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有感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有感

更新时间:2014-07-22 09:47:50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简介此书】《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薛瑞萍著),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教育随笔(第二辑)”中的第一本。作者薛瑞萍老师,网名“看云”,是安徽合肥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信奉“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一过的”人生信念,她的职业观是:爱读书、爱学生同样重要。

全书分三个专辑:

第一辑 教育,对成长的迷恋 以24个小故事阐述了她作为班主任的育人理念和育人过程中的方式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等;

第二辑 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旅 以15篇文章亮出了作为语文老师的教学观点和主张等;

第三辑 书籍,一片丰沃的原野 以19篇读后感再现了她得阅读历程,以及阅读中的感悟、收获等。

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跃然纸上,读来犹如一曲曲清新的词,正如薛老师自己所说:“于飞尘的间隙也有清风,于喧嚷的中间也有乐声,于荆棘的丛中也有野芳。我是特意捕捉了清风、乐声和野芳,录在这里,专门用于鼓励自己,就算是不定期地给自己献一小朵小花吧——”【《自序·献给自己的小花》】



【点滴感悟】

一、爱与尽职

一句“爱学生”已经成了我们老师的口头禅,讲座、报告、班主任经验介绍……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爱学生”作为自己无私奉献的一个佐证。然而,薛老师在此书的开篇第一个故事中就写道:什么是爱?“爱,就是希望一个人好,并且愿意为他做好一切能做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语】“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人,可以让你真正不计回报地付出,甚至牺牲一切?”【《不说爱》】

试问:我们会爱学生到不计回报地付出,甚至牺牲一切吗?因此,薛老师认为,“能够做到尽职就很不错了”,说“爱”有待商榷。

因此,她提出:“我不该将尽职和爱混为一谈的。”【《不说爱》】

二、恭谦

对于学生向你打招呼,你是微笑着点头并还以问候,还是漠然地一走而过?我想大部分老师能礼貌地回礼,但也可能有漠视者的存在,就像薛老师在《老师,你就那么高尚吗?》一文中写到的那样。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红领巾监督岗,当六个孩子大声地一起向到校的每一个教师说:“Good morning,teacher!”并敬礼时,匆匆进校的老师有几人会关注他们,特别是开着汽车进校的老师,会停下来向这些孩子打招呼吗?

中国被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谦逊有礼是一种美德。伟人富兰克林有云:以恭谦对待上司,说明我尽职;以恭谦对待同事,说明我明礼;以恭谦对待弱者,说明我有德。【《老师,你就那么高尚吗?》】孩子应该是“弱者”吧。

三、自信

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

白纸黑字,这就是语文。

读书,写作,对话,思考。这就是语文。

我爱读,带学生读;我爱写,带学生写;我爱思考,带学生思考。老师台上口若悬河,灿若莲花,学生下面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这就是语文!

——薛瑞萍【《这就是语文》】

多么铿锵有力的话啊,我从中读出了薛老师作为语文教师的一种自信,不被他人所左右,颇有点“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味道,当然,这份自信不是凭空得来的,那是在她深入钻研教材,深得语文教学的精髓得来的,特别是“读书,写作,对话,思考。这就是语文。”

这部分内容在书的“第二辑”中,我读后非常欣赏薛老师的“巧记汉字”教学,例举一二:

“燕”:一写草头横,二写中间嘴,三写两边北,四写四点底。

“热”:一写提手旁,二写小丸子,三写四点底,就是一个热!

“着”:上边的羊尾往左甩,下面的眼睛看过来!

——【《整体书空好》】

这样的生字教学学生一定喜欢,学起来也津津有味,特别适合低年级的孩子,也为我接下来的生字教学打开了思路,操作性很强,值得一学。

另外,对于学生作业的布置,哪些可做可不做,哪些不能怎样做,薛老师都叙述得将为详细,值得一线老师阅读,并可借鉴着用。

四、读书

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爱读书的人,但读完这本书觉得自己实在是妄自尊大了,与薛老师相比我这还不算是真正的读书,充其量也就是“小资”了一下而已。因为薛老师认为读书就应该读名著,这是人类文化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最经典的著作,值得品味、欣赏、研读。

看着薛老师的阅读史,才发现自己是那样的无知。《论语》、《世说新语》、《细胞生命的礼赞》、《西西莉亚的世界》、《沙与沫》……一连串的书名令我惶恐,想读又怕自己不能坚持。还想去拜读狄金森、王小波的作品,因为在书中有较为详尽的介绍,让我有些蠢蠢欲动。

“书,是一个无比亲切的名字,它像大海一样深邃,像森林一样幽奇,像星空一样灵动,像我们中的每个人一样活泼可爱——它是有着血肉丰满的美丽生命的。”【《投我的影子在你们的卷上》】

【一点佩服】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尽管每次听到有人这样说,我的心中总不能苟同,因为从自己的教学中看学生:为什么我同样这样教,有的孩子懂了、会了,有的孩子就是不懂、不会呢?假如真的是我的教有问题,那么应该是都不懂才对啊。

在书中P33,薛老师这样说:

——在我看来,这话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一路的。如果是教师之外的人这样说,那他就是在恶意地欺负人,把教师往绝路上逼;如果教师自己这样说,那他不是幼稚病就是自大狂,迟早要碰个头破血流。【《走出险境》】
相关阅读
推荐
  • 再谈阅读——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记得读完《海伦娜的奇迹》之后,我在激动之余写下了读后感《让阅读进驻孩子的心灵》,感叹老师们为了吸引孩子进行阅读煞费苦心,尤其是阅读之夜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在第56号教室里,雷夫老师同样注重引导孩子们进行阅读,立志培养终生阅读的孩子,并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雷夫艾斯奎斯] 是啊,我们都明白阅读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何引导学生(或自己的孩子)喜欢上阅读,甚至善于阅读,一直是令我们大伤脑筋的事,现在,让我们先来看看雷夫老师的做法:

  •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内容简介】 《窗边的小豆豆》描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发生在一所小学(巴学园)和在那里上学的一个小女孩(黑柳彻子)的真实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

  • 爱的基石——读《感悟父爱  感悟母爱》后感

    父亲、母亲爸爸、妈妈,简简单单的两个名词却道出了儿女几多依恋,几多牵挂。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念我者还是父母。父爱是人世间最具力量的爱,母爱是人世间最无私的爱,父爱同母爱一起构筑了人类社会爱的基石。 一、《感悟父爱》 父爱是理性的、内敛的,是智慧之爱、责任之爱。达芬奇曾说过:父爱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当我看完《感悟父爱》后,被文中那一位位伟大的父亲震撼了,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血债》中的父亲为了给上大学的儿子生活费,竟然去卖血,可儿子请同学去卡拉OK厅唱一次歌就花了346元,这让父亲哑口无言;《爱

  • 《凤眼菩提》读后感

    林清玄,一个喜欢谈禅,喜欢说佛经故事的台湾文人。 他的菩提系列散文有十本,分别是《紫色菩提》、《凤眼菩提》、《星月菩提》、《如意菩提》、《拈花菩提》、《清凉菩提》、《宝瓶菩提》、《红尘菩提》、《随喜菩提》、《有情菩提》。这些书,清幽大气,是以一个佛教徒的眼光看待世界,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文章委婉轻柔,充满悲悯情怀。他没有简单地讲经说道,而是用一些看似浅显实则深奥的经文,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情和现象说开去,让道理渗透到日常最简单最普通的生活和感受中。 我最喜欢《凤眼菩提》书中一文《重瓣水仙》里的这样

  • 那一面旗帜在飘扬——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窗外,喧嚣的都市正经受着夏日高温的炙烤;窗内的我轻轻合上《致青年教师》一书的扉页,阵阵墨香犹如清风吹进我的心田。教育要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不仅需要诗,还应当有琴声,有树,有虹,有梦。爱自己的学生,教会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心他人,培养仁爱之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未来的社会超越今天的文明,这就是理想 吴非用朴素与平实的语言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教育哲理,它们不高深却因为作者对学生的满腔热爱,对教育事业拳拳赤子之心显得那么的隽永与深远。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参加工作至今也有十几个年头,

  • 从《豪猪的哲学》想到的

    最近在读于丹的《论语》心得,看到她引用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了尖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但总不知道保持怎样的距离才最好,太远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于是又开始疏离;但又觉得冷了终于豪猪们保持了最适当的距离,又得到了群体的温暖。于是我也想到我们师生之间也可以保持适当的距离,也能产生最大的教育作用。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往往希望走进学生的心灵,这当然是最高的境界。其实对学生一种有距离的教育也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对成熟的肯定。在学生的成长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 经历美好,幸福生活——《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常听说这样的一句话:教育的现实不理想,理想的教育不现实。我想这是一句真实、无奈而又充满了精神胜利色彩的话,完全忽视了人类具有改造世界的本能与力量。 认真研读陈大伟教授撰写的《建设理想课堂》第一章《课堂教学理想》,很好地帮助我进一步构建了理想课堂的概念,对怎样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经历美好生活 从塑造人的角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和教育呢?联系书中的论述,结合自己的思考,观察当前学校教育的现状,忧思与欣喜参半。很多学生,把学习当成痛苦,把学习当成磨砺,把学习当成无可奈何。

  • 心灵沟通,重拾幸福——《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后感

    初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时,我是反感的,难懂的文字,哲学家一样的阐述,但当我开始深入阅读并在完成读书批注时我发现帕克老师真的是一位真正的教师,集谦虚与自信于一身,对人类的奥秘怀有深深的敬意而且热衷于冒险,他告诉我们什么是教育与受教育,他指引我们回归人本,鼓励我们认识自己,让我们充满力量,激起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真心。从这本书中我读懂了教学,重新审视了自己和我的学生,同事,我发现我们缺乏心灵的沟通,我个人认为幸福课堂不难达到,只需要我们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心灵沟通。通过阅读本书我有了以下的理解。 一、加强

  • 回归正途——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有感

    勇气,对于每个人来说,或多或少总是有的。但,教学勇气,对于作为教师的我来说,是我不曾考虑过的。教学还需要勇气?初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心中的这个疑问慢慢的被解开了。是的!教学也需要勇气,而且是我们老师平时忽视掉的那些会让人执着的勇气。 初读《教学勇气》一书,书中字字洋溢着作者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之情,而这一热情也在之后的阅读中慢慢地传递给我,感染着我。在敬佩作者的热情之外,也震撼着书中多角度的深入探讨的很多观点,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