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师 > 小学教师园地 >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
读萧红《呼兰河传》有感

读萧红《呼兰河传》有感

更新时间:2021-02-02 17:26:22

《读萧红《呼兰河传》有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读书笔记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摘自搜狗百科


整理书架,翻到尘封已久的《呼兰河传》,打开读了几行,就被深深吸引了。

年少时读书,喜欢故事性强的,往往被情节、悬念、人物所吸引。

人到中年,再回头读熟悉的作品,会更加在意细节描写,例如环境、神态和心理等。《呼兰河传》彻底满足了我的需求。


萧红是一个语言高手,她很擅长景物描写。

《呼兰河传》开篇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天寒地冻的环境——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萧红觉得这样写还不够,然后又借用一个老年人的口说道——

“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

借用赶车的车夫的口说到——

“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仿佛这样的文字还不足以描绘严冬的寒冷,又着意强调赶车的车夫——

“那伸出来的手在手背上有无数的裂口。”

“人的手被冻裂了。”

读着这些文字,在不知不觉当中,就被带到了一个北风凛凛冰天雪地的情景里,呼兰河人像严冬一样萧瑟冷凝的生存环境,被萧红浓墨重彩的描绘成一幅凄美画卷。

如此独具特色的描绘,唯有萧红而已。

另一处细腻的环境描写,就属西二道街“五六尺深的大泥坑”了。

这泥坑,下雨时变成河,天晴时“泥坑越晒越纯净,好像在提炼什么似的”。一个月以上不下雨,里边的泥“又黏又黑”,泥坑变成“炼胶的大锅”,黑乎乎,油亮亮的。

一个普通的泥坑,在作者笔下经过了千锤百炼,为后边的“淹死马”“淹死猪”做了铺垫。

如此匠心的伏笔,唯有萧红而已。


关于吃,是每一个人记忆里最深刻的部分。

饥饿是全民族共同的潜意识。吃饱饭是祖辈最深切的期盼。

在老一辈人的印象里,吃树叶树皮树根最平常不过。

最悲惨的记忆里,也曾发生过人吃人的事情。

所以,掉进泥坑里的动物尸体,是万万不能浪费的。

所以,那些病死的猪被故意当做掉入泥坑,肉实惠便宜,满足了所有人的口欲。

萧红借着孩子的嘴,揭穿了人们吃瘟猪肉的事实。这段描写尤其精彩。

不由让我想起了《皇帝的新装》,愿意说实话的总是小孩子。

大人也知道是事实,但是不说出来。

在那个年代,谎言抚慰着人们贫瘠的心灵,自欺欺人其实是自寻些许生活的慰藉。

萧红在呼兰河传里除了便宜的猪肉,还提到许多多关于吃的,例如被几家大人孩子“摸索过来”的麻花,例如“小葱蘸大酱”外加一块豆腐…每一种食物,都带着或甜蜜或心酸的味道。

关于吃和饥饿,是我们这个民族集体的潜意识。

我关于年幼的记忆也是从吃开始的。妈妈做的纯羊肉馅儿饺子、扯的羊肉汤烩面、煎的肉包子、做的蒸排骨蒸鸡腿蒸肘子......

每一种食物都是童年里最温暖的味道。

所以有人会说,食物是对人最好的疗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吃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如果不能,那么就再吃一顿。


萧红目之所及,皆是风景。

因为这个泥坑的描述,小说抽丝剥茧展现出芸芸众生、世相百态。

一只苍蝇、一只小鸟、一匹马都是萧红用于环境描写的道具。

由于有了这些小小的物种,小小的经历,那个黑乎乎的泥坑变得鲜活生动。

路过这个泥坑的人,千姿百态。经过了这个泥坑,便有了千姿百态的人生经历。

那个在坭坑里挣扎了五六分钟终于出来的人,便有了讲述奋斗史的资本。他似乎变成了思想家——

“这算什么,一辈子不走几回险路,那不算英雄。”

从经历之中提炼哲学思想,萧红看似不经意却意味深长。

那时的生活单调无聊,正如呼兰河传里的叙述:一天的事情都完了,家家户户都吃过了晚饭。吃过了晚饭可以看晚霞的,不看晚霞的,只有躺到炕上去睡觉。

萧红笔下的晚霞缤纷灿烂,葡萄灰、大黄梨、紫茄子……五颜六色变幻莫测,像一只大狗,像一只大狮子…

单调的生活里简单的乐趣都是大自然馈赠,这份馈赠给大人小孩儿带来了无限的乐趣,也为灰暗孤寂的乡村环境增添一抹亮丽。


贫瘠生活里也有自娱自乐。

物质精神皆贫瘠,偶尔的看跳大神、看戏、看花灯、逛庙会也成了难得的精神享受。

萧红关于对大神的描述生动形象。

首先是关于大神的作用,“大神”是会“治病”的,村里人遇到“疑难杂症”,又负担不起医药费,或者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事情,跳大神便是最好的选择;其次是关于“大神”的形象描写,她“穿着奇怪的衣裳”,且是“平常人不会穿的”;第三是大神的动作描写,一穿上裙子就开始“哆嗦”“打颤”“全身都是劲,站起来乱跳”。这些精准的用词,让一个大神的形象变得立体丰满,栩栩如生。

文中最精彩的地方,还是跳大神结束之后的一些叙述。例如跳大神要用到的鸡,一律归大神所有,神婆会把鸡拿回家去,自己煮了吃了。把跳大神用过的红布,蓝靛染了之后做起裤子穿了。

文中还有一处细节描写,便是跳大神的鼓声,“在夜里分外的响亮”,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会显得特别凄凉,会勾起伤心人的无限的伤心事”。

这些描述,处处透露出贫困生活的无奈和忧伤。

再贫穷的生活也是有乐趣的,例如七月十五呼兰河上放河灯。那各种各样的花灯,点燃的是寄托是希望。

看野台子戏也是很好的娱乐方式。同时也是姑娘回娘家、姐妹团聚、亲人团聚,再续亲情的好时机。

看野台子戏,台下的戏往往比台上更热闹。吵架的,骂街的,抛媚眼的,看戏的姑娘媳妇一个赛一个漂亮。台上铿锵有力,台下家长里短,吵杂的声音盖过了台上的锣鼓唱腔。

从小生活在农村,这样充满烟火气息的场景令我非常熟悉,觉得温暖而又亲切。

看了大戏还可以逛庙会。庙会上并不丰富的物资足以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需求。虽然这些都是为鬼做的,而不是为人做的。活人总是要有寄托的。

不知死,焉知生?

即使是哪个年代,人们也没有丢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这份童话般的向往,终于可以在今天得以实现。

萧红以及所有的前辈,泉下如有知,可以含笑安然。
相关阅读
推荐
  • 深深的无奈——看《非常公民》有感

    爱新觉罗溥仪,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个名字,他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也就是所谓的末代皇帝。他曾享受过宫廷的奢华和安逸,却也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和艰辛,从一个高高在上、万人景仰的皇帝,演变成一个新中国的普通公民,这期间的风风雨雨是我们常人所不能想像的。 当我看完《非常公民》(溥仪和他的五个女人)这本书时,思绪便被他那种深深的无奈所牵引着,虽没有感同身受,但却能理解他的这种无奈的心情。也许用了不起来形容他不太合适,可他的所作所为真的是与众不同

  • 最震撼心灵的教育读后感

    好长一段时间没看书了,心灵快干涸了,人快麻木了。国庆前夕有幸借到《最震撼心灵的教育》感动中国的100个教师故事一书。这样抨击人心的书名,使我一翻开书就舍不得放下了。每一个故事每一位平凡教师的不平凡事迹,深深得打动着我。每个故事总有一位名师留下了他的品读赏析,从他们的话道出了深深的敬意。 在讲台上,怀揣着氧气袋上课;在山道上,不分昼夜、四肢爬行的身影;在高原上,拄着双拐、骑着毛驴33载的教师;这一幕幕勾勒出一幅幅绝美的风景。我孤陋寡闻,他们中大部分的名字我不曾听说,但今天看了他们为了教育而做出感动你我的事迹

  • 感悟《让孩子把话说完》

    近日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感受颇深。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位母亲带自己的小孩去旅游。天很热,母亲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假如现在我们迷路了,四周都没有人家,也没有水,天是那么的热,还好我们还剩2个苹果,你会怎样做?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会把这2个苹果都咬一口 看到这儿,我的心里一顿,现在的孩子,咳! 再看下去:母亲当时听了很生气,自己的孩子怎么会这样自私和任性。不过她转念一想,不妨听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再纠正他也来得及。于是母亲平静地问了声: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要尝一下它们的味道,好把最甜的苹果给妈妈! 原来

  • 读书心得:真正有效的学习

    霍特在书中举了很多教育中的事例。比如,有一个男孩是最笨的班里最笨的学生。因为他根本就完不成任何作业。但是,这个男孩在一个保龄球馆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为晚上的联赛计分。这项工作单调而乏味,且不能有任何差错。保龄球馆愿意付钱给这个孩子,因为他记得又快又准确,可以对计分结果负起责任。但到了学校,给他出关于保龄球的题目,他一道也做不出来。这是一个奇怪但又普遍的现象,那些我们所谓的笨孩子在生活的某一个领域可能是高手,只是不会解题而已。学校所教的课程如果和实际生活毫无联系,一部分学生就会变傻。 霍特把解答问题的学生分为问

  • 孩子的悲哀——《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约翰霍特的《孩子为何失败》以日记的形式边叙边论他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生活化的文字表述,阅读起来十分容易,但字里行间却总是会爆出发人深省的问题,之所以说爆出,是因为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被我注意过。 比如说孩子面对老师时因为恐惧与害怕失败而做出的自我保护策略。他的一个学生在回答48的一半的多少时,总是低声回答24 ,无论他怎样诱导那个孩子都无法自信而大声地说出这个由她得出的正确答案。 他的学生有时会不经过思考而随便报出一个答案 ,这比没有回答要好,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样一来老师肯定认为他们已经思考过,只不过得到了错误

  • 以“量-质”论质量——《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读书心得

    由于自身对绿色的偏爱,一拿到《听那成长的拔节声》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青翠欲滴的绿色封面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它细细品读。而本书中有一句话,沁人心脾、发人深思。原文描述如下一点点超越的往往是一群人,一线之隔往往决定着伟大与平凡、成功与失败,也因为专业的提高是量变积累后达到的质变与飞跃。它同样印证着一句古语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书中的一个个事例正是本文作者在其教师岗位上一点一滴经验的积累,也正是作者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专家的量到质地飞跃。要完成这种飞跃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过程,经历起步-提

  • 唤醒教师自身的内心认同——《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书中指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直指我们教师的内心精神世界,可谓一针见血。我国的古典文化中有着对教师精辟的论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谓之师道,并非拿到教师证就是教师了,我们如果不是从内心认同于自己是一名教师,那么您即使是站在讲台上也不一定是一名真正的教师。古代圣贤把教师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排在最前面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传道,那么对于教师而言这个道,也即师道,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对教师这一内涵的真正认同,从而达到以师道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时时

  • 超越恐惧——《教学勇气》读后感

    当我是个年轻教师的时候,我热切地盼望这么一天:我对教学了如指掌,我如此称职、如此有经验、如此有力量,所以我走进任何教室的时候都不再有害怕的感觉。可是现在,我才明白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我总会有恐惧,但我不必置身心于我的恐惧之中因为我的内心世界景观中还有我表达和行动的天地。 《教学勇气》中的这段话,使我心中与之产生强烈共鸣,这段话仿佛就为我迄今为止的教学生涯做了最恰当的注释。十七年前,当我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心中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期盼,充满自信,总觉得有一天我能对教学了如指掌,在课堂上无所不能。但现在,

  • 在教学中提升生命的价值(读书心得)

    放暑假了,表姐妹们不无羡慕地说:老师,又要放暑假了,终于可以轻松轻松啦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