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7-20 16:56:37
《试述在语言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语言活动论文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江泽min指出,创新必须从娃娃抓起,幼儿教育改革目标更需要定位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具有创造才能的人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二十一世纪是创造的世纪,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已是当前幼儿教育的主流。但是,在幼儿教育中,还存有诸多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幼儿创造性的因素,本文欲有针对性地作出分析探讨,并尝试寻求合理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幼儿教育 创造性思维 一、幼儿具有创新、创造的潜能 谈及幼儿创新、创造,有些人可能不以为然,认为幼儿尚不懂事,只有玩、淘气的份。然而,你如果仔细留意观察一下孩子的言行,定会从他们那里发现一些想象力丰富,有创新的言语或行为。比如一幼儿在和小伙伴谈话时,说自己假如有翅膀就飞上天看看宇宙究竟什么样子。如果成人能鼓励、引导,并加以不断培养和训练,形成一种思维方式,就能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⒈从人脑的生理发展来看,60%的脑细胞在3岁以前形成,到小学毕业前形成90%以上。相应的人类智力发展,5岁以前获得50%,8岁以前获得80%。因此人们的创新、创造水平,随着其智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创新、创造能力的持续增强,达到较高的程度,因此从人脑机能的发展看,儿童时期是创新的重要准备期,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期,这也是与幼儿的智力,心理特点相适应的。 ⒉从他们的心理特点来看:幼儿期处在创新心理觉醒时期,对一切事物充满渴望和憧憬,他们好奇好问,不受传统习惯势力束缚,敢想、敢说、敢为,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新精神.这些都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心理基础。幼儿期是创新活跃阶段的起跑期,因此幼儿期是创新精神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的形成的关键期。它对人的一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界说 (一)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关系 创造力是创造能力的简称,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发挥思维的能动性,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由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能力组成。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人类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进一步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这样的思维活动属于人类思维的高级阶段,一般称为创造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过程包括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两种思维形式。灵活性、流畅性和独创性是创造性思维三个最重要的特征。灵活性反映思维的广度。敢于突破固定思维,善于从不同侧面考虑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流畅性指思维的速度(敏捷性)。由于重视思维的发散、联想和想象、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因而思维过程中少有阻滞,善于扩散,在很短时间内就能产生大量新的观念、设想和方案。独创性(新颖性)反映了思维的深度,它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创造性思维的最高层次。由于能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不循规蹈矩,所以能获得过去未有的新成果,表现出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能导致新颖产品的出现。 (二)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幼儿由于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创造思维也具有自身的特点。(1)创造性活动的不稳定性。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限制,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意志力都较弱,因此幼儿的创造活动不易持久,他们的创造愿望来得快,也去的快,常常是瞬间即逝,如果有成人及时的引导和鼓励,幼儿的创造能力就会向前发展。(2)创造性活动具有情境性。幼儿喜欢幻想,富于想象,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常常是由创造性想象引起的,但他们的心理活动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其创造性思维较多地表现出情境性。同时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也受兴趣的影响,兴趣可以振奋幼儿的智力,激发创造的积极性。(3)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表现出个体差异性。由于环境、教育、遗传等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有的幼儿擅长创编故事,有的幼儿擅长美工创作,如果这些幼儿的创造才能能够得到尽早的发现和培养,对幼儿的发展是很有益的,在一般的情况下,只要有环境和教育起积极的作用,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都会有较大的发展,但不能根据幼儿的一时表现,就断言其创造能力的高下。 三、明确两个关系 1、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人们为什么能通过交谈、通信等语言活动来交流思想呢?就是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语言活动离不开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或字形集合,而是有确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正是思维的内容或结果,思维的水平,往往影响着语言的水平。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之所以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念存在于词当中,抽象逻辑思维的进行或最后的结果都必须以词作为它的工具,它的承担者。所以有人把语言称为思维的最合适的“物质外壳”。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思维的发展,能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地发展,而教师在向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描述事物,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 幼儿语言教育现状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幼儿自身潜在着创造力,三至六岁的幼儿对任何事物充满着好奇、探索的特点,他们的思维不受习惯的约束,是十分灵活的。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不要让他们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传统教学中,有不少好的经验,其中也不乏创造性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实际上注入式多,定向思维多。在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是教师讲,幼儿听,然后提几个问题,在老师指点的范围内学习词句、记忆情节。在诗歌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让小朋友一次又一次地读,直到能背诵为止。有些本来是属于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如续编故事、生活经验讲述等,也被束缚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里,因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产生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性的特点。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幼儿思维活动的定向性,转变为多向性、变通性,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四、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一)丰富想象,激发创新意识 创造需要有丰富的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幼儿教师的责任是不断的开阔幼儿的思路,促进他们的思维活跃,让他们打破时空限制进行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甚至幻想。创造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人才可能产生创造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和创造的热情。一个人是否有创新意识应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对事物有好奇心。第二,求知欲强。第三,有丰富的想象力。第四,不服输,不甘心落后,富有挑战性。因而我们认为,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力,必须要从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入手,从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抓起,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 幼儿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神秘。无数的“为什么”就挂在了他的嘴边。正是这种好奇心唤起了孩子的创新意识。一名成功的教育者,一定要爱护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多提问题,并强化这种好奇心,使他们逐步养成敢问、好问、善问的思维品质。此外,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仅要认真解答,还要给他们留有思考的余地。通过思考,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想象力。想象是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一种形象思维,也是一种创造性形象思维。幼儿常常能由一个简单的形状想象出无数的象形物。借形想象符合幼儿善于想象的特点,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形式。幼儿通常会就某一形状在自己已有的表象认识中积极“搜索”象形物并动手“发明”。因为想象力作为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正如爱因斯担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时,我们注重以下几点:1、注重情景引导。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知识积累的状况,我们选择一些能引起幼儿兴趣、激发热情的事物为支点,让那些感人的故事人物,如画的自然风光都成为幼儿脑海中美丽动人故事的“火种”,燃起想象的火花。2、注重游戏活动。幼儿阶段的游戏活动是幼儿期最有效、最省时、最廉价的想象教育。在游戏中,他们大脑兴奋,想象力丰富,无拘无束,河、水、泥等都是好道具。3、注重艺术教育的熏陶。通过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美丽的色彩,刺激幼儿大脑兴奋,打开想象的闸门。如在诗歌欣赏过后,给幼儿留几个问题:你在诗歌中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想起了什么?这些小问题对幼儿想象的训练大有好处。 唤起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的创新意识萌牙于每时每刻的生活中、教育中、游戏中,让他们在这种激情的驱动下自觉思维,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原动力。 (二)营造氛围,激活创造性思维 创造教育的核心方面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在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状态支持下的实践活动,是发现新方式来处理某种事物或事情的思维过程。创造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根据创造性 思维的特征,提倡探究式的学习,不直接提问问题,而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幼儿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主张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并采用让幼儿多观察、多思考的教学方法来获得知识,以此营造创造的氛围,激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注意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养成寻求多种答案的习惯,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在续编故事《猫医生过河》这一教学活动中,为了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在续编前,我们给幼儿提出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小河挡住了猫医生的路,你们认为猫医生过河了吗?如果过了河,又是怎样过的河?这两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引发幼儿积极地观察画面,分析思考,进而推测猫医生过河的多种可能性。在活动中,幼儿想象驰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想出了十多种办法:让大象驮着猫医生过河;请会游泳的大白鹅送猫医生过河;水牛驮过去;找一些树枝架在树墩上走过去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思维活跃,积极热情,广开思路,探求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三)启发引导,突破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人的思表现了某种趋向性,这种思维定势可以产生积极作用,所谓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是指人们一旦形成某种思维定势后,在条件不变时,便可迅速地感知对象,产生联想。在遇到同类问题时,思维定势将使人们“轻舟熟路”、“得心应手”。但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是指人们形成某种定势后,对解决不同问题时,可能会产生错误的思维导向,妨碍对新问题的解决。消极的思维定势常常阻碍了人们运用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使思维受到聘用制,难以发挥独创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幼儿突破定势,激发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乌鸦和狐狸》教学中,当讲到狐狸为了骗取乌鸦嘴里的肉,想办法让乌鸦开口时。我提问:“它是怎样让乌鸦开口的?”甲幼儿回答:“狐狸对乌鸦说,乌鸦你唱的歌真好听,请你唱一首吧!”乙幼儿回答:“狐狸对乌鸦说,乌鸦你唱的歌真好听,唱一首给我听吧!“由此可见,乙幼儿的思维受到了甲幼儿的影响,产生了一种倾向,出现了定势。这时,我在肯定幼儿答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疏导,这一疏导,开阔了幼儿的思路,他们各自思考着,互相议论着,纷纷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从这些见解中可以看出幼儿改变了原来的思维定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思维训练 爱迪生曾说过,应当习惯地密切注意他人成功所采用的新奇有趣的创意,只有在解决本身的问题时,你才需要独树一帜的创意。所以,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首先要突破幼儿思维惯性训练。 1、发散性思维训练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是在对问题思考的过程中,通过对所得的若干概念的重新组合,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从一点出发向各个不同方向辐射,不拘泥于一条途径,产生大量的设想,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由一点到多点的思维形式就叫做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思维、多向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过:“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扩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 发散思维训练,拓宽了幼儿的思路,增强了幼儿思维发展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开发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着力点。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生动有趣,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创造的精神和能力。在语言教学中,可以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着手,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引导幼儿进行假设性的想象是培养儿童想象力的一种好办法。“假如我是怪兽”,“假如我是神仙”等,这些想象对儿童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假如我是一只气球”的想象讲述中,有的幼儿想象自己变成了一只奇特的气球在天空中和小鸟说话,和星星、白云做游戏,并且还能绘声绘色地讲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另外在语言活动中运用游戏引导幼儿仿编儿歌、看图讲述、续编故事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好办法。借助于想象还能培养幼儿创造性讲述的能力。 2、聚合性思维训练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聚合性思维就是利用已知的信息产生某一逻辑结论,或根据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这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件论的思维方法,聚合思维常常用到演绎推理的方法,在思维中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思维大多是聚合性思维,由于它是有条理、有范围、有方向的思维,所以这种思维的逻辑性强,推理合理,结论较可靠,在创造思维中,聚合性思维虽然不如发散思维的作用大,但也起着重要作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创造性思维。 3、直觉思维训练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很多的心理学家认为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活跃的一种表现,它既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获得的硕果,也是发明创造的先导,在创造发明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这种直觉性思维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大胆的猜想,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有时表现为解决一个问题,设想出多种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组织幼儿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幼儿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正因为幼儿的直觉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等动作中产生和进行的,因而在语言活动中,面对幼儿突如其来的新想法、新观念,我们不是不理不睬,而是及时地捕捉住幼儿这种灵感,正确地引导、督促,从而大大发展了他们的直觉思维。 4、多种思维模式灵活运用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解决问题的方式包括:分析式、直觉式、顿悟式、试误式。按照不同的方式,思维也分为很多类, 教师在课堂中多种思维模式灵活运用,多个角度提问问题,这样才会让幼儿的智力得到最大的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最大的提高。就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考方法一样。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不用学校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创造。我们要多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当然可以”一类的话,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认、多接纳、多欣赏,要多给幼儿创造的气氛。其次是培养和谐、融洽、平等、健康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能使幼儿乐于和善于表达或交流思想和情感,保持自己的个性,使幼儿的巨大创造潜能发挥出来。最后,幼儿对于教师的关注是极其敏感的,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暗示作用,要始终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幼儿的各种创新行为,使幼儿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教师对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不断进行提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对形成和维持积极的、有利于幼儿创造思维的环境气氛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家卡伯曾指出:正是幼儿时代的幻想引发形成了以后所有的创造性活动。语言活动为幼儿的幻想提供了肥沃土壤,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大阵地。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时捕捉教育契机,重视幼儿的创造火花,营造宽松、自由的创造氛围,鼓励幼儿敢想、敢说、敢做,成为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启蒙者、引导者。使幼儿在丰富多采 的语言活动中,张扬个性,展示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智力素质和健全的身心素质,为日后成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景焕:创造教育原理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黄人松:学前教育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周采 杨汉林:外国学前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4、熊影娜:素质 创新,教育艺术,2002年1月20日 5、顾鸿翔:创新教学,教育艺术,2002年3月31日 6、苏娟:想象能力与创新思维,教育艺术,2002年5月26。 7、陈卫彬: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育艺术,2002年10月22日 8、孟玉美:骨头与想象力,教师博览,2003年6月5作者 寿光市羊口镇中心幼儿园 张东霞 一、问题的提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说话对于我们成人来说也许是件轻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宝宝来说,说话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难题,毕竟他们才从说几个单字到一句短小的话,但想把一件事情表达清楚明白,实在很难,所以很多孩子直接用行动来代替语言,比如老师问话时他们只是简单的点头摇头,和小朋友相处时不用语言沟通,而使用抓、咬、抢的方式,这样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尽快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 学习生活 。我采取了以下方
近日,园教科室推荐了文章《浅议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此文给我们介绍了6个组织原则,我就结合《猜猜我有多爱你》来谈谈对第六个原则大量感知和积累儿童文学精品的原则的感受。 大量感知和积累儿童文学精品的原则 幼儿阶段的记忆特点是无意记忆占优势,年龄越小越明显,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幼儿有着极强的无意识的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我们的阅读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时刻以故事发展线索,环环相扣地带动孩子进入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通过分段播放课件,让幼儿跟随故事情节,一步步进行想象,教师也以语
(1)指导孩子看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立意高、并且有学习意义的故事和书刊。让幼儿多听、常看、勤讲,日积月累,对幼儿的语言发展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2)教会孩子归纳总结所看书的内容,比如用一句话归纳这个故事该怎么说,用两句话归纳这个故事该怎么说,用三句话归纳这个故事该怎么说,有时候和孩子比赛用尽可能简短的语言把事情的内容讲清楚,越短越好,孩子在看书读书中游戏亦能玩的兴致很高,不亦乐乎。 (3)训练他的表达能力,有时候和孩子一起看完一个故事后,我提议和孩子一起来演绎所看故事的内容,家长和孩子各扮演一两个角色,游
把幼儿当作一个人,实施人的教育,乃是新时代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以孩子为本是当前我们幼儿教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在语言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视点放在幼儿身上,你会发现观念的转变给活动开展带来的活力。 一、相信幼儿自身具有巨大潜力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在他的活教育教学原则中提出:凡是儿童能自己想的,让他自己去想。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让他自己去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想,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发现,你会发现孩子的巨大潜力。 区域活动中的字图配对游戏,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孩子在动手拼字图(嵌入式)的过程中,感知到了字图之间的联
语言活动云彩和风儿听课后感 今天听了一位新教师的集体教学活动散文诗云彩和风儿,颇有感受。我个人觉得集体语言活动的设计应偏重幼儿语言的学习。下面以该活动的设计加以说明。 原设计是这样的: 一、活动目标: ⒈理解秋季的风儿使云彩千变万化。 ⒉尝试讲述、表现云彩的变化。 二、活动准备: ⒈挂图12号、故事磁带、观察过云彩的变化 ⒉欣赏PPT:多彩的云 三、活动过程: ⒈讲述并表现看过的云彩。 ⑴师:你们喜欢天上的云彩吗?你们看到的云彩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像什么? ⑵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 师:你可以用动作
有幸拜读了《论幼儿语言学习的双重性与语言教育的多领域渗透》我对 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全面提高语言能力的感触颇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水平的提高、社会交往的增多,孩子往往不可避免要接触到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语言环境,此时,父母应及时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保证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孩子说了难听的话,做父母的应该分清具体情况和原因,有时孩子并不知道自己说的是难听的话,只是觉得新鲜好玩,以为挺逗,故意说出来取乐或表现自己。这种情况,只要在孩子每次说话时表示不逗,不可笑,索然无味即可,几次下来孩子就不再津津乐道
幼儿期是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是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让每个幼儿的口语在对话的平台上,得到迅速发展和提高。我尝试着做了如下探索: 一、教师与幼儿应该平等对话,让幼儿敢说。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伴随着大量的言语谈话,信息交流。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叙述的话语多,幼儿是忠实的听众,或者附和一声是或不是。即使在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也往往会出现教师不断地提
为了激发幼儿读书的兴趣,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良好习惯,我园开展了有奖借阅活动,赢得了广大家长的好评。首先,新学期开始,我们在《家园面对面》上发了这样一则信息:您想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吗?请参与我们的有奖借阅活动吧!本学期,您只要为孩子交上10元的借书费用,办一个借书卡号,就可以每天晚上借阅一本孩子喜欢的书。到本学期末,只要您的孩子借阅了50本以上的图书,就可以得到园长阿姨奖励的价值5元左右的描画书一本。也就是说:半年时间,您只花了5元钱就可以使孩子阅读50本以上的图书,既丰富了孩子的知识,
小屯小学 宋志琴 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说话能力和听话能力。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大部分教师却侧重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训练,往往忽略了说话和听话能力的训练。这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失误。有的老师也知道说话能力是重要的,但在考试中难于体现和训练方法难以把握,造成对学生说话训练的不足。那么怎样才能弥补这个不足呢?我设想利用每节语文课上课前的几分钟,让二位学生上讲台练习说话。这样的练习,能够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这是最重要的,另外,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觉扩大阅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