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
摩梭“甲措舞”在幼儿音乐教育领域运用的初步探究

摩梭“甲措舞”在幼儿音乐教育领域运用的初步探究

更新时间:2014-06-22 10:10:39

《摩梭“甲措舞”在幼儿音乐教育领域运用的初步探究》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摩梭“甲措舞”在幼儿音乐教育领域运用的初步探究——以丽江市永宁乡为例
摘要:音乐教育对幼儿一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实施幼儿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在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其他艺术活动的组织和特色课程的开发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深度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探讨摩梭“甲措舞”在幼儿音乐教育领域运用的现状、产生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试图找到摩梭“甲措舞”在幼儿园音乐教育领域运用的最佳方式,丰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开创具有摩梭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活动课程,促进当地幼儿园音乐教育在现有的水平上迈进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音乐教育;摩梭“甲措舞”;特色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的深入发展,2010年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研讨会的召开[1]使学前教育的发展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新《纲要》也充分肯定了“艺术”教育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作为开发幼儿潜能的重要一环——音乐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摩梭“甲措舞”作为永宁乡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教学资源,是一种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集体舞蹈活动,符合《纲要》要求的艺术教学活动音乐教学资源开发的要求,是当地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培养都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对解决当地音乐教学活动资源缺乏和特色课程的开发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从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来看,利用民间艺术资源开展艺术教学活动的相关研究比较多,主要集中在幼儿民族音乐舞蹈教学的研究,如李富玉的浅谈幼儿民族音乐舞蹈教学研究[2],通过对双江县幼儿园进行“民族音乐舞蹈教学尝试”,探索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舞蹈教育,让幼儿初步学习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舞蹈动作,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性的表现美的能力。
已有的研究表明:丽江市永宁乡是一个集多民族聚居的乡镇,其中摩梭族是整个乡镇上特有的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是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课程重要的宝贵资源,但是整个乡镇学前教育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已有研究对利用民间艺术资源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针对永宁乡幼儿园利用摩梭“甲措舞”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研究几乎没有。目前幼儿园利用摩梭“甲措舞”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符合新《纲要》所规定的音乐教学活动的形式,本身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教育性,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如何才能使摩梭“甲措舞”在幼儿园音乐教育领域运用的更好,使教育活动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实现生活化、趣味性和综合性的教学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幼儿音乐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里解释“幼儿音乐”是一种高情感、高实践性的音乐活动,是幼儿主观世界的反应[3]。
2、摩梭“甲措舞”:即摩梭人的“打跳”,也称“锅庄舞”“搓搓舞”,是摩梭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丰富独特的民间舞蹈[4],舞步简单,节奏感很强,动作幅度不大,但是腰身和脚下的力量特别的夸张。
(二)研究的意义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音乐教育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美育实施的效果,加强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舞蹈和音乐是形体美和音乐美的有机结合,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是以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活动[5];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学生在伴随音乐进行舞蹈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的形象、意境、并能唤起幼儿的好奇心和联想。结合自己的访谈资料和相关的调查分析发现:利用摩梭“甲措舞”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对当地幼儿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此基础上开展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1、通过研究让老师增强利用摩梭“甲措舞”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意识,重视音乐教学活动的全面组织和实施。
通过研究希望对之前幼儿园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只重视歌唱活动,忽视幼儿园音乐教育是集歌唱、韵律、打击乐、欣赏为一体的集中教育活动的状况有所改观。了解当前幼儿园利用摩梭“甲措舞”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老师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尝试探索利用摩梭“甲措舞”组织音乐教学活动的最佳方式,更好的将摩梭“甲措舞”运用到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增强教师利用摩梭“甲措舞”组织音乐教学活动的意识,并重视音乐教学活动。
2、通过研究解决音乐教学活动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丰富音乐教学活动的内容。
永宁乡幼儿园发展起步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通过研究可以挖掘更多的民间艺术资源,扩充摩梭“甲措舞”视野,充实幼儿园音乐课程内容,丰富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丰富幼儿园的环境和文化建设。
3、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他们个性得到张扬。
通过研究使幼儿园老师真正认识到利用民间艺术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不能仅仅注重学习的艺术要求和技能的积累,而是要注重民间艺术资源对幼儿知识、能力、情感、技能等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使民间艺术的教育真正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三、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是丽江市宁蒗县永宁乡的两所幼儿园,即永宁乡中心双语幼儿园和启星幼儿园,以及6个自然村的学前班6个。对所选定的两所幼儿园和6个学前班进行实际的走访调查,针对幼儿园和学前班的20位老师和6位保育员以及相关的负责人、20位家长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
(二)研究内容
1、利用摩梭“甲措舞”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现状
此部分针对幼儿园如何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设计了7个题目,分别对教授音乐教学活动的8位老师进行深度访谈。
2、利用摩梭“甲措舞”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产生的效果
此部分主要包括利用摩梭“甲措舞”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对幼儿和其他艺术类课程开发的影响两方面,共设计了6个题目分别对30位老师和家长进行访谈调查。
3、利用摩梭“甲措舞”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此部分主要设计了10个问题对组织音乐教学活动的8位老师进行深度的访谈和实际观摩课堂教学活动。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在研究初期,主要是针对农村幼儿园艺术、音乐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相关的文献查阅;参考当前国内一些幼儿园利用民间艺术资源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所取得的经验,以及学前儿童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所取得经验。借助幼儿园老师了解当前永宁乡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和县教育局对幼儿园发展提出的政策要求等。
2、访谈法:针对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教授音乐教学活动的8位老师进行深度的访谈,对6个学前班的老师进行了简单的访谈。
3、问卷调查法:为使研究内容更真实,对幼儿园老师和保育员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共20个题目,对两所幼儿园的20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共15个题目。
相关阅读
推荐
  • 情境体验式歌唱教学

    玩是幼儿的天性,因此,在幼儿园中,我们往往让幼儿通过玩中学,学中乐来授予新知识、新本领。特别在艺术的音乐教学中,有时我们往往通过以情境体验式歌唱教学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为预设目标打好扎实的基

  • 如何培养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

    歌唱是指用嗓音来演唱有旋律、有歌词的歌曲以及节奏朗诵、唱名游戏等。歌唱,不仅是人类音乐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人类表达、交流情感的最自然的手段之一。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尔特指出:人声是自然的原音,而自然的所有其它声音,只是这个原音的遥远的回声。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个最纯洁的,最卓越的乐器。要使乐器成为大众的音乐有许多困难,而歌唱活动是使幼儿进入音乐天地最自然的途径。在歌唱过程中,可以使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可以培养他们的乐感和美感,可以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可以终生保持他们对音乐的热忱。显然,积极的歌唱活动对幼

  • 律动教学中的队形运用

    此次律动教学的研磨,我们一直采取的是全班教学的模式,因为我们觉得研磨是为了常态课的有效开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幼儿人数众多,在队形方面的要求就更加高,如何使幼儿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老师的示范,如何让老师能够看到每个孩子的掌握情况,怎样通过队形的巧妙安排帮助幼儿区分左右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结合实际教学进行了激烈的研讨,得出以下结论: 1.幼儿坐(站)成U字型,教师示范时站于讲台位置,幼儿站于座位前面做动作,一般适用于不需要合作的单个动作,如中班律动《小象与蚊子》等,多在学习动作时使用; 2.请孩子们排成四路

  • 音乐欣赏活动中情绪情感的调控策略

    内容提要:在以往的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当教师过于强调作品的结构时,往往会破坏音乐的审美情境,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处于懒散状态而不能进入适宜唤醒水平;而当教师过于强调情绪体验与情感表达时,又往往导致活动中幼儿只顾兴奋而忽略音乐素质的要求。虽然教师在欣赏教学过程中,力图兼顾幼儿对作品结构的理解与对作品情绪情感的表达,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很难把握其中的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发现这一矛盾是可以通过教师运用合作交流策略、介入新刺激策略和活动节律动静交替策略等有效策

  • 研讨课《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化蝶》一点思考

    音乐欣赏,是一种无形的艺术形式,它作用于人的感官听觉,使人产生激愤、哀忧、和谐、愉悦等多种情绪,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对音乐形象的审美过程,它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开启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的音乐欣赏活动开展的并不多,原因很多。在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我们这个学期的一堂全园的探讨课就是音乐欣赏活动。今天,听了研讨课《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化蝶》后,带给我一点思考。 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对乐曲的理解 《化蝶》是我国的著名的音乐剧《梁祝》中经典的一段音乐,整首曲子共分四个乐

  • 从传统音乐游戏看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

    每周的下午游戏活动,我都会安排一次音乐活动。在使用《建构式课程》的几年来,我发现音乐活动中总缺少什么?!每次在设计下午的游戏活动时,我总是会拿出有些发黄的幼儿园系列教材(老教材)。在开学的一个多月里,我一共为幼儿选择过两个集体音乐游戏。虽然只有两个,但我们的收获确实很多。今天,我想说说在这两个音乐游戏中得到的启示从传统音乐游戏看幼儿良好性格的培养。 我们的宝贝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中的老二是个儿子更是宝贝),幼儿的集体观念差,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集体,不爱护别人,群体意识差的习惯。如果能经常组织幼儿参

  • 小班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教学分析

    本活动是小班上学期第一次音乐活动, 一开始组织课堂,对于小班幼儿是困难的,不要说让他们学会什么本领了,且让他们安安静静的坐在那几分钟都是困难的。但是,俗话说的好:以不变应万变!那就来个以动制动吧!于是,我用欢快的语气告诉小朋友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吧!于是,小朋友吵吵闹闹开始了。我并没有遏制这种情况,后来小朋友看见我会唱,他们不会,于是我趁机说: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象老师一样神气的唱歌学本领啊?小朋友这个时候兴趣已经渐渐被激发出来了!当我歌教完的时候,小朋友的注意力一直就很集中,效果很好! 在整个活动设计中,主要以

  • 韵律活动中的“活而不乱”(一):熟知音乐内涵,有目加以引导

    律动是人在音乐的感染下,身体随着旋律的起伏,自由的、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再现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动态。它没有既定的程序与框框,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自由与创造。 律动把音乐与身心的感应、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唤起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天生本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经常参与律动活动的幼儿,会逐渐积累起音乐欣赏、创作的经验,在这些经验的积累过程中,神经系统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联系网络,幼儿的积累越丰富,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暂时或固定的联系网越复杂,幼儿想象时调动的细胞群也越多,想象就越积极、自由和活跃。所以,律动受到老师们的青睐。

  • 教学观摩活动反思——歌唱活动《大野狼》与《摇篮》

    我觉得,作为新教师,观摩的最重要意义在于:找到这些有经验教师与我之间的差异,并通过深入的思考,吸收他人的优秀之处并适用于自身的教学,在以后一定的时间内,尽快的缩短这些差异。10月29日,我在梅花山庄幼儿园观摩了两节歌唱活动。一节是中班的《大野狼》,一节是大班的《摇篮》。对这两个活动,我的记录与思考如下: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两节活动各有各的特色,分别适用于中大班年龄的幼儿。《大野狼》歌曲展现的是一只大野狼在森林里吃兔吃羊称王的神气情景,后来由于人们环境的破坏,大野狼没有东西吃就要死掉的悲惨遭遇,主要目标是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