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幼儿教师 > 幼儿园教师读后感
师幼互动——读新《纲要》后感

师幼互动——读新《纲要》后感

更新时间:2014-06-22 14:46:16

《师幼互动——读新《纲要》后感》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教师读后感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通过对《纲要》的学习,我感到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正确定位教师角色,为幼儿营造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 在幼儿园里,如果幼儿不敢说、不敢做、不敢与他人自由地交流,即使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再多,也不可能获得幼儿身心的积极发展。因此《纲要》中提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依赖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在现实生活中,教师更多地把自己定位成管理者、控制者,在很多时候,教师要求幼儿首先做到的是安静,而不是和教师的交流与互动,到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在幼儿园,在教师的心目中是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定的。因此,幼儿变得循规蹈矩,而对偶尔出现的违规行为,教师往往十分敏感,采取的方式更多的是约束和训斥。却很少注意到幼儿心理和情感上的需要。因此,对照《纲要》,教师应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不应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或传授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考、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幼儿情感上的需要,而不局限于约束纪律和简单地传授知识。    
二、在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中给予幼儿积极的关注与幼儿进行情感的交流。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教师对待班里的孩子听之任之,做得好不表扬,做的差不批评,听任孩子自由地玩、随意地玩,认为这样便是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其实,师幼双方特别是教师在师幼互动中保持关注,也是建构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是幼儿产生被支持感和信任感的基本条件。在师幼互动中,低关注和低敏感是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有些教师因为工作琐碎顾不上幼儿,缺乏对幼儿有意识地观察,有的教师眼中没有幼儿,对幼儿的行为见怪不怪,幼儿长期受这种互动方式的影响,自然形成了低关注的互动行为倾向。所以,仅仅外部的宽松,但没有足够的关注,幼儿是难以产生实质性的被尊重感和被支持感的,正如《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可见,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对幼儿发出信息的及时地、积极地反馈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必要条件。此外,我常有这样的感受,有的班的教师与孩子们很亲密,老师很少训斥、管教幼儿,可幼儿却更乐于接纳这些教师发出的信息,有的教师对待幼儿很严厉,幼儿表面上虽很服从教师,但在情感上却有意识地疏远教师,教育效果自然不理想。正如《纲要》所说,“……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我们的教师应该更深刻地领会《纲要》的基本思想,重视师幼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使幼儿产生尊重、信任、喜爱的情绪体验,以此带来积极的师互动关系。    
三、通过教师与幼儿深入、有效地参与,构建积极的师幼互动关系。    
师幼互动效果的好坏,除了是否有安全的外部环境,正确的角色定位外,师幼双方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有的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只是流于形式,对幼儿缺乏有针对性的观察,提出问题后并不期待得到幼儿的回答,或是对幼儿的指导缺乏针对性,如美术课上,无论能力高低,都提出同样的要求,对模仿得与教师范例一致的幼儿,教师往往给予表扬,对有自己创意的不鼓励,等等,久而久之便扼杀了幼儿求新求异的思维方式。可见,教师与幼儿共同深入地并有效地相互参与和互动,对于建构积极、适宜和有效的师幼互动是非常重要的,正如《纲要》中所说“……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问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
总之,师幼互动既是幼儿主体建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同样也可以从师幼互动中汲取经验得到成长。因此,广大幼教工作者都应认真领会《纲要》的有关精神,积极构建健康、积极的师幼互动关系。
相关阅读
推荐
  • 静待花开——《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

    第一次听同事推荐这本书时,我感觉是:在今天,这个什么都飞速发展的时代,如果我们的孩子再慢慢来,似乎有些与社会脱节了。于是,在好奇心引导和同事的多次催促下我开始阅读这本书。当看到《蝴蝶结》中的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时,我有种莫名的感动,为作者的爱、沉着和耐心所折服,母亲用一种安静的等待,让小孩子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那是一种对幼小生命尊重的爱,她用自己的耐心和爱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注意力、操作能

  • 读《备课新思维》有感

    近日读了《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中的《备课新思维》一书,心中有很多感想,现想与大家同分享。备课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重要,撇开学生因素,一个教师一节课活动的成败就在于备课是否成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各领域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帮助幼儿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明确和协调的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常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等等。对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应认真参加,吸取各项经验,丰富自己理论知识。 在新课程

  • 集体教学活动给孩子的是什么——《教育小语》读后感

    《教育小语》一书所汇集的教育格言是从古今中外教育家中选取的100位教育家教育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们教育人生的心声。轻轻地诵读这些教育格言,细细品味这些教育格言,不难发现,它们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有的富有哲理,有的新颖独创,有的寓意精深,有的耐人寻味,正因为如此,它成了一本世界教育思想的宝典。 在第四编向我们阐述了学会如何学习和读书,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到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为了使他对你所教的东西发生兴趣,那就不应该使他的脑筋对你所说的话是那样的默从,就不应该使他

  • 学做好妈妈——读“家教”优秀作品有感

    虽然当了十五六年的妈妈,但始终觉得自己算不上好妈妈,在女儿悦悦成长的很长一个时期,只要工作需要,不论心里多急,也把她撇在一边不管不顾的,因为处理的不够好,也落了不少埋怨。同时,对孩子的引导缺乏耐性,有时说着说着就火了,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直到她初一下学期有了明显的青春期逆反迹象,敏感而易怒时,我才猛然一震,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为此,近两年,只要外出,我都买两本与家庭教育有关的书读。今年寒假又买了两本;《像犹太人一样教育孩子》、《巴菲特给儿女一生的忠告》,读后,收获很大。 这两本书的共性,都反映了犹

  • 《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读书体会

    拜读了孙云晓老师的书籍《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如沐春风,发人深醒,给我很多的启发。他科学透彻的分析,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在整个书中他更多的是运用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例子,让人记忆深刻,也更能给读者以共鸣。读了孙老师的书,我觉得虽然自己刚接触教育工作,但与孩子们的相处中,跟他们构建起和谐的师幼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构建呢? 一、 教师要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 爱是教育者不可缺少的,陶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发自内心的,才能达到内心的最深处。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一个班里的几十

  • 教师培养儿童社会性的智囊 读《互动游戏与心理教育》后感

    这本书我也是最近才开始看起的,但它改变了我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一直以来,我也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有所关注,但都是站在河边看风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师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天边的彩虹,美好而遥不可及。直到手捧这本《互动游戏与心理教育》时,才感觉到心理健康教育契机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俯首即是。即使像我这种半路出家的人,也能很好地利用很多种方法来对我们的孩子进行心理教育。 本书包括前言和互动游戏两部分(其中的互动游戏又分为两个篇章),第一篇章为群体篇,包括七小章。第二篇章为个体篇,包括八小章。每一章都有

  • 读“母亲的帐单”有感

    刚读母亲的帐单前半段的时候,我便在设想后面的结局:如果按小彼得的计算方法,那母亲得给小彼得开出一张天文数字的帐单。待我看到母亲的0帐单时,我震撼了,这对小彼得来说绝对是一剂绝妙的药方,这不他怀着一颗砰砰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发烫的脸藏在母亲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围裙口袋。 如今的孩子为家里做点所谓的家务活,向父母索取报酬的,或父母主动给予报酬奖励的现象日趋增多。父母的本意可能是:1、鼓动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2、让孩子知道有付出就有收获;3、培养孩子打理钱财的能力付出劳动,获得

  • 我读《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

    [成书背景] 《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是高峡主编的《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丛书》之一。当回首课程改革走过的路程,当深入课堂观察记录教学,当坐下来研讨,都能深切感受到教师对幼教事业的执着,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付出,以及在这过程中的成长。为了真实记录这一过程,也为了使更多的教师能够分享同行的教育智慧,《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一书孕育而生。 《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一书,2007年1月,由刘占兰、廖贻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 [内容摘要] 本书总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从研究关键经

  • 教育电影观后感——《美丽的大脚》

    在那么多优秀的教育类电影中,我选择了倪萍主演的《美丽的大脚》来观看,因为倪萍是我所熟悉的一位演员,她智慧而又知性,退出主持舞台的她更显幽默和风趣,豁达和开朗的个性十分的吸引人。花了整整一个多小时,看完了整部电影,给我留下的除了感动之外,还有一抹淡淡的哀伤。 影片讲述了黄土地上一位平凡的女教师张美丽的故事。她的丈夫因为愚昧被判了死刑,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没有那样的命运,她教自己的孩子读书,后来又办起了学校,教村里的孩子读书。学校办起来了,她的孩子却没有了。但她没有放弃这群毫不相干的孩子,而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