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教论文 > 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
音乐欣赏活动中情绪情感的调控策略

音乐欣赏活动中情绪情感的调控策略

更新时间:2014-06-22 10:10:39

《音乐欣赏活动中情绪情感的调控策略》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音乐律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内容提要:在以往的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当教师过于强调作品的结构时,往往会破坏音乐的审美情境,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处于懒散状态而不能进入适宜唤醒水平;而当教师过于强调情绪体验与情感表达时,又往往导致活动中幼儿只顾兴奋而忽略音乐素质的要求。虽然教师在欣赏教学过程中,力图兼顾幼儿对作品结构的理解与对作品情绪情感的表达,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很难把握其中的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发现这一矛盾是可以通过教师运用合作交流策略、介入新刺激策略和活动节律动静交替策略等有效策略解决的。
 
音乐欣赏,一般指通过聆听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的音乐活动。开展音乐欣赏活动,不仅为了让儿童接触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他们的音乐眼界,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更重要的是初步发展儿童感知、理解、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倾听、理解、创造性表达和个人音乐趣味倾向等四个方面。
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比较强调让幼儿根据作品的结构和情绪展开想像、联想,并用不同的媒介和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时常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当教师过于强调作品结构时,往往会破坏音乐的审美情境,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处于懒散状态而不能进入适宜唤醒水平;而当教师过于强调情绪体验与情感表达时,又往往导致活动中幼儿只顾兴奋而忽略音乐素质的要求。虽然教师在欣赏教学过程中,力图兼顾幼儿对作品结构的理解与对作品情绪情感的表达,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很难把握其中的度。而当教师陷入这样两难的境地时,就很难使音乐欣赏教学获得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发现这一矛盾是可以通过教师运用有效策略解决的。教师只要在活动的过程中,适时分析幼儿的情绪反应,并使用有效策略对幼儿的情绪状态进行调控,就可以使幼儿的情绪始终保持在积极主动的参与状态,从而使活动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下面我们采用案例形式,对幼儿情绪、情感的调控策略进行归纳与说明。
 
案例一:大班音乐欣赏《天使之旅》——莫扎特“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 1 活动过程和情绪反应 1     析 1
1.用小天使飞上、飞下、荡秋千的游戏情节,表现民A段音乐。
2.在图片提示下,猜想小天使玩的两个游戏,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幼儿创编的游戏情节为射箭、洒金粉)
此时幼儿注意力比较集中,但处在一种完成任务的状态,而不是享受音乐的状态。教师发现这一情况后,调整了射箭的动作:即将原来漫无目的的单纯的射箭动作改变为师生互射“爱心”之箭,并配上“哧、哧”的声音表示射出了箭,同时用目光与幼儿逐一交流。幼儿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不但完整地表现音乐,而且情绪、情感也处于一种积极、享受的状态。
3.根据图片提示,欣赏B段延长部分。
4.完整地随音乐进行表演。 1
 
 
 
 
1.幼儿之所以处于完成任务的状态,主要原因是教师过于强调音乐的结构,把对音乐结构的追求作为活动的唯一目标,导致幼儿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而失去对音乐活动本身的享受。
2.教师发现自己的问题后,对活动过程进行了调整,用眼神与幼儿进行了沟通,将自己的愉快用眼神传递给了幼儿。同时,再加入配音,使活动氛围诙谐、幽默,幼儿在这样的情绪气氛感染下,情绪、情感也很容易被调动起来。
 
 
 
案例二:中班音乐欣赏《绿毛虫》——穆索尔斯基“壳中鸟雏的舞”。 1 活动过程和情绪反应 1     析 1
1.倾听音乐,自由想像音乐表现的形象。
2.理解图片内容(毛毛虫吃东西、长大、蜕皮、结茧、做梦、变蝴蝶)创编动作,表现图片内容。
3.随音乐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毛毛虫吃东西、长大、蜕皮、结茧、变蝴蝶的情节,幼儿自始至终都保持较高的参与热情。同时,教师还鼓励幼儿邀请客人老师与自己共同表演、鼓励幼儿对教师的表演做出客观的评价。使得幼儿不但积极参与活动,还期待与客人老师共同做游戏和相互评价。 1
 
 
 
1.幼儿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做游戏,是因为教师在引导幼儿创编的过程中,添加了刺激点——蜕皮(教师用夸张的动作表现最后一刻用脚使劲蹬下黏在身上的“皮”),幼儿在期待及满足中获得了快乐。
2.幼儿期待与客人老师共同做游戏,是因为教师为活动增加了新的刺激即师幼间的平等对话与平等评价,幼儿期待这种平等的人际交流,这种交流使他们获得了快乐。
 
案例三:大班舞蹈欣赏《担鲜藕》——江苏民间舞蹈《担鲜藕》。 1 活动过程和情绪反应 1     析 1
1.欣赏舞蹈,讨论舞蹈表现的故事情节。
2.再次欣赏舞蹈,并尝试合作表演(如何左右移动、如何转圈)。
 
在舞蹈欣赏过程中,幼儿欣赏了两次舞蹈表演后,教师就让幼儿起身与自己共同表演这个舞蹈,教师在这个欣赏和表演的过程中,始终用语言不断提示幼儿,大部分幼儿情绪过于兴奋,少部分幼儿对活动不感兴趣。
 
3.创编B段——小姐姐睡觉后,藕宝宝的游戏动作。
4.完整地表演舞蹈。
  1
 
 
1、幼儿过于兴奋的原因之一是:对音乐和动作结构的不熟悉,更不知道如何将动作和音乐相匹配。作为教师可以遵循“先部分、后整体”的原则(即:先解决动作结构的困难、再解决音乐结构的困难,最后将动作与音乐匹配。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2、造成幼儿过于兴奋的原因之二是:动作的设计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动作难点过多,更换频率过快,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教师在设计编排动作时,要考虑幼儿做该动作的难度是否适中,在变换动作时教师要有预令。
 
针对以上实例,我们把情绪情感的调控策略归纳为这样三种形式:合作交流策略、介入新刺激策略、活动节律动静交替策略。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不断应用这些策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这些策略也在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见下表) 1 策  略 1 音乐欣赏活动实例 1 分  析 1 合作交流策略 1 合作 1
同伴间合作 1
活动《舞狮》中,幼儿两两结伴进行表演,扮演狮身和尾的幼儿,双手扶着扮演狮头及前肢的幼儿腰上,相互配合做脚部动作。 1
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幼儿感受到了相互配合动作的快乐。 1
师幼合作 1
活动《担鲜藕》中,挑担的姐姐(教师)和箩筐中的藕娃娃(幼儿)的相互配合舞蹈,姐姐向一个方向行进时,藕娃娃也要向同一个方向行进。 1
与教师的合作,弥补了幼儿在技能上的不足,提高表演的质量,使幼儿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增加了表演的兴趣。 1 交流 1
情绪的调动 1
活动《天使之旅》中,幼儿随音乐做动作时比较紧张,教师加入眼神、语音交流。 1
教师在射箭等动作中,增加目光交流的意识,把自己的愉快传递出来;幼儿的情绪也同时被调动进来,音乐的幽默情绪也表现出来了。 1 略 1
道具的出现 1
活动《舞狮》中,狮头、狮尾道具的出现。 1
在徒手练习后,加入道具,使幼儿产生对新动作表演的兴趣——加道具表演。 1
游戏情节的加入 1
活动《小猫圆舞曲》中,幼儿反复随音乐表演,对动作及音乐都比较熟悉。教师在活动中加入大狗来了,小猫跑回家的游戏情节。 1
在每遍表演中,加入“大狗来了”的情节,使幼儿保持反复表演的兴趣。 1
预留兴奋点 1
活动《绿毛虫》中,教师引导幼儿用夸张动作,做出毛毛虫蜕皮动作。 1
幼儿一遍遍不厌其烦的练习,就是为了等待在最后做自己喜欢的“踢皮”的动作。 1
提出新的规则、要求 1
活动《担鲜藕》中,挑担姐姐梦见藕娃娃跳出筐子做有趣的游戏。 1
加入这一新的环节,使藕娃娃产生新的参与兴趣。 1 活动节律动静交替 1
 动作难易程度 1
活动《担鲜藕》中,教师提供给幼儿欣赏的舞蹈动作较成人化。 1
动作难度太大,会导致幼儿听音乐产生困难,可以将成人动作简化为儿童化的动作。 1
 动作编排节律 1
活动《担鲜藕》中,整体动作编排变换较快。 1
动作编排时,预留适当量的时间,让幼儿有可能较轻松地把动作做到位。在变化动作处,教师要有提前预令。
 
总之,在欣赏活动中,教师可根据现场情况,对幼儿的情绪反应进行分析,选择适合当时情境的策略进行调控。教师要有智慧理解活动中幼儿的快乐既来源于平等的人际交流,也来源于音乐素质的成长。理想的音乐欣赏教学。需要教师处理好幼儿的情绪、情感与音乐素质提高的关系,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
  • 音乐课“导入”设计的几种形式

    常规性的音乐活动一般都由三个环节构成: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开始部分即是音乐课的导语。一节课的导语就如同一出戏的序幕,预示着整台戏的发展和结局。所以合理的设计这开始曲,是整节音乐课的关键。以下我就谈谈我是如何导入的。 1、做律动进教室 这是音乐课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幼儿在教室外排好队伍,教师在室内弹琴或者播放录音磁带,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和内容做律动依次进入教室。音乐可反复演奏。直到幼儿全部入座然后可继续做连声、听音等练习,再引入新课。 2、音乐欣赏 让全体幼儿先进入教室。教师播放与课堂相关的或者气

  • 中班公开展示音乐艺术活动《买菜》感想

    本月我第一次公开展示音乐活动,虽然之前观摩了邵老师的活动组织过程,但是真到了自己上场时,还是显得有些底气不足,生怕自己出乱子。也许是有了前辈的参照,所以每一环节我都试图将其引到我预设的效果上,而忽略了幼儿的差异性。整个活动下来,我的感触很深,同事和领导的建议也给了我很多新的灵感。 首先,整个活动过程中,我的语音语调还是不改一贯的温和作风,偏平淡缓和,缺乏轻重缓急,所以不易突出重点,自然也就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了。我想其实不管开展什么活动,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都直接牵动着孩子的心,所以,要吸引幼儿,

  • 音乐对新入园幼儿的影响

    新生入园的哭闹现象是每位带小班老师头疼又心焦的问题。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被很多人称作是第二断奶期可以说每一个孩子都带有分离焦虑症。以我多年带小班的实践总结,以好听的声音、优美的旋律、不同的音色,轻快的节奏等等音乐手段吸引幼儿,比搂、抱、哄、安慰都有效果。音乐能让新入园的幼儿快速从情感上接纳陌生的老师、亲近陌生的伙伴,熟悉陌生的环境。 今年春天,同班的于老师被调到小小班任班主任,记得当她接到任务的时候跟我说的话,王老师,我得找一个会唱歌的做陪班老师。不记得我和她的对话,只记得她最后的一句话我觉得还是懂音乐的

  • 在音乐欣赏中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今天音乐活动的内容是孩子们首次接触的欣赏活动。音乐欣赏作为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一种形式,对孩子们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听辨节奏与变化等音乐素质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活动的主题是《大象与小鸟》,老师精心挑选了两段不同的音乐作为孩子们欣赏的内容。音乐欣赏活动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音乐能力较欠缺的小班孩子来说,音乐欣赏就更难了。因此,活动中,老师将音乐贯穿于故事情境中,这样的情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听辨、感受音乐。 音乐欣赏活动的核心是赏,因此,活动中通过反复的欣赏音乐的不同乐段,带领孩子们感受音乐所传达的不同的意

  • 从音乐元素出发,共同体验音乐情绪——《雨滴》

    今天,有幸参加了南湖之春音乐专场活动,能观摩那么多名老师的优秀课堂,心中不免有很多的兴奋。一天共听了四堂课,四节课,节节精彩。在课堂展示中,没有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和幼儿无动于衷的学习,我看到的、听到的是教师充满智慧的设计和充满激情的引导、点拨以及学生认真的思考,饱含激情的表达和情感的变化过程。今天我就来说说第一堂课《雨滴》。 钢琴曲《雨滴》,它的得名是伴奏部中一个降A音,几乎从头至尾在八分音符平稳的律动上,持续不停,恰似从屋檐上滴下的雨珠,滴滴答答不绝于耳,行板中雨滴声衬托出恬静,心中升出高尚美丽的歌。随

  • 音乐背景促进游戏的发展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所以音乐又叫做情感艺术。因此,用音乐教育幼儿,能陶冶性格、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启迪智慧,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那么在幼儿的游戏中怎样运用音乐来促进游戏的发展呢?在《春天的色彩》艺术主题活动中本人进行了尝试。春天是多姿多彩、富有生机而又充满清新的。幼儿在大自然中寻找并发现了春天的美丽,感受着春天的艺术美。然而怎样将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更好地抒发出来呢?我在自主性游戏中不仅开展了多样的游戏,提供了多样的材料。关键是在本主题的游戏中我选

  • “唱”开心扉 “唱”响希望——谈幼儿园歌唱教学策略

    听很多老师说过,最害怕的是上音乐课,因为音高和孩子的程度很难摸准。其实,我心里对音乐课也没有多少底气,只不过对音乐课的喜爱却由来已久。上过几节公开的歌唱教学后,觉得歌唱教学的模式和策略可以不断翻新,以便跟上日渐新颖的音乐课堂。下面,就简单说说自己对歌唱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歌曲心中有数 拿到一首歌曲,老师最先想到的是弹奏,我也不例外。先熟悉旋律,后唱亮歌词,最后,设计教案。这是比较规范的做法。但是,也不能过于照搬,要估量孩子的现实水平,如调子过高了(老师自己都唱不上去了),可以处理成CD调;歌词拗口,可以

  • 小班歌曲《小乌龟爬山坡》教学反思

    在班内组织幼儿学习歌曲《小乌龟爬山坡》,先学会唱歌,再出于巩固的目的,让幼儿边唱边表演。开始时,有部分幼儿由于没有参与集体游戏的习惯,缺乏兴趣,坐着不动,但看到同伴们和老师又唱又跳,玩得这么开心,也就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自愿地跑过来拉着手边走边唱起来。在此基础上可启发他们:我们还可以帮小乌龟想个什么办法呢?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兴致勃勃地创造出新的动作,玩得更有趣味了。 音乐,对于幼儿来说,生来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优美的旋律中,在音乐带来的宽松氛围中,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内心的感受。正是这种宽

  • 在歌唱活动中如何设计图谱更有效

    执笔:管静红 众所周知,在歌唱活动中,图谱往往是一个平台,一架梯子,是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性质和节奏的载体。既然图谱作为一种视觉符号材料,那么设计图谱就要从幼儿理解的角度出发,既要表现音乐,又要易于为幼儿所理解认同。否则,图谱只是一个形式,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价值和功效。 纵观大班的歌曲,歌词内容都比较复杂,为了帮助幼儿快速地理解记忆歌曲,直观的图谱成为必然的选择,所以如何设计图谱是关键问题。在设计图谱时,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科学性,因材制宜。一方面,严格根据音乐题材设计图谱,图谱必须符合音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