、幼教教研员、苏州市教科院专家担任学术顾问,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以弥补课题组成员理论造诣不高之缺陷。

八、研究步骤

㈠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9—2011.11)

⒈组建课题组,采用文献法,对课题内涵、特质等进行理性思考。

⒉确定研究课题,逐级申报。

㈡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12—2013.2)

⒈围绕课题涉及的六项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的探索性研究。

⒉定期组织开展文献学习、研讨交流、观摩培训等活动,丰富理性修养和实践经验。

⒊依托课题网络管理、环境创设等平台,动态展示课题研究过程和阶段成果,丰富幼儿园特色内涵。

⒋总结提炼,形成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修改和调整课题研究方案,开展有关幼儿当前音乐游戏活动方式和教师相关指导的调研,撰写相关研究论文。

㈢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鉴定阶段(2013.2—2013.9)

收集、总结、归纳、提炼研究资料,汇编课题研究成果集,撰写研究报告,接受课题研究成果鉴定。

九、预期成果
相关阅读
推荐
  • 选择合适的音乐素材,设计相适宜的韵律活动

    得在几年前,自己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苹果丰收》的随笔,在今天听过沙老师组织的《苹果丰收》之后,一下子把思绪拉回到当初,有很多收获,同时也有很多的感触;活动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让幼儿更进一步熟悉乐曲旋律以及动作的掌握,使用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技巧: 1. 语言清晰,简洁 很多人都提到过,沙老师上课语言的指向性很明确,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提出的要求清晰明了,在这个活动中仍然如此,这个大家深有体会。 2. 哼唱辅助,实用 听过这个活动的人肯定都有一样的感触,音乐太快了,特别是对于第一课时

  • 儿歌式音乐活动教学

    在一次音乐活动《青蛙和蛤

  •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合作性

    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出合作的概念,原因是我在这次进行的音乐活动《两只老鼠》中,原本的培养目标就是通过合唱训练发展孩子的合作能力。 在音乐活动中如何实现孩子之间的合作,我在合唱活动中进行了尝试。 我们知道音乐活动《两只老鼠》是一个两声部的歌唱活动,幼儿要唱好这首歌曲,表现出美妙动听的歌唱效果来,他们必须配合好,那么就势

  • 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感悟及反思

    通过本次的音乐教学活动,使我对音乐教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听过了数多名老师上的音乐课,加上业务学习。本来对音乐教学无从下手的我,迈开了第一步,知道了音乐教学所必须知道基本教学法:1、图谱式教学。2、游戏式教学。3、情景式教学活动。在上这次音乐课中,我更多只考虑了幼儿在学唱歌曲过程中发展了怎样的能力,获得了怎样的情感,形成了怎样的态度。其实我应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让幼儿不但学会了唱歌,而且让幼儿积累有关对这首歌曲中的主要意思,体验到这首歌曲的乐趣。听了那么多老师的音乐课,真的感觉自己对音乐教学的认识太少。 有的老

  • 音乐教学有效性研究在行动

    又到周六教师园本培训的时间,我们将教师培训与音乐教学的研究相结合,分两段开展培训学习。 首先有音乐教研组的两位组长组织大家进行音乐教学的理论学习。何老师谈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音乐的教育中,我们进行的不再是单纯的音乐课程教学,而是对人的培训;音乐教育不仅仅让幼儿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陈鹤琴先生说: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和音乐的接触,可由节奏的美,使肉体和精神共感,而表现节度的行动;由和声的美,使人感到调和统一,而养成调和性,再由旋律

  • 欣赏学唱昆歌《清明》

    昆歌清明是一首清唱歌曲,曲调婉转、低沉、幽怨,一改以往欣赏曲目的轻松快乐的风格,不知幼儿能不能喜欢上她,而且学唱起来也比较困难,特别是歌曲第二乐句的后半部分,欲、断、魂三个字好像是又抖又拽不肯出来的样子,表达了路上行人因失去亲人而伤心至极痛苦不止,这种抑郁的心情幼儿是很少有真实的体验的,那如何让孩子们来表达呢? 为了让小朋友们能理解和感受乐曲中的忧伤与痛苦,能带着这样的心情来欣赏和学唱,老师先和小朋友一起回忆以前学过的诗歌《清明》一起朗诵古诗,一起说说诗句中的含义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诗歌中描写的清明节所看到

  • 激活音乐,展现自我——浅谈幼儿歌唱教学“新”策略

    孩子们在幼儿园得到了系统的、全面的学前教育,但是往往家长对此的评价是:孩子在幼儿园很乖,能唱很多歌,能念很多儿歌了。虽然老师觉得这样的评价很片面、很不公平,但是,却从侧面反映出家长对歌唱、诗歌教学的重视。歌唱是一种传统的幼儿园教学形式,是现代建构式课程艺术领域重要的一项内容。孩子喜欢这种活泼、有趣的形式,并乐于用肢体动作、用声音来表达,由此产生了很多种表现方式。那,怎么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音乐教学的实践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 音乐课堂不能少音乐 音乐课堂要渲染一种音乐的气氛,不能过于枯燥和单板,所以音

  • 唱歌的“语言”

    语言: 1.说好普通话,要养成良好的咬字和发声习惯(语言的规范性) 2.吴方言对歌唱的负面影响(开口太小,发音位置太前、软鄂怠惰、动作太多、因为不翘舌所以下鄂紧张) 3.唱民歌方言很重要,哪里的民歌就要去关注那里的方言,那才能唱出那里民歌的味 4.要让我们的发音器官得到更多的拓展和锻炼(多说各种话,多模仿各种声音) 5.咬字(声母、噪音)吐字(韵母、乐音),声母和介母不要过分去延长,要快点到韵母 6.歌唱中咬字的夸张和变形,要适度,并且跟作品相关 7.高位置朗诵(歌唱的朗诵)才能对歌唱起到帮助作用,每个字

  • 老师,你做好让孩子演唱的准备了吗?

    最近,我陆续听了几节音乐活动,由于老师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不同,呈现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一次公开活动中,教师A组织的是大班歌唱活动《柳树姑娘》,在幼儿演唱之前,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充分欣赏和感受的环境,从感受音乐旋律到引出歌词,老师反复演唱歌曲,不同方式的倾听后,幼儿也就轻松的学会了歌曲。教师B组织的是中班歌唱活动《小小的船》,演唱前,教师播放了电脑里的音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之后老师范唱了一遍歌曲,在陆续引出歌词后,就让幼儿跟着演唱,结果孩子大多不会唱。 同样是歌唱活动,同样是在演唱前关注到了欣赏和感受,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