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齐抓课堂管理的缰绳——《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齐抓课堂管理的缰绳——《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

更新时间:2014-07-22 09:48:02

《齐抓课堂管理的缰绳——《建设理想课堂》读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纪律是什么?“纪律的三种基本含义概括了纪律的基本内涵:纪律是手段也是目的。纪律是惩罚;是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

“纪律本身也是目的”。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就像我一如既往的班风“八自”之一:自律。良好的纪律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

一直听到这样的说法,中国的教育不行,中国的孩子不行。这不行并不仅仅是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上,同样在行为习惯的养成,自身素质的修为上。作为一名中国人,同时也是一名小学教师,对此也很诧异。

小学生在上学之前,因为家庭环境,启蒙教育,性格,幼儿园的学习环境不同等原因,纪律观念已经有所不同。A内向的孩子一般比较安静,听话,当然也会有特殊的,如B性格孤僻,尽管话不多,但是并不能真正遵守纪律,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外向的孩子一般活泼好动,但也要分几类。C有的孩子虽然活泼,但是也很懂事,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安静;D有的孩子自控力差一些,但是在老师提醒之后能马上注意,E有的可能需要更多次的提醒和教育;但还有一类孩子,F固执,任性,对教师的教育引导无动于衷。这类孩子有的是性格所致,也许在家里就是霸道,妄为的,从小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他想做而不能做的;有的是天生的,如医学上说的多动症。但对于这个说法,我并不是很认同。因为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很多家长就依赖与药物治疗,或把孩子的一些行为异常全归结为是由病所生。而没有真正地进行引导,帮助,导致有的孩子逐渐地放纵,到高年级思想品质都有可能会发生变质。

一年级的习惯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慢慢熟悉小学的纪律要求,并坚持不断地帮助学生养成好的纪律习惯。第一,二个月是非常辛苦的,但当孩子们有了纪律意识,并已经内化为习惯时,会发现那个阶段的一年级孩子,几乎是全校最遵守纪律的。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一个人,必须遵守很多的规章制度,这不是压制,不是剥夺自由,是为了班级更加团结,进取;学校更加进步,发展;国家更加稳定,繁荣。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好。我们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应该是为了什么,而应是发自内心。

二、 纪律由谁抓?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纪律观念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我们也会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越是到高年级,可能纪律越成问题,尤其到了临近毕业的那段时间。我们不得不问,这是怎么了?

孩子慢慢长大,不再象一年级时容易被“骗”,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想法。 “乖”的孩子可能开始活跃了,因为经过那样一个过程,他们觉得累了,不想再坚持了。于是,A的一些学生进入了D,E甚至是F,偶尔违反纪律或者是经常性的犯错。相反一些曾经违反纪律的孩子开始懂事了,知道遵守纪律的重要,随之行为上开始努力了,慢慢进入C,或A。当然,可能始终会有这样一些孩子顽固地站到F的行列。

这其中还经常会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即两面派。

在家与在校的不同

有的孩子在家很霸道,不听话,但在学校很乖;相反,也有一些孩子在家很听话,很乖但到学校却有些调皮,任性。家长总是感慨,孩子就是听老师的话。尽管,作为社会的人有多重身份,我们的一生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为人的本性是不应该改变的。我们要求孩子在家和在学校一个样。这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用模子造成一个样,一味地听从,死板而呆滞。这里的一样的是指保持纯真,善良,诚实的本性。同样,也有一些孩子,在家很乖,听话,自理能力强,但一到学校,就成了令老师头痛的学生,有的甚至如脱了缰的野马,谁都拉不住。我也曾经碰到过很多这样的孩子,每当和家长反映情况,家长总是一脸的茫然,在家挺好的啊。

主科与副科的不同

撇开任课老师这个因素,同样一个班级,语,数,英的课堂,纪律可能会好一些,但到了一些副科的课堂,学生有可能会放松一些,即使是一些平时表现也不错的孩子,因此纪律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当然,对于一些感兴趣的科目,学生的课堂听讲相应也会专注一些。班主任与其他老师的不同

同样一个学科,如果是班主任任教,课堂纪律一般来说会更好一些。在学校,学生最敬畏的应该是班主任。因此,班主任的课上,纪律一般总是最好的。

由上可见,纪律由谁抓,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这儿的纪律并不局限与我们的课堂纪律,因此纪律需要很多人来抓,纪律的缰绳可以是一根,但拉着的力量并不只有一股。纪律的缰绳也可以有很多,长度可以允许不同,但力度必须是一致的。

至上而下,首先是我们整个国度和整个社会,都应对此重视和负责。未来的中国一代是否能够成为“拥有优秀传统文明”的中国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能做的可能就是净化社会的空气。

其次是我们的家庭,礼仪不分贫富。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正确的榜样示范,不断地纠正和强化,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是懂礼守纪的。

最后就是学校和老师。尽管是一名教师,我始终认为学校教育真正的力量是非常微弱的。如同化学反应,只有当所有的教育合力一起作用的时候,学校教育才能发挥其不可忽视的威力。

我们学校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主要目标,并成立课题进行研究,德育处更是加强每周行为规范的教育重点,我们有校本教材《好习惯一百课》,少先队礼仪值日监督,红领巾广播,电视等媒体,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们可能需要更加关注和了解究竟有哪些学生存在着纪律上的问题,从全校,到年级,班级,群体到个人。并对这些孩子采取特殊的,更有效的教育引导。

在教师群体中,班主任应该是最辛苦的拖曳者。在班集体建设中,良好的班风肯定是最先的目标。班主任要时刻关注班上孩子在每节课上,每个场合的纪律表现,发现问题,配合任课老师,及时地处理,教育。我认为,一个的确够格的行为规范示范班,应该是时刻都纪律严明,尽然有序的。但很可惜,工作十多年,这样的班级,真的不多见。

因此,班主任任重而道远。
相关阅读
推荐
  • 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读后感

    在读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一书前,我就听说这本书内容比较深奥,理论知识很多,很难读懂。因此,我对这本书产生了畏读心理。但是当我读的时候,发现这本书写得真的很棒,有很多吸引我的地方。 翻开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这一段话: 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 然而在另一些时候,教室却如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如此无能为力此刻的所谓教

  • 浮华的背后——观《满城尽带黄金甲》有感

    早几天前,我就听说了由张艺谋导演,巩俐、周润发和周杰伦主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场面极其奢华,特别是那场在满地菊花上的厮杀,给每个看过电影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故事的情节,我也知道了一点点(从广告中了解到的),总想一睹为快。 记得还在读师范的时候,曾经连着看了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当时看过后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悬乎!难懂!所以对张和巩并没有留下很好的记忆。虽然中间也看过几部他们的片子,可能是自己的认知水平偏低吧,总觉得不是很明白,也就一直没有喜欢上。现在听说又有了新的电

  • 幸福生本——读《幸福地做老师》后有感

    生本教育已是近三年来我市教育界最为关注和认可的一种教育理念,从上至下生本教育犹如一泓清水滋润着每一位教育者和学生,可谓受益匪浅。部分学校已经迈出了生本的脚步,到广州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的实践地学习生本。我们学校也有部分教师亲临生本课堂,感受生本教育魅力。在学习归来的心得交流中,我始终感受到学习者对生本教育由衷地敬佩。学生像一个个小老师,能力极强!孩子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每个孩子的发言都是那么精彩。老师在旁边关注着每一个学生,不动声色,但在关键的时候总是能把孩子的思路引回主题中。不由地我感觉到生本的三个关键词

  • 读《幸福地做老师——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有感

    自己工作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了,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从一名小学美术专职教师被转到一名幼儿教师,8年后再回到小学任教美术课程,其中也经历了学校分流,转校,转岗等一些自觉不可思议的事情。当我看到荆志强老师丰富的教学经历:淡水养殖专业出生职业中学水产班教学生养鱼初中数学老师并承包校办厂破格当高中老师,我还真是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但荆老师在经历中选择了生本教育,并把这和幸福联系起来,而我在教育教学中还时常为一些困难而烦恼着。 读了荆志强老师的《幸福地做老师我的生本教育实践之路》,让我特别感动的是荆老师对教育

  • 读《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有感

    暑假读了天津教育出版社的《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一书,感触颇多。一直以为论文就是论文,原来也包括了经验总结、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育随笔等等。认真研读之后,针对教育案例一节,我有所思,有所想,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写下了小事件,大智慧。 一踏进办公室,同事们正在讨论上课时遇到的那点问题:不听课也就算了,还捣乱,害得我课都上不下去,就想着批评他我一听忙凑了过去,因为班上也有几个这样的,多听听总能吸取点经验,三个臭皮匠总顶得过几个混小子吧。于是,就见几个头颅挤在一块儿,你一句,我一句,唾沫横飞。 今年六月,我刚

  • 教育的终点——听唐江澎讲座有感

    听了唐江澎的讲座,感动,崇拜。而后热血澎湃。 我从来没有认真而理性地思考过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也只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或者片段中经过着,将我学来的零乱理念拼凑着指导着我的工作,在这个功利而纷乱的社会中,我以为我坚守了教育的底线,但是和唐校长相比,我很伪。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对我以及对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是一句口号,耳熟能详,确从来没有去追究它真正的意义。而唐校长对它的诠释是:一种谋划教育的眼量、一种思考教育的角度、一种认识教育价值的历史尺度、一种判断教育功效的时间和标准。如果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真正地理

  • 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

    读了陈大伟老师的《建设理想课堂》这本书后,让我对老师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给我在课堂建设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课堂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大部分知识的传授都源于课堂中。在书中,陈大伟老师没有用空泛的理论来讲述,而是用生动活泼的课堂实录展现出了理想课堂的最高境界,让我知道了理想课堂的教学是既有助于学生成长,又有益于教师提升教学生命的课堂教学。教学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有好的交流沟通。没有幸福的教师就没有幸福的学生,要让教师获得幸福的生活,让学生蹦蹦跳跳上学

  • 恐惧背后智慧的觉醒——《教学勇气》青年教师读后感

    帕克.帕尔默坦诚写道:我教书教了30年,至今仍感到恐惧无处不在。走进教室,恐惧在那里,我直觉得陷入恐惧恶浪中;我问个问题,而我的学生像石头一样保持沉默恐惧在那里,好像我逼他们去背叛他们的朋友;每当我感到似乎失控,诸如给难题难

  • 努力将阅读和写作进行到底——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

    写在前面的话: 暑期全员师德教育的一个内容是: 分享阅读,好书推荐 。学校要求每个教师用5分钟的时间,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与大家分享。不限形式和方法。今天上午如期举行了,大家都认真地介绍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论着点滴体会和感悟。可谓是大饱一顿精神美餐。我为此也作了认真的准备。昨晚用了一个多小时,把今天要说的内容整理成了文稿,现向大家作一交流。 努力将阅读和写作进行到底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感悟(一)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的一本重要遗著。是他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