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半日活动计划《爬山钻洞》》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半日活动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一、晨间活动:活动内容:户外自主游戏:以桌子、椅子、半月摇、幼儿自己搭建的“山与山洞”为主要活动材料、其余提供高跷、布包等活动准备:
1.自制山洞(提供各种桌子、椅子、半月摇等为道具);
2. 高跷
3.自制各种大小的沙包;
4.场地布置
活动指导:
1.教师介绍材料,引导幼儿说说如何运用这些材料搭建山与山洞。
2.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游戏,并与同伴相互合作,体验合作的乐趣。
3.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适时给予肯定及指导,提醒个别幼儿注意爬山钻洞时的安全。
4.教师重点指导一些比较低的山洞,引导幼儿要匍匐趴前进。
5.关注幼儿活动量,及时调整出汗较多的幼儿的运动情况。
6.请幼儿一起帮忙收拾活动材料,并引导幼儿将材料放到规定处。
二、晨间谈话
活动内容:各种各样的山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与幼儿共同了解哪些旅游景点有山。
2.将找到的资料活动图片带到幼儿园于同伴共同分享。
活动目标:
1.在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的过程中了解一些著名景点的山及山洞。
2.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述自己了解到有关山与山洞的知识。
活动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了解到关于山和山洞的一些知识。
2.教师与幼儿一同分享大家带来的有关不同地方的山与山洞的图片。
3.引导幼儿自主地与同伴进行交流。
三、早操活动
活动内容:整队操(水蜜桃);韵律操(我爱你);游戏操(不上你的当);功夫操(中国功夫);互动器械操(最炫民族风);
活动准备:幼儿器械人手一份、组织幼儿有序排队
活动目标:跟着音乐节奏并动作有力地完成各套早操。
活动指导:
1.关注幼儿做操精神状态,与幼儿共同有节奏的做动作。
2.适当提醒幼儿变换队形,鼓励幼儿与同伴快乐互动。
四、教学活动
大班美术欣赏:各种各样的山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和感受诗的意境,理解诗歌所展现的四季景观特征,增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在幼儿理解感知诗歌“山”的结构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用诗歌的语言表述个人经验和想象内容。
重点难点:
1、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和感受诗的意境,理解诗歌所展现的四季景观特征,增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 在幼儿理解感知诗歌“山”的结构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用诗歌的语言表述个人经验和想象内容。
活动准备
诗歌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帮助幼儿理解感知幼儿作品。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师:“小朋友,我们都知道我们周围的很多石头都是来自山上的。那你们都知道什么样的山呢?
幼儿:“我们这边有一座沙山,高高的,山上有很多的树。”
“我去过连云港的花果山,那里有很多很多的高山,山上
还有水帘洞呢!”
2、幼儿听诗歌,欣赏诗歌中的优美语句,感受春夏秋冬自己的主要特征及色彩的变化。师:“你刚才都听道了什么样的山呢?”
3、幼儿讲述自己第一遍听到的诗歌内容。
二、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幼儿进一步熟悉诗歌体验诗歌的意境。
1、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朗诵这首诗歌。
2、教师讨论:
(1)、为什么说春天的山是花篮?
(2)、为什么说夏天的山是金篮?
(3)、为什么说秋天的山是果篮?
(4)、为什么说冬天的山是银篮?
(5)、而我们家乡的山是“宝山”?(结合家乡的龟山和沙山讲述)
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春天是鲜花开放的季节;夏天是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冬天是漫天白雪铺满山林。
(孩子们对这部分内经验可能不够,我们通过图片让幼儿进一不感知什么是鲜花开放,什么是金色阳光洒满大地,什么是漫天飞雪。)
三、帮助幼儿感知,理解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即:将春天的山比喻成花篮;夏天的山比喻成金篮;秋天的山比喻成果篮;冬天的山比喻成银篮。
四、引导幼儿按诗歌《山》的格式进行创编诗歌活动
用“春天×××——是 ×× ;夏天 ×× × ——是 ×× ;秋天 ××× ——是 ×× ;冬天××× ——是×× ”的格式进行能够仿编诗歌活动。五、自主餐点与区域活动,活动内容:《山与山洞》主题性区域活动。活动流程:1.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活动进行活动。
2.借助主题行进过程中的区域活动针对性照片开展互动探讨。
——“山与山洞”区域活动情境导入。
——引导幼儿发现、分享伙伴的精彩表现。
——借助细节照片共同交流需要改进的问题。
——根据幼儿游戏需要,提供和介绍各个区域新投放的材料。
3.有针对性的拍摄幼儿活动现场镜头并巡回观察幼儿活动。
4.根据幼儿的需求给予适时的引导与帮助。
5.教师进行活动评价。
——肯定幼儿在活动中的良好表现。
——提出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交流有效的解决方法。
重点指导:
区域名称
材料投放
预设目标
实际操作
吱吱表演区
★娃娃:各种各样的娃娃;
★头饰:各种各样角色的的头饰(大山爷爷、绿树奶奶、小鸟阿姨等);
★故事表演板:讲幼儿要表演的故事写下来张贴在故事表演板上。
1.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
2.不用老师提醒自主调节区角人数
3.角色合理安排,不争不抢
因为区域与自主餐点是同时进行的,因此有的幼儿会在玩的过程中忘记吃餐点这件事,所以所以要逐渐培养幼儿相互提醒的好习惯。首先要保证想吃餐点的幼儿在自主用了餐后才能进行活动。活动过程中,不争不抢、轮流玩,并且在玩好后,听到收积木的琴声响起,自觉把各区角都收拾好。
六、餐前准备
活动内容:自主餐前准备
活动准备:故事《绿野仙踪》
活动目标:
1.幼儿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有序、自觉地进行入厕与洗手等餐前准备。
2.故事为幼儿进行午餐做安静准备。
活动指导:
1.主班教师讲述故事《绿野仙踪》,陪伴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进入盥洗室进行餐前的准备。
2.引导幼儿在进入盥洗室时要不影响听故事的小朋友,进出要学会“轻轻”。
3.安抚幼儿户外活动后兴奋的心情,为幼儿快乐午餐做好准备。
七、午餐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师带上口罩,介绍今天菜肴的名称和营养。
2.请1—2名能力强的小朋友为全班幼儿提供午餐服务。(分碗筷、盘子等;)
3.舒缓音乐中幼儿愉快进餐。
4.午餐结束后,教师以及保育员共同清理。
活动指导:
1.幼儿愉快用餐,鼓励幼儿样样都吃营养好。
2.提醒幼儿保持桌面清洁,能细嚼慢咽的用餐。
3.提醒吃完的幼儿将餐具轻轻的放好,漱口、擦嘴。
4.引导幼儿餐后进入户外自主“玩具分享”区活动。