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7-22 10:07:55
《一年级教育故事:敞开心扉,拥抱未来》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教师随笔集锦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王老师,刘君涵哭了!”还没走进教室,就有好几个好事者前来“告密”。刚踏进教室,不等我问起,叽叽喳喳的声音从四处传来:“老师,老师,刘君涵的葫芦丝被偷了,所以他哭了!”唉,这节课我有好些事情要做呢,添什么乱啊,再说了,我哪儿会破案啊!我心理想着,一股莫名的烦躁感涌上心头。可转念又想:幸好刘君涵的家长很是通情达理,区区一个葫芦丝,肯定会给他重新买一个的,没了就没了。还是赶快了事,上课要紧啊。在和母校老师聚会的时候,我听到了一件几乎让我忘却的事情。她是我读师范时的老师,也是学校领导,虽然她不曾教过我,但是我们很熟悉。那天,她告诉我,她儿子从小到大,只有一位老师把家长叫到学校里,告诉她儿子的事情,这位老师就是我。那时候,她才对儿子的行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她要敬我,向我表示感谢。 听她这么一说,让我想起了当时的情景,我很惭愧。我想如果在今天,我一定会上门拜访。 她儿子是那种绝对聪明的人,又是绝对的糊涂。我就称他为晨晨吧,他从来不知道给自己的作业本写上名字,一再地催促,他一再地忘记,后来同学发本子,
东阿县关山联校皋上小学 张洪强 儿子在班里年龄最小,每天看他学习那么累、吃力,作为爸爸我有心让他歇一歇,轻松一下。可是要强的儿子却是每天坚持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哪怕是晚上到十点钟。我作为一名有着十余年教龄的教师,我不敢给儿子开绿灯,搞特权。只能从物质上满足他的要求,这样儿子的玩具就数不胜数,家里放了两个大箱子都不能放下。 每天晚上,儿子临睡前总是要看动画片的,每天一样的剧情,一样的节目,没有更新、没有内容可是儿子却乐此不疲。我想改变儿子的作息,但一直没有找到好的方法。从儿子上小学以后,我就开始寻找办法,
理想之所以充满梦幻,是因为它有让人为之怦然心动的魅力,而当理想实现之际,便会发现你所站着的起点是多么地具有现实性和挑战性。你所崇拜的人物仿佛离你越来越近,但实际却还有很长的距离。 想成为教师的那份冲动来自于中学时期的一位语文老师,那份智慧点燃了我对于教师行业的渴望。如今工作将近满月,感悟颇多,速记: 当我接到一(1)班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学任务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魏书生的民主及窦桂梅的让孩子多吃好的,而当行走在实践中时,常规却成为重点,我有过困惑,顽皮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开
前些日子就见群里在催本月班主任反思,转眼就到月底。反思.....好吧我总是健忘,想来平时点点滴滴那么多,可要变成文字存档的时候却总是不知从何说起.....于是就近记下今日发生的一段小插曲,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今天上午两节语文课连上,和往常一样带着他们大课间活动回来准备继续上课。此时教室里有些乱,孩子们有在前面喝水的,有在后面整理绳子的,有在位置上做作业的...我很自然的走到门边,一下把门关上(其实是踹了一脚门),再回到讲台上批作业。可是进进出出上厕所的孩子又把门打开了没有关,就在这时,我用余光瞟到坐在门边
那天班队课,我让学生自已上来活动。我呢,就坐在一边看着学生活动。学生有的上来出谜语,有的在下面起劲地猜。我则在一旁欣赏这种热闹的场面。这时有个学生站到上面来为大家出谜语,他说: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四样东西。我一听一愣,心里想这是什么东西,一下子没了底,我加紧在脑海中搜索,可是没有想到合适的,这时我到想看看下面的学生想到了哪些合适的答案,他们会怎么回答。大家跟我在样也在拼命的想啊想,好长一会儿,下面一点儿声音也没有。隔了一会儿,有个学生举了手。出谜的同学马上叫了他,他站起来说:是东南西北!还没等我反应过来
20多年老师当下来,给三年级的学生上品德课还是第一次。今天,要给他们上课了,怎么与他们见面?走进三(2)教室,感觉学生们是那么幼小,可爱,不象高年级的学生成熟、懂事。产生这感觉可能是一直教高段的缘故吧。 师生问好后,我笑问:你们认识我吗? 齐说:认识 那你们了解我多少?我想听听我在你们眼中是怎样一位老师。 一生站起来说:你叫范老师,是学校的领导。 这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我经常在广播里,升旗台上讲话,所以在学生的眼里认为是领导。 我说:我不想做你们的领导,我想做你们的朋友。 孩子们笑嘻嘻地,静静地看着我。看
给儿子写信后,儿子有了很大的变化。那天是星期六,我上午给他写的信,他下午放学就看到了。(我特意把信放在电脑的桌面上,因为儿子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是就是打开电脑)那天傍晚,我艺校值班回来,正想开门,儿子已经把门打开了:妈妈你回来了。声音很平静但很乖顺。晚饭烧好了,我喊儿子吃饭了,儿子很快从房里出来了。娘俩对坐着,低头吃饭,无语。半晌,儿子打破沉默:妈妈,你写给我的信,我看过了。恩我抬起头,对视着儿子,只见儿子的眼里有泪光。我还能说什么?要用说什么?所有的言语都已成了多余的了,因为母子俩的心灵已从这一句半话里
课堂上,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仔细听、认真听:听老师的讲解,听同学的发言,在听中学习,在听中提高。学会倾听是每个学生必需掌握的技能,前者是为了获得新知或质疑问难,后者除了欣赏同学的精彩发言外,还能帮助其查漏补缺。所以说,听是为了学。 可是,听有时候也会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压力呢,就像今天课堂上发生的一幕: 当老师教完了《荷花》的第4自然段后,发现时间还很宽裕(离下课大约还有十几分钟),于是,她挺机智地说:作者写得这么美,你们想不想把这段话背下来呢?学生们几乎没作多少考虑,脱口而出:想!接着,教室里便像炸开了锅,一下
灰蒙蒙的天空少了几许阳光的跳跃,似乎安静了许多。很不巧今天我们学校刚好断电,使得原本不太明亮的教室显得更加灰暗了。午休课时,学生坐在各自的座位上看课外书,我则在讲台上备课写反思,可能因为自己是近视眼的缘故,总觉得眼前好像蒙了一层纱,朦朦胧胧,看什么都不太清楚。无意间抬头问学生有没有这种感觉,他们都说没,看来还是自己视力的问题。我感叹道:唉,为什么会断电呢,这么暗,看不清,真难受。没法改变事实,还是专心写反思吧。过了一会儿,我被一道光击中了,怎么回事呀,我抬头寻找,结果什么都没,我低头写了几个字,那道亮光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